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李白古诗赏析

时间:2021-10-29 12:23:43 古诗 我要投稿

《立冬》李白古诗赏析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古诗吧,古诗是古代诗歌的泛称。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立冬》李白古诗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立冬》李白古诗赏析

  【原文】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注释】

  1.冻笔:答古人书写是用毛笔蘸墨汁,气温降低,把笔头都冻硬了。

  2.寒炉:冬日里的炉火。

  3.时温:时,时常;温,温热。美酒时常是温热的。

  4.墨花:指砚石上的墨渍花纹。

  5.前村:应为山村名。

  【译文】

  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赏析】

  唐代大诗人李白在《立冬》诗中写道:“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立冬之夜,笔墨都冻凉了,诗人只好与炉火琼浆相伴,微醉中竟将一地月光当成了雪迹。

  生理机能。早睡晚起,日出而作,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潜藏,阴精蓄积。

  “立冬”节气在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立冬为冬季的开始,我国幅员广大,除全年无冬的华南沿海和长冬无夏的青藏高原地区外,各地的冬季并不都是于立冬日同时开始的。

  从这些诗句中,也可以感知到古代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但更使人感到一个云游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仙李白在冬日豪饮狂吟,其笔下的《立冬》,不改天马行空,浪漫奔放的特点,充满新奇豪放,流转自然的诗情: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

  正好偷懒不写新诗,唯独寄兴于火炉上的美酒。在这寒冷寂静的冬夜,唯有李白才会有如此洒脱大气的闲情逸致和意境奇异的想象。

  【拓展】

  立冬阴,一冬阴;“睡懒觉”可养生

  立冬作为冬季的第一节气,从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开始。由于我国南北纬度之差,真正意义上的冬季,并非都以“立冬”为准,而是以连续几天气温低于10摄氏度为冬季。

  在传统观念中“冬”即“终也”,为结束之意。中医认为,这一节气的`到来万物活动趋向休止,以冬眠状态养精蓄锐,为来年春天生机勃发作准备。

  人类虽没有冬眠之说,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每逢这天,南北方的人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山珍野味,认为只有这样才能抵御严寒的侵袭。

  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中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以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精辟地论述了精神调养、起居调养和饮食调养的方法,并根据自然界的变化引入人体冬季养生的原则,它告诉我们,冬天是天寒地坼、万木凋零、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体的阳气也随着自然界的转化而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应顺应自然界闭藏之规律,以敛阴护阳为根本。

  其中,起居调养强调“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也就是说,在寒冷的冬季,不要因扰动阳气而破坏人体阴阳转换的

【《立冬》李白古诗赏析】相关文章:

1.李白古诗赏析

2.李白古诗《立冬》原文及翻译

3.《将进酒》李白古诗赏析

4.李白古诗《将进酒》赏析

5.古诗李白《将进酒》赏析

6.李白《将进酒》古诗赏析

7.李白赠汪伦古诗赏析

8.李白古诗《蜀道难》赏析

9.李白《把酒问月》古诗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