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黄昏》鉴赏

时间:2024-08-20 08:40:36 金磊 季羡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季羡林《黄昏》鉴赏

  导语:文章着重描写了黄昏来和去的情形。作者发展了他超凡的想象,运用纷繁的景象编织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黄昏图,类似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原文: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感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

  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他们渴望着静息,渴望着梦的来临。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们的眼,也糊了他们的心。他们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乱着,把黄昏关在门外,倘若有人问:你看到黄昏了没有?黄昏真美啊,他们却茫然了。

  他们怎能不茫然呢?当他们再从屋里探出头来寻找黄昏的时候,黄昏早随了白茫茫的烟的消失,树梢上金色的消失,鸦背上日色的消失而消失了。只剩下朦胧的夜。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

  黄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这我说不清。又有谁说得清呢?我不能够抓住一把黄昏,问它到底。从东方吗?东方是太阳出的地方。从西方吗?西方不正亮着红霞吗?从南方吗?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看来只有说从北方来的最适宜了。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极端,是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像里描画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和白茫茫的冰山。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边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朦胧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这里蜕化出来吗?

  然而,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融入琮的水声里,水面在阒静里透着微明;漫过了山顶,留给它们星的光和月的光;漫过了小村,留下了苍茫的暮烟……给每个墙角扯下了一片,给每个蜘蛛网网住了一把。以后,又漫过了寂寞的沙漠,来到我们的国土里。我能想像: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像——像什么呢?是不是应当像一阵灰蒙的白雾?或者像一片扩散的云影?跑了来,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阴影,又跑了去,来到我们的国土里,随了弥漫在远处的白茫茫的烟,随了树梢上的淡淡的金黄色。也随了暮鸦背上的日色,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但是,在门外,它却不管人们关心不关心,寂寞地,冷落地,替他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气仿佛真牛乳似的凝结起来,但似乎又在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流动。它带来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但是死寂吗?却并不,再比现在沉默一点,也会变成坟墓般地死寂。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幽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空像一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这里,那里,点缀着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

  给人们关在门外,是我这样说吗?我要小心,因为所谓人们,不是一切人们,也绝不会是一切人们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常常呆在天井里等候黄昏的来临。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表明我比别人强。意思很简单,就是:别人不去,也或者是不愿意去,这样做。我(自然也还有别人)适逢其会地常常这样做而已。常常在夏天里,我坐在很矮的小凳上,看墙角里渐渐暗了起来,四周的白墙也布上了一层淡淡的黑影。在幽暗里,夜来香的花香一阵阵地沁入我的心里。天空里飞着蝙蝠。檐角上的蜘蛛网,映着灰白的天空,在朦胧里,还可以数出网上的线条和粘在上面的蚊子和苍蝇的尸体。在不经意的时候蓦地再一抬头,暗灰的天空里已经嵌上闪着眼的小星了。在冬天,天井里满铺着白雪。我蜷伏在屋里。当我看到白的窗纸渐渐灰了起来,炉子里在白天里看不出颜色来的火焰渐渐红起来、亮起来的时候。我也会知道:这是黄昏了。我从风门的缝里望出去:灰白的天空,灰白的盖着雪的屋顶。半弯惨淡的凉月印在天上,虽然有点儿凄凉,但仍然掩不了黄昏的美丽。这时,连常常坐在天井里等着它来临的人也不得不蜷伏在屋里。只剩了灰蒙的雪色伴了它在冷清的门外,这幻变的朦胧的世界造给谁看呢?黄昏不觉得寂寞吗?

  但是寂寞也延长不多久。黄昏仍然要走的。李商隐的诗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不正慨叹黄昏的不能久留吗?它也真的不能久留,一瞬眼,这黄昏,像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走了。

