范仲淹的故事(精选24个)
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仲淹的故事,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范仲淹的故事 1
范仲淹是宋朝名臣,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范仲淹一生的写照。他抛下家室与韩琦一起镇守陕西,屡次击退了西夏、契丹的侵略,保卫了国家的安全;在那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荒山野岭上,他也曾想过家,沉吟过浊酒一杯家万里的'诗句,然而他想到燕然未勒归无计,就在那里餐风饮露度过了半辈子。文天祥在元军兵临城下时,明知前去谈判凶多吉少,考虑到国事至此,就不得爱身了。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他在《指南录后序》中发誓:生不能救国难,死犹为厉鬼以击贼,还在一首诗中发出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悲歌。
范仲淹他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几度挣脱元军魔掌,以期重整旗鼓,为国雪耻。临死时还一心要挽救祖国。真是太令人敬佩了!
范仲淹的故事 2
范仲淹自幼就失去了父亲,母亲为了使儿子和自己得以生存下去,只得改嫁到了长山的朱家,范仲淹的姓也改成了朱。
范仲淹长大后知道自己亲生父亲姓范,便想恢复自己原来的姓,可是继父不同意,两人为此闹得不可开交,因此,范仲淹便从家里出来,住进了长山醴泉寺的僧房里,开始了刻苦读书的生活。寺庙里的日子是很清苦的,而当时范仲淹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饭量又特别大,所以他经常吃饭时端起碗,几口就扒得精光,还没到下一顿时就已经饿得头晕眼花,以至于看书时也无法集中精力。怎么办呢?他想出了办法,每天早晨煮好一锅稀粥,等冷凝结成粥块以后,用刀在上面划个十字,切成四块,早晚饭各吃两块。而下饭的菜呢,更加简单,仅切一点咸菜就行了。
范仲淹就这样在醴泉寺里刻苦读书,他懂得了很多道理,长了不少知识。为了开阔眼界,增长更多的知识,他不远千里来到应天府,进了当时很有名气的南都学舍,拜著名学者戚同文为师。因为范仲淹很穷,经常吃不上饭,刚开始还能喝点稀粥,后来稀粥也没了,每当太阳落山时,他才胡乱吃点东西,可是他从来没有为吃饭这个问题而分心,而是在学习上更加勤奋刻苦了。他为自己制订了严密的学习计划,每天不完成计划决不睡觉。在严寒的冬夜里,每当他学习感到疲倦时, 他就用冷水洗脸,提提精神,学习环境虽然这样艰苦,可是范仲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
范仲淹就这样凭着一股坚定的信念,十几年如一日,勤奋学习,后来终于取得成就,成为北宋中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贝蒂说:“人有了坚定的'信念才是不可战胜的”温塞特说:“如果一个人有足够的信念,他就能创造奇迹。”丁玲说:“人,只要有一种信念,有所追求,什么艰苦都能忍受,什么环境也都能适应。”
古今中外大凡仁人志士,明达贤者,无不经过困苦磨砺。而伴随他们走过磨难的,就是他们心中的信念。事实证明,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闯不过的“火焰山”,只要心中有了信念,就没有战胜不了的艰难险阻。
范仲淹的故事 3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生于宋太宗端拱二年(公元989年),卒于宋仁宗皇佑四年(公元1052年),终年六十四岁。仁宗时,他武官曾任枢密副使(大致相当于国防部副部长),文官曾任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是一位出将入相,文武兼备的人才。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范仲淹虽是苏州吴县人,但他却是出生在徐州。他的老家是苏州。范仲淹两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病逝,幼小的范仲淹便随其母亲改嫁,来到了长山县的朱氏家中,少年时期的范仲淹是在一种十分艰苦的境遇中度过的。他在博山的荆山寺刻苦攻读。
范仲淹在范泉边勤奋学习。他的学习生活非常艰苦。范仲淹在追忆他的少年生活时这样写到:"我过去和一姓刘的同学,在少年时代的学习生活都是极为艰苦的,每天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二块。把咸菜切碎,加半杯醋,少量盐,烧熟当菜,就这样的生活过了三年多" 。虽然范公少年时代的生活非常艰苦,但他学习勤奋,胸有大志。曾有人在一座灵祠中听到范仲淹的'祷问:"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神说不能。又问:"我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如何?"或当宰相,或当良医,工作性质虽然不相同,但为民造福却是相同的。范仲淹不做宰相就做良医的思想,确实是那个时代知识分子思想的精华。 "毅然出走"是说范仲淹在二十岁时得知自己的身世,毅然离家出走,到南部"应天府书院"读书学习。当时他的母亲哭着追出去很远,他甚至都没回头看一眼心爱的母亲。在南部应天府书院,他"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枕的舒适生活,寒冬腊月,读书困倦了,就用冷水洗脸,再继续读。日常生活也非常艰苦,经常吃不上饭,他就以喝粥充饥,一位南都官员的儿子和他是同学,非常同情他,便把他学习勤奋、生活艰苦的情况告诉了父亲。父亲便叫儿子把官府为自己准备的饭菜送一份给他,他婉言谢绝了,并说:"我吃粥惯了,一吃好吃的,就要以吃粥为苦了" 。就这样他在南部应天府后院寒窗苦读五年。
经过五年"人所不堪""自刻益苦"的生活,大中祥府八年(公元1015年)范仲淹考中了进士,这年他二十六岁,做官后,他清正廉洁,办事公正。
范仲淹的故事 4
范仲淹两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赖。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长大以后,他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北宋大文学家、政治家范仲淹曾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受到了人们的赞誉。可是他幼年却很不幸,出身贫寒,无力上学,只好跑到寺院中的一间僧房中去读书。
在寺庙读书期间,他将自己关在屋内,足不出户,手不释卷,读书通宵达旦。
由于家贫,生活得也十分艰苦。每天晚上,他用糙米煮好一盆稀饭,等第二天早晨凝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早上吃二块,晚上再吃二块,没有菜,就切一些腌菜下饭。生活如此艰苦,但他毫无怨言,专心于自己的读书学习。
后来,他的一个同学看到他的生活如此艰苦仍好学不辍,就回家告诉了父亲。同学的父亲听说后,被他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也深深同情他的贫穷处境,于是吩咐家人做了一些鱼肉等好吃的东西,叫儿子带给了范仲淹。
那个同学将做好的鱼肉送给他,说:“这是我父亲叫我送给你的,赶快趁热吃吧!”
他回答说:“不!我怎么能够接受你的东西呢?还是带回去吧!”
那个同学以为他不好意思接受而推辞,连忙放下东西,就回家去了。
过了几天,那个同学又来到他的住所,发现上次给他送的好吃的'东西丝毫未动,已经变坏了。就责备他说:“看,叫你吃你不吃,东西都变坏了,你为什么不吃呢?”
他答说:“并不是我不想吃,只是我已经过惯了艰苦的生活,如果吃了这些美味佳肴,以后再过这种艰苦的生活就不习惯了,所以我就没有吃。感谢你父亲的一片好意。”
那个同学回家,将他的话如实告诉了他父亲。他父亲夸奖说:“真是一个有志气的孩子,日后必定大有作为呀!”
