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

时间:2025-02-07 15:04:47 秀雯 化石吟 我要投稿

《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

  《化石吟》

  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

  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

  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

  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请向我一一讲述那/奇幻的神话。

  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

  描绘出/一幅幅/生物进化的/图画;

  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

  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

  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

  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

  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

  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

  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

  高明的/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逝去万载的世界/又重现,

  沉睡亿年的石头/说了话。

  长眠地下刚苏醒的/化石啊,

  你讲的故事多么令人神往、惊讶!

  《化石吟》赏析

  为《化石吟》写赏析,是我酝酿了很久的一个念头,今天我查找了很多相关资料,终于有机会展示一下了。

  首先,这首诗的题目就显得很有韵味,原因就在一个“吟”。我们学过《石灰吟》,知道是对石灰那种清白高尚品质的赞美,我们也学过《暮江吟》,知道是对秋日傍晚江边景色的赞美。由此可知,《化石吟》中“吟”的意思是表示吟咏,赞颂,仅仅一个题目,就是人产生意味悠长的感觉,同时对化石的赞美之情也溢于言表了。

  这首诗在题材上属于科学抒情诗,也许对人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前面几个疑问句:“最早的鱼儿怎么没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 最早的树儿怎么不开花?”这些诗句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就想知道这些问题的回答到底是什么。而且我们要注意一个地方,作者没有说“鱼”“鸟”“树”,而是用了“鱼儿”“鸟儿”“树儿”,这样就给我们一种亲切的感觉,把化石看作一个很可爱的生命去对待。

  第2段中用了2个设问句:“逝去万载的世界可会重现?沉睡亿年的石头能否说话?”他是以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象,从而引出下文。后面又有一句“你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冰冷的骸骨把平凡的真理回答。”这一句听上去给人一种冰冷不可接近的感觉,也是在重重的“否定了造物主的存在”还有一句“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也真难为了张锋,不知他如何想出“生之灵火”这个词语来的。这个词语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突出了远古世界的神秘。

  古生物虽已死亡,但它们作为曾经有过的生命之躯的证据是实实在在的。还有一句:“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说明化石提供给我们的信息还要靠科学家不停研究,不能直接表现生物进化,所以说是“密码”。还有一句给人一种沧桑的感觉“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把化石比作人的脸,形象地说明化石进入自然的演变史。而“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则给人一种童话的感觉,说明了化石所展现的世界是一个奇幻的世界。第6段转入现实,赞叹了大自然的神奇。而最后一段,巧妙的与第2段相呼应,是全文结构更完整,有放有收,有问有答。

【《化石吟》朗读节奏划分】相关文章:

化石吟划分朗读节奏07-14

化石吟的朗读节奏09-14

化石吟朗读节奏10-06

木兰诗划分朗读的节奏09-06

化石吟课文朗读08-06

河中石兽朗读节奏划分09-23

桃花源记朗读节奏划分11-05

《醉翁亭记》划分朗读节奏10-04

化石吟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