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1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把握人物的情感及人物的性格。
2、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培养初步阅读和欣赏戏剧文学的能力。
教学步骤:
(一)民俗导入:
每年农历端午,我们都会划龙舟、吃粽子,同学们知道为什么会有这一风俗习惯吗?为了纪念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伟人掠影:
同学们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查找有关屈原和郭沫若的资料,并制作成.课件进行展示,了解屈原和郭沫若。
屈原(约前340~约前277)名平,又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传为湖北秭归人。出身贵族,曾做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汩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全诗共二千四百多字。是一首浪漫主义作品。比喻生动,语言瑰丽,夸张大胆,诗中融入大量的神话传说及历史人物故事,使诗篇波澜起伏,千变万化,雄伟奇观。屈原创造了骚体,即“楚辞”,为后世诗人的创作开辟了无限的空间。
郭沫若,现代著名作家,诗人,剧作家,历史学家,他从抗战的现实斗争中深切感受到人民的呼声和时代的责任,又从往昔的历史回顾中汲取着斗争的力量与澎湃的诗情。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2
一、导入
民间端午节和屈原的联系,引出人们对屈原的认识。
二、文学常识
1.总说:印象中的屈原
2.伟大的诗人屈原
(具体上课内容可以酌情增减):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计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特点: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失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3.解题:
三、预习检测
1.字音字形(PPT9)
苗裔(ì) 孟陬(zōu) 庚寅(gēngín)
揆(uí) 肇(zhà) 扈(hù)
辟芷(pìzhǐ) 搴阰(qiān pí) 汨(ì)
2.词语解释
皇:大。 览:观察。 揆:揣度。 道:通导,引导。
肇:开始。 名、字:用作动词,起名字。
修:美好的。 扈:披。 淹:停留。
3.诵读指导
4.诵读指导
5.自译诗歌
炎帝啊,我是你的远代子孙,伯庸——是我先父的光辉大名。岁星在寅的那一年的正月庚寅,我从天上翩然降临。
尊敬的先父啊,仔细揣度我刚刚下凡的时辰和啼声,通过占卜赐给了我相应的美名。给我取的.大名叫正则啊,给我取的别号叫灵均。
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之以这美好的才能。我披着喷吐幽香的江离和白芷啊,又联缀起秋兰把它作为自己的佩巾。
光阴像流水一样迅疾,我好像赶不上啊,唯恐年岁不等待我。清晨,我浴着晨曦去攀折坡上的木兰,傍晚,我背着夕阳在洲畔采摘宿莽来润德润身。
太阳与月亮快速运转,未尝稍停,新春与金秋依次更替,永无止境。只看到树上黄叶纷纷飘零,我害怕美人啊,您头上也添上丝丝霜鬓!
为什么,为什么你不任用风华正茂的贤者,废弃污七八糟的小人?为什么,为什么你不改变已经过时的法度?
驾着龙马,飞快地向前猛奔!来!我给你充当向导。沿着康庄大道走向幸福与光明。
四、文本研习:
1.作者在《离骚》的开篇突出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高贵的出身、降生的瑞奇、美好的名字不仅具有上天和先人的赐予,而且具有美好的品质和才能,这些都是自己的后天修养。主要表达作者出身高贵,与楚王是同根,楚国是我的祖国,爱国是我的本分。自身的高洁,同时也是与现实的抗争,有众人皆醉唯我独醒的意思。
2.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一再担心,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人担心什么?
最担心的是时光如流水,而没有把美好的品格和超凡的才能献给祖国。另一方面诗人更是充满忧虑,怕国君昏聩误国,保守落后,政治混乱
3.诗人高唱“来吾道夫先路”可以看出屈原是怎样的一个人?
屈原以君主的政治引路人自居,意在表现他不是君主的奴仆,而是堂堂正正的人。可以看出他坚信真理,崇尚高尚的人格,有着独立的人格
4.你从诗中读出诗人什么形象?
纯洁高大、一身正气;忠君爱国、忧国忧民。
五、问题探讨:
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有人说他这是一种“宗国”思想,你同意吗?
观点一:同意。屈原的爱国思想其实是一种“爱君”思想。战国后期的“合纵”“连横”之争,是中国内部的矛盾斗争,因为它们都是周王朝的诸侯国,随着诸侯国势力的强大,他们都取代周天子而王天下,屈原力主联齐抗秦的“合纵”策略,一是为保卫楚的独立,二是进而实现楚“王”天下的企图,这只能说是为争夺全中国领导权而进行的内部斗争,并非是抵御外国的侵略,像他在作品中所说的“帝高阳之苗裔兮”就带有明显的血统夸耀。“来吾道夫先路”、“恐皇舆之败绩”、“忽奔走以先后兮,及前王之踵武”,则是一种出于“家天下”感情和宗国观念的使命感和忧患意识,对于屈原宗国观念的尽忠报国,存君兴国,不少古人本是看得很清楚的,如:
故宅秭归江,前人熊绎城。
眷言还此都,不比异姓卿。(宋王十朋《题屈原庙》)
屈原的种种努力,客观地说,这的是楚王的统治,我们不必人为地拔高理解他。
观点二:不同意否认屈原的爱国意识。上种观点是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去看待的。我们现在之于屈原的时代,相距上千年,我们不能苛求那个时代的屈原像我们今天这样考虑问题。施行政策,具有和我们一样的思维、观点以及胸怀世界的气度,那个时代的屈原,为了国家的前途,为了人民的生活,忧心如焚,奔走呼号,这不就是爱国的表现还能是什么?在他的心中,楚国就是他的祖国,楚国的人民就是他的同胞,我们能非议他的爱国精神吗?
六、诗歌艺术品味
1.比喻形象,想象瑰丽,富有浪漫色彩。
课文大量运用比喻,如用“江离”、“秋兰”来比喻自己博采众长。“朝搴陂之木兰兮,纫秋兰以为佩 ”比喻坚忍不拔的政治理想。运用香草美人来比喻自己、贤士、君主,不仅使作品含蓄,富于韵味,而且增加了作品的形象美。
明确:用香草比喻内在的美好品德,
用美人比喻理想中的君王,
用采摘和披挂江离秋兰比喻修身养性,
用乘骐骥比喻追求和实现美好的政治理想。
2.语言精练华美,带有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
诗中丰富的联想,奇特的比喻,形成了绚丽的文采。其中富有楚地特色的“兮”等语气词的运用巧妙灵活,使诗歌带上了浓郁的楚国地方特色。
七、课文小结:
《离骚》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作品表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宏大的艺术空间和开阔的画面,塑造了诗人非凡的自我形象。以其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强烈的情感和奇特的形貌驰骋于仙界。柳宗元为惊叹地说:“先生之貌不可得兮,犹仿佛其。”比兴的手法渗透到整个作品之中,比喻和象征形象被突显了出来,春兰秋菊,飘风云霓,全都成了有生命之物,司马迁称其:“其文约,其辞微”“其称文小而其旨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美名:肇锡余以嘉名;恐修名之不立
美德: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美物: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美政: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度?
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
八、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以《《离骚》中的屈原》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3
教学目标:
态度:通过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我国古代思想家不畏艰辛、追求真理的故事,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品质和刻苦钻研、勇于创造的精神。
能力:通过了解爱国诗人屈原,畅谈体会和感想,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知识:知道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了解他熊熊的爱国之志,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做出的贡献及其在国内外享有的声誉。
养成教育训练点:
1.培养学生积极发言、认真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2.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思想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屈原不屈的意志,壮怀激烈的`气节和风骨,强烈的爱憎和战斗的革命风格。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多媒体
2.学生课前预习:
课前搜集有关屈原的相关图片以及文字资料;整理屈原的有关爱国的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谈话引入课题
1.你能说一句你印象较深的孔子的名言吗?