他正是凭着“断齑画粥”这股苦读的劲头,最后终于成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
范仲淹的故事 5
北宋著名良吏范仲淹曾被王安石评为“一世之师”。然观其一生,亦无非寻常的“三板斧”而已,招数并不复杂,目下人人皆会,人人可会,不同之处唯在于,范仲淹不屈不挠地使了,且斧斧生猛,力道惊人。
第一斧:划粥断齑,立志励志。
范仲淹是江苏吴县人,出身贫苦。由于母亲改嫁到富裕的朱家,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在朱家长大成人。但他少有志向,存“天下之忧”,所以读书非常刻苦。为了磨炼自己的意志,他常常有意放弃优渥的生活条件,寄宿寺庙,每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吃完继续读书,赢得了划粥断齑的美誉。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下真功夫营养灵魂,下硬功夫陶冶精神,心地纯洁澄明,高尚品德随身附体,就站得稳,走得正,干得好。范仲淹入仕之后的'所作所为,莫不与他注重磨炼身心有关。比如:他入仕以后,平日没有宾客登门,是不准上两样荤菜的。到了晚年,儿子准备为他修建大宅院,被他断然拒绝。有人要替他在洛阳买一座叫作“绿野堂”的园林,他照样不肯,并说:“一旦取其物而有之,如何得安?”晚年,他还谆谆教诫子弟要节俭,家书中这样提醒:“老夫平生屡经风波,唯能忍穷,故得免祸。”
秉真持正,不以妄心害真心,不当腐官、庸官、懒官、昏官,坚守廉洁从政、为国为民的精神家园,才干必会大放异彩。
第二斧:死磕权贵,遏制歪风。
范仲淹为官30多年,四次被贬,前三次都是因为敢于直谏说真话引起的。
宋仁宗年幼时,刘太后“垂帘听政”。后来仁宗满了20岁,刘太后仍然不放权。对此,朝内大小官员都不敢吭声,唯独范仲淹站了出来,上奏折要求刘太后按祖制让位给仁宗。迷恋权力的刘太后看了折子大怒,立即下旨,把范仲淹贬到一个边远小县做通判。
刘太后去世后,范仲淹被召回京城重新起用。此时,宰相吕夷简任人唯亲,结党营私,贪赃枉法,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范仲淹又开始跟吕夷简死磕,他经过深入调查,绘制了一幅《百官图》送给皇上,具体揭露了吕夷简安插亲信的种种罪行。不料吕夷简倚仗权势,恶毒反诬。最终,范仲淹未能把作恶多端的吕夷简扳倒,自己反而再次被贬,到睦州做了知州。
他在京城做右司谏时,有一年江淮灾情严重,数路饥馑,朝廷派他视察灾情,安抚江淮,他马不停蹄,日夜兼程,令江淮数郡“开仓廪,赈乏绝”,并且把饥民吃的“乌昧草”带回京师,让仁宗皇帝及大臣看,恳请皇帝和朝中大臣减盛宴、去奢华,节衣缩食,体恤灾民。
范仲淹一生始终坚持正义立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在一首题为《灵鸟赋》的词中,抒发自己绝不退却的激愤心情,有一句话掷地有声:“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意思是说,他宁愿为正义呼声而死,绝不默默地苟且偷生。这是何等可贵的精神!
第三斧: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范仲淹最大的亮点,就在于不管自己升官降官,每到一地,总要千方百计兴利除弊,做出几桩惠及地方的事情来。
早年在泰州做盐仓监官,无聊到极点,他曾写诗自嘲:“卑牺曾未托椅梧,敢议雄心万里途!蒙叟自当齐黑白,子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懒甚,溪人能信解嘲无。”然而,他很快发现,这样下去不行,既然做官,就要给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儿。于是,那几年,他为苏北人民留下了“范公堤”。
他谪贬睦州,不到半年,就倡导修建“严子陵钓台”,向世人高扬“使贪夫廉,懦夫立”的钓台之风;做苏州太守时,他买下南园,创办学府,为国育才。对那些不称职的下属官吏,一旦查清,他便毫不留情地将其姓名从官吏名册上画掉。即使达官显宦,亲朋好友从中劝说,他也坚持到底,不为所动。“一笔勾销”的佳话,至今流传。他发动的庆历新政,几乎触及当时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虽然由于守旧势力的反对而最终失败,但却开创了北宋士大夫敢于议政的风气,传播了改革思想,成为王安石熙宁变法之前奏。
大道若简,至理也,放诸四海皆准。
范仲淹的“三板斧”,其史鉴价值在于:修剪冗枝,去残枝败叶,除疯枝病桠,大树才能茁壮生长,成参天之材;不攀比、不折腾、不摆阔、不奢靡,走正道,官员才会有底蕴和政声。
范仲淹的故事 6
范仲淹担任邠州地方官时,有一天闲暇无事,带同僚属下登上高楼,设置酒宴,还没有举杯饮酒,看到有几个披麻戴孝的人在营造下葬的`器具,并没有十分气愤,而是急忙派人去询问他们。
原来是一个客居在邠州的读书人死了,准备埋葬在近郊,但是棺材、墓穴和其他送葬器物都还没有着落。范仲淹听后露出哀悼的神情,立即撤去酒席,并给丧家一笔可观的钱,让他们办完丧事。参加宴会的客人中间有的为此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范仲淹的故事 7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讲述的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年少时代刻苦学习的故事。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而能刻苦学习,胸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文章结构严谨,条理清晰,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的崇高精神,我本课写法上的突出特点。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力求突出课文中所蕴涵的人文精神——以天下为己任、刻苦学习。以研究性阅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个性化的、自由的发展空间,使课堂充满生命活力;同时也不忽视语文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力求两者的和谐统一。
一、《新课标》把“丰富语言的积累”写进了教学目的,这既是学习语文、提高语文能力的需要,也有很强的针对性。儿童语言贫乏,他们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不断积累语言的过程。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语言水平自然提高。这是社会交际所必需的,也是提高认识、发展智力所必需。说话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都在于一个人具有深厚的语言积淀。而积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今天我就是结合课文的内容,让学生积累有关成语。如品味“钻研学问”“切磋学问”等词语。我们语文老师都能花上两三分钟的时间,做这样一件事情,相信学生日后将终身受益。
二、过去在阅读教学中,长期存在烦琐的内容分析和千篇一律的.教学程式。使语文教学的情趣淡漠了,形象破碎了,美感削弱了,特有的魅力坠失了……《新课标》中强调: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如本文中句子——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这个句子中对“笑”字的理解,如果仅仅追求字面上的解释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生已经过充分的朗读,获得了感知印象,并和已有的感知经验碰撞、接通,于是心有所悟,豁然开朗。由于语言文字隐喻性很强,许多词汇可意会不可言传,可体验而无法表达,有的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有的是“尽在不言中”。正是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和表现力。使符号化的文字被重新贯注了生命的血肉,抽象化了的概念重新赋予了生活的感性力量。
三、教给背诵课文和理解词语的方法。背诵第二、三自然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在教学中我学生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试着说说自己有什么好的办法来背诵课文的片段,并在学生讨论、交流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进行背诵,达到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把科学的背诵方法渗透打教学之中。此外,文中的词语“饱学之士”“划粥割齑”等尝试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运用已经学过的理解词语的方法进行理解。
总之,在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重语文能力和兴趣的培养,并大力提高课堂的实效。
范仲淹的故事 8
范仲淹二岁时,父亲范墉因病去世,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只得改嫁给山东的一位朱姓大户,他也改名为“朱说”。范仲淹成年后,从傲慢的朱家孩子口里知道了自己的身世,激愤之下,发誓“男儿当自强”,要自立门户,重振范家,“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求学。虽然应天府是“公费读书”,但范仲淹生活费用还得自理,“依戚同文学”,过得十分艰难。他只能吃薄粥,深夜困倦打瞌睡,就用冷水洗面,激醒自己,继续攻读。一个同学是应天府留守(官阶相当于今日之“市委书记”、“市长”)的儿子,看不下去,便好意送了些美食。他却一口不尝,听任食物变坏。同学怪罪起来,他长揖致谢,道:“你的好意,我都心领了,谢谢!但我只怕自己一旦学会享受美餐,日后再也吃不得苦!”
