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自传》读后感

时间:2020-07-15 09:36:14 季羡林 我要投稿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千万不能认为读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欢迎大家分享。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1

  作为学贯中西、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师,季羡林的一生可谓丰富多彩,从幼年时的贫苦生活,少年时寄居叔父家求学,到清华园斑斓的学习生涯、留学德国十年的惊心动魄,再到回到北大历经多次政治运动,仍孜孜以求,最后得以善终的九十五年人生,该受的苦难,该享的荣耀,都没有落下,这是怎样的一笔财富啊!

  季羡林多年如一日献身学术的精神,让我感佩不已。常年四时即起笔耕不辍,留下千万字的作品,世间几人能及?可以说,季羡林是为学术而生的,“文革”动乱中担任打杂人,也不忘翻译印度史诗,一字一字琢磨,那份执着,令人惊叹;耄耋之年,天天奔波在校园与北京图书馆之间,奋笔著作八十万字《糖史》,其毅力比年轻人更甚。古往今来,成为大师者,莫不如是!我辈当铭感在心,向他们学习,为这个世界留下一点自己的东西。

  在季羡林的一生中,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两个阶段,一是他在德国留学期间,遭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的恐怖中,他有家不能回,与亲人也失掉了联系,依然潜心研修梵文、吐火罗文,付出了多少心血,可想而知;二是“大革命”时期,他挨批斗住“牛棚”,工资被停,只发寥寥的生活费。在最艰难的时刻,甚至想到了自杀,但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仰,一心向学。这样的刻苦与坚持,才造就了日后闻名海内外的大师。季羡林一生敢说真话,不屈不饶,留给后人许多人生启迪。正如季羡林自己所说:“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旁边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季羡林和我们这些平凡人一样,有过得意,有过迷茫,有过高潮,也陷入过低谷,无论遇到什么境遇,他都处之泰然,坦然面对,这是我们最应该学习他的方面。

  这部自传,对家庭、妻子、儿女很少着墨,从中可以看出季羡林的家庭生活并不如意。六岁开始的寄人篱下生活,青年时期在德国的十年滞留,都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要影响。妻子德华目不识丁,终生局限于家庭范围内,与拥有博士学位、走过多个国家的世界知名教授有多少话可说,有多少真感情,是很让人怀疑的,难怪自传中只有几处提到“老妻”。据说,季羡林与儿子关系长期紧张,只是逝世前几年父子亲情才得以恢复,一代学术大师的寂寞与感伤,常人能否体会得到?设若季羡林有一个志同道合的伴侣,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又生活在平安祥和的社会大环境中,取得的学术成就是不是更大呢?人生无法假设,也只能成为一个谜,永没有办法解答了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2

  季羡林的大名如雷贯耳,只是这样一位国学大师究竟有着怎样不平凡的人生,一直不甚了了。最近,用了近一个月的晚间时间阅读了《季羡林自传》,对先生有了更多的了解。

  季羡林(1911、8、6―20xx、7、11),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

  说来,和季老倒还是同行,只是咱教是的小朋友。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小。12岁考入正谊中学。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可见,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肩负着创造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老师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不但为人师表,还为学生以后的道路铺满阳光的红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亲了。

  纵观古今中外的教育史,无论是孔子还是陶行知,是苏格拉底还是苏霍姆林斯基,他们之所以能名垂史册,除了在教育理论与实践上的贡献,更重要的一条就是他们都有崇高的人格。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教师是学生心目中最亲切、可信而又十分具体的榜样。因此,教师崇高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人格魅力是指人的政治道德素质、知识水平、美感形象等方面综合起来对他人的感染力,这些方面又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其中又以政治道德素质为主要的、决定的因素。教师应该脱离低级趣味,树立良好形象,即高尚的政治道德形象、渊博的智能形象、高雅的美感形象。政治道德形象是指作为新时代的人类灵魂工程师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处处身体力行,真正为人师表,让学生敬重。智能形象是指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业务能力,善于学习和创新,对学生循循善诱,让学生信服。美感形象是指教师不但要注意仪表、语言美,更要注重心灵美,全心全意热爱每个学生,让学生愿意亲近。这三种形象综合起来形成教师的人格魅力,变成“跟我做”的无声命令并内化为学生向上的动力,这就是教师的影响力。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3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一位受人敬仰的国学大师,也是一位平易近人的长者。