2.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有些地方还要举行划龙舟比赛。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揭题并板书
爱国诗人——屈原
三、学习新课
(一)指导学生自读课本第55页,并将自己感受较深的地方勾画出来。
(二)全班交流
这个环节要让学生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1.指名交流自学结果。
2.补充交流课前搜集屈原相关资料。
3.教师结合学生交流情况作相应的补充。
(1)他创作了《离骚》《九歌》《天问》《九章》等作品,以抒发自己的崇高理想和他对楚国和人民的热爱,表达对腐朽的旧贵族的愤怒。
(2)屈原不仅是一位很有抱负的政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吸收民间的文学形式,采用方言音韵,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创造了一种新诗歌体裁,即楚辞体,代表作《离骚》。
其中,可以讲解有关屈原的故事,也可以利用《离骚》中的部分诗句,突出说明屈原对楚国人民的深沉热爱和对真理的执著追求。
(三)讨论:
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
2.说说人们为什么要纪念屈原?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
(四)写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
1.学生准备。
2.交流碑文。
3.评选最佳碑文。
四、谈感受,说体会
说说学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4
学习目标
审美鉴赏与创造: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和他的政治主张,感受其热爱祖国和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绝不妥协的精神,学习其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格。
文化传承与理解: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屈原的人生经历做出评价;体会司马迁为屈原立传目的,努力追求和构建能耐高尚的人格。
教学重点:联系作者司马迁,理解作者为屈原立传的目的,引导学生思考感悟,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
教学过程
任务一:梳理结构(事件)
在学生复述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把课文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3):屈原由“王甚任之”到“王怒而疏”。
第一层(1-2):因才而被“任”,因“谗”而被“疏”(记叙)。
第二层(3):创作《离骚》的缘由,对屈原志向和人格的评价(议论抒情,详写)。
第二部分(4-9):屈原由见“绌”到见“迁”。
第一层(4-7):屈原被“绌”后,楚怀王三次被骗,最终客死于秦(记叙)。
第二层(8):批评楚怀王“不知人之祸”(议论抒情)。
第三层(9):顷襄王昏庸,对屈原“怒而迁之”(记叙)。
第三部分(10-11):屈原以身殉国的经过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叙议结合)。
第四部分(12):司马迁的评价(议论抒情)。
结论:
司马迁用1段66个字写屈原的任(人生得志),却用大量的笔墨10段详写屈原的人生失意(疏—绌—迁—沉),旨在告诉我们,屈原的“存君兴国”的爱国主义,不仅在楚国强大时爱国,个人施展理想时爱国;更在自己遭受屈辱时候热爱楚国,在国君危难时热爱楚国。
任务二:围绕评价,解读其志
1.解读其志
太史公评价里说:“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请结合文章第3段来分析。
第3段的关键句有:
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思考:司马迁是怎样《离骚》认识的?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悲其志”又是为什么?
《离骚》是屈原忧愁幽思时所作的,体现了他洁身自好,志洁行廉的品质。
屈原之志既是一种政治抱负、治国宏图,更是一种理想主义激情,一种特立独行的精神。
结论:司马迁既然是“悲其志”,而不是悲其人,司马迁的泣涕就不仅仅是针对屈原一个人,而是为天下所有怀有远大志向而难以实现的人而哭泣。
2.理解其志
(1)太史公评价里说:“适长沙,观屈原所自沉渊,未尝不垂涕,想见其为人。”结合文章第10段,谈谈屈原投江前的情形,听听屈原与渔夫的对话。
(2)集体朗读课文第10段,找出关键语句。
第10段的关键句有:
渔夫: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而至此?
屈原: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夫: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
屈原: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3)思考:从屈原与渔夫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思想有怎样的差异?认识到屈原有着怎样的品质?包含了司马迁什么样的感情?
屈原与渔父的对话,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一种是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一种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
两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洁的品格和坚定的操守,表现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质。
对话中表达了作者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其中也表现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任务三:围绕遭遇,评议其人
1.引入评议
太史公评价里说:“及见贾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而自令若是。”结合课文相关段落,说说屈原一生的主要遭遇。
2.概括生平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他人生中的几个阶段,哪些字可以用到呢?
任→疏→绌→迁→沉(王甚任之→王怒而疏屈平→屈平既绌→顷襄王怒而迁之→遂自沉)
3.人物评价
(1)“想见其为人”,屈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屈原是一个忠诚不阿、忠君爱国、远见卓识、才华出众的杰出人物。
一是才能出众。
二是通过对《离骚》的高度评价赞美了他志洁行廉、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气节。
三是通过写楚国的外交失败,显现了屈原对楚国的眷顾和怀念。
四是借批评楚怀王不识忠奸,衬托屈原的正直和忠诚。
五是借与渔父的对话表现了屈原高洁的人格追求。
六是通过写宋玉之徒来反衬屈原敢于直谏的品行。
结论:屈原正道直行、志洁行廉、正直忠诚、直谏从容,这些品格体现在他的整个生平当中。但无论哪个人生阶段都可以用“悲”字来呈现司马迁的'情怀,即为他的政治才能不被重用,志洁行廉的不被赏识,正直忠诚的不解,直谏从容的不听而痛惜。
不用——不识——不解——不听
(2)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方面与一般文章不同。
一是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休戚相关的。
二是通过他的“忠君爱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升沉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是一颗丹心,一片赤诚,坚贞不移,至死不悔!(因古代君主是国家的象征“眷顾楚国”同“心系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5
教学目标
1、认识课后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关键词句。
3、理解课文内容,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感受爱国诗人屈原的伟精神,体会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们知道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吗?这些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2、出示课题。
3、交流收集的有关屈原的资料。
二、初步感知课文,自学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画出文中的生字,自学生字词。
3、说说自己对屈原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三、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重点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及对屈原的了解。
四、自学课文内容。
1、读课题说说从课题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屈原的。
2、从哪些地方表现了屈原的爱国?在书上圈圈画画,并标上序号。
3、课文哪一小节重点写了屈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有哪些特点?把他的诗句画下来,理解这些诗句的意思。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然后交流学习情况。)
五、讨论。
1、屈原具有哪些品质?
2、说说课文为什么要写人们对屈原的纪念?全班讨论,各抒己见,教师点拨,总结。
六、写碑文,表真情。
假如班上要举行一次屈原纪念碑碑文征集活动,你怎样写?
1、学生准备。
2、交流碑文。
3、评选最佳碑文。
七、谈感受,说体会。
说说学了这篇课文有哪些感受和体会,可从各个方面说。
八、布置作业。
写出文中屈原的诗的意思。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6
一、教学目标
(一)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二)学习本文记叙和议论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三)掌握本课的文言常用实词;熟记通假字“离”、“反”、“濯”、“见”、“指”,“绌”“质”、“被”,正确理解古今异义的词,复习巩固判断句与被动句。
(四)理解课文运用的修辞手法。
二、难点、重点分析
(一)课文第一部分写屈原由见“任”而见“疏”。第一段首先简介屈原的姓名、官职和杰出才能,说明“王甚任之”。王怎样“甚任”之?为什么“甚任之”?
分析:王甚任之:“为左徒”,“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左徒:楚官名。相当于上大夫而次于令尹。在国王左右参预政事,起草诏令,是相当重要的职位。)
“王甚任之”的原因:
①楚之同姓:屈原的祖先屈暇是楚武王的儿子,受封于屈,因以屈为氏,是楚国王族中的一支。(古代姓比氏大,后来姓氏不分。)
②屈原具有杰出的才能:“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明、娴,形容词用作动词,这两句状语后置。)
(二)王为什么怒而疏屈原?
分析:直接原因是上官大夫“谗之”,根子在于“争宠而心害其能”。
按:“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一句有两种理解。《教学参考书》的译文是:“上官大夫看见了就想改动,屈平不赞同”。与课文注释相左。依教材对“夺”、“与”的注释,应译作:“上官大夫看见了想抢过去(看),屈原不给。”
“因谗之日:‘……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资料认为,“曰”、“以为”重复,疑有衍文,此说似不妥。如重新标点,作“……平伐其功,曰:‘(王)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理解,文辞便可贯通。联系上下文,可补出“以为”前省略的主词。
(三)屈原为什么作《离骚》?
分析:忧愁幽思而作《离骚》。忧愁的具体内容是“疾王听之不聪也,谗馆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疾,恨,痛心。四句中的“之”是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这四个主谓短语都是“疾”的宾语。
(四)第3小段包括几层?作者是怎样对《离骚》进行记叙和议论的?