范仲淹在应天府读了五六年书,成绩优异,便有了一个远大的人生理想。据《能改斋漫录》记载,范仲淹应试前,特到祠堂求签,咨询能否当宰相,签词表明不可以。他又求了一签,暗中祈祷:“如果不能当宰相,希望能当良医”,结果还是不行。于是,他恼火了,掷签于地,慨然长叹:“男子汉大丈夫,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还有什么活头!”这就是“不为良相,则为良医”名言的来历。
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1015),范仲淹中了进士,得到真宗赵恒的接见,还荣赴了御赐的宴席。在此后的几十年间,范仲淹政绩斐然,如安抚江淮的蝗灾、修建“范公堤”等,但由于喜欢给高层“挑刺”,仕途就像乘电梯般,上上下下,几起几落。章献太后刘娥当政时,他一会儿指责仁宗赵祯不该率领百官给太后祝寿,一会儿要求太后还政,被贬到苏州;待得赵祯亲政后,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连上书议论国事,讥切时弊,要求改革,结果得罪宰相吕夷简,再贬饶州。
范仲淹是一个锐意进取、热烈执着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十而碌碌无为,未免有点灰心、有点牢骚。一天晚上,他看着《三国志》,突然觉得十分没劲:这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只得三分天地,“人世都无百岁”,还不如“刘伶一醉”!第二天,他叫来好友欧阳修。两个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歌,那是他新作的《剔银灯》。
“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孙权、刘备。用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细寻思,争如共、刘伶一醉。人世都无百岁。少痴呆、老成悴。只有中间,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牵系。一品与千金,问白发、如何回避。”他到乡间散心,看到百花洲四周鲜花盛开,莺蝶飞舞,就自嘲起来:“我是到了桃花源吧?我也做做陶渊明!好笑的是,当年的理想竟是什么良相、良医!”又作了一首《定风波》,节缶高歌:
“罗绮满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寻芳去。浦映□花花映浦。无尽处,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丧归时数。莺解新声蝶解舞。天赋与,争教我悲无欢绪。”但这种颓废消极的状态还没有持续多久,一件震惊全国的大事就发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宝元元年(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国,自称皇帝,并调集十万军马,侵略大宋。两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数百里边寨,大多被西夏军洗劫或夺去,元昊气势嚣张,扬言要灭了大宋。国难当头,范仲淹立刻忘了那个“桃花源”,毫不犹豫地站起来,强烈要求上前线。大宋朝廷对这场战争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团,赵祯也举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难之际,赵祯匆匆召见了范仲淹,先给他恢复了“天章阁待制”的职衔,再荣封一个“龙图阁直学士”,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防御西夏。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岁、满头白发的范仲淹,紧急挂帅,风尘仆仆地赶往西部战场。秋天的边塞,与繁华似锦、车水马龙的京都宛如两个世界:万物凋零,到处都可见断壁残垣、尸骸废墟、难民流离。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见斜阳下,寒霜满地,孤城默然矗立,长烟寥寥,连大雁也不想停留,呜咽着向南飞。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灯填了几首《渔家傲》,寄给在京城的欧阳修,开头都是“塞下秋来”,现流传下来的却只有下面这一首: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绮丽的“花间词派”,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气势悲壮苍凉,意境雄健刚烈,可谓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欧阳修非常欣赏,赞叹之余,又戏谑道:“希文,你动不动就是‘塞下秋来’,真个穷苦的边塞主儿!”欧阳修到底是没有上过战场的文人,无法体会“孤城闭”、“归无计”、“征夫泪”的苦难、凄凉和悲痛,以为取胜真的是“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竟然羡慕朋友上战场“真乃大元帅之事也”,还急切地祝贺他,“战胜归来飞捷奏,倾贺酒”。
范仲淹的故事 9
范仲淹是北宋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伟大的散文家。他写的著名散文《岳阳楼记》流传千古,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更是前所未有的。
小时候范仲淹家里很穷,但他很有志气。父亲在他两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子俩的'日子过得很艰难,母亲不得不带着他改嫁。这家人家已经有两个儿子,他们好吃懒做无所事事,还挥霍浪费,范仲淹努力学习反而被他们嘲笑。范仲淹很不习惯,就告别母亲,自己住在一个寺庙里。
在寺庙里,他勤奋地学习,经常是一个人读书读到天亮。困了,就用冷水洗一把脸,清醒一下,每天煮一锅粥,等粥冷却后,用刀划成四块,就着一小撮咸菜,早晨吃两块,晚上吃两块。就这样苦苦过了三年。
三年以后,为了学到更多的知识,他进入南都学舍,还和以前一样食粥勤学。一个同学把范仲淹的情况告诉了做官的父亲,他父亲认为,范仲淹将来会很有出息,于是叫儿子给他送去一些好吃的东西。范仲淹很感激但他却说:“谢谢你父亲的好意,只是我已习惯粗茶淡饭,如果我现在就吃这么好的饭菜,以后就不习惯吃粥了。”他的同学只好把饭菜拿了回去,从此更敬佩范仲淹了。
范仲淹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在他26岁时考中了进士,做了官,为国家、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读完这个故事,我非常羞愧,也很受启发。与范仲淹相比,我无论是生活条件还是学习条件都比范仲淹好得多得多,可我却经常抱怨饭不好吃,菜不可口,衣服不好看,作业多了,题目太难……真是不应该啊!从现在起我要利用现有的条件,抓住机遇,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祖国对社会有用的人。
范仲淹的故事 10
范仲淹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地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他之所以好好读书,是因为他正在为志向而奋斗。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远大目标,我的远大目标就是当一名科学家,为人类造富,为国家取得荣誉。虽然我才上五年级,但是我正在想我的目标而奋斗。
我觉得,全人类都应该向范仲淹学习。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划成四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抹一起使用。范仲淹每天差不多凌晨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半夜才和衣而眠。
范仲淹虽然家境贫寒,不像我们吃好的,穿好的,正因为他读书十分刻苦,终于有了回报。
“有了苦上苦,才有甜上甜”我们一定要永远记住这句话。
范仲淹的故事 11
范仲淹在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一定要感谢刘同学对他的恩情。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在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助。
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该不成问题。
谁知,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提供帮助。
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银子用完后,他又找到了范仲淹,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想通过他的关系做官。
范仲淹一口回绝,说如果家庭困难可以再帮助,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刘同学离开时,埋怨地说,范仲淹一点不讲交情,如果当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天的成功吗?
范仲淹说到做到,再取出一千两银子给刘同学。直到最后,范仲淹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自掏腰包维护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故事 12
范仲淹与豆瓣汤
苏州民间有一味家常菜——雪里蕻豆瓣汤。这汤口味鲜美,经济实惠。要想明白这道菜的由来,还得慢慢说来!