  开卷有益,掩卷有味。从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中,我看到了他对待工作和学习的勤奋钻研、谦虚谨慎,身处逆境的泰然处之,面对学生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这些都让我感触颇多。

  季老的一生,几度起伏,也正是人生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成就了他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的品格。不经历风雨,又怎么见彩虹。只有在风浪中不断磨砺自己,才能成为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读季老的自传,不仅可以了解他丰富的人生经历,更可以学以致用。

  一、眼界宽广、追求远大,永不停止学习的脚步

  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身处一个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时代。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才能更好地工作,才能跟得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过学习的脚步。无论是在日本侵略,时局动荡不安的清华园,还是在被饥饿和战争阴云笼罩的德国小城哥廷根,无论是在幽静的朗润园,还是在破败的.牛棚中,他都始终坚持学习、写作,几十年来笔耕不辍。这也使得他日后能够精通英文、德文、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等12国语言,博学多才,在东亚语系与印度佛教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生都没有停止学习的步伐,更何况是我呢?自从去年来到市政府办公室后,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单位浓郁的学习氛围。办公室许多有着丰富工作经验的领导、同事依然坚持学习,这种学习热情也无时无刻不在激励鼓舞着我。他们对业务的钻研精神,对知识的渴求和热情,都让我钦佩不已。

  来到办公室近一年来,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习的益处。其实,学习是无处不在的:不仅源自书本,更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对工作的实践与感悟。以前,我觉得学习知识是为了在别人面前更好的展示自己,但是,现在我认为:学习更是为了拓展眼界,丰富人生,让自己乐在其中,而不是过多地关注外物的变化。《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伟大总是寓于平凡之中,只有真正享受学习,每天积累一些,学习一些,才能聚沙成塔,成为一名业务精通的优秀干部。

  二、勤奋进取、谦虚严谨,在工作中不断超越自我

  在治学态度上,季羡林先生勤奋严谨,一丝不苟。在担任北大东语系主任和北大副校长期间,他时刻把学生的诉求放在首位,谦虚和蔼、平易近人。有一个故事曾在北大流传多年:有一个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始了,一个外地来的学子背着大包小包走进了校园,他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人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人替自己看包,而自己则轻装去办理手续。老人爽快地答应了。近一个小时过去,学子归来,老人还在尽职尽责地看守。谢过老人,两人分别!几日后是北大的开学典礼,这位年轻的学子惊讶地发现,主席台上就座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正是那一天替自己看行李的老人。我不知道当时这位学子的心情如何,但是听完这个真实的故事,让我感受到了大师的谦虚和蔼、可亲可敬。另外一个故事则让我看到了季羡林先生勤奋刻苦的工作态度:季老每天早上四点钟起床工作,风雨无阻。他到北大工作后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图书馆度过的。他曾在自传中写道:“我也知道每天遛弯、下棋是舒服的,但是几十年来,每个清晨,我都不曾留恋朗润园秀美的景色,直奔图书馆。如果一日不做研究,一日没有收获,晚上躺在床上,我便会惴惴不安,觉得自己在荒废光阴”。已入耄耋之年的季老,却依然如此勤奋的工作。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人生在世,不过短短几十年,所以我们更加不能虚度光阴,而在这几十年中,有多一半时间是在工作的,所以,勤奋进取、谦虚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是取得成绩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来办公室工作之前,我就听说这里工作忙。但来了之后才有更深的体会。这里大到市领导、秘书长,小到科长、科员,晚上加班、周末加班是家常便饭。领导、同事对待工作的兢兢业业,勤奋进取,不计回报,深深感染了我。我想,正是有全市这么多领导干部的默默奉献,才成就了莆田今天的发展成就。

  三、看淡得失、贵在当下,做一个坚毅的人

  季老在书中写道:“经历过这么多困苦,回头再看,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季羡林先生曾经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东语系,并于毕业后远赴德国著名学府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曾经以勤奋、钻研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一手创办了北大东语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的梵文、吐火罗文、佛教等学科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曾经经历了浩劫,被抄家、批斗,在牛棚里一住就是几年;也曾经在平反后先后担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北大副校长等职,蜚声中外。季老的一生,几度起落,无论是无人问津、受人唾弃,还是备受推崇、万人瞩目。在大风大浪中,他始终不喜亦不惧,淡然面对得失。