分析:分两层。
第一层从本段开头至“盖自怨生也”,第一句记叙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以下几句就“忧”“怨”展开议论,分析产生优怨的原因,寄寓作者对屈原的深切同情。
第二层第一、二句“上称帝喾……靡不毕见”记叙(概述)幅规的主要内容,以下几句就其文、辞、志、行进行评论,评价其艺术成就,赞扬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
(五)词语提示:
(1)“齐与楚从亲”:从:同“纵”,合纵。亲:亲善。
(2)“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又因厚币”后省略动词“赂”。“而”后省略主语(靳尚)。“于……郑袖”:在郑袖面前,状语后置。
(3)“秦,虎狼之国”:虎狼,像虎狼一样,名词作状语。
(4)“奈何绝秦欢”:欢:友好。
(5)“亡走赵,赵不内”:亡:逃亡。走:跑,现代的“跑”古代称“走”;现代的“走”古代称“行”。内:同“纳”,接纳,收留。
(6)“复之秦”:之:动词,到。
(7)“虽流放,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眷:眷恋。顾:念。眷顾:眷念。系心:挂念。反:同“返”。冀幸:侥幸希望:“一悟”的“一”:副词,一旦,一经。“一改”的“一”:副词,都,全部。这句话的意思是:虽然流放在外,(仍)眷念楚国,惦记着怀王,不忘要回(朝廷中)来,盼望怀王一旦醒悟,风气全都改变。
(8)“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他保全君王振兴国家而想把不利局面改变过来。
(9)“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无:无论。自为。自佐:既为自,佐自,宾语前置。
(六)本文写作特点是什么?
分析:
(1)思想内容:课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作者为屈原立传,按时间顺序,以“任、疏、细、迁、沉”为线索,处处围绕屈原的“志”写:第一部分以评介《离骚》“推其志”,第二部分以国家危难突出屈原“眷顾楚国,系心怀王”,“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改志篇”,第三部分以回答渔父让屈原抒发矢志不渝的信念。
(2)写作特色:和从《史记》中选入中学课本的其它几篇人物传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窃符救赵》、《毛遂自荐》)相比,本文的特色是:
①选材上,《屈原列传》不具备曲折、生动、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根据文献记载,粗线条地勾勒人物的生平事迹;
②写法上,记叙和议论相结合。全文四个部分都有“传”有“评”,因“传”而“评”,以“评”点“传”。议论方式各不相同,第一部分为评价式,第二部分为结语式,第三部分为陈述式,第四部分为比照式。
③语言上,本文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叙中有情、倾向鲜明;议中有情、直抒胸臆。作者运用对偶、对比、排比、反复、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表达效果。本文堪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检查预习情况,导入新课。
做法:指名学生朗读1、2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段落划分情况和本文写法上的主要特点,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然后作如下导语:
屈原,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又是世界古代文化名人。他的作品,流传下来的有《离骚》、《九章》、机规、《天问》、《招魂》等,我们曾读过他《九章》中的一篇:涉江。从涉江里,我们知道他即使在晚年放逐到沉湘蛮荒之地,也仍在关心楚国的朝政,眷恋祖国,仍然在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节操,宁死也不与朝中的佞臣同流合污。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和端方正直的品格,两千多年来曾经影响我国千千万万的仁人志士。今天,我们要进一步学习《史记》中的崛原列传》,这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一篇记载屈原事迹、思想、人品的文献。它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后世的研究屈原的著作,都以它为出发点:它又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鲁迅曾称赞《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篇传记就能体现这一特色,今天我们研读这篇课文,在写作方面,应充分注意这一特点。
(二)说明本文是史传“变体”,明确研读方法。
做法:仍从检查预习入手,指名学生说说这篇史传文与我们学过的《廉蔺列传》、《信陵君列传》、《鸿门宴》、《毛遂自荐》等篇在写法上有何显著区别,为什么有这种区别,然后教师作如下点拨、提示。
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是它不像其他史传文那样,“寓论断于叙事”,而是“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由于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但主要原因恐怕还不在这里,而在于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要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是不可能的。这只要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这就是这篇列传为什么要采用“以议论行叙事”的“变调”写法的根本原因。也可以说,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关于研读方法:
根据上述情况,我们学习这篇列传,不能采用一般学法,要把精力用在议论部分,即把评介《离骚》、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与渔父对话三处作为研读重点,看作者怎样通过这三处议论,揭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至于记叙部分,弄懂若干难句,能够疏通文意,理清行文脉络就够了。此外,这是我们中学阶段最后讲读史传文,学完以后,还要抽出一些时间来归纳、拓展一些史传文知识。
(三)逐段解释难句,编写内容提纲。
做法:这一步骤的目的,是疏通全文,了解屈原的事迹,为重点研读议论段作铺垫。为了赢得教学速度,议论节段可暂时摆下。具体步骤是先与学生一道分好大段,然后按大段,在朗读的基础上解释难句,理请行文思路,编出内容纲要。在这个过程中,应相机提些问题,但问与答都应力求简明。
1.关于第一大段。
(1)难句解释:
“屈原者,名干,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
——让学生明确:在先秦,姓是一种族号,氏是姓的分支;分支有因封地得氏的,有因先祖的滋号得氏的。楚国王族姓举(m?),屈原先祖暇,因受封于屈地得氏。“左徒”,在楚国是一种仅次于“令尹”(宰相)的官职,多由王室亲族充任。后文“三间大夫”,是一种掌管屈、景、昭三氏事务的官职,屈原也曾充任。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本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压之,屈乎不与。”
——让学生明确:上官大夫公然要抢夺屈原所写宪令草稿,在情理上说不能,因此郭沫若提出一种别解:“夺”,作“改动”解;“与”,作“同意”解。按:这样解释很合理。一方面,它符合古代“夺”、“与”的常用义之一;另一方面它反映了屈原所作“宪令”具有改革的进步意义,触犯了上官大夫等守旧官僚的利益,所以他们要篡改。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让学生明确:用了“曰”,又用“以为”,语意欠顺通。按:历来研究者认为这两个词,必有一个是衍文,即因传抄错误产生的多余的词语。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件事?它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点拨:一共写了三件事,揭示屈原的政治才能。端方正直的品格,和因谗见流的缘由,预示楚国的国事将不可为。板书:
因才能卓越重用
写屈原初次被疏因上官进谗被疏远“谗”、“硫”、幽怨,统率全文纲领
因忧愁幽思作《离骚》
2.关于第二大段。
(1)难句解释:
“惠王患之,乃令张仪佯去秦,厚市委质事楚……”
搏踩醚生明确:“佯”,假装;“去”,离开,“厚市委质”,课文注释没说清楚,“厚市”,是指丰厚的礼物,“市”,礼物。“委质”,前人研究是指另再呈献信物,古代别国重臣投靠新主,“必先书名于策(竹简),委死之质于君,然后为臣,示必死节也”。“委”,呈献;“质”通“蛰”,但作信物解。这种信物,不是礼物所能代替的。
“张仪闻,乃曰:‘以一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
——让学生明确:“以”,。介词,用、凭的意思;“当”,抵得上;“往如楚”,“往”,去;“如楚”,到楚国去。句意谓:凭我一个张仪就可抵换汉中地,请让我离开秦国,到楚国去。
“如楚,又因厚市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让学生明确:要注意“因”是介词,凭借;“用事者”。“臣”,均为“靳尚”的同位语;“于……郑袖”是状语后置,即向怀王宠姬郑袖说假话:设“诡辩”的主语是靳尚。据被记》中《张仪列传》的记载,张仪一到楚国,怀王就把他囚禁起来,靳尚对郑袖的诡辩是:“子亦知子之贱于王乎?”“秦王甚爱张仪,而必欲出之。今将以上庸之地赔楚,以美人聘楚,以宫中善歌诓者为媵。楚王重地尊秦,秦女必贵,而夫人斥矣。”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一大段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屈原本人的事迹写得很少,主要是穿插一大篇怀王受骗,以致最终客死于秦的史实,为什么?
