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

时间:2024-08-20 19:02:21 古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上片通过环境描写来烘托无奈的心境,下片写他对离人的深怀眷念,相思之情未曾断绝。词人通过拟人手法,将自己内心隐秘的情感宣泄出来,情真意切。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

  古诗原文

  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教他珍重护风流。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

  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珠帘四卷月当楼。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

  译文翻译

  淅淅沥沥的夜雨,滴答出一个寒秋,也恰好将深深的思念,洒上我心头。你一定要珍重自己,保护好绰约的风姿。你究竟为谁才生了病?又是为谁才如此娇羞?

  珍藏的心意不曾休止,心中的愿望难以实现。我卷起四周的珠帘,且让月光洒满小楼。回想起欢聚的日子,真像一场美梦,纵然是梦,我也要竭力挽留。

  注释解释

  浪淘沙:唐教坊曲。刘禹锡、白居易并作七言绝句体,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28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风流:指美好动人之风韵。前蜀花蕊失人《宫词》之三十:“年初十五最风流,新赐云鬟使上头。”

  端的:究竟、到底。

  密意:隐秘的情意。

  珠帘四卷:谓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创作背景

  康熙年间,由于对亡妻的怀念,对友人的牵绊,还有对自身现状的不满以及无能为力的无奈,都让词人感到悲哀。于是词人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无边无际的愁绪,写下了这首《浪淘沙》。

  诗文赏析

  上片先写环境氛围,烘托无奈之心境,秋雨袭来,愁上心头,离别之时,互道珍重。究竟是为谁相思成疾,又是为谁害羞?下片写她对离人的深怀眷念,相思之情未曾断绝,只是想见的心愿难以实现。明月升起,将楼阁四面的珠帘卷起。

  人世间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明知道无意义,却不得不去做,明明不愿意,又不得不强颜欢笑去做的事情。

  对职业的厌倦,对富贵的藐视,还有对他的仕途的不屑,令纳兰身上别具一番气质,他对轻而易举得到的一切荣华富贵都毫不珍惜,甚至抱着厌恶的心态,他想要抛弃身边的一切,包括他那个富贵的家庭,可是他无法做到,早在他出生的时候,上天就将这些沉重地压在了他的身上,让他无法推卸。

  秋风秋雨愁煞人。深秋时分,最是人心苦闷之时,看到万物凋零,一切都要归于沉寂,心内自然是不好受的。纳兰自幼体弱多病,他一直身患寒疾,总是会因为天气变幻无常。而卧病在床。这样的季节,孱弱的身体,无尽的人生,一切都让纳兰感到万念俱灰。“夜雨做成秋。恰上心头”,一想到秋天,首先想到的便是连绵的细雨,还有早早就降临的夜晚,愁绪重回心头。

  “教他珍重护风流。”看似对友人道珍重,希望朋友能够在今后的岁月中过得更好,但细读之下,似乎又不是。“端的为谁添病也?更为谁羞?”思念友人,也不至于会思念成疾,如果是思念恋人,那么这位恋人又会是哪位女子,纵观纳兰生平,似乎捕捉不到和这名女子相关的信息。

  既然没有踪迹可寻,那便姑且当做是纳兰拟人的一种写法吧。在这首词中,纳兰隐秘的情感得以宣泄,他悄声诉说道:“密意未曾休,密愿难酬。”从未停止过想念,只是这想念无法得以相见,故而遗憾。词人不由追忆往事,回味欢聚的快乐,如梦如真。

  明月当空,对夜色叹息,这就是一场虚无的梦幻,“珠帘四卷月当楼”。楼阁上的珠帘卷起,明月照进来,光线黯淡,更加让这思念变得不真实起来,或许“暗忆欢期真似梦,梦也须留”,这一切都只是纳兰在病中,胡思乱想出来的吧,所谓对伊人的思念,也不过是他胡乱所想的。

  作者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清代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清词三大家”。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大学士明珠长子。出生于满州正黄旗。原名成德,因避皇太子胤礽(小名保成)之讳,改名性德。自幼天资聪颖,18岁考中举人。康熙十五年(1676)年中进士,授乾清门三等侍卫,后循迁至一等。随扈出巡南北,并曾出使梭龙(黑龙江流域)考察沙俄侵扰东北情况。诗文均很出色,尤以词作杰出,著称于世。曾把自己的词作编选成集,名为《侧帽集》,后更名为《饮水词》,后人将两部词集增遗补缺,共342首,编辑为《纳兰词》。

  【拓展】浪淘沙简介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单调四句,为七言绝句体。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浪淘沙慢》),均与原词《浪淘沙》不同。此调代表作有刘禹锡《浪淘沙九首》等。