  走了,真的走了。现在再让我问:黄昏走到哪里去了呢?这我不比知道它从哪里来的更清楚。我也不能抓住黄昏的尾巴,问它到底。但是,推想起来,从北方来的应该到南方去的罢。谁说不是到南方去的呢?我看到它怎样走的了。——漫过了南墙;漫过了南边那座小山,那片树林;漫过了美丽的南国。一直到辽旷的非洲。非洲有耸峭的峻岭;岭上有深邃的永古苍暗的大森林。再想下去,森林里有老虎。老虎?黄昏来了,在白天里只呈露着淡绿的暗光的眼睛该亮起来了罢。像不像两盏灯呢?森林里还该有莽苍葳蕤的野草,比人高。草里有狮子,有大蚊子,有大蜘蛛,也该有蝙蝠,比平常的蝙蝠大。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薄处,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漏了进来,一条条灿烂的金光,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幻成五色绚烂的彩雾。也该有萤火虫罢。现在一闪一闪地亮起来了,也该有花,但似乎不应该是夜来香或晚香玉。是什么呢?是一切毒艳的恶之花。在毒气里,不只应该产生恶之花吗?这花的香慢慢融入棕红色的空气里,融入绚烂的彩雾里。搅乱成一团,滚成一团暖烘烘的热气。然而,不久这热气就给微明的夜色消溶了。只剩一闪一闪的萤火虫,现在渐渐地更亮了。老虎的眼睛更像两盏灯了,在静默里瞅着暗灰的天空里才露面的星星。

  然而,在这里,黄昏仍然要走的。再走到哪里去呢?这却真的没人知道了。——随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里去吗?随了眨着眼的小星爬上了天河吗?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吗?随了西天的晕红消溶在远山的后面吗?这又有谁能明白地知道呢?我们知道的,只是:它走了,带了它的寂寞和美丽走了,像一丝微,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走了。——现在,现在我再有什么可问呢?等候明天吗?明天来了,又明天,又明天。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把门关上了。关在门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头出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鉴赏: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是黑暗的序幕、漫漫长夜的起点。但在季先生的笔下,黄昏却是神秘的,是平凡无奇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黄昏天天与人们打着交道;然而,它却是十分美丽迷人的:“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 …… 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可叹人们为何不能发现它的美呢?我们不就正好是将美丽的黄昏关在门外的那些人吗?黄昏天天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发现它的美丽之所在。还是罗丹说得好:“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人们为何总是缺少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呢?也许这正是作家区别于一般人的地方吧!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借用王国维的话来形容季先生的散文是再恰当不过了,阅世浅,性情真也许是季老散文动人心灵的原因之所在。初读《黄昏》,你会觉得文章与其他写黄昏的散文无别样之感;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其实它极具条理性。文章按逻辑顺序行文,衔接流畅,一气呵成,读者在读后便有一种说不出的熨贴之感。文章开篇用“有几个人觉到黄昏的存在呢?”的问句引出话题;通过第3,8段的自然过渡和衔接,一卷黄昏来去图便悄然展示在读者面前;最后一段再次理清文章的线索,认真读完这一段,你便会对文章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真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之典范也。

  文章着重描写了黄昏来和去的情形。作者发展了他超凡的想象,运用纷繁的景象编织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黄昏图,类似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因此,我们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遨游在瑰丽想象的海洋,感受其语言的馨香,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感。我同意有人的评价,说季先生老年的散文是以大朴无华为其追求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季先生不会华彩铺陈。他的早期散文,描写风物,其色彩之浓艳,章句之炜华,几乎令人怀疑他就是印象派大师莫奈之流,以《黄昏》一篇为其代表;如果用“笛之悠扬、鹤之嘹唳、酒之醇芳”,都无法描述季先生对黄昏的感受,这是一曲精彩的《黄昏颂》,或许只有斯特劳斯的音乐可以和它比美。对于文章的写作手法我不想多说,大家都知道文章运用了比喻,通感,顶真等多种手法将黄昏描写的生动而逼真。

  文章中多次出现“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的日色”这些意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作者正是想要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来唤起读者心理的共鸣,事实上,他做到了。而“夜来了,慢慢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日光的夜,流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这段黑夜与黄昏的对比,你是否意识到作者分析的精辟呢?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你不妨拈来几处自己细细地品味品味吧!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民盟盟员、中共党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经历

  季羡林的家乡官庄位于山东省临清县内,在他出生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穷了,而官庄又是临清县中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因此,季羡林整个童年的记忆就只有一片灰黄——一种贫苦的色调。