点拨:写了三方面的内容:怀王受骗,至死不悟;屈原被放,仍关心朝政,系必怀王;顷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穿插这么一大段史实,而这些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细”以后发生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另一方面也意在揭示楚王父子均昏馈腐朽,当朝重臣多贪婪鄙陋,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必然不见穿于朝廷,所以最后终于自沉泪罗。板书:
写怀王屡受秦骗,至死不悟
写屈原由见
绌到见迁屈原虽遭流放,仍眷念君国屈原去留关乎楚国的命运
楚襄王接受谗言,怒迁屈原
3.关于三、四两大段。
(1)难句解释:
“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汩罗以死。”
——让学生明确:《怀沙》是屈原投水前的绝笔。“怀沙”二字,旧时解作怀抱沙石,即下句的“怀石”。但也有人解释为“怀念长沙”。长沙为楚之先王始封之地。古时长沙包括的地域很广,泪罗也在其内,屈原在泪罗投水,也就是要归死先王故居之地。“自投泪罗以死”的“以”,连词,表行为的结果,和用作连词时表目的不同。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让学生明确:“祖”,摹仿、效法的意思,古代“祖”是个多义词。“从容辞令”,课本注为“说话得体,善于应酬。从容,言语举动适度得体。”这是一说;另一说,认为“从容”是指“委婉蕴藉”,也通,屈原的辞令本也有委婉的一面。
(2)行文思路:
提问:这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分别从什么角度来写屈原的?
点拨:第三大段是屈原自述自己的立身处世准则,即宁赴清流而死也不与世同流合污,要保持自己的高洁品格。第四大段是写屈原死后对后世的影响,即从继承者对照的角度,来说明屈原敢于同邪恶作斗争的精神很不容易为人企及。这一段的写法实际上是寓议于叙。
(四)重点研读评介《离骚》一段。
做法:先讲明这一段为什么要重点研读:难度最大;最集中地揭示了屈原的崇高品格;又是历来评价《离骚》的最重要文字(按:原是淮南王刘安所作《离骚经传》中语,太史公采入《屈传》内,原作已佚)。然后引导研读,具体过程是:
简介《离骚》内容;
疏通文意和难句;
思路分析;
反复朗读,要读出咏叹语气。
(1)关于《离骚》的简介。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共373句,2490字。这篇浪漫主义杰作,迸发出了诗人崇高理想和炽热感情的灿烂光彩。全诗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作者叙述自己的身世、德才和理想;他关心楚王朝的命运而把改革的希望寄托在楚王身上,终因楚王变心而理想不能实现。接着又叙述自己和朝廷中谗谄“党人”的深刻矛盾,对他们作了尖锐有力的揭露,表示自己虽然被楚王疏远,仍然要进一步修养自己的品德,坚持原来的理想。第二大部分作者以浪漫主义幻想的方式,设想一个老大姐式的人物——女?,劝诫他不要那么端方刚直,不要那么坚持自己美好的节操,既然别人都结党为朋,你也不妨随和一点。他听了不服气,就去向古帝虞舜陈诉。当他认为已得到公正的评判之后,便满怀信心周游太空,上求天帝,下京佚女(美好的女子),探寻实现理想的途径。然而天庭同人世一样混浊,天帝无法接近,下索佚女也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这是以幻想的方式表现自己在现实中的追求和遭遇。第三大部分写作者请灵氛占卜,巫咸降神,以求得启示,决定行止。在绝望中,他听从灵氛的劝告,选定吉日,驾着飞友,出国远游,到别的国家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可是当他在光明的天空中遨游的时候,突然望见了下面祖国的大地。这时候,“仆夫悲,余马怀兮,蜷局顾而不行”,他再也不忍离开祖国,最后以殉国的决心结束全篇。
在(离骚》里,作者充分展示了自己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和端方正直的品格。面对那些贵族群要把祖国引上“幽昧”、“险隘”的道路,他要斗争,他“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难道是我个人害怕遭殃吗?我怕的是楚国这辆大车会颠覆)。他深切关怀人民的疾苦,说自己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一再提到尧、舜、禹、汤、文、武。刘桓公,是要引导楚怀王走上谋求楚国富强的道路,因而他勉励怀王:“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导夫先路。”即使在被疏远以后,他仍在追求理想的实现,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明知直言冷谏,会招来祸患,但他的态度却是“余固知春客(忠言直谏)之为患兮,忍而不能舍也”。面对那些贵族群的谣言中伤,面对他们的工谗善媚和背离法度,他决不妥协,决不同流合污,坚定地表示:“宁溢(?,突然)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由上可见,《离骚》,不但是一篇空前绝后的杰作,就是它所反映的屈原的品格,在整个封建时代,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
(2)关于整段的文意和难句。
先指导理解段意层次。板书:
一)作《离骚》的缘由(……“盖自怨生也”)
二)《离骚》的主要特点(……“故死而不容”)
评介内容:明道德、治乱
《离骚》写作特色:文约辞微
三)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虽与日月争光可也”)逐层疏解,以第二层为重点。
“人穷则反本,放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但,未尝不呼父母也。”
——让学生明确:这句提出屈原作《离骚》的缘由之一:“穷”,处境困窘,走投无路。由“穷”必然生“怨”,所以下句写“怨”。“劳苦倦极”,课本未加注,从它与下句“疾痛惨但”四字对举看,“极”,应解作“困惫”,“极”的这个义项,古时常用。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让学生明确:这句承“上称(称道)帝喾”等句,进一步说明《离骚》的内容。“明”是“阐明”。“道德”,在这里不但指个人品格,还指政治上举贤授能的善政(按:古代“道德”本有此义,见《礼记·王制》)。“条贯”,条理,加以推演,指道理,再进一步推演,可用来指因果关系。整个这句可以译为:“(作者)阐明了‘举贤授能’的道德的崇高伟大,国家治乱的因果关系,(所要说明的道理)无不完全揭示了出来。”“见”,通“现”,表现,表达。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
——让学生明确:这句是总说《离骚》写作特征,下面“其称文”数句是这句的具体解说。课本注释解释“约”为“简约”,“微”为“含蓄”,似欠妥帖。因为《离骚》的文辞并不简约,相反,它在反复申说;并不含蓄,相反,它是淋漓痛切。按这两句是同义反复,意为“它的文辞迂典深微”。“约”的本义是“缠束”,可引申为“迂曲”,“微”的义项之一是“深微”。整个这句话应译为:“它的文辞迂曲深微,它所表达的志趣是高洁的,所表达的品格是端方正直的。”
“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速而见义远。”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互文见义,承卜“文约辞微”加以申说。课本已有注释,要补充说一说的是,这两句是说明《离骚》的“引类譬喻”这一表现手法,如用“善鸟香草,以譬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虬龙驾凤,以托君子,飘风去霓,以为小人”(王逸语),等等。
“其志浩,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让学生明确:这两句承上“志洁行廉”进一步申说,并用它来转入下一层的评论屈原的伟大人格。“称物芳”,具体指屈原修养品格,坚持节操,多用兰惠费桂等芳香草木来说明自己的爱好。这两句可译为:“由于他志趣高洁,所以作品中多引用芳香之物;由于他行为端正不苟,所以作品中表达他即使至死也不为谗馆小人所容。”
