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散文关于读书的
导语:散文创作似乎是每个作家成长过程中必经的驿站。贾平凹是读者十分喜爱的一个大作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贾平凹散文关于读书的,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贾平凹散文关于读书的(1)
我常常遗憾我家门前的那块丑石呢:它黑黝黝地卧在那里,牛似的模样;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留在这里的,谁也不去理会它。只是麦收时节,门前摊了麦子,奶奶总是要说:这块丑石,多碍地面哟,多时把它搬走吧。
于是,伯父家盖房,想以它垒山墙,但苦于它极不规则,没棱角儿,也没平面儿;用錾破开吧,又懒得花那么大气力,因为河滩并不甚远,随便去掮一块回来,哪一块也比它强。房盖起来,压铺台阶,伯父也没有看上它。有一年,来了一个石匠,为我家洗一台石蘑,奶奶又说:用这块丑石吧,省得从远处搬动。石匠看了看,摇着头,嫌它石质太细,也不采用。
它不像汉白玉那样的细腻,可以凿下刻字雕花,也不像大青石那样的光滑,可以供来浣纱捶布;它静静地卧在那里,院边的槐荫没有庇覆它,花儿也不再在它身边生长。荒草便繁衍出来,枝蔓上下,慢慢地,竟锈上了绿苔、黑斑。我们这些做孩子的,也讨厌起它来,曾合伙要搬走它,但力气又不足;虽时时咒骂它,嫌弃它,也无可奈何,只好任它留在那里去了。
稍稍能安慰我们的,是在那石上有一个不大不小的坑凹儿,雨天就盛满了水。常常雨过三天了,地上已经干燥,那石凹里水儿还有,鸡儿便去那里渴饮。每每到了十五的夜晚,我们盼着满月出来,就爬到其上,翘望天边;奶奶总是要骂的,害怕我们摔下来。果然那一次就摔了下来,磕破了我的膝盖呢。
人都骂它是丑石,它真是丑得不能再丑的丑石了。
终有一日,村子里来了一个天文学家。他在我家门前路过的.,突然发现了这块石头,眼光立即就拉直了。他再没有走去,就住了下来;以后又来了好些人,说这是一块陨石,从天上落下来已经有二三百年了,是一件了不起的东西。不久便来了车,小心翼翼地将它运走了。
这使我们都很惊奇!这又怪又丑的石头,原来是天上的呢!它补过天,在天上发过热,闪过光,我们的先祖或许仰望过它,它给了他们光明,向往,憧憬;而它落下来了,在污土里,荒草里,一躺就是几百年了?
贾平凹散文关于读书的(2)
上世纪80年代中期,西北这片黄土地里孕育了众多的作家,形成了一股风叫“西风烈”,贾平凹就是“西风烈”中的风云作家,而且当时已很有名气,我当时作为共和国的一名军人,进驻西安、长安、蓝田、周至、耿峪等关中、陕南之地,在西北这片热土地工作、生活了两年多,因我和著名作家贾平凹同一片热土上工作和生活,就一直想拜见这位心目中的写作大师,但军人的天职使我们始终未能谋面,不过,自从有了到西安的经历后,“贾平凹”的名字深深地刻印在我的心里,永远抹不掉,我也颇爱读他的书。缘于这种情感,最近我特意到书店里挑选了一本贾平凹散文(卷二、风雅),题目就叫《矮纸斜行闲作草》,题目来自陆游《临安春雨初霁》的“矮纸斜行闲作草”一句,我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书,清新的目录首先就拴住了眼球,引人入胜,如:“使短篇小说短起来”、“散文就是散文”、“黄土论语”、“我的诗书画”、“在西京饭店读画的”、“读吴三大书品”、“读张爱玲”、“读稿人语”,在这片天地里,囊括了贾平凹先生研磨文采、品论丹青之作七十八篇。既有自我告诫的短文,又有读、观、论作家、艺术家的文学、书画文章,仿佛就是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精神大餐,使我不由地打开了正文,从篇章和字里行间品出了个中滋味,散文内容丰富,人情种种,从平凡的事物中寻求真、善、美,耐人品读,使我读来赏心悦目,爱不释手,虽与贾先生不能面对面的畅谈,但可以在白纸黑字中心与心的交流,平心而论,我觉得贾平凹先生不愧为大家风范,顿生高山仰止的感觉,读,读得淋漓尽致,观,观得入木三分,论,论得力透纸背,透露出真性情,展示出大家风,无论对己也好,对人也罢,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你看他对自己的告诫:为什么将每一事、每一人、每一景,一味地去模拟而堆砌那些繁琐的细节呢?以为这样就是有了生活气息,有了地方色彩吗?就是论事地写去,你认为最深刻了,最宏富了,其实适得其反!请你明白:现代文学是内向的文学,暗示的文学,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对生活的概括和选择上。贾平凹还对作品的价值进行告诫,他认为,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作者本身,你不要害怕没有评论家重视你,不要害怕一些读者不习惯的,艺术是在突破中发展的,它是靠征服而存在,不是求迎合而可怜地活着。