范仲淹与豆瓣汤大宋年间,范仲淹官居相位,由于权奸作祟,被贬到延安任总兵。
延安地处北宋与西夏的交界。两国连年征战,打仗合谈,合谈打仗,总是不得安宁。
延安终日黄沙滚滚,别说庄稼长不好,就连吃水都困难,何况还有敌人不断骚扰。范仲淹到延安上任时,随身带了四个大行囊,别人以为是总兵的四季衣裳,实际上范仲淹是个有心人,四个行囊中装的是菜种、豆种、笔墨纸砚和书籍。
范仲淹到了延安,一边发动士兵开荒种地,将他带去的种子播种在黄土里,一面苦练杀敌本领,将分散在山沟里的农民聚居在一起,如今的安塞、太平寨就是那个时候建立起来的。
功夫不负苦心人,范大人身先士卒,经过两年的努力,不仅仅边防巩固,人民生活也逐渐改善,西夏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一年,正是牛羊肥壮谷子黄的时候,西夏国主给范大人送来一封书信,提出要到延安看看新修好的宝塔,信上异常提出,到时自带干粮,决不打扰百姓。对于西夏国主前来拜访,范大人求之不得,正好借此机会与西夏修好,便回信表示欢迎。
西夏国主来延安作客时,全城张灯结彩,范大人亲自出城迎接。
客人进了城,果然连茶水也不喝一口。范大人到城外番营回访,看见帐篷内正在做菜,除了羊肉、牛肉外,还有一种大块头的青菜,询问后才明白,那是西夏人最爱吃的雪里蕻。
范大人与西夏国主闲谈时,讲起自我最爱吃蚕豆,说蚕豆出在江南,眼下延安也能够种植了。青蚕豆鲜嫩味美,老蚕豆能够炒熟吃,作菜作粮都能够,西夏国主听了当即要求看一看蚕豆是个什么样貌。
国主看了蚕豆,想吃蚕豆,可有言在先,不便直说。范大人看透了对方的心思,当即叫手下人拿来一斗蚕豆瓣,笑着说:“大王爱吃雪里蕻,本帅爱吃蚕豆,为了将你的.爱好和我的爱好合为一好,何不将两样东西合做一道菜看看味道如何?”西夏国主大喜:“蒙范大人不弃,敬请一试!”
范大人叫手下人用蚕豆瓣烧雪里蕻,香味四溢。吃的时候,西夏国主大加称赞:“妙极妙极,简直能够称作天下第一菜了!”范大人说:“如此好菜,乃汉番两家合二为一所得,故而味道鲜美绝伦!”西夏国主听了高兴地说:“这便是两好合一好,汉家番家仅有和睦相处,才会有快活的日子呀!”
范大人镇守延安多年,边境太平无事,西夏向大宋俯首称臣。之后,范仲淹因年事高,回苏州安度晚年,又将雪里蕻的菜种带了回来。如今江浙沪一带农村,广种蚕豆与雪里蕻。人们吃着雪里蕻豆瓣汤的时候,就会念起范仲淹。
范仲淹的故事 13
范仲淹的家风
范仲淹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不仅仅自我为官清廉,教育子女也极其严格。范仲淹一生历任高官,但范家一向清贫俭约家风纯朴。
范仲淹的家风天圣三年,范仲淹任兴化县令,负责治理水患。许多前任都是简单地修修堤坝应付而已,范仲淹却亲自去海边,与当地居民商讨良策。民工们开始修堤筑坝时,范仲淹不是坐在高堂之上而是现场指挥。
有一次,白天刚修好的.堤坝,晚上就被海浪冲毁。民工们怨声载道,不肯再修坝,有的则偷偷溜掉。范仲淹来到施工现场,不仅仅劝勉民工们要同心同德将坝修好,还将自我的薪俸拿出来,为民工们改善生活。民工们深受感动,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施工中。
范仲淹淡泊名利轻财重义,子女们也深受影响。范仲淹任开封知府时,曾派次子范纯仁将一船五百斛的麦子运往姑苏。
在丹阳停留时,范纯仁偶遇文学家石曼卿,当时石曼卿家中连遭不幸,几位亲人相继离世,他想安葬亲人之后再回乡,因为没有盘缠而寸步难行。范纯仁不加思索地将整船麦子送给了石曼卿,但石曼卿还是愁眉紧锁,范纯仁就问:“石先生若还有为难之事,不妨说来”。石曼卿眼里含泪满面羞愧地说:“两个女儿已经找了婆家,奈何没有嫁妆无法出门”。范纯仁爽快地说:“石先生不必忧虑,只需将船只卖掉,嫁妆也就有了”。石曼卿连连道谢,范纯仁则两手空空回了家。范家兄弟的善行,一向为百姓们所推崇。
范仲淹为政清廉,世称范文正公,而他的言传身教,也为子女们营造了良好的家风,从而有口皆碑代代相传,为后世人所敬仰。
范仲淹的故事 14
断齑划粥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继父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常去附近长白山上(今山东邹平县长山镇范公村)的醴泉寺寄宿读书,晨夕之间。便就读讽诵,给僧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一天只煮一碗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几根腌菜,调拌于醋汁,吃完继续读书。后世便有了断齑划粥的美誉,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我的乐趣。
之后至应天府学院读书时,范仲淹十分珍惜崭新的学习环境,昼夜不息地攻读。留守的'儿子将范仲淹天天吃粥和不出去观驾的情景,回家告诉了家父。家父让儿子带上官府厨师做的饭菜送给范仲淹。过了几天,留守的儿子去看范仲淹,发现他送的饭菜一点没动,都发了霉。留守的儿子异常不悦地说:“我家大人听说你生活清苦,特意让我送来饭菜招待你,你竟然没有吃,难道是玷污了你,有过错吗?”范仲淹匆忙地表示歉意解释说:“家父大人和你的一片深情厚谊,让我十分感动。但我长久吃粥已经成了习惯,今突然吃了您的如此丰盛的美味佳肴,以后我怎样能再安于吃粥呢?”留守的儿子听罢,既感动,又惊讶:范仲淹所思所为,异乎寻常。
他读书的时候,白天晚上很用功。五年中,他没有脱去衣服上床睡觉,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就用凉水浇在脸上。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一向提醒自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的故事 15
借读醴泉寺
范仲淹从关中游学东归长山之后,胸襟宽了,眼光高了,读书求知的愿望更强烈了。再到哪里去读书求学?哪里有名师大儒呢?询来问去,范仲淹最终做出了选择。寻根溯源,要从五代说起。早在五代时期,邹平人田敏,少通春秋,笃于经学,后梁贞明年间登科,历任国子博士、司业、祭酒、太常博士、太常卿等高级文教职务。后唐时朝廷任命他为详勘官,校勘雕印九经。历经22年,最终完成一代伟业,周世宗褒扬他为“儒学之宗师”。显德五年(958年),80岁的田敏告老还乡。他身体异常健壮,耄耋(màodié)之年不须拄拐仗,徒步往来于街巷和山野小道,讲学于长白山中,每一天亲自为众多学子讲授经典,求学者纷至沓来。前后12年,田敏培养了一批饱学之士。一时间,邹平学风大盛。与田敏同时,历城人田诰在长白山西南麓的明水讲学。所以,长白山一带成为北宋初期讲学成风儒学昌盛的地方。古时,许多佛寺的法师高僧几乎都是饱学之士,有的是当地著名的儒学大师。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醴泉寺内,当时聚集着一批颇具儒学造诣的和尚,寺院的'住持就是远近闻名的儒学大师。