  季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形同贫农。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叔父季嗣诚。祖父母早亡,他们留下了三个儿子,季羡林的父亲行大(在家族的大排行中行七)。两个叔父,最小的一个无父无母,送了人,改姓刁。剩下父亲和叔父两个人,上无怙恃,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很难有吃饱饭的时候。饿得没有办法时,兄弟俩就到村南枣树林子里去,捡掉在地上的烂枣充饥。看来,乡下是待不下去了,待下去会饿死。兄弟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到大城市里去找一条活路。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兄弟俩商量决定离开官庄,去济南谋活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季嗣诚在济南找到了固定的工作,而季羡林的父亲季嗣廉依然没能安定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兄弟俩又商量着让哥哥回到老家务农,而弟弟则继续留在济南闯天下,这样既能让祖上留下来的田地不被荒废掉,又能确保家里的开支来源。因此,季嗣廉一个人回到了官庄,而季嗣诚则留在济南赚钱养家。靠着打工的收入,季嗣诚不但养活了自己,他还时不时的给哥哥寄些钱回去。而季嗣廉就靠着弟弟的接济生活,并且还娶上了媳妇。这样的日子虽艰苦,但也平和快乐。不久后季羡林出生了,作为季家的长子嫡孙,他的出生是季家的一大喜事,但是此刻,远在济南的叔父却突然失了业。叔父的失业,预示着季家断了经济来源,这一切让季家一下子陷入窘境,而叔父也在贫困失落中流落到了关东。

  绝望的人往往有两种想法,要么是破罐破摔,堕落到底;还有一种是拼尽全力,最后一搏。而季嗣诚正是属于后者。在东三省漂泊的他,竞选择用口袋里仅剩的最后五角钱买了一张湖北赈灾奖券。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穷困潦倒的他竟然突然被幸运之神眷顾,这张寄托着最后希望的彩票没有让季嗣诚失望,他中了头奖,于是钱哗哗地咂进了季嗣诚的口袋。一夜暴富的季嗣诚没有忘记在家乡的哥哥,他立刻汇了一大笔钱回家。于是,季嗣廉也在倾刻间成为了暴发户,他立即用弟弟给的钱在老家买了60亩带水井的地,同时用高得离谱的价格盖了五间大瓦房。土地和房子有了,那面子也得有。于是,季嗣廉又开始大肆宴请宾客,他要为季家争气,让自己彻底摆脱贫困的过去。结果,他的豪气挥霍,换来的是千金散尽。钱用光了,便开始变卖家当,最后连那60亩的水井地和五间气派的大瓦房也都被卖掉了。顷刻间,季家人从云端又跌回地面,成为度日艰难的破落户。

《季羡林《黄昏》鉴赏.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季羡林《黄昏》鉴赏】相关文章:

季羡林《黄昏》04-18

季羡林散文《黄昏》03-22

季羡林散文黄昏03-23

季羡林《黄昏》原文及赏析05-22

季羡林作品《黄昏》原文06-18

季羡林《黄昏》原文及赏析01-31

季羡林《黄昏》阅读训练及答案06-13

季羡林清塘荷韵的鉴赏12-20

季羡林《儿时的事》原文鉴赏03-23

文章
代写

资深编辑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季羡林《黄昏》鉴赏

  导语:文章着重描写了黄昏来和去的情形。作者发展了他超凡的想象,运用纷繁的景象编织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黄昏图,类似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

  原文:

  黄昏是神秘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但是,年滚着年,月滚着月,他们活下去有数不清的天,也就有数不清的黄昏。我要问:有几个人感觉到这黄昏的存在呢?

  早晨,当残梦从枕边飞去的时候,他们醒转来,开始去走一天的路。他们走着,走着,走到正午,路陡然转了下去。仿佛只一溜,就溜到一天的末尾,当他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仿佛有什么东西轻轻地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知道:夜来了。他们渴望着静息,渴望着梦的来临。不久,薄冥的夜色糊了他们的眼,也糊了他们的心。他们在低隘的小屋里忙乱着,把黄昏关在门外,倘若有人问:你看到黄昏了没有?黄昏真美啊,他们却茫然了。

  他们怎能不茫然呢?当他们再从屋里探出头来寻找黄昏的时候,黄昏早随了白茫茫的烟的消失,树梢上金色的消失,鸦背上日色的消失而消失了。只剩下朦胧的夜。这黄昏,像一个春宵的轻梦,不知在什么时候漫了来,在他们心上一掠,又不知在什么时候去了。

  黄昏走了。走到哪里去了呢?——不,我先问:黄昏从哪里来的呢?这我说不清。又有谁说得清呢?我不能够抓住一把黄昏,问它到底。从东方吗?东方是太阳出的地方。从西方吗?西方不正亮着红霞吗?从南方吗?南方只充满了光和热,看来只有说从北方来的最适宜了。倘若我们想了开去,想到北方的极端,是北冰洋,我们可以在想像里描画出:白茫茫的天地,白茫茫的雪原和白茫茫的冰山。再往北,在白茫茫的天边上,分不清哪是天,是地,是冰,是雪,只是朦胧的一片灰白。朦胧灰白的黄昏不正应当从这里蜕化出来吗?