“自疏摆淖污泥之中”至“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让学生明确:“自流’以下五句,表达的意思重复,而且句式、节奏不很协调。据前人考证,可能有“异文窜入”,加上词语解释,说法甚多,是全段的难点。因此,我们只要借助注释,大致弄清文意就行了,不必追求译得很顺畅。
(3)关于这段的思路:
——让学生明确:就段内来看,作者的目的是借评介《离骚》来论述屈原的伟大人格,归结点是指出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因此,写创作缘由,特别揭示“疾”、“穷”。“怨”三字,其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更为眼点句;写《离骚》内容和创作特色,特别指出其“明道德之崇高,治乱之条贯”,而归结到赞美屈原“志洁行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泪罗。
板书:
“疾”
信而见疑
“穷”引出第二部分:楚国命运
忠而被谤
“怨”
明道德志洁与渔父对话
引出第三部分
明治乱行廉自觉汨罗
(五)重点研读就怀王客死于秦抒感两段。
做法:先疏通文意和难句,并分析两段的行文思路;最后介绍点司马迁的政治遭遇,讲明议论中寄托着司马迁本人的政治幽愤。
(1)关于文意、难句的疏通:
“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语,俗之一改也。”
——让学生明确:“虽放流”,意为“即使流放在州’。有人解释“放流”为“放浪”,从文字学角度看,尚欠根据。从这句看,屈原一生曾流放两次,第一次是怀王入秦或顷襄王即位时,这一次是流放在汉北,后文“顷襄王怒而迁之”,是再一次把他流放到更荒僻的沉湘一带。按: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前人曾指出这是由于有“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形成,不必深究。“不忘欲反”,指屈原不忘要返回朝廷,“反”,通“返”。“冀幸”,“冀”是希望,“幸”也有希望意,指存有万一的希望。
“其存君兴国而欲反复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让学生明确:“存君”的“存”,意为关怀;“反复”连用,意为挽转过来,“反复之”即挽转楚国的局面。下面的“然终不可反”的“反”,仍通“返”,指屈原终于不能返回朝廷。“一篇之中三致志焉”是句很重要的话,说明这段所论屈原的心迹,仍同评介《离骚》一样,是从屈原作品中概括出来的。
“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
----让学生明确:“圣君治国”,应看作联合短语,即圣明的君主,治平的国家。“累世”,犹言“多少世代以来”。“而不见者”的“者”,表提顿的助词,引出下两句的解说。
(2)关于这两段的行文思路:
——让学生明确:这两段议论,从全文的脉络来看,它是紧承怀王三受秦骗,客死于秦的记叙,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二语,并把议论推进一层,’指明“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的原因,就在“其所谓忠者不忠,贤者不贤”。这个见解非常深刻,它融合了作者个人的体验在内,寄托着作者个人特有的政治幽愤,特别值得注意。从这两段本身的脉络来看,它是从两个角度来写的。先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方法是寓议于叙,突.出屈原的“忠”与“贤”,阐明他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后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方法是纯用议论,突出其结果是“兵挫地削,身客死于秦”,阐明太君“不知人之祸”。两相结合,在文笔上就显出往复回环的特点。
板书:
从全文紧承前面记叙
脉络看远接评介《离骚》中“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就怀王
突出“存君兴国”
客死于从为臣(屈原)的角度写
从本段寓议于叙
秦抒感
脉络看突出“不知人之祸”
从为君(怀王)的角度写
纯用议论
(3)关于司马迁的政治遭遇:
——让学生明确:全文中的议论部分都寄托着作者个人的政治幽愤在内,而以这两段议论最突出。在司马迁看来,他与屈原有着类似的遭遇。他侍奉汉武帝,原来也受信任,他自己也“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力”为主上服务。不料在李陵事件上却受到极不公正的惩罚。他和李陵本无交情。李陵被俘投降时,他因李陵平素颇有“国土”之风,又因李陵被俘前,只凭五千人的兵力,就跟匈奴数十万兵力连战十余天,转战千余里,最后才因失尽道穷,救兵不至被俘,就揣想李陵也许是想暂时保全自己,然后再找机会报答汉朝。加上他又看不惯那满朝文武的丑态,当李陵未被俘以前,看到武帝高兴,就争着奉觞上寿,现在李陵投降,看到武帝恼怒,就又争说李陵的坏话,于是就想为李陵说几句公道话。这一来,就触怒了武帝,被下狱治罪,被处以腐刑。在封建立大夫看来,受腐刑,这是极大的耻辱。他之所以还活着,是因为要完成《史记》这部伟大著作,就如屈原被放流以后,发愤写出《离骚》一样。这就是他要在《屈原列传》中寄托自己政治幽愤的原因。
(六)重点研读与渔父的对该段。
这段的议论,性质跟前两处沉然不同,因此研读的方法也应跟前两处有些差异。具体步骤是指名学生朗读,正音正读后,教师先用导语引路,然后才流通文意、难句,分析行文思路,最后反复诵读。无论哪个步骤,都要引导学生体味议论的形象化特征。
(1)关于导语引路:
教师提示:这段是化用《楚辞》中的《渔父》篇写成,跟原作只是字句稍有不同。原作是一篇辞赋,是一种介乎诗与散文之间的文体。它的作者历来有争论,有的认为是屈原本人所作,有的认为是楚人思念屈原所作。但不管作者是谁,创作的目的都是设为问答来形象化地揭示屈原的内心世界,虽是议论,却跟一般的议论不同。作品中的渔父是一个避世隐者,不是一般的渔父。因此研读这一段要紧紧扣住两个问题:①两次对话揭示了屈原临死前怎样的内心世界?②屈原的两次回答都是议论,这些议论是怎样形象化了的?
(2)关于文意、难句的疏解:
“屈原行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慌粹,形容枯槁。”
——让学生明确:紧承上文,江滨是沅、湘一带的水滨;“被发行吟”,“被”,通“披”“颜色”,指面容、脸色,“形容”,指整个身影。按:“被发行吟”是一种潦倒到了极点的举止,“推淬”、“枯槁”,是一种近死的容色;一句话就把读者带入到充满悲剧气氛的境地,正因为这样,所以渔父见而问屈原“何故而至此”。“何故而至此”,就是怎么弄到这种地步的意思。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
——让学生明确:“铺,读?,“食”的意思。这句话是用譬喻的说法问屈原为什么不同流合污。上句的“随流场波”,下句的“怀瑾握瑜”,都是譬喻说法。
“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让学生明确:“沐”,指洗头;“浴”,指洗澡。这里是用“洗头洗澡”的比喻说明不愿让干净的身子再被灰尘玷污。
“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让学生明确:“察察”、“汉汉”均定语后置,整句可译为“人们又谁肯让洁净的身子,受到污浊的东西(玷污)呢。”这句仍是切“沐浴”而言。
“又安能以皓昭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
——让学生明确:“皓皓之白”,喻高洁的品格。这句是说:“又怎么能让自己高洁的品格,蒙受世俗的尘垢污染呢?”
(3)关于行文思路:
提出两个问题指名学生口答。
(1)本段与全文的脉络关系怎样?
(2)回答“导语引路”所提的两个问题,说说本段内部的脉络和写法。
板书:
从全文紧承“顷襄王怒而迁之”
脉络看远接评介《离骚》中“志洁行廉”
与渔父的对话
从段内回答(一):生不容于世用譬喻使
脉络看回答(二):死要坚持节操议论形象化
(七)对三处议论进行小结。
提示:请大家回顾三处议论,回答下面的一组问题:
(1)三处议论,彼此间的关系怎样?是否带有回环往复的特点?
(2)三处议论,分别用了怎样的议论方法?
(3)三处议论,在笔调上有何共同特点?
