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流露了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热爱。下面是yjbys小编和大家分享的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网名著阅读栏目。
师:初中学过《桃花源记》,谁能说说桃花源是个什么样的地方?
(生七嘴八舌)
生:景色怡人。
生:人人劳动,人人平等,没有剥削,没有压迫。
生:自给自足,丰衣足食。
生:与世隔绝,幸福快乐。
生:热情好客,淳朴。
师:很好,但我们知道这样美好的桃花源是现实生活中没有的,陶渊明为什么要创造这个理想国呢?(目光扫视教室一周,示意举手的学生回答)
生:当时社会黑暗,政局动荡,陶渊明想以这个幸福的世外桃源来寄托自己的祈求安定的理想。
师:这是从社会及局势方面来分析的。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政局混乱,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渴望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桃花源正是这样理想的居所。
除了社会及局势方面的原因外,我们还要看到同时期没有其他文人创作类似的文章,所以还应关注陶渊明本人的思想。
生:陶渊明本人也向往这样的生活。
师:中国文人受儒、道、释的影响巨大。东晋时佛教还没有传入中原,所以我们分析陶渊明受到儒家与道家的影响。根据桃花源的内容,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其思想中的道家的影子:无君、无压迫、人人平等和平相处。 (及时加进陶渊明的生活及思想历程)
另外补充一点,二十九岁到四十三岁时官时隐生涯使陶渊明更清晰地认识了官场的黑暗,对现实的失望使他更清醒地认识到自然才是人生的安身立命之所。只有在自然中人才可以发现自己的纯朴天性,即“真”。庄子说“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易也 。”“真”的属性不是外界施加的,也非外物可改变。当人们处于心灵自由、神定气闲时反照自己的内心就可以发现这种质朴无伪,这时人安定了,可以静心观照,人与自然就和谐地化为一体,达到物即我,我即物的“无我”之境界。
请同学们阅读《归园田居》,找出诗中描述田园风光的诗句。
生: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师:这些寻常的农村风光,为什么会被陶渊明写得这样美? (抓住诗中你需要的东西来说,只讲一面,不必兼及其它)
生:这些景是农村中最平凡最普通的,可是正是在这最常见的景物中能最好地体现陶渊明对乡村的喜爱。
生:这些景物中可以看到桃花源的影子。十余亩地,八九间屋子,如果没有剥削足够一家人安定幸福地生活了。房前屋后林木成阴,狗吠鸡鸣各不相扰,一派祥和。
师:很好,这就是《归园田居》结尾处的诗眼“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解释:官场是庸俗、卑污的,它使人丧失了天然纯朴的本性,失去了人的真善属性,只有在面对真实无伪的自然时,人的心灵才会放松,才会发现自己与环境是和谐相处的,才能达到无我之境。
根据新的课程标准,高中语文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高中的语文课一直让大部分学生提不起兴趣,其中一条原因便是老师太偏重于语法逻辑教学和文本过细剖析,其结果是学生失去了对阅读文本的兴趣。现在我想改变一下教学方法,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来带动对教材的赏析。重在对文本的鉴赏审美,少一些对文本的分析。让学生自己多阅读和思考,少听一些说教。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必须首先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我们都有一种体会:站的高才能把事情看透。当我们在初中时读初中文本会觉得有一些难度,高中时阅读高中文本又觉得有难度,可是这时回头读初中文本又会觉得容易了,同样道理,我们为什么不站的高一些让学习更容易呢?基于这样一种考虑,我在讲这首《归园田居》时便从陶渊明的“桃花源”理想入手,桃花源是一种“自然”的社会,这里人人自耕自食,真诚相处,无竞逐无欺诈,甚至无君无臣。归结起来,陶渊明的社会观和人生观都以“自然”为核心。他向往的社会是和平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他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任运委化、无身外之求的人生;他所喜爱的生活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意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的大多数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此即前人所言 “静穆”。