范仲淹到醴泉寺借读的主意,先跟母亲商议妥当后,整理了一下简单的书籍衣物,背上包裹,便直奔相距50多里路的醴泉寺而来。醴泉寺是济东的大佛寺,唐朝时期日本僧人曾来此求法拜佛。相传南朝宋齐之间,由庄严法师所创立。唐中宗时,寺僧仁万重建。寺成之日,东山岩石间有泉水涌出,掬而引之,味甘芳,唐中宗特赐名“醴泉寺”。范仲淹来醴泉寺,拜高僧为师,学习儒学经典,寄居寺内,故曰“借读”。寺院住持高僧与范仲淹见面叙谈后,深感这青年为人诚恳,求学心切,并且心志高远,便欣然收留了范仲淹这个儒学徒弟,给予学习及住宿的种种方便。初始,住持每一天单独为范仲淹讲授一个时辰,其余时间由仲淹自学。自学中遇到的疑难,第二天请教师父。师父根据仲淹提出的问题,即题讲解,并且进一步拓宽思路,深层探究。范仲淹暗自叹服,师父讲得透彻。每次讲授,都使范仲淹觉得心地敞亮,识见大增,一天一个新的境界。
范仲淹的故事 16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范仲淹未入学,母亲和继父就对他进行了良好的启蒙教育,讲述了许多古圣先贤如何立志、如何读书、如何成就大事业的故事。每次他都认真聆听,默记在心。听后,他又总爱安静地独立思考。
商周时代,有国学、乡学。秦汉以后,只重国学,乡学多由民间自办。州县普遍兴学,还是仁宗朝由范仲淹等先贤倡导的。范仲淹青少年时代,长山没有官办的县学,有的只是富贵人家自办的塾学,或民间筹办的学宫。宋太宗至道年间(995—997年),母亲便送范仲淹到长山城东南隅一所民办学宫读书。后人怀念他,金代泰和年间在范仲淹当年读书之处创立怀范楼,元元贞元年(1295年)县尹安惟洪修葺。这是后话。
范仲淹进长山学宫读书后的一天中午,学宫旁边一座庙宇前,涌满了男女老幼许多人,说某某神显灵了,人们虔诚地前来烧香磕头,求签问卦,神能够断吉凶祸福,能够问前程未来。少年学子出于好奇,随人流也进了庙宇。看到都在争先恐后地求签问卜,范仲淹郑重地走到一个相士面前,抽出一签,询问道:“我将来能当宰相吗?”相士回答说“不能”。周围的人听到这一问一答,不由得愣了,惊疑的目光投向了他。范仲淹又问:“不能当宰相,做个良医怎样样?”相士愣了,无言以对。旁边一位老者十分叹赏这位貌不出众却志向非凡的少年,便仔细询问了范仲淹的情景。在范仲淹看来,“夫不能利泽生民,非大丈夫平生之志也”。用吴曾转述范仲淹的话来说:“能及大小生民者,固为相为然”,“在下能及大小生民者,舍夫良医,则未之有也”。在封建社会中,皇帝职位最高。除了皇帝,当属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居高位,最能为民造福的,当属宰相;在民间,最能为民造福的就是良医。良相良医,尽管职位高低不一样,在为天下人造福方面却是一致的。
很显然,范仲淹早年的志向不存在升官发财之念,其意向鲜明地表达了利泽生民的思想。这个少年时代愿为良相良医的人,在经过数十年宦海生涯之后,暮年发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绝唱。
范仲淹的故事(十范公堤的由来
从汉朝起,盐就是官府所专营。从唐至清,盐赋收入占国家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盐为朝廷的重要经济命脉,可谓举足轻重。古云:国家财富,盐利为盛。淮盐又占全国盐赋总收入的一半以上。泰州一带,海水含盐量高,海盐产量一向为淮盐之冠,西溪则被誉为“天下海盐仓”。所以,北宋朝廷多派进士及第的京官来此任盐官。西溪盐仓监,相当于盐务管理所所长,管辖东台境内各个盐场,职责相当重大。范仲淹在巡守盐田盐仓的同时,深入泰州、楚州(今淮安)、通州(今南通)、海州(今连云港)一带,考察社情民意。煮海水煎盐的盐灶灶户,在茫茫的数百里海滩上,星罗棋布,柴草浓烟,遮天蔽日。盐民生活很苦,盛夏酷暑,更是苦不堪言。明代盐民诗人吴嘉纪《绝句》云:“白头灶户低草房,六月煎盐烈火旁。走出门前烈日里,偷闲一刻是乘凉。”如今,沿海四州的`盐民农户愈加困难,泰州尤甚。那里几乎年年遭受海潮祸患。每年秋天,海潮泛滥,如遇大风,潮水咆哮怒吼,扑向海滩,冲毁盐田盐灶,冲毁庄稼农舍,甚至伤及人畜性命。潮水过后,粮田碱化,米豆无收。百姓无以生计,被迫流落他乡的已有三千余户。针对海潮侵袭,唐代曾修筑了一条捍海堤堰,堤东产盐,堤西种粮,防止了潮患,民众生活安康自足。可历经唐末及五代战乱,年久失修,原捍海堤堰多半颓坏,致使海潮重新肆虐泛滥。当地多数民众,渴望复修捍海长堤。范仲淹经过深入考察,确认海潮泛滥是泰州一带民众的主要灾难,再也按捺不住为民兴利除弊的急切心境,决心越职言事,专程赶往泰州,找到淮南发运副使张纶,提出重修海堤、增置盐田、改造农田、召回流民的提议方案。张纶十分欣赏这位敢言敢为的下属范仲淹,当即表示支持。可重筑海堤引起不一样意见的争论,持海堤易造成内涝观点的一派人极力反对。张纶力排众议云:涛之患十之九,潦之患十之一,护九而亡一,不亦可乎!他上书朝廷,并推荐范仲淹任兴化县令,全面负责修筑海堤工程。工程浩大,涉及四州,民工四万余人,张纶又安排时任泰州军事推官的滕宗谅参与协助指挥。
天圣元年(1023年),宋仁宗即位,范仲淹任兴化县令(正八品),总掌捍海堤工程,进取筹备工程启动的有关事宜。从天圣二年至三年,范仲淹全力以赴投入海堤工程。顶严寒,冒酷暑,日夜奋战在工地,以身作则,身先士卒,严格工程质量,关怀民工生活。工程进展顺利,打下了坚固的基础。不料,天有不测风云,秋冬之交的一天,北风怒吼,寒流突至,雨雪冰雹混作。晚上,海潮陡涨,铺天盖地。数万民工在百里大堤上无处可躲,许多民工四处奔逃,官员制止不住,也跟着乱跑。这时,协助指挥的滕宗谅临危不惧,神色镇定,晓之利害,果断指挥,迅速稳定了局面,成为主帅范仲淹危难时刻的最有力助手。范仲淹暗自称赞同年滕子京为“十分之才”,而“心爱焉”,结为终生莫逆之交。
风雪之夜,海潮卷走了慌忙中未来得及撤离的一百余名民工,也冲毁了部分工程。原先的反对派一时甚嚣尘上,流言谎称死人上千,更有人上书请求罢修。朝廷立即派人下来调查,幸亏张纶从中解释情景,辨明是非,可是否继续修筑仍举棋不定。皇帝又诏令淮南转运使胡令仪实地察访,秉公议决是否复工。胡令仪曾在东台担任过县令,十分清楚泰州海堤的重大作用。他亲自征询范仲淹意见,范仲淹反复陈述利弊,权衡得失,坚持复工修筑海堤,不可半途而废,不能因噎废食。胡令仪十分赞成范仲淹的主张,向朝廷回报了范仲淹的益民苦心及功绩,并提议必须复工。
