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莺的歌声课文原文

时间:2024-06-26 21:26:06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夜莺的歌声课文原文

  《夜莺的歌声》讲述了苏联卫国战争时期的一个小故事,一个被游击队员称作“夜莺”的孩子,巧妙同敌人周旋,用口哨学鸟鸣,为游击队传递敌情,有力地打击了敌人,充分表现了“夜莺”的机智勇敢。

  《夜莺的歌声》

  战斗刚刚结束,一小队德国兵进了村庄。大道两旁全是黑色的碎瓦。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

  夜莺的歌声打破了夏日的沉寂。这歌声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用一股新的劲头唱起来。

  士兵们和军官注意听着,开始注视周围的灌木丛和挂在道旁的白桦树枝。他们发现就在很近很近的地方,有个孩子坐在河岸边上,耷拉着两条腿。他光着头,穿一件颜色跟树叶差不多的绿上衣,手里拿着一块木头,不知在削什么。

  “喂。你来!”军官叫那个孩子。

  孩子赶紧把小刀放到衣袋里,抖了抖衣服上的木屑,走到军官跟前。

  “呶(náo),让我看看!”军官说。

  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

  那是个白桦树皮做的口哨。

  “挺巧!小孩子,你做得挺巧哇。”军官点了点头。转眼间,他那阴沉的脸上闪出一种冷笑的光,“谁教你这样吹哨子的?”

  “我自己学的。我还会学杜鹃叫呢。”

  孩子学了几声杜鹃叫。接着又把哨子塞到嘴里吹起来。

  “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军官继续盘问他。

  “怎么会就剩下我一个?这里有麻雀、乌鸦、猫头鹰,多着呢。夜莺倒是只有我一个!”

  “你这个坏家伙!”军官打断孩子的话,“我是问你这里有没有人。”

  “人哪?战争一开始这里就没有人了。”小孩不慌不忙地回答,“刚刚一开火,村子就着火了,大家都喊:‘野兽来了,野兽来了’——就都跑了。”

  “蠢东西!”军官想着,轻蔑地微笑了一下。

  “呶,你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那个村子大概是叫这个名字吧?”

  “怎么会不认识!”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我和叔叔常到磨坊那儿的堤坝上去钓鱼。那儿的狗鱼可凶呢,能吃小鹅!”

  “好啦,好啦,带我们去吧。要是你带路带得对,我就把这个小东西送给你。”军官说着,指了指他的打火机,“要是你把我们带到别处去,我就把你的`脑袋拧下来。听懂了吗?”

  队伍出发了,行军灶打头,跟着就是小孩和军官,俩人并排着走。小孩有时候学夜莺唱,有时候学杜鹃叫,胳膊一甩一甩地打着路旁的树枝,有时候弯下腰去拾球果,还用脚把球果踢起来。他好像把身边的军官完全忘了。

  森林越来越密。弯弯曲曲的小路穿过密密的白桦树林,穿过杂草丛生的空地,又爬上了长满古松的小山。

  “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军官突然问。

  “你说的是一种蘑(mó)菇(gū)吗?没有,我们这里没有这种蘑菇。这里只有红蘑菇、白蘑菇,还有洋蘑菇。”孩子回答。

  军官觉得从孩子嘴里什么也问不出来,就不再问了。

  树林深处,有几个游击队员埋伏在那里,树旁架着冲锋枪。他们从树枝缝里往外望,能够看见曲折的小路。他们不时说几句简单的话,小心地拨开树枝,聚精会神地盯着远方。

  “你们听见了吗?”一个游击队员突然说。他伸直了腰,好像有什么鸟的叫声,透过树叶的沙沙声,模模糊糊地传来。他侧着头,往叫声那边仔细听,“夜莺!”

  “没听错吗?”另一个游击队员说。他紧张起来,仔细听,可又什么也听不见了。他从大树桩下边掏出四个手榴弹,放在跟前以防万一。

  “这回你听见了没有?”

  夜莺的歌声越来越响了。

  那个最先听见夜莺叫的凝神地站着,好像钉在那里似的。他注意数着一声一声的鸟叫:“一,二,三,四……”一边数一边用手打着拍子。

  夜莺的叫声停止了。“32个鬼子……”那个人说。只有游击队员才知道这鸟叫的意思。接着传来两声杜鹃叫。“两挺机关枪。”他又补充说。

  “对付得了!”一个满脸胡子的汉子端着冲锋枪说。他理了理挂在腰间的子弹袋。

  “应该对付得了!”听鸟叫的那个人回答,“我和斯切潘叔叔把他们放过去,等你们开了火,我们在后边加油。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过了几分钟,德国兵在松树林后边出现了。夜莺还是兴致勃勃地唱着,但是对藏在寂静森林里的人们来说,那歌声已经没有什么新鲜的意思了。

  德国兵走到林中空地上的时候,突然从松树林里发出一声口哨响,像回声一样回答了孩子。孩子突然站住,转了个身,钻到树林里不见了。枪声打破了林中的寂静。军官还没来得及抓起枪,就滚到了路边的尘埃里。被冲锋枪打伤的德国兵一个跟一个地倒下。呻吟声、叫喊声、断断续续的口令声充满了树林。

  第二天,在被烧毁的村子的围墙旁边,在那小路分岔的地方,孩子又穿着那件绿上衣,坐在原来那河岸边削什么东西,并且不时回过头去,望望那通向村子的几条道路,好像在等谁似的。