  词牌沿革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隋以前,社会流行清商乐,自晋代五胡乱华以后,由于战争、通商、婚姻等原因,域外的燕乐传入中土并与本土的清商乐结合,遂形成诗乐结合的大势。唐统治者更加注重吸收外来音乐以建成具有大唐特色的新乐,甚至将音乐的创造当成是民族的骄傲和国家强盛的象征。燕乐大兴,从根本上促进了唐“倚声填词”的发展,崔令钦的《教坊记》录曲名计324首,皆为开元、天宝时期社会流行歌曲。

  《浪淘沙》是唐教坊曲之一,据统计,现存唐诗宋词(敦煌曲子词除外)含“浪淘沙”词意的有209首,大致分三类:杂曲歌辞19首,令词182首,慢曲8首。郭茂倩《乐府诗集》卷八十二将19首《浪淘沙》列入“近代曲辞”中,《全宋词》共收录185阕。

  《浪淘沙》的出现与南方水边民歌有关。任半塘于《唐声诗》下编曾提出“本调原属南方水边民歌”。俗语云“大浪淘沙”,“浪”字应属水部,而“淘”基本义是“用水冲洗以除去杂质”,与水有关。据《魏书·食货志》云“又汉中有金户千余家,常于汉水沙淘金”可知“淘”与“淘金”的活动是分不开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为民歌起源形态之一,而“淘金”或正是说淘金人借助水流淘去泥沙而最终拾得金子,淘金人将这一活动过程加以吟咏终得“浪淘沙”小调。调意或是歌咏浪涌沙移的壮观场面,或是感慨时间流逝而金未得的失落,或是由大浪淘沙而得的对人生和生命的考量与感慨等等。据考察,唐诗宋词中所涉及的“浪淘沙”,词意均合水边或水浪相关意象,或吟咏淘金本事,或借滔滔江水以寄情遥深,或由眼前景而联想人生浮沉,无论是创调新词还是衍此调为令词慢曲,均含水意。

  据《魏书·食货志》中记载,淘金活动长于汉中流行。汉中郡始设于秦代,“郡临汉水之阳,南面汉山,故名汉中”。今汉中地区位于陕西省西南部,简称“汉”,北有秦岭山地,南有巴山山地,中有汉水,西接甘肃,南通四川。中国南北方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汉中盆地位于秦岭以南,巴山以北,故属南方,若以汉中淘金活动为始源,则《浪淘沙》调出南方。

  中唐刘禹锡、白居易依小调《浪淘沙》唱和而首创乐府歌辞《浪淘沙》。《全唐诗》在词部中说“唐人乐府原用律绝等诗杂和声歌之,其并和声作实字,长短其句以就曲拍者为填词”。在诗乐结合的大时代氛围中,刘、白善习民歌并依当时流行歌谣曲调而创制七言绝句体唱和《浪淘沙》,被《乐府诗集》列入“近代曲辞”中。它本是一些散佚或残损的民间乐调的杂曲,由乐府机构加以整理而得以保存的诗歌,其内容多是诗人述志感怀之作。

  五代南唐后主李煜衍小令《浪淘沙》,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亦称《浪淘沙令》。北宋柳永创长调慢曲《浪淘沙》,亦称《浪淘沙慢》。均与刘、白原词不同。

  考现存含“浪淘沙”调意的209首诗词,北宋《浪淘沙》词52首,大部分是作者流寓中南地区所作,仅小部分作于淮河以北黄河下游的河南地域,南宋《浪淘沙》所存134首均作于江浙皖赣地区,由此可看出,此调始源于南方歌调。

  典范作品

  唐·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唐·刘禹锡《浪淘沙·八月涛声吼地来》

  唐·刘禹锡《浪淘沙·日照澄洲江雾开》

  唐·刘禹锡《浪淘沙·汴水东流虎眼文》

  唐·白居易《浪淘沙·一泊沙来一泊去》

  唐·白居易《浪淘沙·白浪茫茫与海连》

  唐·白居易《浪淘沙·青草湖中万里程》

  唐·白居易《浪淘沙·随波逐浪到天涯》

  唐·司空图《浪淘沙·不必长漂玉洞花》

  唐·皇甫松《浪淘沙·蛮歌豆蔻北人愁》

  唐·皇甫松《浪淘沙·滩头细草接疏林》

  清·毛奇龄《浪淘沙·仙橘山前看橘花》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诗词鉴赏】相关文章:

《浪淘沙·夜雨做成秋》清代纳兰性德描写秋意古诗10-11

《夜雨寄北》古诗词鉴赏07-09

《山居秋暝》诗词鉴赏01-05

《浪淘沙·夜雨》阅读答案及赏析09-29

李清照古诗鉴赏:浪淘沙05-25

长安秋望古诗词鉴赏10-23

古诗《夜雨寄北》的文学鉴赏09-18

李商隐诗作《夜雨寄北》的鉴赏09-29

李商隐《夜雨寄北》的鉴赏与思考10-10

欧阳修《秋怀(其一)》诗词鉴赏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