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
金陵十二钗之一,薛姨妈的女儿。她容貌美丽,肌骨莹润,举止娴雅,表面上看似乎是当时正统淑女的典范,但实际上她骨子里却颇有愤世嫉俗的性格因子,她对当时的社会抱有一种强烈的批判精神。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薛宝钗是中国著名的古典小说《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她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她是宝、黛、钗爱情悲剧的主人公之一,而且还在于这一艺术形像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以及这一形像的创新性。
对于薛宝钗这一人物形像,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的尊薛而抑林,有的则尊林而抑薛。历代所引邹弢与其友许伯谦因争论激烈而“几挥老拳”的故事,就是一典型事例。即使到今天,仍然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林黛玉尖酸刻薄,心胸狭窄,爱使小性儿,而宝钗端庄稳重,温柔敦厚,豁达大度。有人则认为,宝钗性冷无情,虚伪奸险,是个“女曹操”。同一人物形像,竟然有截然相反的看法,一则固然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原因,同时也说明这一形像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描写的客观性。那么,到底怎样看待这一人物形像呢?首先必须摒弃个人的偏见和爱恶,而从作品的描写刻画中进行具体分析。
人物刻画
从《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曹雪芹所塑造的薛宝钗形像,是封建社会中一位典型的标准的淑女。这一形像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她是封建礼教忠诚的信仰者、自觉的执行者和可悲的殉道者。然而这一封建淑女形像又是复杂的、丰富多彩的。
薛宝钗一出场,作者就描写了她的美貌和品格。她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她“品格端方,容貌美丽”;“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这就概括地写出了她谨守封建礼教,顺应环境的个性特点,勾勒了一个封建淑女的轮廓。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封建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奴隶道德。她曾多次规劝贾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贾宝玉的极大反感,说她说的是“混帐话”,并说“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她也多次向黛玉、湘云进行“女子无才便是德”、“总以贞静为主”之类的封建说教。这些都足以说明,在大观园的贵族少女中,她是受封建正统思想、封建道德观念毒害比较深的一个。但是也不能因此将她与贾政、王夫人、王熙凤等人等同看待,一律说成封建统治者。她虽然属于“主子”的阵营,但是,她不但谈不上什么统治权力,而且,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少女,连自己的命运也掌握不了;一切都得听从封建家长的摆布。一方面是“主子”,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处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之下,这就是薛宝钗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正是她的特殊社会地位,决定了她的思想性格与贾政、王夫人、凤姐等的本质区别。那种将薛宝钗与贾政、王夫人等人等同看待的观点是错误的。
性格特点