  然而,蜕化出来了,却又扩散开去。漫过了大平原,大草原,留下了一层阴影;漫过了大森林,留下了一片阴郁的黑暗,漫过了小溪,把深灰色的暮色融入琮的水声里,水面在阒静里透着微明;漫过了山顶,留给它们星的光和月的光;漫过了小村,留下了苍茫的暮烟……给每个墙角扯下了一片,给每个蜘蛛网网住了一把。以后,又漫过了寂寞的沙漠,来到我们的国土里。我能想像:倘若我迎着黄昏站在沙漠里,我一定能看着黄昏从辽远的天边上跑了来,像——像什么呢?是不是应当像一阵灰蒙的白雾?或者像一片扩散的云影?跑了来,仍然只是留下一片阴影,又跑了去,来到我们的国土里,随了弥漫在远处的白茫茫的烟,随了树梢上的淡淡的金黄色。也随了暮鸦背上的日色,轻轻地落在人们的心头,又被人们关在门外了。

  但是,在门外,它却不管人们关心不关心,寂寞地,冷落地,替他们安排好了一个幻变的又充满了诗意的童话般的世界,朦胧微明,正像反射在镜子里的影子,它给一切东西涂上银灰的梦的色彩。牛乳色的空气仿佛真牛乳似的凝结起来,但似乎又在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流动。它带来了阒静,你听:一切静静的,像下着大雪的中夜。但是死寂吗?却并不,再比现在沉默一点,也会变成坟墓般地死寂。仿佛一点也不多,一点也不少,幽美的轻适的阒静软软地黏黏地浓浓地压在人们的心头,灰的天空像一张薄幕;树木,房屋,烟纹,云缕,都像一张张的剪影,静静地贴在这幕上。这里,那里,点缀着晚霞的紫曛和小星的冷光。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像一片月明楼上传来的悠扬的笛声,一声缭绕在长空里亮唳的鹤鸣;像陈了几十年的绍酒;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

  给人们关在门外,是我这样说吗?我要小心,因为所谓人们,不是一切人们,也绝不会是一切人们的。我在童年的时候,就常常呆在天井里等候黄昏的来临。我这样说,并不是想表明我比别人强。意思很简单,就是:别人不去,也或者是不愿意去,这样做。我(自然也还有别人)适逢其会地常常这样做而已。常常在夏天里,我坐在很矮的小凳上,看墙角里渐渐暗了起来,四周的白墙也布上了一层淡淡的黑影。在幽暗里,夜来香的花香一阵阵地沁入我的心里。天空里飞着蝙蝠。檐角上的蜘蛛网,映着灰白的天空,在朦胧里,还可以数出网上的线条和粘在上面的蚊子和苍蝇的尸体。在不经意的时候蓦地再一抬头,暗灰的天空里已经嵌上闪着眼的小星了。在冬天,天井里满铺着白雪。我蜷伏在屋里。当我看到白的窗纸渐渐灰了起来,炉子里在白天里看不出颜色来的火焰渐渐红起来、亮起来的时候。我也会知道:这是黄昏了。我从风门的缝里望出去:灰白的天空,灰白的盖着雪的屋顶。半弯惨淡的凉月印在天上,虽然有点儿凄凉,但仍然掩不了黄昏的美丽。这时,连常常坐在天井里等着它来临的人也不得不蜷伏在屋里。只剩了灰蒙的雪色伴了它在冷清的门外,这幻变的朦胧的世界造给谁看呢?黄昏不觉得寂寞吗?

  但是寂寞也延长不多久。黄昏仍然要走的。李商隐的诗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诗人不正慨叹黄昏的不能久留吗?它也真的不能久留,一瞬眼,这黄昏,像一个轻梦,只在人们心上一掠,留下黑暗的夜,带着它的寂寞走了。