  改革开放以来,不少为国家发展做出了贡献的人却因为败堕落而倒下了,邱华、志军……他们的人生轨迹让人不胜嘘唏,说到底还是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把个人荣辱与党和国家的事业牢牢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办公室的一名干部,我要时刻以这些反面典型警醒自己,沉下心来,踏实工作,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成绩面前不骄傲,在工作中不断锻炼能力,磨砺品格,完善自我。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季羡林先生之所以被世人所敬仰,不仅因为他的学识,更是因为他宠辱不惊,始终如一的高尚品格。他在“文革”期间依然坚持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又完成了《牛棚杂忆》一书,给后世留下了很多宝贵的财富。季老虽然走了,但是他的精神和品格将会永远地留在我们的心间。

  人生只有一次,能在办公室这个团结进取、富有凝聚力的团体工作,我倍感荣幸。领导的谆谆教诲,同事的殷殷帮助,都让我受益终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把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当作是锻炼能力、磨砺品格的机会,不断超越自我,用勤奋和汗水书写人生的崭新篇章。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4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是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1911年8月6日出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又是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季羡林6岁离开父母,跟叔父到济南读书。从私塾、一师附小到新育小学,因为认识“骡”字而直接读高校12岁考入正谊中学。15岁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山东大学的校长是前清状元、当时的教育厅长王寿彭。季羡林因第一学年连续获得两个甲等第一名,得到了校长奖励的两件墨宝,“从此才有意识地努力学习”。18岁,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得到国文老师、著名作家胡也频、董秋芳等人亲切教诲和鼓励。这里学习的一年,是他一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我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过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我毕生难忘。”

  可见,好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教育事业是天底下最阳光的造福工程,人民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老师肩负着创造人类未来的历史使命。为人师表率先垂范是老师共有的美德,但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老师能够几十年如一日不但为人师表,还为学生以后的道路铺满阳光的红地毯,就更值得可敬可亲了。

  季先生一生对亲人和朋友都是十分真诚的。他多次提到自己的母亲,他在自述中说到“母亲的娘家姓赵,门当户对,她家穷得同我们家差不多,否则也决不会结亲。她家里饭都吃不上,哪里有钱、有闲上学。所以我母亲一个字也不识,活了一辈子,连个名字都没有。她家是在另一个庄上,离我们庄五里路,这个五里路就是我母亲毕生所走的最长的距离。”我无论如何也回忆不起母亲的笑容来,她好像是一辈子都没有笑过。家境贫困,儿子远离,她受尽了苦难,笑容从何而来呢?有一次我回家听对面的宁大婶子告诉我说:“你娘经常说:‘早知道送出去回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放他走的!”简短的一句话里面含着多少辛酸、多少悲伤啊!母亲不知有多少日日夜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啊!然而这个儿子却始终没有归去,一直到母亲离开这个世界。母亲去世时却不在身边是季羡林心中永远的痛。季老在晚年每当谈到母亲就会泪流满面。

  季老文章里最大的特点是朴实,看他的散文就如同与一位熟悉的老朋友侃侃而谈。你不会有生疏难懂的感觉,而且文字又不失优美。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朴素,我想季老的文风与其他人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这朴素了。这样的文风不知是否与他的出生与人品有关呢?我认为是有关联的,另外留学德国10年也是有一定关系的。日尔曼民族就是一个很朴实讲究规矩的民族,10年也许会在他身上有一定影响。

  文化老人季羡林先生20xx年7月11日逝世了,享年98岁。如此高龄去世,在过去被看作“喜丧”。老人一生历经沧桑,有起有落,忧患过,也欢喜过,走时终究福寿全归、功德圆满。

  季羡林先生走了,他也带走了的一段让人唏嘘感慨的历史。他漫长的一生经历过清末、民—国和共和国几个完全不同的时代。即使到了耄耋之年,他仍笔耕不辍,思想常新,保持着良知与清醒,成为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导师。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相信大多数人看到他逝去的消息时,都会感到他音容宛在。那个可爱的老人形象,在我们心中一定很久都不会磨灭。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精选4篇)】相关文章:

《季羡林自传》读后感范文参考06-21

《季羡林散文精选》读后感07-17

季羡林散文精选读后感04-08

季羡林成功读后感11-29

季羡林语录精选02-03

季羡林名言精选12-26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范文(精选5篇)11-20

季羡林《听雨》读后感(精选3篇)06-09

季羡林《季羡林论人生》经典语录精选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