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时间:2024-06-29 09:50:08 记承天寺夜游 我要投稿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所见的月下美景,抒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1

  一、填空

  ⒈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同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著有《东坡文集》。

  ⒉本文以“月”为线索,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光下的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苦闷心情。(主题)

  二、注音或写汉字

  寝(qīn)藻荇(zǎo xìnɡ)遂(suì)深邃(suì)

  三、古今异义

  ⒈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但 古义:只(是)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闲人 古义:悠闲自在的人今义:无所事事的人

  ⒉月色入户 户 古义:门 今义:窗子

  四、主要问题

  ⒈文中集中写景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庭院月色。

  ⒉“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现作者怎样思想感情?

  画龙点睛。文章前面的写景为后面的抒情铺垫,表现被贬官的愤懑抑郁又自嘲、自解、自慰的心情和乐观豁达的心境。

  ⒊写出三句含有“月”字的古诗词名句

  (1)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

  (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3)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

  ⒋《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⒌《水调歌头》的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2

  一、文学常识

  选自《苏轼文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理解性默写

  1. 全文的主旨句: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 文中抒发作者感受的句子(全文的画龙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 本文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色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 文中正面写月的句子:月色入户。

  5. 文中侧面写月的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6. 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找出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

  ①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② 怀民亦未寝。 ③相与步于中庭。 ④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 文中表现作者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解衣欲睡”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8. 文中“念无与为乐者”一句中“念”的结果是: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9. 作者夜游的原因:月色入户。

  10. 作者寻张怀民的原因:念无与为乐者。

  11. 文中比喻庭院中月光清澈透明的词语:积水空明。

  12. 文中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的词语:藻荇交横。

  三、简答题

  1. 概括课文段意。

  第一段——记叙作者与好友在寺院中散步,共赏月景(寻伴夜游)。

  第二段——描写庭院月色(庭院月色)。

  第三段——抒写作者感受(月下感叹)。

  2. 概括全文中心:

  这篇游记描绘了在承天寺夜游时看到的月下美景,抒发了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 全文最后一段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自嘲、自矜、自解、自慰,以及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4.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好在哪里?

  该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皎洁的月光比作清澈透明的积水,把竹子、柏树的影子比作藻荇。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庭院月色美景,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

  5. 古人爱把竹、柏比作君子,比作好友。此文作者也写了竹柏,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和张怀民之间深厚的友情。

  6. 如何理解“闲人”:

  ① 指性情高雅的人; ② 包含了作者被贬的悲凉与对人生的感慨。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归纳】相关文章:

《记承天寺夜游》知识考点08-04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文知识点归纳10-30

记承天寺夜游的基础知识09-16

《记承天寺夜游》相关文言知识09-03

记承天寺夜游文言知识复习07-28

记承天寺夜游02-20

《记承天寺夜游》10-25

记承天寺夜游11-01

记承天寺夜游-记承天夜游文言现象09-15

《记承天寺夜游》相关文言知识整理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