薛宝钗另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很世故,即很会做人和处世。在贾府这个派系复杂、矛盾重重的大家族中,她一方面抱取“事不关己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明哲保身的处世哲学;另一方面,她又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和各方面的人保持着一种亲切自然、合宜得体的关系;正如脂评所说:“待人接物不亲不疏,不远不近,可厌之人末见冷淡之态,形诸声色;可喜之人亦未见醴密之情,形诸声色。”而在这种貌似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中,她特别注意揣摩和迎合贾府统治者的心意,以博取他们的.好感,而对于被人瞧不起的赵姨娘等人,也未尝表现出冷淡和鄙视的神色,因而得到了贾府上上下下各种人等的称赞。贾母夸她“稳重和平”;从不称赞别人的赵姨娘也说她“展洋大方”。就连小丫头们,也多和她亲近。
在薛宝钗的性格中,确实也有虚伪和矫情的一面。她喜欢讨好人和奉承人。贾母要给她做生日,问她爱听什么戏,爱吃什么东西。她深知老年人喜欢热闹戏文,爱吃甜烂食物,就按贾母平时的爱好回答。她还当着面奉承过贾母。她说:“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风丫头凭她怎么巧,也巧不过老太大去。”结果是贾母大夸奖她:“提起姊妹”,“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金钏儿投井自杀后,王夫人心里不安。她安慰王夫人说:金钏不会自杀;如果真是自杀,也不过是个糊涂人,死了也不为可惜,多赏几两银子就是了。王夫人说,不好把准备给林黛玉做生日的衣服拿来给死者妆裹,怕她忌讳,薛宝钗就自动地把自己新做的衣服拿出来交给王夫人。这—段文字不但是写她讨好王夫人,而且还显示出这个封建主义的信奉者是怎样的冷酷无情。“寿怡红群芳开夜宴”那一回,写她掣得的酒令牙签上画着牡丹,上有午句诗:“任是无情也动人”。按照封建社会的标准,薛宝钗被称做群芳之冠,但又说“无情”。“无情”,是指她是封建道德的信奉者和实行者;“也动人”,却不过说她的貌美。丸说冷香,可能暗指她非热心人的意思。但 “无情”和非热心并不等于奸险。水亭扑蝶,自然可以看出她有心机。但其目的是让小红、坠儿以为她没有所见那些私情话,并非有意嫁祸林黛玉。借衣金训,也并非有意识让王夫人嫌弃林黛玉。她这样做,完全是遵循封建主义的明哲保身的哲学,自然也就表现了她的虚伪和自私。她的思想言行所表现出来的虚伪,主要是由于封建道德本身的虚伪。她的头脑里浸透了封建主义思想,她是一个忠实地信奉封建道德和封建礼教的淑女。她认为按封建道德规范去做是天经地义的事,是最道德的;所以她很自然地做到了“四德”俱备。人有说薛宝钗是“大奸不奸,大盗不盗”,恐伯就是指的她对封建道德的忠实情奉和执行;因为这种道德本身就是虚伪的。她得到了贾府上下的放心,并最后被选择为宝玉的妻子,也主要是她这种性格和环境相适应的自然的结果,而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是由于她或者薛姨妈的阴谋诡计的胜利。那种认为薛宝钗的一切活动都是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争夺宝玉的看法,既不得合书中的描写,又缩小了这一人物的思想意义。事实上,她的性格特点并非奸险,并非事事时时处处都有心机,而是她按照封建正统思想去做,而且做得又是那样浑然不觉。那样如鱼得水。人们从她身上看到的虚伪正是封建道德虚伪的体现。薛宝钗的有心机与凤姐的两面三刀是截然不同的。
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一次,袭人想央求湘云替她做点针线活,宝钗知道后,马上对她讲明史湘云“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做活做到三更天”,“一来了就说累得慌”的苦衷,责怪她“怎么一时半刻不会体贴人”,并主动接去了要湘云做的活计。还有一次,湘云要开社作东,宝钗因伯她花费引起她婶娘报怨,便资助她办了螃蟹宴。因此,这位心直口快、性情豪爽的小姐,曾经真心地这样称赞宝钗:“这些姐妹们,再没有一个比宝姐姐好的,可惜我们不是一个娘养的——我但凡有这样一个亲姐姐,就是没了父母,也是没妨碍的。”对于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家境贫寒的邢岫烟,也都给过种种帮助。即使对大观园的下人,她也能体贴他们的起早睡晚,终年辛苦的处境,为他们筹划一点额外的进益。
作者原诣