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范母病逝,仲淹闻讯悲痛不已,立即赴南都睢阳奔丧。按北宋规定,官员为父母守丧(即“丁忧”)二十七个月。范仲淹此时仍惦念着海堤工程复工,又给张纶写信,激励张纶坚持把海堤工程完成。这位一向关心民瘼的张纶三次上书朝廷,自请知泰州府,负责海堤工程。张纶到任后,在天圣四年秋,带领民工重新启动筑堤工程。天圣六年(1028年)七月,长达150余里的捍海大堤,历经曲折坎坷,最终修成了。
海堤的修复,解决了沿海各州县百姓的海潮之患,保护了泰、海、通、楚四州数十万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大面积的盐场粮田,召回了流亡在外的三千多户人家。从此,堤东产盐,堤西种田,民众安居乐业了,盐税与田赋收入也增加了,利国利民。张纶和胡令仪都因筑堤有功而升迁。倡导筑堤并在初始阶段打基础的是范仲淹,竭力奏请朝廷批准复工的是胡令仪,最终亲临指挥完工的是张纶,当地民众在东台建“三贤祠”,纪念他们。人们把主要功劳记在范仲淹身上,特称捍海堤为“范公堤”,号称“华夏第一堤”。
范仲淹的故事 17
范仲淹小时候的故事
范仲淹就是这样从小立志,划粥而食的,靠着这种精神,范仲淹最终当上了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
范仲淹小时候是个平穷的.孩子,他两岁的时候父亲去世,为了生活,母亲改嫁带他到了朱家。朱家也很穷,没有钱给范仲淹读书,范仲淹就一个人来到一所寺院,一边干活,一边苦读。经常读到夜深。有点儿困了,就用冷水洗脸。最让他感到困难的就是每一天的饭菜,不要说好吃的饭菜,就连吃饱也很不容易。他每一天只好煮一碗粥,等到冷凝了以后,分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就用咸菜来下肚子。
一天,一位同学来看望范仲淹,那位同学是官宦弟子,是家中很富有的。看见范仲淹生活那么困难,学习却那么用功,心里很是感动,回家告诉了父亲,然后同学就叫父亲去给范仲淹送好饭好菜。
过了几天,那位同学又去看望范仲淹,发现给范仲淹的饭菜却放在地上原地不动,都快发霉了。于是,那位同学就责怪道:“君子不吃小人送来的食物,你不吃这些食物,难道你瞧不起我?”范仲淹表示歉意,说:“我此刻吃粥已经吃习惯了,我怕吃了你的饭菜,吃不下这些稀粥了。”那位同学听了范仲淹的话,对范仲淹更加钦佩了。
范仲淹的故事 18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
范仲淹在求学时,认识了一名刘姓同学。当时条件很差,每一天只煮两升粟米粥,冷了,切成四块,早晚吃两块。刘同学家境好,总是把好吃的给范仲淹。范仲淹才勉强填饱肚子,得以继续学习。这样的生活持续了三年多。临别那一刻,范仲淹暗暗发誓,将来如有出头之日,必须要感激刘同学对他的恩情。
范仲淹“持节”自掏腰包在范仲淹当宰相后的不久,刘同学找到府上,说家里发生了变故,需要范仲淹的帮忙。
多年未见,范仲淹跟他把酒言欢叙旧,一边喝酒一边聊起过去的经历。范仲淹说,几十年未见老同学在哪里高就?刘同学端起杯,一饮而尽,说,罢了罢了,此行正好求助老同学,能够谋个一官半职。他想凭着范仲淹在朝中的威望,应当不成问题。
谁知,范仲淹脸色一沉,说,刘兄家里有几个人,每年需要多少钱开支?刘同学回答,一百两银子足够。
范仲淹沉吟了一下,叫下人取出一千两银子,说,这些银两先给你救济,如果后续有困难我会继续给你供给帮忙。
范仲淹的.银子解了刘同学的燃眉之急,他还了外债,家里的生活也得到了改善。银子用完后,他又找到了范仲淹,这次他直截了当地说,想经过他的关系做官。
范仲淹一口回绝,说如果家庭困难能够再帮忙,你要做官我不能做主,仅有经过科举考试才能进入。刘同学离开时,埋怨地说,范仲淹一点不讲交情,如果当初不是我,范仲淹能有今日的成功吗?
范仲淹说到做到,再取出一千两银子给刘同学。直到最终,范仲淹也没有给他一官半职,自掏腰包维护了清廉形象。
范仲淹的故事 19
自幼孤贫勤学苦读
范仲淹的曾祖父范梦龄,曾任吴琥国中吴节度判官(苏州钱粮判官),祖父范赞时,曾任吴越国秘书监。父亲范墉,任职于吴越王幕府,后随吴越王钱一同投宋,端拱初年(988年)赴徐州任武宁军节度掌书记(徐州军事长官的秘书)。端拱二年(989年)八月二日,范仲淹生于徐州,次年(990年)父亲不幸逝世,范家失去了生活来源,范仲淹之母谢氏贫而无依,只好带着尚在襁褓中的仲淹改家山东淄州长山县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改姓名叫朱说(音yue),在朱家长大成人。
范仲淹从小读书就十分刻苦,朱家是长山的富户,但他为了励志,21岁去附近长白山上的醴泉寺读书,经常一个人伴灯苦读,每到东方欲晓,僧人们都起床了,他才和衣而卧。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一天只煮一锅稠粥,凉了以后划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拌上一点儿韭菜末,再加点盐,就算是一顿饭。但他对这种清苦生活却毫不介意,而用全部精力在书中寻找着自我的乐趣。范仲淹看不惯朱家兄弟奢侈浪费,无所事事,便多次规劝,不料,朱家兄弟听得不耐烦,有次便脱口说道:“我们花的是朱家的钱,关你什么事”范仲淹听了一怔,觉得话中有话,便追问为什么,有人告诉他:你乃姑苏范氏之子,是你母亲带你嫁到朱家,听罢方知。这件事使范仲淹深受刺激和震动,下决心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于是他匆匆收拾了几样简单的衣物,佩上琴剑,不顾朱家和母亲的阻拦,流着眼泪,毅然辞别母亲,离开长山,独自前往南京求学去了。
范仲淹为什么要投南京呢因为此地是人烟稠密的大都会,教育事业发达,这儿的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聚集了许多志操才智俱佳的师生。到这样的学院读书,既有名师能够请教,又有许多同学互相切磋,还有很多的书籍可供阅览,况且学院免费就学,更是经济拮据的范仲淹求之不得。
范仲淹入学后,皇帝来了也不出去观看,昼夜不停地苦读,五年未解衣就枕,疲乏到了极点,就用凉水浇脸,来驱除倦意,他的食物很不充裕,甚至不得不靠喝粥度日,甚至粥不充,一天只能喝上一顿,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忍受的生活,范仲淹却从不叫苦。这种情景被他的.一个同学、南京留守(南京的最高长官)的儿子看到了,回家告诉了父亲,于是留守就叫人给范仲淹送来许多饭菜。可是,几天过去了,食物都放坏了,仍不见范仲淹尝一口。那同学问他为什么不吃范仲淹说:“我不是不感激你的厚意,只是我巳习惯于粗茶淡饭了,如果此刻就享受这种丰盛的饭菜,以后还能吃得下粥吗”功夫不负有心人,五年寒窗苦读,范仲淹最终成为一个精通儒家经典,博学多才,又擅长诗文的人。他经过科举考试,在1015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的司理参军(广德军位置在今安徽广德县一带,司理参军是掌管讼狱、审理案件的官员,从九品)。这时,他把母亲接来,赡养事奉。1017年,他调任集庆军节度推官(集庆军辖境位置在今安徽毫州一带,节度推官是幕职官,从八品),方恢复了原先的范姓,改名仲淹,字希文。