但在这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深感无所寄托的焦虑。 陶渊明的思想,是以老庄哲学为核心,对儒、道两家取舍调和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自然”哲学。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一种“自然”的社会。他常常把儒家虚构的淳朴无争的上古之世与道家宣扬的小国寡民的社会模式结合成一体,作为理想世界来歌颂。讲透了“真”,学生明白了物我相融合,物我合一,达到“无我之境”,这首诗就不必再多说了。
在阅读教学上,有专家提出了几项看法:
1,学生直接与文本对话,教师只是指导。
2,阅读量要大。
3,尊重多元化阅读。
4,把带着问题来读转变为读出问题来。
阅读教学要想真正拓展开去,我们的学生要有充足的储备,我们的语文老师要给学生们创设读书的氛围和条件,随后在课程的传授上我们才可以将文本的解读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外化出来。现在有部分老师仍旧沿用以往的方法,将自己对文本的解析看作是唯一正确全面的,惟恐不能把自己的知识全部倾倒给自己的学生,可是学生又不领情,不愿意听。其实,我们不必追求尽善尽美,不必追求讲深讲透,关键是学生能通过他们自己的阅读,把自己的见解表达出来就好。毕竟不要忘了,最后我们的学生读懂才是最终目标,读出创造性的见解是我们阅读教学的价值所在。
新的课程标准提倡创造性阅读,鼓励教师做一些大胆尝试。在学生知识面还不很开阔的现状下,我们只能尽可能地将学生已有的材料调动起来,将学生发动起来,将学生的注意集中过来,将课程的传授灵动起来,将教书与育人综合起来,为此,我们作为语文老师,自己的知识必须充足,我们的备课必须高屋建瓴,这样,我们老师才能引导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上轻松而全面地解读文本。
拓展阅读:课文正反解读
【课文故事】
陶渊明逸事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
江州刺史王弘想认识陶渊明,因为他早就知道陶渊明的大名,很想结识他,亲自造访。但是陶渊明却认为没有和他结识的必要,于是假装有病,不见。他这样做很有自己一套理由,说起来也是振振有辞,置地有声:我岂是那种“洁志慕声”的人吗?哪里能以和王公大臣结识为荣耀呢?但是王弘这个人也很有办法,他知道陶渊明喜欢喝酒,就让陶渊明的故人庞通之半路上摆了一桌酒席迎接他。陶渊明这个人有脚病,走路不能走太长,到了这里一看,路边有个亭子,亭子里还有一桌酒席,酒席旁边还是自己的老朋友,又能歇脚,又能喝酒,还能与老朋友叙旧,这不是天下最美的事情吗?欣然共饮,王弘便趁机出来与他相见了,于是陶潜与王弘尽情而饮,以前说过的不以王公为荣的话,早就丢到九霄云外去了,两人一气喝到天黑。陶潜没有鞋穿,王弘让手下的人现场给他做鞋。手下的人要量一下陶渊明脚的尺寸,陶渊明便随意地把脚伸出去让他们量。王弘邀请他一起回州里做客,问他有什么交通工具,陶渊明回答说:“素有脚疾,向乘篮舆,亦足自反。”王弘于是命人将他抬到州府。陶渊明一路上谈笑风生,丝毫没有受宠若惊之意。王弘后来只要想见他,一定要在山林中等候。如果陶渊明家里没有酒也没有米了,也会时常接济于他。一个贵为达官贵人,一个平若草民寒士,尽管地位悬殊,但陶渊明却始终保持高洁品格,从未以结识高官为荣。
(二)不为高僧变己道
东晋时,慧远法师在庐山建造白莲社。慧远德学极高,为时人所景仰,当建白莲社时,谢灵运想参加,并愿出资建造,但为慧远法师所拒。可是慧远却主动邀请渊明入社,但陶渊明说:“贵社禁酒,如允饮酒,则入社。”慧远破例许之。陶渊明敬谢,仍不入社,但常与慧远往来。
此外,传说慧远在庐山东林寺一住三十年,招待客人有个规矩,送客时以虎溪为界,过了虎溪就不送了。虎溪是东林寺门口的一条山溪,因为在东林寺门口栓一头老虎而得名。如果慧远有时不注意送客送过虎溪,老虎就会发出吼声警告他。有一阵慧远与陶渊明,还有一个叫陆修静的道士过从甚密,交谈也很投机,送客时,慧远不知不觉过了虎溪,引得老虎发出很大的吼声。老虎的吼叫提醒三人,三人于是相视而笑,这就是所谓的“虎溪三笑”。这只是个民间传说,不足采信。因为历史上的陶渊明对佛教其实是颇不以为然,尽管慧远为得道高僧,尽管慧远对他始终以诚相待,尽管二人相知为友,但独立坚定的信仰使慧远始终无法说服他相信佛的存在,相信生命可以轮回。陶渊明始终认为儒就是儒,道就是道,人身死神灭,没有什么轮回之说。所以他认为轮回之说是荒诞不经之谈。因此,那句有名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有些学人那里便有了另一番解释:
南山即庐山,这句诗显示了陶渊明对庐山之上奇谈怪论的不屑一顾。