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个形像,绝非仅仅写出一个沽名钓誉的国贼禄鬼和八面玲珑的势力小人;更不是要塑造一个虚伪奸隐的“女曹操”;甚至也不止是塑造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形像;而是在薛宝钗这个形像中,寄托着作者复杂的感情,深深的感慨:既赞美这位美丽少女的聪明才智,同情她不幸的悲剧命运;又痛惜她奴隶般地信奉封建礼教,批判她“随分从时”的处世哲学。因而,他要塑造的是一个品格端庄,容貌美丽,才华出众,学识渊博的青春少女,被封建礼教所毒害以至毁灭的过程。正因为如此,作者对薛宝钗性格的发掘,并没有到此止步,而是用细腻的笔触,多方面地展现她性格中美好的、健康的因素与陈腐的、窒息的成分之间似乎矛盾然而又是奇妙的统一。这就是薛宝钗这一典型形像的根本特点。作者对这个根本特点表现得愈深刻,愈充分,便愈是深入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对这个少女精神上的毒害和摧残,便愈是尖锐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在对封建社会批判的深刻性上,这一形像并不比贾宝玉、林黛玉的形像差,只不过前者的毁灭是叛逆者的悲剧,后者的毁灭是殉道者的悲剧。然而,他们都是封建礼教的牺牲品。薛宝钗的悲剧虽然不值得人们同情,但它所显示的批判意义却是非常深刻的。曹雪芹横绝一代的卓识,正表现在这里,作者塑造薛宝钗这一形像的匠心,也表现在这里。只有从这个根本特点出发,才能真正认识这二艺术形像。
《红楼梦》在塑造人物形像时,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抓住人物性格的基本特征进行反复描写和刻画,以使其突出鲜明外,还绕围这一基本性格特征展开其他方面的描写和刻画,使人物性格更加复杂和丰富。薛宝钗的形像也是这样塑造出来的。
薛宝钗的形象分析
看完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之后,我最大的感受是:虽然大多数人都把同情心给了黛玉妹妹,可是我觉得薛宝钗这个人物形象也是很可怜的。她是闺阁的典范,是一位典型的淑女。对于她的解读,我是很浅显的,想要理解一部历史巨作,我还有很多欠缺。现在我只是想谈谈我目前对薛宝钗这个人物的理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薛宝钗是个有追求的人。
薛宝钗有一个金锁,说是她小时候癞头和尚送的,等以后与有玉的男子配成一对,这便是“金玉良缘”。跟随母亲来到京城,目的是参加选秀,希望自己可以进宫生活。她来的时候,并没有想过与贾府里面的人有什么未来,她只是一心想着自己的“金玉良缘”。‘玉’之贵人,她希望这些贵人是拥有玉玺的皇帝,或拥有佩玉的王爷,更或是王子或公主,她想追求更好的生活。她不甘于过现在的生活。但是最终她落选了,其原因有人说是她是包衣身份,未满足皇室想保留纯正血统的条件,还有另一种说法是她的背景不够强大,也就是说朝中无人,故没能顺利进入皇宫。但是薛宝钗落选之事作者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而是委婉地暗示。在第29回,她的性情忽然转变,变得烦躁、郁
闷且易怒,出语伤人,恶语相向,尖酸刻薄。不是选秀落选之因,这些转变便说不过去了。在落选以后,在元妃省亲之时,最早知道薛宝钗落选的元妃,将送给薛宝钗和贾宝玉的端午节礼是一模一样,意在为两人指婚。而她知其意却不搭理,或许是由于刚刚落选,没心思搭理,便离开。抑或是对元妃这样的做法感到不满,她还是希望自己能进宫生活。
二、薛宝钗是个聪明的人
薛宝钗不仅容貌美丽,而且天资聪慧,博学多才。她的聪明不仅体现在学识方面,也体现在为人处世方面。如在元妃回家省亲时,将宝玉的诗,‘绿玉’改为‘绿蜡’,便可知她的学识不一般。她也是一个很有心机的人,她懂的怎样讨好别人,怎样赢得人心,给自己营造一个和谐的人际环境。在现在看来,这是非常特殊的能力,所以说她也是一个聪明的人。薛宝钗的恭维奉承,不仅主人喜欢,同一辈的喜欢,甚至连丫环们也喜欢,她赢得贾府上下人的喜欢。在一次贾元春的灯谜“并无新奇”,一眼便可望穿,可是薛宝钗却虚伪地不停地称赞,直说难猜,故意寻思。贾母是个自负的人,宝钗于是借机恭维说“二嫂子任凭她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贾母立即吹嘘道:“当日我像凤丫头这些年纪,”果然,薛宝钗注意所有的小事,得
到了贾府所有人的称赞。贾母说“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宝丫头性格温厚和平…百里挑一…那给人家做媳妇,怎么叫公婆不疼,家里上上下下不宾服呢?”宝钗凭什么打动了贾母?论才华她比不上黛玉,论容貌她仍抵不过黛玉,论治理家事她更是不如探春。能赢得贾母的欢心全是因为她贞静、和平、装愚、守拙。可这些都是假象,是装出来的。但是要装好每一件小事也是很不容易的,可见她的良苦用心。在她的眼里,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就得做好每一件小事。薛宝钗十五岁的生日宴会,贾母想为其大办酒席为她庆祝并问她喜欢听什么戏,爱吃什么食物。此时的薛宝钗深知贾母的喜好。她便依贾母的喜好说了出来,贾母非常高兴。薛宝钗如此投贾母的喜好,目的是为了讨贾母的欢心,落一个稳重、懂理的美名。点戏这种小事,她都不放过。这样的人怎能不赢得大家对她的厚爱呢。还有人说薛宝钗是个虚伪,奸诈之人,但是她的虚伪世故,不正是当时社会孝敬老人,尊敬长辈的体现吗?不正是封建社会贵族女子该有的修养吗?