范仲淹的故事 20
窖金捐寺
范仲淹在醴泉寺读书的后期,年老多病的继父,从平江刺史任上,解组归乡。回家不久,继父辞世,家道没落,母亲一人支撑偌大的家,经常又异常困顿,操劳过度,心力交瘁。仲淹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但他想,必须要坚持学完寺院师父所教授的经学,尽量节衣缩食。
寺里的师父发现范仲淹吃的愈来愈少,读书却愈加勤奋,几近昼夜不息。师父既感动,又怜惜,每一天便留出四个饼子,送给范仲淹,嘱咐他必须要吃,不能饿坏身体。范仲淹接过师父的饼子,连连称谢。他深知,这饼子是师父的一片慈爱之心,也是师父的一片厚望。每次接到师父的。饼子,总舍不得吃,总是留待读书累了,肚子饿了时再吃,于是便把饼子放在窗台上。在师父的接济下,范仲淹的生活大有改善,最终能够坚持。有天他夜晚读书,太专心致志,太聚精会神,周围发生的一切,他浑然不知不觉。夜深了,室内灯火如豆,室外星火似萤。累了,乏了,渴了,饿了。仲淹蓦然想起师父赠送的饼子。往窗台一看,怎样少了一个?第二天,依旧少了一个。起初,仲淹心里嘀咕:难道因为我太穷,长期拖累师父,师父有些嫌弃,给的面饼减少了。转念一想,不可能!师父给我的一个也不少啊。又一天,面饼放在窗台上,他时时留意察看。到了傍晚,一只白鼠悄悄地爬到窗台上,偷食面饼。他从座位上立即站起来,白鼠听到声响,便叼着吃剩的面饼逃跑了。他快步追上去,白鼠已窜到房门外。他跑上去一看,白鼠嗖地一下,钻进了门槛旁边墙根的`缝隙中。他掀开一个砖,确实有个鼠洞,比较深。端过油灯仔细照看,原先竟是一块石板,象是下头有什么东西藏着。他觉得蹊跷,忙刨开上头的覆土,露出一块大石板,掀开石板一看,范仲淹惊呆了:竟是满满一窖白金!这不知是何朝何代何年何月何人何故为谁而窖藏?心神稍定后,范仲淹唯恐深夜惊动了僧人,泄了密,立即动手,掩埋如故,恢复原貌。范仲淹分文未取,守口如瓶,依然过着往日清贫的读书生活。
白驹过隙,三十个春夏秋冬过去。岁次庚辰,康定元年(1040年)春天,范仲淹已年过半百,他以龙图阁直学士,担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他正为防御西夏进犯的种种军务忙碌着,淄州邹平县醴泉寺的一位僧人奔赴延州,寻到了范仲淹。寒暄阔别,友情如故,师兄师弟相称,好生快活!然而,细问得知:去年一场大火,醴泉寺化为灰烬,断壁残垣,甚是凄凉,众多僧人,衣食无着,寄居他乡,甚是可怜。师父已届耄耋之年,仰天叹息之余,忽然忆起曾寄读醴泉寺三年的范仲淹,此刻名满天下,请求范仲淹伸出援手,捐些银两,兴建寺庙。仲淹听师兄和尚说罢详情,痛心疾首之状可见,至于如何筹措银两资助之事,却不置一词。范仲淹派属下专人陪伴师兄,天天吃好玩好,热情周到,并亲自领师兄观看了正在修筑的城寨和兵卒方阵训练。师兄身负重任,尚无着落,不禁心急如焚,哪有心再呆下去。几次提出要走,仲淹总说“多住几日”“不急”。师兄看到边事紧急,范仲淹日夜操劳军务,时间已过去一月,决意要走,范仲淹同意了。临别,范仲淹交给师兄一封给师父的信,一再叮嘱务必把信收好,交给师父。另外,将备好的路费交给师兄。资助建寺的事,一字不提。和尚师兄既失望,又迷惑不解,就这样踏上了东归的漫漫长途。
和尚师兄回到醴泉寺,教师父一看空手而归,仅有一封书信。他拆开书信,信上竟写着窖金的一段往事。于是指使几个和尚,按信中所说的地址方位,刨开来看个究竟。不到半个时辰,光天化日之下,真相大白,一窖白花花的银子,呈此刻眼前,师父和僧徒又象当年范仲淹发现时一样,惊呆了!继而大家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醴泉寺有救了!这时,三十多年前他们熟悉的那位苦读勤学的青年范仲淹,顿时高大起来,须仰视才见!其高风亮节,其浩然正气,令人钦佩之至。
范仲淹的故事 21
在醴泉寺读书期间,继父的家境已经比较窘迫,仲淹心知肚明。每次離家去寺院,母亲总劝他多带些粮米,一来担心儿子吃不饱累坏身体,二来怕给寺院的師父增加负担。可每次范仲淹都不多带,而且带的数量,出人意料的少。母亲絮叨规劝,仲淹总是胸有成竹地说:“我有数,不少。”
初到寺院时,粮米交给厨房,代为制作,随寺院的钟声与和尚们一道用饭。可范仲淹,从早到晚一个心思地读书思考,经常充耳不闻钟声,忘记了吃饭,再去打饭时,又过了时辰。好心的厨僧或小和尚眼看着范仲淹如此废寝忘食地读书,便主动给他送饭来,仲淹很过意不去,给别人添了麻烦。
为了读书方便,他自己备了小锅小灶,自炊起来。范仲淹按自己既定的主意,每天夜晚,量好米,添好水,在小灶里点燃自己拾的木柴,煮米粥。一边读书,一边续柴煮粥。一锅米粥煮好了,时间也已过了子夜,他便和衣睡去。第二天清早起来,锅里的米粥凉透了,已经凝固成圆圆的一整个。他拿出小刀,在凝固的粥块上面,划上一个十字,完整的一锅粥分成了四块。早晨吃两块,傍晚吃两块,一日两餐,这便是“划粥”。用什么菜蔬佐餐呢?菜蔬就在寺院周围的大山之中。坡坡岭岭,沟沟坎坎,自然生长着野韭菜、野蒜、野葱、野山芹,还有苋菜、王不留、荠荠菜、苦菜、蒲公英、茵陈等十几种可食的野菜。白天去山洞读书时,顺便拔几种野菜回来。吃饭时,把十几根野韭菜,或野葱、或野蒜,切成细碎末,加入一点盐拌和拌和,一顿佐餐的菜便成了。
这就是“断齑”,齑ji,切成碎末的`韭菜、葱蒜等。划粥断齑,既简约又清淡,省时、省力、省钱,可谓范仲淹的创造!醴泉寺读书三年,范仲淹基本过着“划粥断齑”这种清苦自律的生活。随着范仲淹在北宋历史舞台上光辉业绩的展现,“划粥断齑”也就成了特指范仲淹青少年时代刻苦读书的专用成语。
范仲淹的故事 22
范仲淹是北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著名的《岳阳楼记》就出自他的笔下,文章中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被后人广为传诵。
范仲淹两岁丧父,家境贫寒,从小读书十分刻苦。他曾一人离家去附近山上的寺院里读书。累了,就用冷水洗脸;饿了,就用稀粥充饥。后来,为了进一步深造,他又只身远赴应天府书院求学。应天府书院是宋代著名的书院,可以免费就学。这里既有名师指教,又有大量的书籍可供阅览,还可以与许多饱学之士切磋学问。范仲淹十分珍惜这宝贵的学习机会,废寝忘食地苦读诗书,钻研学问。
那时,他的生活极其艰苦,每天只煮一锅米粥,等粥凝冻之后再划成四块,早晚各食两块;并把咸菜切成碎末一起食用。这便是成语“划粥割齑”的由来。然而,范仲淹对这种清苦生活毫不介意。他发愤苦读,每天差不多都是凌晨鸡鸣即起,攻读诗书,直到夜半才和衣而眠。据说,他曾五年未解衣就寝。