点拨性小结:第一处带有总纲性质,后两处带有分论性质,后两处与第一处有回环往复的关系,这种回环往复,前人又叫“回挽法”。议论的方法,第一处是述评法,第二处是寓议于叙和抒感相结合;第三处也是寓议于叙,但用的是引譬说理的方法。三处议论,运笔虽不相同,但都带有咏叹的笔调。回环往复的回挽法,加上议论方法的丰富多彩的充满感情的咏叹笔调,就使全文具有《离骚》的文情笔意,《离骚》的文情笔意正具有如上特色。
(八)归纳、拓展有关秦以后历史散文知识。
做法:教师先纵向板书名称,然后依次指名学生按项目回答有关知识。《汉书》、《三国志》中的文章学生没有学过,由教师补充。板书只写明书名、作者、史体、是通史类还是断代史类就够了,其他口头上说一说即行。
《史记》:西汉人司马迁撰,纪传体,通史,内容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时。选为中学课文的有:《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信陵君救赵》、《毛遂自荐》、《屈原列传》等。
《汉书》:东汉人班固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高祖元年,下迄王莽地皇四年。《苏武传》曾一度选为中学课文,今删。
《后汉书》:南朝刘宋时人范晔(炉)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汉光武帝,下迄汉献帝。选为中学课文的有《乐羊子妻》、《张衡传》。
《三国志》:西晋人陈寿撰,纪传体,断代史,内容上起黄巾起义,下迄晋灭吴统一天下。选为中学课文的原有《隆中对》,今删。我们读过的诸葛亮《出师表》,该书已全文收入《诸葛亮传》。
《资治通鉴》:北宋人司马光为主编撰,编年体,通史,内容上起战国,下迄五代。选为中学课文的有:《赤壁之战》、《李停?雪夜人蔡州》。
教师补充说明:前四部纪传体史书,因为是旧时“二十四史”中头四部史书,史学价值、文学价值均高,所以合称“前四史”,为旧时读书人必读的史书。《资治通鉴》史学价值、文学价值也高,因非纪传体,没有列入“二十四史”。
(九)秦以后历史散文阅读能力综合训练。
提示:下文是《汉书》中《霍光传》的最后部分,霍光,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弟,以受汉武帝之命,辅佐汉昭帝、拥立汉宣帝,把持朝政一二十年。霍光死,其家族犹权倾朝野,骄恣无节,发展到要谋反,被人告发后遭族灭。节选的这一部分,是写霍氏被族灭后的论功行赏、交代霍氏族灭的由来,以及汉室最后对霍氏的处理。先通读一遍,标点“宣帝始立”一段,然后再分段细读,做段后和篇末的题目。
初,霍氏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海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有,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7
学习目标
1、了解《史记》和相关知识,把握史传类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
2、掌握文中涉及的重点文言知识,重点是“伐"“见”等实词和被动句。
3、理解屈原的伟大人格和始终不渝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并运用“传”“评”结合的方式凸显人物品格和精神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积累重要的文言文词句知识。
难点:学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课
本文将屈原的生平事迹放在楚国日趋衰亡的大背景下展现,既有对史实的粗笔勾勒,又有对细节的工笔描绘,揭示了屈原个人的身世沉浮与国家生死存亡的内在联系,充分彰显了屈原的人格风采。
二、导学基础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节选自《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是第一篇为屈原立传的史传名篇。屈原、贾谊都怀才不遇,而且贾谊又写过《吊屈原赋》,所以司马迁将二人合起来立传。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同屈原一样,品格高洁,才华横溢,竟因李陵一案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千古忠贤,途竟一辙,所以作者在《屈原列传》中着重指明“屈平之作《高骚》,盖自怨生也”,以自况《史记》之成,是基于垢辱。
(二)作者简介: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公元前90年),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三、总体感知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写屈原有见“任”到见“疏”,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第二部分(第4-9段):写屈原被罢免官职后,怀王三次被骗。
第三部分(第10-12段):屈原自沉汨罗江及屈原死后的影响。
四、导读理解
1.第1段主要介绍了屈原哪几个方面的才能?联系全文,分析作者为什么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
此段主要介绍了屈原的文化素养、政治才干、外交能力这三个方面的才能。作者之所以把屈原得志时的情况写得如此简略,是因为作者为屈原写传的重点是要表现其失意后的忠君爱国之情和发愤著书之况。
2.课文在叙述屈原遭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又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离骚》,又是怎样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写的?
文章从《离骚》的创作原因和对《离骚》的评价两个方面来介绍《离骚》。文章在分析《离骚》创作的原因时,说屈原“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表现了屈原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在评价《离骚》时,作者把《离骚》的语言风格同屈原的人格相结合进行评价,从而揭示出屈原“泥而不滓”的高贵品德。如评价《离
骚》文辞“约”“微”时,说屈原“志洁”“行廉”。屈原“志洁”,因此他多用香草美人来做比喻等,无不在表现屈原伟大崇高的人格。
3.本文明明是为屈原立传,为什么还要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
文章用相当长的篇幅记叙楚国的命运,这些穿插在人物传记中的史实,都是在屈原“既绌”以后出现的`,这就说明屈原的去留,关系着楚国的命运。同时,作者也意在通过记叙这些史实揭示楚王父子的昏聩无能以及当朝重臣的贪婪鄙陋,这些昏聩无能和贪婪鄙陋之人势必会让像屈原这样端方正直的人不被容于朝廷,最后导致屈原自投汨罗江的悲剧发生。
4.司马迁为什么要写渔父与屈原的对话,他想要表达什么?
司马迁想要读者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以及自己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体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着,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渔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表达了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
5.屈原为何一定要选择“自投汨罗江”?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其原因。
楚王的屡次疏远及小人的奸诈是屈原“自投汨罗江”的客观原因,他实在忧愤难解,所以“自投汨罗江”以求解脱。
此外,屈原“自投汨罗江”也有其主观原因,屈原十分热爱楚国,所以他不会像孔子那样周游列国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伟大抱负。他留恋生命,但当生命之中不可能得到“香草美人”之时,似乎只能用死亡来表达自己对现实的强烈不满。死亡是对无意义生命的强烈否定,是对无聊生存的冷漠与藐视,唯有“自投”才可以实现屈原对人生价值的肯定、对生存意义的高扬。
6.最后一段第一句话中的“志”指什么,司马迁为什么“悲其志”?
“志”指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心系国家、希望国家繁荣富强的理想追求以及高洁不屈的品格。司马迁“悲其志”,既是对屈原的人格和政治追求的肯定,也是对腐朽政治和黑暗社会的鞭笞。
7.屈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这已家喻户晓,司马迁又是怎样展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呢?
司马迁在表现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时有两个突出特点:
(1)把屈原的个人遭遇同整个楚国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说明了屈原的遭遇与祖国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
(2)把屈原的“眷顾楚国”同“系心怀王”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通过他的“存君兴国”的思想集中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文章开头表现屈原才干时,就着重突出其治国之才。这样介绍屈原,不仅可以使读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养和他的攻治、外交才能,而且可以让读者看到他里里外外为国操劳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他在楚国的重要地位和对祖国的杰出贡献。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屈原不仅在祖国强大时热爱祖国,而且在祖国处于“大困”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不仅在自己被“王甚任之”时热爱祖国,而且在个人遭受屈辱时仍坚定不移地热爱祖国。如当他“不复在位”时,听说楚怀王放走了斯骗、坑害楚国的张仪,屈原劝怀王杀掉张仪。当怀王想要入秦赴会时,屈原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秦国是“虎狼之国”的本质,劝怀王“毋行”;直到怀王被秦国劫持,屈原仍不改初衷,诚擎地“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一心寄希望于怀王有朝一日能幡然醒悟,祖国有朝一日能面目一新。他的这种爱护怀王、振兴祖国之心在《离骚》中得到了充分表现,屈原的爱国之心,不因楚国的治乱兴衰而改变,更不随个人的荣辱沉浮而动摇。他对待祖国确有一颗丹心、一片赤诚。
自我检测
1.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B.齐与楚从亲
C.厚币委质事楚D.其文约,其辞微
2.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伤害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伐:自夸,炫耀
B.举类迩而见义远类:事物
不获世之滋垢获:获得
C.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短:诋毁
顷襄王怒而迁之迁:放逐
D.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察察:浑浊的样子
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祖:效法,继承
3.请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认为屈原“能无怨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屈原列传》中,司马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赞美屈原的志向可与日月争辉。
③《屈原列传》中,司马迁评价屈原的文章,认为屈原的文章意旨博大、含意深远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史书按体例可分为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
B.三闾大夫是战国时楚国特设的官职,是主持宗庙祭祀,兼管贵族屈、景、昭三大氏子弟教育的闲差事。
C.“中述汤、武”一句中,“汤”指商汤,他灭夏建立商朝;武,指周武王,是周文王之子,他继承其父遗志,联合众多部族与商激战,灭商,建立了周朝。