三、薛宝钗是个痴情的人
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薛宝钗当然不能例外。但由于她隐晦的性格,她对贾宝玉的追求显得很隐蔽。
由于受封建礼教的侵害,使她不能大胆地表露自己的情感,但是细细品味便可体会到薛宝钗对她的宝弟弟的爱。虽然她和贾宝玉之间有很多的分歧,且宝玉也有很多不成熟的表现。但薛宝钗是爱宝玉的,是真心爱着宝玉的。在一次,贾宝玉被父亲暴打以后,在怡红院养伤,薛宝钗去探望他,手里托着一药丸。叹道“早听人一句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便是我们看着心里也……”她这样一个遵守封建礼教道德规范的女子,却说出如此失态的话,于是红了脸低了头,就咽着没有继续说下去。当时的她心疼贾宝玉,哪里管得了什么封建礼教的,只想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些都是她对宝玉的爱的表现。还有在第三十六回,宝玉的棒疮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基本上康复了。那天中午,大家在王夫人屋子里聚会吃西瓜,吃完该回自己屋里歇午觉去了,可是薛宝钗却不想睡觉,便邀黛玉一块儿去惜春那看话,但黛玉说要洗澡,所以最后宝钗最后只能一个人活动。可是她却没有去惜春的住所,而是转奔宝玉的屋子怡红院去了,一进去,看见下人们睡得横七竖八,她就径直地走进宝玉的卧室,宝玉正在午睡,丫环袭人坐在宝玉床边为他驱赶蚊蝇和绣肚兜。在宝钗看完这些情况以后,按道理她应该避开,不应该待在私密公子的屋里。但是她却没有,哪怕就待一秒钟,她也想和眼前的这个人亲近,陪着他,这就是最大的快乐。接下来,袭人出去了,就只剩下她和熟睡着的宝玉,她也该回自己的闺房去了,但她还是没有离开,而是坐在了袭人刚坐的位置上,做着袭人刚才在做的事,为贾宝玉驱蚊,绣肚兜。这可以表现出她是真心爱着贾宝玉的,她是多么地爱她的宝弟弟啊!
在贾母去世以后,王夫人嫌弃且讨厌林黛玉,黛玉更是遭受到赵姨娘算计,最后在其药里添加慢性毒药使病情加重最后泪尽而亡。那“金玉良缘”便水到渠成,薛宝钗终于完成了她的“金玉良缘”,但是和一个不爱她的人结婚,薛宝钗的结局是值得同情的。并且一个是遵守封建礼教的典型,而另一个却是反抗封建礼教的典型,他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思想分歧,又怎能有幸福可言。一曲《终身误》便点出了宝钗在爱情中的无奈:“都道是金玉良姻,俺只念木石前盟” ,她最后什么都没得到,没有得到贾宝玉的心,更丧失了贾宝玉的身。宝钗嫁给宝玉之后,两人相敬如宾,没有正常的婚姻生活,但是作为一个妻子,她是想得到丈夫的爱的,希望有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但是结果却没能如愿,贾宝玉最终出家,宝钗独守空闺、晚景十分凄凉。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相关文章: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11-15
红楼梦薛宝钗人物分析08-23
红楼梦人物分析薛宝钗09-02
《红楼梦》人物薛宝钗的性格分析03-30
红楼梦中薛宝钗人物形象分析02-10
红楼梦中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09-08
《红楼梦》薛宝钗的人物形象分析07-24
红楼梦人物薛宝钗11-29
红楼梦人物之薛宝钗介绍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