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楼月》古诗翻译赏析

时间:2024-09-02 15:24:13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秦楼月》古诗翻译赏析

  秦楼月

《秦楼月》古诗翻译赏析

  向子諲

  芳菲歇,故园目断伤心切。伤心切,无边烟水,无穷山色。

  可堪更近乾龙节,眼中泪尽空啼血。空啼血,子规声外,晓风残月。

  秦楼月字词解释:

  故园:向子于政和年间曾卜居宛丘(今河南淮阳县),此处即指宛丘居所。

  乾龙节:钦宗四月十三日生,此日为乾龙节。

  秦楼月作品背景:

  公元1127年“靖康之变”,徽、钦二帝被金人掳走北去,中原尽失。这样的时局下朝野志士无不拔剑斫地,切齿扼腕,于是词坛上产生了一批令人读后慷慨悲凉、数百年后尚见其慷慨磊落之气的作品,这首词就是其中之一。

  秦楼月中心内容:

  本词表现了山河破碎、国破家亡后的哀怨、悲痛之情。

  秦楼月 向子諲 赏析:

  全诗结构分上下两阕,词意可分三层。

  起首“芳菲歇”三字,写春光消逝景象,似实而虚。因为词人并非吟咏节序,抒发一般的伤春伤别情怀,所以下面不再展开对景色的描绘。当此春末夏初时节,萦绕词人心间的是什么呢?是“故园目断伤心切”。这句中“故园”可作家乡解,但向子諲家江西临江,并未沦落于金人之手,这里显然是指失去的国土。词人登高遥望北方故国,而故国不可见,对于一个胸怀爱国之情的南渡词人来说,怎能不悲伤痛苦呢?这一句,是词人内心感情的直捷表露。

  词是吟咏性惰的,但最好是诉诸具体的事物。至此,词人笔锋一转,由直而曲,欲吐又休,不言情而转写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词人眼中所见,唯有迷离的烟水,朦胧的山色。这一景象,既是“故园目断”含义的丰富和扩展,又使“伤心切”这一心理活动形象化;同时,无边无际的自然山水,又恰到好处地隐隐传达出词人此时此地情感的悠远的惆怅。所以,读至此,读者简直分不清词人是写景呢,还是抒情。景与情合,情以景生,情景交融,“悲喜亦于物显”(王夫之语),正是“无边烟水,无穷山色”的妙处。

  下阕“可堪”二字,是不能堪的意思。此乃词人着意用力之笔,正是这两字把上阕“故园目断伤心切”的感情向前深化了。词人为何春末夏初时节思念故国呢?因为是“更近乾龙节”。据记载中可以想见当年此日,朝廷中群臣为皇帝祝寿,钦宗赐宴,好一派隆重的寿宴的盛况!而此时又是四月,乾龙节又将近,然而此时却是神州板荡,山河易主。词人抚今追昔,怎能忍受得了如此巨变呢?于是万千感触,化为使人不忍卒读的词句:“眼中泪尽空啼血。”这一句,哀怨悲凉,撼人心魄。

  紧接着,词人由人的“空啼血”联想到自然界的子规,感情又进一层。按《秦楼月》词调的要求,“空啼血”是承上句而来,并非是语句的简单重复,而用以引起以下句意。词人因情设景,以“子规声外,晓风残月”这样凄厉萧索的意境结束全词。此词中它表现的已不是离别的愁苦,而是因国破家亡而生的故国之思了。“子规声外,晓风残月”,是因情而设景,也就是王国维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有我之境”。它以丰富的内蕴,传达出词人心中的无限哀怨,撞击着读者的心扉。

  词牌名:

  词牌名。此词仿自李白。因词有"秦娥梦断秦楼月"句﹐故名《秦楼月》﹐又名《忆秦娥》。双调﹐四十六字。前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一字。后段五句﹐三仄韵﹐一叠句﹐二十五字。

  作者简介:

  向子諲即向子湮(yīn)(1085-1152),字伯恭,号芗林居士,临江清江县(今江西樟树市)人。哲宗元符三年(1100)以荫补官。徽宗宣和间,累官京畿转运副使兼发运副使。高宗建炎处任迁江淮发运使。素与李纲善,李纲罢相,子湮也落职。起知潭州,次年金兵围潭州,子諲率军民坚守八日。绍兴中,累官户部侍郎,知平江府,因反对秦桧议和,落职居临江,其诗以南渡为界,前期风格绮丽,南渡后多伤时忧国之作。有《酒边词》二卷。

【《秦楼月》古诗翻译赏析】相关文章:

秦楼月的古诗歌鉴赏总结11-28

《过秦楼》的诗词赏析10-03

《秦楼月》阅读答案11-11

登黄鹤楼崔颢的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11-06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古诗赏析及翻译08-22

关山月古诗原文翻译及赏析08-10

《三月过行宫》古诗翻译赏析09-16

李商隐《夕阳楼》翻译赏析10-05

春寒古诗翻译赏析09-24

古诗原文翻译赏析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