D.令尹,春秋战国时楚国的最高官衔,其执掌一国之国柄,身处上位,以率下民,总揽军政大权于一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指”:同“旨”,意旨。B项,“从”:同“纵”,合纵,联合抗秦。C项,“质”:同“贽”,见面礼。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A项,害:嫉妒。B项,获:辱、被辱。D项,察察:洁净的样子。
3.答案: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②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③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4.答案:A
解析:《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备的编年体史书,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8
教学目的:
1、进一步学习屈原爱国、正直的高尚品德,并从文中理解作者在屈原身上寄寓的情感。
2、 解本文写作特点:记叙、议论、抒情三者的紧密结合,即人物评传的特点,明确本文不同与其它人物传记的地方。
3、 将本文屈原的诗歌结合起来阅读,从中感受屈原的正直集中表现在他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和敢于同邪恶势力抗争而决不妥协的斗争精神上。
4、 重点的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词义的运用等等。
教学重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教学难点:
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阅读全文,理清全文记叙的线索。
教学步骤:
一、由《报任安书》中:“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导入新课,并回顾学过的屈原的诗歌:
《离骚》与《涉江》堪称姐妹篇,让学生背诵两篇诗歌中诗句,明确屈原思想的内核:正直与爱国
政治理想 诗人形象
美政 民本 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洁身自好,自我完善 奇服……高驰……食玉英
( 唯美情结 )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世溷浊——高驰不顾、苟余心……
刚直不阿,一身正气 不能变心……固将愁苦……董道…重昏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坚持真理,献身理想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而求索
二、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明确课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分四部分进行记叙把表示这四个部分的段落做上记号,找出记叙屈原一生遭遇的五个词语:
任——疏——黜——迁——投
三、学生参照注释,阅读课文,进一步明确文章的内容层次:
全文以屈原活动的时间为序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任——疏
第二部分(4——10自然段) 黜——迁
第三部分(第11自然段) 投
第四部分(第12自然段) 身后影响
四、布置作业:熟读翻译课文,思考课后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2、明确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
3、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教学步骤:
一、重点阅读第三自然段,背诵并理解作者在叙述屈原遭嫉蒙谗被楚怀王疏远之后,有用大段的文字夹叙夹议,赞扬了屈原的伟大作品《离骚》。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离骚》,并把屈原的作品和人格结合起来。
明确:作者从解题、成因、内容、风格四方面介绍了《离骚》。“其文约……其志洁……其行廉……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这段话,是结合屈原的作品和人格说的,说明屈原的秀美文辞与高洁志行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二、重点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课文记叙了与屈原有关的几件大事,并把屈原个人的遭遇同楚国的命运紧密地连在一起,其用意是什么。
明确:几件大事:第一,受骗绝齐,第二兵败丹淅,第三复释张仪,第四诸侯击楚,第五赴秦身死,第六为秦所灭。屈原个人的遭遇同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
三、课文记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对其作用以及蕴含作者的感情的理解。
明确:体会屈原愤世嫉俗的心情和对待人生的态度,体会作者流露出的那种愤慨惋惜之情。渔父和屈原的`对话,代表两种不同的人生哲学、两种不同的品格操守、两种不同的政治取向,渔父认为对人生、对世事都不要太认真、太执著,最好是得过且过、随遇而安,即篇中所谓的随流扬波、与世推移,至于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则是大可不必的。屈原反对这种人生哲学,认为绝对不能随波逐流,绝对不能同流合污,宁可葬身鱼腹也要保持自己志洁行廉的人格。司马迁把鱼父和屈原的观点两相比照,是对屈原人格的赞扬和景仰,其中也表露出对黑暗势力的强烈愤慨和对屈原同情惋惜之情。
四、熟读课文,体味:司马迁有着与屈原相似的政治上的不幸遭遇,有着屈原那样正道直行的品格,有着屈原那样深厚而又执著的感情。他景仰屈原,同情屈原,他是褒贬分明地为屈原立传的。字里行间喷泻着激愤、哀怨之情。
五、布置作业:课后习题。
六、《信陵君窃符救赵》本篇重在引导学生自学,列出结构提纲,举出集中表现信陵君、侯嬴性格的言论和行动,进一步了解《史记》纪传作品的主要特点。
本篇记叙了信陵君礼贤下士和窃符救赵的始末,表现出信陵君仁而下士的谦虚作风和救人之困的义勇精神。(略)
七、学生自读《语文读本》中:《孔子世家》、《伯夷列传》、《毛遂自荐》、《鲁仲义不帝连秦》《贾生列传》《魏其武安侯列传》《货殖传序》。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9
【学习目标】
1、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迹,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2、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3、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4、能联系已学知识,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熟练掌握文言句式与词语的活用、通假、多义现象。
5、正确理解并培养高尚的理想与人生价值观,培养勇于面对困境,百折不挠、不懈追求的精神。
【重点难点】
1、理清层次结构,把握文章的脉络线索,理解司马迁在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的用意,鉴赏作者将屈原生平放在楚国日趋衰亡大背景下来展现的叙事艺术。
2、体会司马迁寄托在屈原身上的情感,进而了解司马迁表现出来的抗争精神和进步观点。
【教学过程】
一、回顾前文:
上节课中,我们一起了解了屈原悲惨的一生,从司马迁的评述中感受到了他的高洁品行、坚贞人格,作者对他的赞美和悲叹充溢在字里行间。我们先来对上节课的作业进行一下反馈。
二、学习任务分析
(一)知识要点
1、关于史传“变体”:
这篇史传的显著特点,就“以议论行叙事”(明茅坤语),所以前人说它是“太史公变调”,即史传中偶然出现的一种“变体”。作者为什么要采用这种写法?历来一般认为,是司马迁为了便于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这从这篇传记所写屈原的事迹,不过片鳞断爪,仅够勾画他一生大体轮廓就可看出来。所幸的是屈原的作品却流传下来了,可以充分运用它来写出屈原崇高的精神境界。所以这篇文章的基本写作特点,是以粗笔写“形”,以工笔写“心”,研读时一定要把握住这一特点。
(二)承担的单元任务
作为《史记》当中一篇较独特的纪传体散文,本文有着独特的叙事艺术。仔细品读,感受作者于叙事中融入大量议论,叙评结合,论中有情的叙事艺术,理解作者寄托在屈原这一形象上的情感,培养我们爱国精神和志洁行廉、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
三、学习活动
(一)作业反馈
1、司马迁为屈原所作的这篇传记,别具一格,字里行间洋溢着浓厚的赞颂、同情、悲叹之情。请大家仔细体味,各举一例,并具体分析说明抒发了什么感情。答案:
(1)赞美:“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赞美屈原杰出的才能;
(2)悲叹:“屈原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国家危难之际,屈原依然眷顾楚国,心系怀王,不忘欲反,存君兴国,却最终也没能被召回。字里行间,能读出司马迁对屈原不幸遭遇深深的悲叹和同情。
2、请从课文中提取有效信息,也可结合课外资料,为屈原整理一份简略的人物年表。
屈原简略年表
时间事件
前340年,一说前339年正月初七出生于楚国丹阳(今湖北省宜昌市)
前319年升任楚怀王左徒
前314年因谗见疏,被罢黜左徒,任三闾大夫
前313年第一次被流放(汉北地区)。
张仪破楚齐联盟,楚怀王两次兴师伐秦,均败,汉中郡沦陷
前311年出使齐国。回楚时,张仪已被放走,他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怀王后悔,派人追张仪,未果。
前299年从汉北的流放地返回,力劝怀王不要赴秦国会:“秦,虎狼之国,不可信,不如毋行。”怀王不听,被扣秦国。
前296年楚怀王死于秦。屈原被免去三闾大夫之职,放逐江南。
前295年屈原到达长沙,遍览山川形势,甚起宗国之情。
前278年,大约楚顷襄王二十一年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自尽,终年62岁左右。
(二)文本解读
如之前所说,这篇史传虽然以叙事为线索,但是抒情和议论的成分十分浓烈,远超记事和叙述。在这篇文章里,司马迁按捺不住自己的激情,肆情的赞扬与批判,发表着自己对历史的心声。其中,他插入了两篇文论,一评《离骚》(第三段);二评君王(第八段)。
本节课主要来欣赏本文这种“叙议结合”的叙事艺术。先来看一下第三段评述《离骚》的内容。
【思考1】阅读第三段回答,本段主要是从哪些角度来评《离骚》的?
从四个方面评价离骚:
1、创作原因: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1)创作的原因是“忧愁幽思”,是“信而见疑,忠而被谤”,故而生怨。当忠为奸害,正为邪曲,一腔悲愤凝于笔端;当人“上呼苍天”,“下呼父母”,困顿倦极之时,《离骚》也是生命中最本真的呼唤。行文的字里行间,寄寓了作者对屈原深切的同情。
(2)“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
“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终不可用。”“退而论书策,以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报任安书》
这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屈原借助《离骚》抒发幽愤,司马迁又借屈原泄其块垒。后人评“史公与屈子,实有同心。”于此可见。
2、作品论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评价了作品的的风格;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评价了作品的内容、宗旨;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评价了行文特点;
3、作家论:读《离骚》,能想见屈原其人。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司马迁在这段话中,把作品的秀美文辞与作者屈原的“泥而不滓”“与日月争光”的高贵品质联系起来,二者互相辉映,浑然一体。
就段内来看,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高度评价了《离骚》,并推文及人,归结点是屈原的志行可“与日月争光”。就全文来看,这段议论是全文纲领。由“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引出文章的第二大段写屈原的去留关乎楚国命运;由“志洁行廉”引出第三大段写屈原与渔父的`对话,自沉汨罗。
【思考2】结合前文,请试着回答,司马迁为何采用这种叙议结合的方式来为屈原立传?
