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杂诗》古诗原文

时间:2025-01-20 17:30:29 晓凤 韩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杂诗》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

  【作品介绍】

  《杂诗》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杂诗

  作者:唐·韩愈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注释】

  ①蠢:全诗校:“一作戇。

  ②高圆:天。(大戴礼·天圆篇》:“天道日圆,地道曰方。”

  ③一尘:一粒尘埃。比喻微小。豪端:毫毛的尖端。

  ④夸夺:豪夺。

  ⑤厌:压。

  ⑥九河:相传古代黄河自孟津而北,分为九道。

  ⑦大荒:《山海经·大荒西经》:“海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大荒之山,日月所人,是谓大荒之野。”

  ⑧被发:《神仙传》:“孙登被发自覆身,发长丈徐。”骐驎:同“麒麟”。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作品鉴赏

  这首诗与韩公《答崔立之书》有同指,均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对诗的主题夙有争论,原因是作者采用了浪漫手法,以飞驰的想象,以寓言为假托表现他对世俗的看法,以寓他站在时代知识的前沿,思想的峰巅,继承和发扬圣人之道的真髓,如《原道》之旨读起来很像一篇小《离骚》。从艺术上看,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屈《骚》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又直接学习李白利用腾飞的想象,泼辣的语言,写博大胸怀,表深刻意义。如世无知音者,假托无言子与之遨嬉太空;愤激世俗,假托夸夺子予以痛斥。二十六句诗押六韵的写法直接影响了东坡;东坡《岐亭》诗亦二十六句押六韵这种做法古诗中不多见,韩愈运用自如,使诗于畅达中起无数波澜。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相关文章:

韩愈《元和圣德诗》古诗原文11-03

《杂诗》陶渊明原文10-01

王维《杂诗》原文07-09

韩愈晚春古诗原文06-30

韩愈春雪古诗原文07-02

杂诗王维古诗08-05

《杂诗》古诗鉴赏10-11

晚春韩愈古诗原文10-09

杂诗陶渊明翻译及原文06-03

杂诗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6-19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韩愈《杂诗》古诗原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

  【作品介绍】

  《杂诗》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0卷。

  【原文】

  杂诗

  作者:唐·韩愈

  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

  岂殊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古道自愚蠢,古言自包缠。

  当今固殊古,谁与为欣欢。

  独携无言子,共升昆仑颠。

  长风飘襟裾,遂起飞高圆。

  下视禹九州,一尘集豪端。

  遨嬉未云几,下已亿万年。

  向者夸夺子,万坟厌其巅。

  惜哉抱所见,白黑未及分。

  慷慨为悲咤,泪如九河翻。

  指摘相告语,虽还今谁亲。

  翩然下大荒,被发骑骐驎。

  【注释】

  ①蠢:全诗校:“一作戇。

  ②高圆:天。(大戴礼·天圆篇》:“天道日圆,地道曰方。”

  ③一尘:一粒尘埃。比喻微小。豪端:毫毛的尖端。

  ④夸夺:豪夺。

  ⑤厌:压。

  ⑥九河:相传古代黄河自孟津而北,分为九道。

  ⑦大荒:《山海经·大荒西经》:“海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日大荒之山,日月所人,是谓大荒之野。”

  ⑧被发:《神仙传》:“孙登被发自覆身,发长丈徐。”骐驎:同“麒麟”。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有《昌黎先生集》。

  作品鉴赏

  这首诗与韩公《答崔立之书》有同指,均写于贞元十一年(795)。对诗的主题夙有争论,原因是作者采用了浪漫手法,以飞驰的想象,以寓言为假托表现他对世俗的看法,以寓他站在时代知识的前沿,思想的峰巅,继承和发扬圣人之道的真髓,如《原道》之旨读起来很像一篇小《离骚》。从艺术上看,它的突出特点是继承屈《骚》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又直接学习李白利用腾飞的想象,泼辣的语言,写博大胸怀,表深刻意义。如世无知音者,假托无言子与之遨嬉太空;愤激世俗,假托夸夺子予以痛斥。二十六句诗押六韵的写法直接影响了东坡;东坡《岐亭》诗亦二十六句押六韵这种做法古诗中不多见,韩愈运用自如,使诗于畅达中起无数波澜。

【韩愈《杂诗》古诗原文】相关文章:

韩愈《元和圣德诗》古诗原文11-03

《杂诗》陶渊明原文10-01

王维《杂诗》原文07-09

韩愈晚春古诗原文06-30

韩愈春雪古诗原文07-02

杂诗王维古诗08-05

《杂诗》古诗鉴赏10-11

晚春韩愈古诗原文10-09

杂诗陶渊明翻译及原文06-03

杂诗陶渊明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