  从孩子的嘴里飞出宛转的夜莺的歌声。这歌声,即使是听惯了鸟叫的人也觉察不出跟真夜莺的有什么两样。

  《夜莺的歌声》教学建议

  (一)教学准备

  1.布置通过上网、翻阅书籍、请教大人等方式搜集有关苏联卫国战争的资料。

  2.没见过“夜莺”的,通过查资料,了解一下夜莺这种鸟。

  3.预习,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主要讲什么。

  4.回顾自己熟悉的小英雄的故事。

  (二)教学过程

  1.识字与写字

  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要注意“坊”字读作“f?ng”,“模”是多音字,在本课中读作“m?”,“岔”是翘舌音。“毁”字的书写比较复杂,要注意左上方“?”的书写。

  2.朗读指导

  这篇课文着重描写了人物的语言,特别是德国军官与“夜莺”的对话。在指导朗读时要注意运用不同语气语调,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夜莺”的话语要读得童声稚气、天真活泼,从而体现“夜莺”的机智。军官总是想从“夜莺”口中得到什么,他的话语中有诱骗,有恐吓,因此军官的话语要读得狡诈、阴冷。

  3.阅读教学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思考:

  (1)体会主要人物的品质,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把故事中的小主人公称作“夜莺”,并引导学生讨论“夜莺”的机智勇敢在课文中是如何表现的。使学生通过学习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如:“孩子从嘴里掏出一个小玩意儿,递给他,用快活的蓝眼睛望着他。”理解“快活”一词在文中的含义。“快活”是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快乐、活泼。“快活”在这里反映了“夜莺”在敌人面前表现出的镇静、坦然,用孩子的天真幼稚迷惑了敌人,使敌人对他不产生怀疑。又如:当敌人问“夜莺”“认识往苏蒙塔斯村去的路吗”的时候,孩子很有信心地回答“认识”,“很有信心”使他顺利地为敌人带路,而只有顺利地为敌人带路,才可能将敌人带进游击队的埋伏圈。但当敌人问“夜莺”“村子里就剩下你一个了吗”,“你们这里有游击队吗”时,“夜莺”故意装糊涂,岔开话题而言他,使敌人从他口中讨不出任何消息而又无可奈何。再如:课文对“夜莺”为敌人带路途中一系列动作行为的描写,则以孩童的顽皮表现掩盖了“夜莺”的真正目的,使敌人对他放松警惕,不时地变换鸟叫声也使敌人麻痹,以便他后来用鸟叫向游击队传送情报时不引起敌人的怀疑。这些句子都集中体现了“夜莺”的胆识和机智。应该注意的是,以上分析是教师教学的基本的思路,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段,谈自己的认识体会,不必面面俱到。

  (2)以课题“夜莺的歌声”为线索,找一找课文中描写夜莺歌声的句子。引导学生练习课文内容,想一想“夜莺的歌声”都有什么作用,从而了解“夜莺”是如何巧妙地为游击队传送情报的。

  以下词语供理解课文时参考:

  耷拉:下垂。

  阴沉:天阴的样子。

  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行军灶:行军中做饭的用具。

  聚精会神:集中精神,集中注意力。

  兴致勃勃:兴致很高的样子。

  尘埃:尘土。

  夜莺:一类叫声清脆婉转的鸟。

  杜鹃:鸟名。这种鸟身体黑灰色,尾巴有白色斑点,腹部有黑色横纹。初夏时常昼夜不停地叫,是益鸟。也叫“布谷”或“子规”。

  4.活动提示

  (1)思考与交流

  “浏览课文,捕捉下列信息”一题是为了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搜集信息的能力。这一练习应该在初学课文时进行,并使学生掌握搜集信息的方法,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习惯。

  “讨论”意义在于巩固“前后照应”这一表达方法,特别在这篇课文中,最后两个自然段和开头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叫首尾照应。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结构完整,浑然一体。同时最后两个自然段还告诉我们,文中叙述的故事并不是一次偶然的巧遇。“夜莺”在村口放哨这是他的职责,以夜莺的歌声传递信息则是他和敌人进行斗争的.特殊方式。这样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给学生以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合理地推想后面可能发生的相似的故事。

  (2)拓展与运用

  “借助课文中的素材,整理出小夜莺的‘肖像’。雨来与夜莺这两位小英雄,各有什么特点”这一练习是引导学生走出课文,作为一个旁观者将两篇课文中极富有鲜明特点的人物进行纵向分析和比较,从而得出自己富有个性的见解。答案不必千篇一律,有道理即可。

  “把故事改编成课本剧演一演,或举办一个小英雄的故事会。”这个练习的目的有二,一是通过改编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及故事,二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现力。

  (3)积累

  “读一读,写一写,体会加点词语的意思”一题旨在巩固文中出现的重点字词,并理解“寂静”等四个词语的意思。参考答案如下:

  寂静:没有声音,很静。

  凝神:精神高度集中。

  婉转:形容声音曲折、优美、动听。

  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5.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指出,课文完全可以在倒数第2个自然段戛然而止,最后一个自然段似乎是“画蛇添足”了,删去可不可以。教师首先要肯定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与学生共同分析最后一个自然段。这段内容的作用有两个:一是体现课文的表达线索,那就是“夜莺的歌声”。课文以夜莺的歌声开篇,再以夜莺的歌声结束,达到内容的完整;另一个作用是体现人物的品质,正是“夜莺”婉转的歌声吸引了无数的敌人。这歌声是“夜莺”独特的战斗方式,也体现了小“夜莺”的爱国热忱。

【夜莺的歌声课文原文】相关文章:

小学课文太阳课文原文11-09

背影课文原文02-13

海燕课文原文07-25

散步课文原文03-19

跳水课文原文06-03

刻舟求剑课文原文06-11

《灯光》课文原文06-04

《过秦论》课文原文06-13

白杨的课文原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