(三)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结识的朋友不分贵贱,但人格卑下的人是他所不齿的。陶渊明在躬耕生活中,家境十分困苦。他在《有会而作》诗里写道;“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在这首诗序里写道:“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可见他的生活困乏到何种程度!就在这一年即公元426年,江州刺史檀道济去看望他,他在家已经饿着肚子躺了很久了。擅道济对他说:“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擅道济送给他一些吃的。但在东晋政治混乱,且文帝废少帝自立,人民生活疾苦的社会现实下,道济竟云文明之世,以乱为治,其人格可知,陶渊明因此对他赠送的东西挥而去之。不食嗟来之食,正是这种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洁品格使他陷入贫困交加的生活境遇,
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伟大的诗人于公元427年离开了人世,享年63岁。
一个伟大的诗人,落得这样凄惨的结局,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剧。但他给我们留下的诗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不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为后代许多正直、进步作家和人们所景仰。
【课文正解】
浮华过后恋田园
毛泽东有诗云:“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园里可耕田。”这里说的陶令,就是陶渊明,陶渊明曾在江西彭泽做县令,不过只做了八十多天,便声称不愿“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挂印回家。从此结束了时隐时仕、身不由己的生活,终老田园。归来后,作《归园田居》诗一组,共五首,描绘田园风光的美好与农村生活的淳朴可爱,抒发归隐后愉悦的心情,课文就是其中的开篇之作,表现他浮华过后恋田园的心境。
全诗共两层,第一层写理趣,诉说厌恶官场的原因和归田园的理由。
“尘网”比喻官场,表现作者对身不由己的污浊官场的厌恶和鄙夷。“误落”,表明诗人的自责和追悔。而开头的“性本爱丘山”则表明自己生性喜爱大自然,习惯过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从而,将现实与自我矛盾摆上了桌面。接着以“羁鸟”、“池鱼”等失去自由的动物,来自喻,表明他正像鸟恋归林、鱼思故渊一样地思恋美好的大自然,希望能赎回自由身,去“开荒南野际”,得以“守拙归园田”了。
因此,第一层,理趣盎然地表现了作者浮华过后恋田园的情感态度和人生追求。
第二层写情趣,情景交融,描写了美丽的田园景色和田园情趣,抒发了重返自然的快慰心情。
诗人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回归田园后恬淡自然、清静安谧的田园风光,表现自己挣脱官场羁绊,从樊笼尘网中回到自由天地的快慰心情。
他把田园的景物化为了一个个生动可感的意象,诸如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深巷狗吠、桑颠鸡鸣等,然后将这些意象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由远而近,由近而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而构成了一幅情趣盎然、赏心悦目的田园风光画。进而与前面的官场生活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自己回归田园后愉快、闲适的心情,表明了自己浮华过后恋田园的人生态度。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10-08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经典教案04-19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学案08-23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赏析10-03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翻译08-26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教案07-15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教案07-06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讲稿10-09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的说课稿10-25
《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鉴赏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