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

时间:2024-03-14 10:21:10 志升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对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诗很是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

  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

  春望

  [唐]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注释

  国:国都,即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破:被攻破。

  深:茂盛;茂密。

  城:指长安城,当时被叛军占领。

  感时:感伤时局。

  恨别:悲恨离别。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二句互文,意谓因感时恨别而对花落泪,听鸟惊心。

  烽火:这里借指战争。

  连三月:是说战争从去年直到现在,已经一个春天过去了。 连:连续。三:泛指多数。

  抵万金:家书可值几万两黄金,极言家信之难得。 抵:值。

  白头搔更短:白头发越抓越少了。 白头:白头发。 搔:抓,挠。

  短:少。

  浑欲不胜簪: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浑:简直。欲:将要;就要。不:禁不住。胜:能承受。簪:用来绾住

  头发的一种针形首饰。古代男子束发,所以用簪。

  译文

  〖韵译〗

  故国沦亡,唯有山河依旧。春光寂寞,荒城草木丛生。

  感伤时局,见花难禁涕泪。怅恨别离,鸟鸣每每惊心。

  愁看烽火,早有阳春三月。一信万金,家中音讯难得。

  愁绪缠绕,白发愈搔愈短。头发稀少,几乎不能插簪。

  〖现代文译文〗

  国都已被攻破,只有山河尚存,京城春天满目凄凉,到处草木荒深。感伤时对花落泪,听鸟鸣惊心。战火长时不息,一封家书都极其珍贵。愁白了的头发越搔越稀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

  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

  《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这首诗的详细解析:

  1. 诗文原文: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 译文:

  国家虽然破碎,但山河依旧存在;城中的春天,草木依然繁茂。感慨时局,看到花开却让人流下泪水;与家人离别,听到鸟儿的鸣叫让人心惊。战火持续了三个月,家中的书信显得尤为珍贵。白发越来越多,以至于无法用簪子固定。

  3. 注释:

  国破:指当时的唐朝已经分崩离析,国家陷入战乱。

  山河在:意味着国家的自然景观依然存在。

  城春:城中的春天。

  草木深:草木茂盛,意味着春天的气息浓厚。

  感时:感慨时局。

  花溅泪:看到花开,却因为时局动荡而感到悲伤。

  恨别:与家人离别的痛苦。

  鸟惊心:听到鸟儿的鸣叫,让人心惊。

  烽火:战争的火焰。

  三月:指战争持续了三个月。

  家书:家中的书信。

  抵万金:形容家书的珍贵程度。

  白头:白发。

  搔:抓,这里指用手抓头发。

  浑欲:几乎。

  不胜:无法承受。

  簪:用来固定头发的器具。

  4. 赏析:

  《春望》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诗人通过对国家破碎、战火连绵、家书珍贵的描写,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同时,诗人以自己的白发为例,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无奈和对家人的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中考语文春望古诗文详解】相关文章:

中考语文古诗文《春望》知识点归纳11-29

中考语文古诗文赠从弟详解10-21

《望庐山瀑布》的详解10-21

中考语文古诗文《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详解10-13

古诗春望11-23

《春望》鉴赏10-28

春望古诗11-22

杜甫《春望》11-30

春望杜甫12-05

《春望》杜甫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