一天,范仲淹正在吃饭,一位好友来看望他,发现他的饮食如此之差,心中不忍,就送银子给范仲淹改善生活,但范仲淹委婉地谢绝了。好友见他不肯接受银两,第二天便送来许多美味佳肴。范仲淹好意难却,只好接受了。可是,几天过去了,食品发霉变质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好友有些不高兴地说:“你也太清高了,一点儿吃的.东西都不肯接受,岂不让朋友太伤心了!”范仲淹笑了笑说:“老兄误解了,我不是不想吃,而是不敢吃。我已经习惯食用粗茶淡饭,担心现在吃了鸡鸭鱼肉,以后就再也咽不下去粥和咸菜了。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请你千万不要生气。”
公元1014年,真宗皇帝路过应天府,全城都轰动了,人们争先恐后地去看皇帝。书院的师生也都放下书本,跑去观看。可是,范仲淹却闭门不出,仍像往常一样埋头苦读。一位同学特地跑来叫他:“快去看哪,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但范仲淹只随口说了句“将来再见也不晚”,连头也没抬又继续读书。第二年,他取得了殿试的资格,到宫廷朝见皇帝,并参加了由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
有人曾经问起范仲淹的志向,他说:“我的志向,要么当个好大夫,要么当个好宰相。好大夫为人治病,好宰相治国为民。”
范仲淹从政以后,提出并实施了许多兴国利民的革新措施,以施展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后人曾用范仲淹为前贤题写的词句来赞颂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的故事 23
有一次,范仲淹在洞中读书时,两只老鼠跳进粥锅吱吱乱叫,他抬头一看,是一白一黄两只小老鼠。范仲淹忙将老鼠驱赶出去。两鼠慌忙逃出洞外,钻到荆树两侧。范仲淹追到树下,见一侧鼠洞闪着黄光,一侧鼠洞闪着白光,他很惊奇,取来铁锹挖开一侧鼠洞,下面竟然是一个大地窖,扒开土石,却是满满一窖黄金,他随手埋好。又挖开另一侧鼠洞,见是一窖白银,仍不动分文,埋好如初,复回洞中挑灯夜读。
離开寺中三十年后,醴泉寺遭受火灾,慧通大師不忍寺庙毁在自己手中,便派人找到已延州戍边的范仲淹求援。范仲淹询问了寺庙的情况,热情款待来人,但只字不提援修寺庙的事情,临走时修书一封并赠送了两包上好的'茶叶,让来人回复慧通大師。庙中和尚听说范仲淹闭口不提修庙一事,心中愤然。
一天,慧通大師展信见是一首五言诗:“荆东一池金,荆西一池银,一半修寺院,一半济僧人。”慧通等人对范仲淹不贪财货、密覆不取的高尚品格更添无限敬意,用所掘金银修缮寺庙,醴泉寺得以复兴。这便是邹平妇孺皆知的“窖金苦读”、“窖金捐僧”的故事。范仲淹在醴泉寺苦读三年,这在他的一生中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他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打下了雄厚的知识基础;另一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范仲淹的故事 24
范仲淹告老回到苏州,想在城里买一块土地,造一所房子,以便养老终身。
苏州老百姓都知道范仲淹是个好官,希望他住在苏州城里,为大家办点好事。因此,不少人都在为他踏勘地形,物色地方。
一日,有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求见范仲淹,说:“我是苏州城里的风水先生,特来向大人介绍一块地方。
范仲淹问:“不知在哪里?”
老人道:“就是沧浪亭西边的那块荒丘。苏州城是龙穴宝地,卧龙街(现在的人民路)笔笔直直,是龙身;街上砌的石块,是龙的鳞片;北寺塔高高矗立,是龙的尾巴;那龙的头呢,就是那块荒丘。大人买下这块宝地,兴建住宅,一则可以镇住龙头,二则将来子孙会科甲不断”
正在这时,苏州府开考,考生成绩平常。范仲淹想:成绩不佳,恐怕同缺乏名儒指点有关。他不禁想起了孔子办学,决定在苏州创办一所府学,府学办在哪里好呢?范仲淹决定造在风水先生说的那块“龙头”上。范仲淹一面筹集资金,一面叫人设计,在荒丘上建造府学。动工那天,风水先生兴冲冲地来到工地上,见了范仲淹,高兴地说:“大人,是贵府动工了吧?”
范仲淹道:“不,不是造私宅,是造府学。”
老人听了,着急地说:“这可是一块宝地哪!造个私宅,你子孙可以万世昌盛呀!”
范仲淹道:“我一家的子孙昌盛有何用?倒不如叫大家的子孙昌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苏州没有府学,读书人没有深造的地方,考不中进士、状元呀。”
风水先生早就读过《岳阳楼记》,钦佩范仲淹的为人;今日见到范仲淹的举动,更加钦佩他了。
不到一年功夫,府学造好了,面阔七间,红柱粉墙琉璃瓦,十分宏伟。范仲淹不仅自己在府学讲学,还请来了社会名儒,向学生传经授道。从此,苏州地方的读书空气越来越盛,考取进士、状元的也越来越多。
范仲淹的.母亲去世后,欲寻一块墓地,按当时习俗,他与一名风水先生同去选墓地。风水先生指一处对他说,“此为宝地,后世当出贵人”,又指另一处说:“此为万箭穿心的绝地,葬此地者后世子孙断绝,世代贫穷”。范仲淹听后,对手下人说:“我既知这里是绝地,又岂能让他人葬此地而绝后,并且世代贫穷呢?将我母亲葬此吧”谁知范公善念动天,范母下葬之日忽然风雨大作,风雨过后,大家发现范母墓风水居然大变,风水先生说墓地格局已经由原来的万箭穿心变成了万笏朝天。
所以,范家的后辈此后也极为发达,传到了数十代的子孙,直到现在,已经是八百年了,苏州的范坟一带,仍然有多数范氏的后人,并且还时常出优秀的分子。范家八百年不衰,就是积德积得厚,能够把自己的福报分给别人去享受,这个福报大!印光大师赞叹——孔夫子之后就是他。他的子子孙孙一直到民国初年都不衰,这是他培育“百世之德”,才有百世的子孙保之。中国世家第一个是孔夫子,第二个是范仲淹。以上所说的范仲淹从命运上说,确实是“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了。最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最终对自己没什么积蓄,子孙反而得到很大的发达。
【范仲淹的故事】相关文章:
范仲淹的故事02-25
《范仲淹》的故事05-21
范仲淹食粥的故事范仲淹故事大全10-12
范仲淹的故事09-13
范仲淹作品故事10-25
范仲淹读书的故事11-12
[精品]《范仲淹》的故事05-23
《范仲淹》的故事(优)05-29
《范仲淹》的故事(精华)05-30
【精华】范仲淹的故事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