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杂说一(龙说)》
韩愈的《杂说一(龙说)》仅百余字,但波澜起伏,富于变化。
杂说一(龙说)
作者:韩愈
龙嘘气成云,云固弗灵于龙也②。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汨陵谷,云亦灵怪矣哉③!
云,龙之所能使为灵也④。若龙之灵,则非云之所能使为灵也。然龙弗得云,无以神其灵矣⑤。失其所凭依,信不可欤⑥?异哉⑦!其所凭依,乃其所自为也⑧。《易》曰:“云从龙⑨。”既曰龙,云从之矣。
【注释】
①杂说:论说文的一种。这是韩愈写的一组托物寓意的短杂文的第一篇。
②嘘气:呼气,吐气。固:原来,本来。于:比。
③茫然:辽阔无边际貌。穷:极,尽。这里有周游的意思。乎:同“于”,在。玄间:犹太空。薄:逼迫。伏:遮盖,掩蔽。光景:日月的辉。感(hàn):通“撼”,摇动,震动。震电:雷电。《诗经。小雅。十月之交》:“烨烨震电。”神:作动词用,使神奇。水:作动词用。用水浸润。下土:地。《诗经。邶风。日月》:“日居月诸,照临下土。”汨(gǔ):淹没。矣哉:“矣”和“哉”连用,表示终了和感叹的语气。
④使为灵:即“使之为灵”,中间省去指代云的“之”。
⑤神:作动词用。这里是显示的意思。矣:用在句末,表示终结的语气。
⑥凭依:凭借,依托。信:实在,真的。
⑦哉:用在句末,表示感叹语气。
⑧乃:竟,居然。
⑨《易》,即《易经》。它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卜筮用的书。云从龙:语出《易经。乾》卦。
【译文】
龙吐出的气形成云,云本来不比龙灵异。但是龙乘着这股云气,可以在茫茫的太空中四处遨游,接近日月,遮蔽它的光芒,震撼起雷电,变化神奇莫测,雨水降落在大地,使得山谷沉沦。这云也是很神奇灵异的呢!
云,是龙的能力使它有灵异的。至于龙的灵异,却不是云的能力使它这样子的。但是龙没有云,就不能显示出它的灵异。失去它所凭借的云,实在是不行的啊。多么奇怪啊,龙所凭借依靠的,正是它自己造成的云。《周易》说:“云跟随着龙。”那么既然叫做龙,就应该有云跟随着它啊!
【解析】
“杂说”是一种随感性的议论文,内容、形式都比较自由。《韩昌黎集》中有杂说四篇,本篇是第一篇,又称《龙说》。
全篇以云龙作比喻,有五层意义:龙嘘气生云;龙得云则变化无穷;龙失云则毫无神异;云的有无全靠龙自己创造;真正的龙一定人有云跟从。全文主旨大概是鼓励有志之士要自己创造出可以施展抱负的有利条件。
在《昌黎集》卷十一《杂著》中收有《杂说》四篇,这是一组随笔性的短论,本文是其中的第一篇,下文为第四篇。
本文表面上是论述龙与云的关系,其实是在暗喻君与臣的关系。妙在虽然反复强调云由龙而生,云从龙而灵,却更让读者感到龙不可无云。尤其妙在虽然在提醒君主要依靠贤臣,却在文中始终不予明确点出。
拓展阅读:杂说四(马说)
作者: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祇(zhǐ)辱于奴隶人之手,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shí)或尽粟(sù)一石(多音字,做计量单位时读dàn)。食(sì通“饲”)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sì通“饲”)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shí)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且欲与(yu)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sì)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yé)?其真不知马也!
(选自《昌黎先生集·杂说》韩愈唐)或(韩愈文选)
【注释】
1伯乐:孙阳。春秋时人,擅长相(xiàng)马(现指能够发现人才的人)。
2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也只是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
辱:这里指受屈辱而埋没才能。
祇:同“只”,只是。
3骈(pián)死于槽(cáo)枥(lì)之间:(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槽枥间。骈,两马并驾,引申为一起。骈死:并列而死。
4一石(dàn):重量单位,一百二十市斤为一石。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汉书·律历志上》
5食:同“饲”,喂养。
6故:因此。
7故虽有名马:所以即使有名马故:所以。虽:即使。
8于:在。
9奴隶人:古代也指仆役,这里指喂马的人。
10槽枥:马厩。
11不以千里称也:意思是不以千里马著称。
以:凭借称:著称。
12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
13一食:吃一顿。食,吃。
14或:有时,或许。
15能:可以。
16尽:全,这里作动词用,是“吃尽”的意思。
17粟(sù):本指小米,也泛指粮食。
18石(shi),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一石等于一百二十斤。
19其:指千里马,代词。
20是:这样,指示代词。
21才:才能。
22外见:表现在外面见:通“现”,表现;显现。
23且:犹,尚且。
24欲:想要。
25等:同等待遇。
26不可得:不能够得到。
27得:能,表示客观条件允许。
28安:怎么,哪里,疑问代词。
29策之:鞭打马。策:马鞭,引申为鞭打,这里指鞭策,驾驭。
30之:代词,指千里马。
31以其道: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的方法。(以:按照)
32道:正确的方法。
33食之:食,通“饲”,喂养。
34尽其材:竭尽它的才能。这里指喂饱马,使它日行千里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35材:通“才”才能。
36鸣:马叫。
37奴隶人之手:马夫的手中,之:的。
38通其意:通晓它的意思。
39临:面对
40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41其(1):难道,表反问语气,难道。
42其(2):恐怕,表肯定语气,确实。
43邪:通“耶”,表示疑问的语气词。
44知:懂得,了解。
45美:美德。
【译文】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被发现。可是千里马虽然世代常有,而伯乐却不常有,因此虽然有不少好马,却只能在马夫手中受糟塌,最后接连不断地死在马厩之中,而不能以千里马著名。
那些千里马,一顿往往要吃尽一石小米。可是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只是象对凡马一般地饲养它。于是,那些好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可是吃不饱,力气不足,它们的骨力特长因此不能表现出来,这样,即使想与凡马一般也不可能,哪里还能叫它日行千里呢?
(现在那些养马的人,自己不知道手中有千里马),因此驾驭时不能顺其本性;喂养时又不能给料充足,使它充分发挥才能;马虽然哀鸣,人却一点不懂得它的意思。还拿着马鞭,煞有介事地对它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这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呢,还是确实不识千里马呢!
【韩愈《杂说一龙说》】相关文章:
杂说一·龙说韩愈原文、翻译、注释08-02
韩愈《龙说》原文和翻译及主旨05-31
《杂说》韩愈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06-11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02-20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12-12
韩愈马说原文与译文06-11
韩愈《马说》原文及翻译08-22
韩愈《马说》原文翻译08-22
韩愈的《马说》原文及翻译01-03
韩愈《马说》教学设计优秀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