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

时间:2023-11-02 14:36:29 兴亮 季羡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起散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短小精悍,表现真人真事真是感情的问题。你有了解过散文的写作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季羡林《寻梦》原文

  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我瞪大了眼睛看着黑暗,一直看到只觉得自己的眼睛在发亮。眼前飞动着梦的碎片,但当我想到把这些梦的碎片捉起来凑成一个整个的时候,连碎片也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眼前剩下的就只有母亲依稀的面影……

  在梦里向我走来的就是这面影。我只记得,当这面影才出现的时候,四周灰蒙蒙的,母亲仿佛从云堆里走下来,脸上的表情有点儿同平常不一样,像笑,又像哭,但终于向我走来了。 我是在什么地方呢?这连我自己也有点儿弄不清楚。最初我觉得自己是在现在住的屋子里。母亲就这样一推屋角上的小门,走了进来,橘黄色的电灯罩的穗子就罩在母亲头上。于是我又想了开去,想到哥廷根的全城:我每天去上课走过的两旁有惊人的粗的橡树的古旧的城墙,斑驳陆离的灰黑色的老教堂,教堂顶上的高得有点儿古怪的尖塔,尖塔上面的晴空。

  然而,我的眼前一闪,立刻闪出一片芦苇。芦苇的稀薄处还隐隐约约地射出了水的清光。这是故乡里屋后面的大苇坑。于是我立刻感觉到,不但我自己是在这苇坑的边上,连母亲的面影也是在这苇坑的边上向我走来了。我又想到,当我童年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每个夏天的早晨,天还没亮,我就起来,沿了这苇坑走去,很小心地向水里面看着。当我看到暗黑的水面下有什么东西在发着白亮的时候,我伸下手去一摸,是一只白而且大的鸭蛋。我写不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时再抬头看,往往可以看到对岸空地里的大杨树顶上正有一抹淡红的朝阳———两年前的一个秋天,母亲就静卧在这杨树的下面,永远地,永远地。现在又在靠近杨树的坑旁看到她生前八年没见面的儿子了。

  但随了这苇坑闪出的却是一枝白色灯笼似的小花,而且就在母亲的手里。我真想不出故乡里什么地方有过这样的花。我终于又想了回来,想到哥廷根,想到现在住的屋子。屋子正中的桌子上两天前房东曾给摆上这样一瓶花。那么,母亲毕竟是到哥廷根来过了,梦里的我也毕竟在哥廷根见过母亲了。

  想来想去,眼前的影子渐渐乱了起来。教堂尖塔的影子套上了故乡的大苇坑,在这不远的后面又现出一朵朵灯笼似的白花,在这一些的前面若隐若现的是母亲的面影。我终于也不知道究竟在什么地方看到母亲了。我努力压住思绪,使自己的心静了下来,窗外立刻传来潺潺的雨声,枕上也觉得微微有寒意。我起来拉开窗幔,一缕清光透进来。我向外怅望,希望发现母亲的足迹。但看到的却是每天看到的那一排窗户,现在都沉浸在静寂中,里面的梦该是甜蜜的吧!

  但我的梦却早飞得连影都没有了,只在心头有一线白色的微痕,蜿蜒出去,从这异域的小城一直到故乡大杨树下母亲的墓边,还在暗暗地替母亲担着心:这样的雨夜怎能跋涉这样长的路来看自己的儿子呢?此外,眼前只是一片空,什么东西也看不到了。

  天哪!连一个清清楚楚的梦都不给我吗?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

  鉴赏

  文章都是现当代名家散文,在三位作家的笔下,母亲的形象都是勤劳、纯朴、温柔慈爱、善良贤淑的,三位母亲都是普普通通的家庭主妇,但是她们又都是孕育伟大的功臣。写法上,三文都没有轰轰烈烈的场面,没有惊天动地的事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朴素的语言、细小甚至琐碎的事件,但母亲的爱却如涓涓细流,温暖了每一个平常的日子,母亲的一颦一笑、一针一线、一衣一食,都显得温暖绵长。作者在朴实自然的文笔中饱含了真挚浓烈的情感,抒发了对母亲的热爱、感激、思念,以及自己未能回报母亲的愧疚之情。