  走了,真的走了。现在再让我问:黄昏走到哪里去了呢?这我不比知道它从哪里来的更清楚。我也不能抓住黄昏的尾巴,问它到底。但是,推想起来,从北方来的应该到南方去的罢。谁说不是到南方去的呢?我看到它怎样走的了。——漫过了南墙;漫过了南边那座小山,那片树林;漫过了美丽的南国。一直到辽旷的非洲。非洲有耸峭的峻岭;岭上有深邃的永古苍暗的大森林。再想下去,森林里有老虎。老虎?黄昏来了,在白天里只呈露着淡绿的暗光的眼睛该亮起来了罢。像不像两盏灯呢?森林里还该有莽苍葳蕤的野草,比人高。草里有狮子,有大蚊子,有大蜘蛛,也该有蝙蝠,比平常的蝙蝠大。夕阳的余晖从树叶的稀薄处,透过了架在树枝上的蜘蛛网,漏了进来,一条条灿烂的金光,照耀得全林子里都发着棕红色,合了草底下毒蛇吐出来的毒气,幻成五色绚烂的彩雾。也该有萤火虫罢。现在一闪一闪地亮起来了,也该有花,但似乎不应该是夜来香或晚香玉。是什么呢?是一切毒艳的恶之花。在毒气里,不只应该产生恶之花吗?这花的香慢慢融入棕红色的空气里,融入绚烂的彩雾里。搅乱成一团,滚成一团暖烘烘的热气。然而,不久这热气就给微明的夜色消溶了。只剩一闪一闪的萤火虫,现在渐渐地更亮了。老虎的眼睛更像两盏灯了,在静默里瞅着暗灰的天空里才露面的星星。

  然而,在这里,黄昏仍然要走的。再走到哪里去呢?这却真的没人知道了。——随了淡白的稀疏的冷月的清光爬上暗沉沉的天空里去吗?随了眨着眼的小星爬上了天河吗?压在蝙蝠的翅膀上钻进了屋檐吗?随了西天的晕红消溶在远山的后面吗?这又有谁能明白地知道呢?我们知道的,只是:它走了,带了它的寂寞和美丽走了,像一丝微,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走了。——现在,现在我再有什么可问呢?等候明天吗?明天来了,又明天,又明天。当人们看到远处弥漫着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上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日色飞回来的时候,又仿佛有什么东西压在他们的心头,他们又渴望着梦的来临。把门关上了。关在门外的仍然是黄昏,当他们再伸头出来找的时候,黄昏早已走了。从北冰洋跑了来,一过路,到非洲森林里去了。再到,再到哪里,谁知道呢?然而,夜来了:漫漫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月光的夜,浮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

  鉴赏:

  黄昏是一个时间概念,是白天与黑夜的过渡,是黑暗的序幕、漫漫长夜的起点。但在季先生的笔下,黄昏却是神秘的,是平凡无奇的,“只要人们能多活下去一天,在这一天的末尾,他们便有个黄昏。”黄昏天天与人们打着交道;然而,它却是十分美丽迷人的:“黄昏真像一首诗,一支歌,一篇童话; …… 像一切美到说不出来的东西,说不出来,只能去看;看之不足,只能意会;意会之不足,只能赞叹。——然而却终于给人们关在门外了。”可叹人们为何不能发现它的美呢?我们不就正好是将美丽的黄昏关在门外的那些人吗?黄昏天天与自己擦肩而过,却无法发现它的美丽之所在。还是罗丹说得好:“生活并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中人们为何总是缺少这双发现美的眼睛呢?也许这正是作家区别于一般人的地方吧!

  “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 借用王国维的话来形容季先生的散文是再恰当不过了,阅世浅,性情真也许是季老散文动人心灵的原因之所在。初读《黄昏》,你会觉得文章与其他写黄昏的散文无别样之感;但细细品读,你会发现,其实它极具条理性。文章按逻辑顺序行文,衔接流畅,一气呵成,读者在读后便有一种说不出的熨贴之感。文章开篇用“有几个人觉到黄昏的存在呢?”的问句引出话题;通过第3,8段的自然过渡和衔接,一卷黄昏来去图便悄然展示在读者面前;最后一段再次理清文章的线索,认真读完这一段,你便会对文章结构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从而产生意犹未尽的感觉。这真所谓“形散而神不散”之典范也。

  文章着重描写了黄昏来和去的情形。作者发展了他超凡的想象,运用纷繁的景象编织了一幅疏密有致,清幽寂静的黄昏图,类似于意识流的写作手法;因此,我们沿着作者思维的轨迹,遨游在瑰丽想象的海洋,感受其语言的馨香,有一种无法言表的愉悦感。我同意有人的评价,说季先生老年的散文是以大朴无华为其追求的,但是并不意味着季先生不会华彩铺陈。他的早期散文,描写风物,其色彩之浓艳,章句之炜华,几乎令人怀疑他就是印象派大师莫奈之流,以《黄昏》一篇为其代表;如果用“笛之悠扬、鹤之嘹唳、酒之醇芳”,都无法描述季先生对黄昏的感受,这是一曲精彩的《黄昏颂》,或许只有斯特劳斯的音乐可以和它比美。对于文章的写作手法我不想多说,大家都知道文章运用了比喻,通感,顶真等多种手法将黄昏描写的生动而逼真。