读到这里,我们不妨停下来思考一下,像贾平凹这样的著名作家都这样惊人的谦虚的,进行自我告诫、内心独白,大家终归是大家。从另一个角度讲,他这看起来是自我告诫,而更重要的是在提醒着全国千千万万的作家及文学爱好者,来重新审视文学,把握文学的意义和定性,也揭示了文学创作的真谛。
我们不妨再看他在写散文方面的告诫:一位大家出现,天下学子万千;大家可以使学子受益,大家也可以使学子得损。记住:任何大家,任何名著,当你学习他的时候,必须将他拉在你的脚下,这不是狂妄,而正是知其长,知其短,得精神以弃皮毛。请不要在名山上做文章,请不要在胜景上做文章,你到日常生活中去吧,让日常生活走进散文中来,真文才是新文,新文才是奇文。
贾平凹先生还强调:散文更重要的还是细节,甚至比小说来得更精,来得更纯;才、识、学,比任何艺术门类都检验的严格,真实的感受,独特的吟味,幽深的寓意,靠得不是编造故事的天才,靠得不是红红绿绿词汇的'游戏。
这位被公认为耐得住寂寞的大作家唤醒大家:可以说,耐不住寂寞,耐不住孤独,是最致命的弱点。一部《西游记》,难道还不能给你“取经唯诚,伏怪以力”的启示吗?艺术的道理有的可以说出,有时还不能说出,达摩可以面壁十年,你何不潜心去“悟”那些意会而不可言出的艺术真谛呢?要虚,虚怀天下风雨,你便有源于高度的自觉,而不沦于就事论事;要静,静观自然万象,你便有精于其道的自信,而不溺于俗艳浮华。
贾平凹还警示弄文学的人:天才的长处极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
书中,贾平凹先生还论了什么是好语言,之一:充分地表现情绪,之二:和谐地搭配虚词,之三:多用新鲜、准确的动词。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有一种意识,对于现实生活这种意识愈是强烈,愈能把握作品的总体结构和局部枝末细节。这种意识的产生,得源于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认识,这便也就具备了作品的底蕴。作品的深刻与否,并不建立在胆子的大小,作家的文采才华,同样也不等于嚣喧汹汹。中国几千年的文学,陶渊明、白居易、苏轼、柳宗元、韩愈、司马迁、曹雪芹、蒲松龄,尽管他们的风格各异,但反映的自然、社会、人生心灵之空与灵,这是一脉相承的,空与灵,这是中国文学的一项大财富。
贾平凹还说:什么人说什么话,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文学语言。有人心里狠毒,写出的文学就阴冷,有人正在恋爱期,文字就灿烂。有人才气大,有人才气小,大气的文字如大山莽岭,小才的写的老实,讲究章法,是小盆景。文学,换一种说法即虚构性写作,得明白掌握两点,一是会讲故事,二是会用细节。故事就是好的情节,情节可以任意编排,细节却必须真实了再真实,有了真实细节,再离奇的故事都有人信,没有细节,再真实发生的故事写出来人都不信。文学语言是一个迷宫,正因为是迷宫,才让我们产生追究它的兴趣。
贾平凹先生对中国散文史也有很深的研究,他说,纵观中国的散文史,它的兴衰沉浮有一个规律,就是一旦失去时代社会的实感,缺乏真情,他就衰落了。一旦衰落,就必然有人要站出来,以自己的创作和理论改变时风,这便是散文大家的产生,散文大家都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历史上的散文八大家莫不是如此。
这位以写农村题材小说闻名的作家强调:深入生活,这样我们的感觉才能敏锐,作品才能有浑然之气、鲜活之气、清正之气。
贾平凹还《观浩然逆书》、《读灯下心语》,论孙犁的意义,读卞毓方散文,在洛阳读稿,任思维纵横驰骋,让文字自然流露,使我们领受的是无穷的教益,深切地感受到了这本书的真正魅力所在。
乔显德
【贾平凹散文读书的】相关文章:
贾平凹散文的特点08-11
贾平凹散文《风雨》10-01
贾平凹散文《猎手》10-20
浅谈贾平凹散文07-28
贾平凹散文写景散文08-30
浅析贾平凹的散文11-11
贾平凹散文《红狐》07-30
贾平凹散文《朋友》08-14
浅析贾平凹的散文08-20
贾平凹优美散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