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

时间:2020-07-20 09:35:54 化石吟 我要投稿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整体感知

  ①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②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③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a.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b.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c.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重点研讨

  ①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②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③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业

  ①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②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10-09

《化石吟》语文教学设计01-19

语文教学设计化石吟01-15

《化石吟》 教学设计11-09

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01-21

语文《化石吟》教学方案设计01-21

语文《化石吟》教学教案设计12-23

语文教案化石吟教学设计12-21

《化石吟》语文教案教学设计12-14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网站编辑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七年级语文《化石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②理清诗歌结构,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③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诗歌节奏韵律之美;调动学生的课外积累,发挥学生丰富的想像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结合生物课了解生物的进化;拜访教师或专家,了解化石。写篇介绍某种古生物的小短文。

  ○教学内容

  《化石吟》是一首赞颂化石的抒情诗。作者先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然后具体书写遐思的内容: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诗歌节奏鲜明,语调和谐,富有音乐美。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悉心体会。

  ○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晋代葛洪《神仙传·王远》中写道:“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大海变为桑田,桑田变为大海。在地球的历史上,真的'如此吗?如果真的这样,何以为证呢?在漫长的生物进化过程中,随着自然环境的变迁,许多物种虽然相继灭绝,但它们的生命信息却被化石保存了下来。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这些化石,从中窥见了亿万年前像奇幻的神话一样的生物世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化石的诗歌——《化石吟》。

  整体感知

  ①明确学习目标(即教学目标,投影显示)。

  ②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③范读课文(或放录音带)。

  a.学生听读,思考下列问题(投影显示)。

  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

  诗歌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歌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结构上有何特点?

  b.小组讨论,完成上述题目。

  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

  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第1、2节为一层,通过问句的形式,引发读者的想像;第3—6节为第二层,具体抒写遐思的内容;第7节为第三层,回应第1、2节。结构上首尾呼应。

  c.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两遍,体会诗歌的特点。

  重点研讨

  ①指名朗读3~6节,思考问题(投影显示):

  a.“你把我的思绪引向远古”一句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

  b.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一句?

  c.“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你是怎样理解的?

  d.当你面对复原的恐龙、猛犸时,你有何感想呢?(利用多媒体出示恐龙、猛犸的复原图片)

  ②四人小组讨论以上题目,然后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成员可作补充说明)。

  ③齐读全诗,进一步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质疑释疑

  学生经过独立思考,提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先在四人小组内探讨,四人小组不能解决,提交全班讨论。若仍不能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分析、理解。

  拓展延伸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图片或光盘等,并宣读自己撰写的介绍古生物的短文。

  布置作业

  ①将自己收集的图片、资料等办成手抄报,在班内交流。

  ②当参观自然博物馆或在翻阅介绍古生物的资料时,你有何感想呢?能否也写一首小诗,来抒发你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