  文章中多次出现“白茫茫的烟,树梢上淡淡涂了一层金黄色,一群群的暮鸦驮着的日色”这些意象在生活中是很常见的,作者正是想要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意象来唤起读者心理的共鸣,事实上,他做到了。而“夜来了,慢慢的漆黑的夜,闪着星光和日光的夜,流动着暗香的夜——只是夜,长长的夜,夜永远也不完,黄昏呢?——黄昏永远不存在人们的心里的。只一掠,走了,像一个春宵的轻梦。”这段黑夜与黄昏的对比,你是否意识到作者分析的精辟呢?文中还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你不妨拈来几处自己细细地品味品味吧!

  作者简介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民盟盟员、中共党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与饶宗颐并称为“南饶北季”。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能阅俄文、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2009年7月11日11时10分,季羡林逝世,享年98岁。

  人物经历

  季羡林的家乡官庄位于山东省临清县内,在他出生的时候这里已经很穷了,而官庄又是临清县中最贫困的村庄之一。因此,季羡林整个童年的记忆就只有一片灰黄——一种贫苦的色调。

  季家是一个破落的农户,形同贫农。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叔父季嗣诚。祖父母早亡,他们留下了三个儿子,季羡林的父亲行大(在家族的大排行中行七)。两个叔父,最小的一个无父无母,送了人,改姓刁。剩下父亲和叔父两个人,上无怙恃,孤苦伶仃,寄人篱下,很难有吃饱饭的时候。饿得没有办法时,兄弟俩就到村南枣树林子里去,捡掉在地上的烂枣充饥。看来,乡下是待不下去了,待下去会饿死。兄弟俩商量了一下,决定到大城市里去找一条活路。 等到他们长大成人后,为了改变贫穷的命运,兄弟俩商量决定离开官庄,去济南谋活路。

  经过一段时间的打拼,季嗣诚在济南找到了固定的工作,而季羡林的父亲季嗣廉依然没能安定下来。在这样的情况下,兄弟俩又商量着让哥哥回到老家务农,而弟弟则继续留在济南闯天下,这样既能让祖上留下来的田地不被荒废掉,又能确保家里的开支来源。因此,季嗣廉一个人回到了官庄,而季嗣诚则留在济南赚钱养家。靠着打工的收入,季嗣诚不但养活了自己,他还时不时的给哥哥寄些钱回去。而季嗣廉就靠着弟弟的接济生活,并且还娶上了媳妇。这样的日子虽艰苦,但也平和快乐。不久后季羡林出生了,作为季家的长子嫡孙,他的出生是季家的一大喜事,但是此刻,远在济南的叔父却突然失了业。叔父的失业,预示着季家断了经济来源,这一切让季家一下子陷入窘境,而叔父也在贫困失落中流落到了关东。

  绝望的人往往有两种想法,要么是破罐破摔,堕落到底;还有一种是拼尽全力,最后一搏。而季嗣诚正是属于后者。在东三省漂泊的他,竞选择用口袋里仅剩的最后五角钱买了一张湖北赈灾奖券。这时候奇迹发生了,穷困潦倒的他竟然突然被幸运之神眷顾,这张寄托着最后希望的彩票没有让季嗣诚失望,他中了头奖,于是钱哗哗地咂进了季嗣诚的口袋。一夜暴富的季嗣诚没有忘记在家乡的哥哥,他立刻汇了一大笔钱回家。于是,季嗣廉也在倾刻间成为了暴发户,他立即用弟弟给的钱在老家买了60亩带水井的地,同时用高得离谱的价格盖了五间大瓦房。土地和房子有了,那面子也得有。于是,季嗣廉又开始大肆宴请宾客,他要为季家争气,让自己彻底摆脱贫困的过去。结果,他的豪气挥霍,换来的是千金散尽。钱用光了,便开始变卖家当,最后连那60亩的水井地和五间气派的大瓦房也都被卖掉了。顷刻间,季家人从云端又跌回地面,成为度日艰难的破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