1、囿于相关材料的数量。先秦文献中有关屈原事迹的记载本来很少,特别是秦始皇燔毁六国典籍后,有关屈原的记载,更几乎是荡然无存。最早说起屈原的作品大概是西汉贾谊《吊屈原赋》,第二篇是西汉刘安奉汉武帝之命作《离骚传》(现已失传)。因此,要单凭史料来写出屈原的伟大精神和伟大人格几乎是不可能的。
2、寄寓自己个人的“政治幽愤”。司马迁和屈原同样中介耿直,同样遭君王打击和小人排挤,同样才华横溢留下煌煌巨作,同样影响深远。他书写着屈原,也是在写他自己的经历,自己的思考,写他自己的绝望与选择,荣耀与信念。这种思考在第十段评述君王时体现的更为明显。
【思考3】概括第八段主要内容:长子顷襄王立,以其弟子兰为令尹。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终无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然亡国破家相随属,而圣君治国累世而不见者,其所谓忠者不忠,而所谓贤者不贤也。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祸也。
本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开头到“卒以此见怀王之终不悟也”,从屈原为臣的角度写,凸显了屈原“眷恋祖国,系心怀王”的家国情怀;第一部分提及楚怀王为秦所困,楚人立太子为顷襄王,子兰为令尹,屈原不容于朝被流放在外。但是此处叙事脉络不够清晰,具体的放流原因和时间、地点,文中没有交代,从上下文看很突兀,有学者认为这里存在错简(竹简散了,整理时发生错误)或者脱漏;也有学者认为“放流”应为“放浪”,即放浪形骸,四处游历,可备一说,不必深究。无论何种说法,屈原在放逐之中仍旧“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且希望“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但怀王并未醒悟,屈原也未被召回。
第二部分是议论君王不知人之祸。
【思考4】司马迁为何在这里对“人君不知人之祸”大发议论?
历代君王,都是被神话了,供奉在高高的神坛之上。可是司马迁却说“人君无愚智贤不肖”,人君也有愚蠢的、智慧的、贤德的、无才的。“亡国破家”原因不是其他,正是高高在上的君王“忠者不忠”、“贤者不贤”,咎由自取。并且在这里,司马迁把高高在上的君王拉下神坛,对他们冷眼旁观。这一针见血的议论,超越了史传的意义,融合了司马迁本人的体验,寄寓了他特有的政治幽愤。
司马迁在本文中抒发了自己幽深复杂的感情,而最为复杂的内心,表露在最后一段“太史公说”。请大家阅读、体会。
【思考5】司马迁在最后一段中表达了哪些感情?
“悲其志”“未尝不垂涕”“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诸侯,何国不容,自令若是!”“又爽然自失矣。”有悲悯、哀叹、仰慕、赞颂等复杂情感。
【思考6】司马迁在本文末尾说他对屈原是“悲其志”。联系屈原生平,说说屈原的“志”是什么,司马迁为什么要“悲其志”。
“志”是屈原忠君爱国的思想意识、富强祖国的理想追求、高洁不屈的高尚品格。司马迁“悲其志”,就是对屈原人格和追求的肯定,是对昏庸统治者、腐朽朝廷、黑暗社会的鞭挞。
(三)拓展阅读,思考讨论
太史公转述贾谊的观点的时候说,屈原完全可以“以彼其材,游诸侯”,屈原又何必“自令若是”;“读《服鸟赋》,同死生,轻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结合贾谊《吊屈原赋》(节选),试着理解司马迁的“怪”和“爽然自失”。
谊为长沙王太傅,既以谪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屈原,楚贤臣也。被谗放逐,作《离骚》赋,其终篇曰:“已矣哉!国无人兮,莫我知也。”遂自投汨罗而死。
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彼寻常之污渎兮,岂能容夫吞舟之巨鱼?横江湖之鲸兮,固将制于蝼蚁?
明确:
1、司马迁的“怪”并非“责怪”,而是“讶异”。正如贾谊文中所说,“凤凰翔于千仞兮,览德辉而下之;见细德之险徵兮,遥曾击而去之”,圣人神德可贵,屈原应该远离这个浑浊黑暗的社会,隐居起来;并且“历九州而其君兮,何必怀此都也?”屈原无论到哪里都能辅佐君王,不必留恋楚国。
2、司马迁深深地懂得屈原。他知道,屈原是“楚之同姓”,以屈原之才虽能容于世,但以其身份必不为;“同生死,轻去就”,即渔父所说“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的随波逐流,屈原已明己志,以其志向也必不为。所以,试图给屈原找另一条出路的司马迁不免茫然自失。
(四)评价与反馈
1.下列对加点词语的意义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明于治(治理)乱
争宠而心害(嫉妒)其能
B.平伐(自夸,炫耀)其功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聪明)也
C.谗人间之,可谓穷(处境艰难)矣
其文约,其辞微(含蓄)
D.举类(事物)迩而见义远
冀幸君之一(一旦)悟,俗之一改也
答案:C [A项,治:社会安定、太平;B项,聪:明察;D项,一:完全,彻底。]
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颜色憔悴
B.形容枯槁
C.明年,秦割汉中地与楚以和
D.举世混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
答案:D [A项,古义:指人的容貌,脸上的气色。今义:由物体发射、反射或透过的光波通过视觉所产生的印象。B项,古义:人的形体和容貌。今义:对人或事物的形象或性质加以描述。C项,古义:第二年。今义:今年的下一年。D项,古今义均可指现实黑暗。]
3.下列句式中与其他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B.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C.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D.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答案:A [A项,宾语前置句。B、C、D三项均为被动句式。]
4、根据要求补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比喻高度评价屈原之志的句子是“推此志也,_______________”。
(2)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出淤泥而不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获世之滋垢,________________”。
(3)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屈原“穷”“怨”的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蝉蜕于浊秽,________________,可谓穷矣。________________,能无怨乎?”
(4)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说《离骚》的文风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自疏濯淖污泥之中以浮游尘埃之外皭然泥而不滓者也(3)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信而见疑忠而被谤(4)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5)其文约其辞微
四、课堂小结
本文通过记叙屈原的生平事迹特别是政治上的悲惨遭遇,表现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国的兴衰存亡攸攸相关,赞颂了他的爱国精神和正直的品德,也严厉地谴责了楚怀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兰的阴险。课文有议有叙,夹叙夹议,为屈原,为作者自己,一吐其蒙冤受辱的胸中块垒。
五、课后作业
作为一篇传记,作者成功地运用了夹叙夹议的手法。如“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是叙述介绍《离骚》的内容;“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举类迩而见义远”评述了《离骚》的语言特色和表现手法。
全文评传结合,既塑造了传主鲜明的个性特征,又表达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请同学们运用夹叙夹议的手法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一谈你心目中的屈原。
六、结束语
往事越千年。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屈原的人格、作品和精神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一笔丰富而珍贵的财富,成为在人类文明长河中一座不朽的丰碑。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 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大师作品及古琴乐曲,了解端午节与屈原的关联,感受屈原的爱国精神与不屈的性格。
2、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让学生感受集体的力量时无穷的。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教具准备:
1.有关屈原的'故事或图片资料。
2.龙舟的图片资料。
3.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学具准备:
剪刀、彩色纸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复备学生活动复备
1、织纪律,检查学具。
2、听一听:
师: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加深屈原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同时也加深对端午节的深刻理解。
4、提出作业要求:
让学生集体合作创作一条大龙船的制作。
5、老师示范制作一个大龙船的部件折法。
6、放背景音乐,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老师巡回指导。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教师小结:展示学生完成的大龙船作品。
1、静息。
2、听一听:
讲述屈原的故事(配音),使学生了解在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位伟大的诗人及他感人至深的故事。
3、读一读:
朗诵屈原的著名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学生认真听老师布置作业要求。
5、跟老师学习折大龙船部件。
6、学生制作大龙船部件。
7、集体完成大龙船拼接。
8、展示作品。
【郭沫若《屈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郭沫若话剧《屈原》05-22
屈原《离骚》的教学设计01-07
郭沫若诗两首《静夜》教学设计04-15
(经典)郭沫若的诗07-31
石榴 郭沫若01-05
《郭沫若诗两首》教案设计10-22
郭沫若的诗集04-18
郭沫若的诗05-28
郭沫若《天狗》赏析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