  异点

  1. 三篇文章写母爱的切入点不同。季羡林先生的《寻梦》,从梦境入手,重在写“我”的“寻”上,“寻梦”其实是寻母亲,因为是隔着迢迢山水,阴阳两界,想做一个完整清晰的有母亲存在的梦简直是奢侈,所以作者才“寻”得辛苦,“寻”得执着,从哥廷根的教堂尖塔到故乡的大苇坑塘,从童年到现在,作者苦苦追寻母亲的气息,最终却寻而不得,怅望灰天,不禁泪光盈盈。

  周国平先生的《用什么报答母亲》,侧重从“报答”角度切入,母亲80多年的生命历程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为儿女操劳,她放弃了自己青春梦想,把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五个孩子身上。由青春到耄耋,她一点一点地销蚀了美丽的容颜,而五个孩子却在她的精心养育下健康成长。“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回顾母亲忙碌而默默的一生,作者在拳拳的感恩中发出深沉的感叹:“用什么报答母亲?!”

  《我的母亲是春天》侧重从母亲作为“守护神”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入手,写母亲是“我”的守护神,用她的精心守护把“我”从死神的手中拉了回来;母亲是父亲的保护神,“母亲对父亲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父亲对母亲的依赖也是到了极点”;母亲是家庭的守护神,家里的每一寸墙壁都因为有母亲的爱护而鲜活起来,散发着温馨的气息。

  2. 三篇文章写母亲,表达的主题不同。《寻梦》写作时,母亲已经去世,作者在哥廷根,身处异国的他以对母亲对故乡深深怀念的情感为线索,通过想象和联想,借助梦境使母亲、家乡的景物和哥廷根的景物三幅画面交叉、叠映、反复出现,思母、思乡、思国的情感交织在一起。

  《用什么来报答母爱》重点写母亲放弃了自己的青春梦想,辛辛苦苦地拉扯大五个孩子的不易,表现了对母亲的赞美和希望报答母爱的赤子之心。

  《我的母亲是春天》通过写母亲是“我”的守护神,对父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变着法子让一家人吃好等几个典型片段,表现了母亲的无私与伟大,突出了“我的母亲是春天“这一主题。

  3. 三文在塑造母亲的形象上,运用的表现手法有所不同。《寻梦》中母亲的形象模模糊糊,若隐若现,像笑,又像哭,从表达上看,通过对母亲面影的反复抒写,突出作者对亲人、故土的深深思念,有一唱三叹的效果;从结构上看,以母亲的面影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完整,对抒发作者的思念之情起到强化作用。

  《用什么来报答母爱》对母亲有几处外貌描写,年轻时“秀发玉容,一派清纯”,83岁时“一头乌发,身板挺直,步伐稳健,面庞皱纹密布”,由青春靓丽的少女到可亲可感的慈祥老人,时光流逝,年华渐老,唯一不变的是母亲对孩子浓浓的爱。

  季羡林简介

  季羡林(1911.8.6~2009.7.11):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早年留学国外,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阅俄、法文,尤精于吐火罗文(当代世界上分布区域最广的语系印欧语系中的一种独立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精于此语言的几位学者之一。为“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齐飞”,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生前曾撰文三辞桂冠: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国宝。

【季羡林《寻梦》原文赏读】相关文章:

季羡林《寸草心》原文赏读05-23

季羡林《老少之间》原文赏读05-25

季羡林《富春江上》原文赏读05-22

季羡林《我的老师们》原文赏读10-22

季羡林《寻梦》练习及答案05-24

张爱玲《等》原文赏读05-26

梁实秋《了生死》原文赏读05-24

张爱玲《迟暮》原文赏读05-24

梁实秋《吃相》原文赏读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