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狼》课文翻译
《狼》这一课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狼》课文翻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原文: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译文: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面的肉已经卖完,只有剩下的骨头。路上遇见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狼。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他。屠夫又把骨头扔给狼,后面得到骨头的狼停下了,可是前面得到骨头的狼又赶到了。骨头已经扔完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夫。
屠夫非常困窘急迫,恐怕前后一起受到狼的攻击。屠夫看见田野里有一个打麦场,打麦场的主人把柴草堆积在打麦场里,覆盖成小山(似的)。屠夫于是跑过去靠在柴草堆的下面,放下担子拿起屠刀。两只狼不敢上前,瞪着眼睛朝着屠夫。
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时间长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夫刚想要走,转身看见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夫从狼的后面砍断了狼的大腿,也把狼杀死了。屠夫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这种方式来诱惑敌方。
狼也太狡猾了,可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给人们增加笑料罢了。
注释
1、屠:屠户。
2、晚:夜晚,晚上。
3、归:回家。
4、止:通“只”,翻译为仅,只。
5、缀(zhuì)行甚远:紧随着走了很远。缀,连接,紧跟。甚,很。
6、惧:感到害怕
7、投以骨:倒装,就是“以骨投之”,意为把骨头扔给狼。以,把。
8、从:跟从,跟随。
9、复:又,再
10、矣:语气词,相当于“了”。
11、两狼之并驱如故: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并,一起。驱,追随、追赶。如故,跟原来一样。
12、窘(jiǒng):困窘,处境危急,困迫为难。
13、恐:恐惧,担心,害怕。
14、受其敌:遭受狼的攻击。敌,攻击。
15、顾:看,视。这里指往旁边看。
16、积薪:堆积的柴草。积,堆积。薪,柴草。
17、苫(shàn)蔽成丘:覆盖成小山一样。苫蔽,覆盖、遮盖。
18、乃:于是,就。
19、弛:解除、卸下。
20、眈眈(dān dān)相向:(狼)瞪着眼看着(屠户)。眈眈,注视的样子。相:表示偏指一方,指狼瞪屠户,非“相互”。
21、少(shǎo)时:不久,一会儿
22、径去:径直离开。径,径直。去,离开。
23、犬坐于前:像狗一样蹲坐在屠户前面。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24、久之:时间长了。
25、瞑(míng):闭上眼睛。
26、意暇甚:神情很悠闲。意:这里指神情、态度。暇,悠闲、从容。
27、暴:突然。
28、毙:杀死。
29、洞其中:在柴草中打洞。洞。这里作动词,指挖洞。
30、隧入:从通道进入。隧:通道,这里用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31、尻(kāo):屁股。
32、自:从。
33、股:大腿
34、假寐(mèi):假装睡觉。 寐:睡觉。
35、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测,大概,这里有“原来是”的意思。
36、以:用来,介词。
37、敌:敌人。
38、黠(xiá):狡猾。
39、顷(qǐng)刻:不久,一会儿。
40、亦:也。
4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变诈,巧变诡诈。几何,多少,这里是“能有多少”的意思。哉,语气词,相当于“啊”。
42、止增笑耳: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原文节奏划分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启示
关于狼的启示:像狼这样的恶势力,最终一定会被正义所消灭。
关于屠夫的启示:遇到像狼一样狡猾的坏人,我们要像屠夫一样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点评
本段写屠户杀狼,表现屠户的勇敢镇定和狼的狡猾贪婪,这是故事的高潮和结局。“一狼径去”,另有图谋;“犬坐于前”(这里的“犬”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像狗一样),牵制屠户,更见出狼的狡诈。“目似瞑,意暇甚”,演得逼真,气氛似有所缓和。“暴起”、“刀劈”、“毙之”,屠户不为假象迷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敢于斗争,取得了一半的胜利。到这儿并未让人松口气。“转视积薪后”说明屠户已深刻认识到狼的本性,变得警觉。“一狼洞其中”终将狼的本性暴露无遗,再点狼的狡诈阴险,“乃悟”说明斗争使屠户对狼的奸诈有了深刻认识。
层次介绍
第一段写遇狼,第二段写惧狼,第三段写御狼,第四段写杀狼。
古今异义
1、去(一狼径去)
古义:离开
今义 : 到某—地方
2、几何(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古义:多少
今义 :几何学的简称
3、耳(止增笑耳)
古义:古文言文出现在句尾时,通常解释为“罢了”。
今义:耳朵。
4、股(屠自后断其股)
古义:大腿
今义:大腿,自胯至膝盖的部分;屁股
5、盖(盖以诱敌)
古义:原来是
今义:遮蔽、覆盖
6、弛(弛担持刀)
古义:卸下
今义:放松、松弛
7、薪(场主积薪其中)
古义:柴草
今义:工资
8、暴(屠暴起)
古义:突然
今义:强大
一词多义
止:
1、通“只”。例句:止有剩骨。
2、停止。例句:一狼得骨止。
意:
1、神情、态度。例句:意暇甚。
2、意图。例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情趣。例句: 醉翁之意不在酒
敌:
1、攻击。例句: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例句: 盖以诱敌。
前:
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积薪:
1、堆积柴草。例句:场主积薪其中
2、堆积在那里的柴草。例句:转视积薪后
之
1.复投之 ( 代狼 )
2.又数刀毙之 ( 代狼 )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主谓之间,不译 )
4.久之,目似瞑 (助词,不译 )
5.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助词,的)
以:
投以骨(介词,把)
以刀劈狼首(介词,用)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介词,来)
盖以诱敌(介词,用来)
词类活用
1、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2、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3、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的意思)。
5、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
6、[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
7、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
8、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
9、[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文言文式
省略句
省略宾语:
1、“投以骨”中省略了“投”的宾语“之”,代狼,可补充为“投之以骨”。
2、“一狼仍从”中省略宾语“之”,可补充为“一狼仍从之”。
省略介词:
3、“场主积薪其中”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场主积薪于其中”。
4、“一狼洞其中”中也省略了介词“于”,可补充为“一狼洞于其中”。
5、“屠乃奔倚其下”中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屠乃奔倚于其下”。
省略主语:
6、“顾野有麦场”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顾野有麦场”。
7、“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省略主语“屠”,可补充为“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倒装句
8、“投以骨”中“以”是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应为“以骨投”。
9、“意暇甚”,正常语序应为“意甚暇”。
10、“身已半入”,正常语序应为“身已入半”。
1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正常语序应为“而两狼如故之并驱”
虚词的用法
(1)之
代词,它,指狼。 例句:又数刀毙之。
助词,的。 例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助词,调整音节,不译。 例句:久之。
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例句: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代词,代狼。 例句:复投之。
(2)以
介词,把。例句:投以骨。
介词,用。例句:以刀劈狼首。
介词,来。例句: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介词,用来。例句:盖以诱敌。
(3)其
1、恐前后受其敌。(指狼)
2、场主积薪其中。(指麦场)
3、屠乃奔倚其下。(指柴草堆)
4、一狼洞其中。(指柴草堆)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指屠户)
6、屠自后断其股。(指狼)
(4)乃
1、屠乃奔倚其下:于是,就。
2、乃悟前狼假寐:才。
(5)之
1、久之:调节音节,无意义。
2、亦毙之:代词,指它。
3.又数刀毙之:代词,它,指狼。
(6)盖
1、盖以诱敌:表原因。这里有“原来”的意思。
辨正
“其一/犬坐于前”中“犬”为“像狗一样”,作状语,非主语,准确翻译为“其中一条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所以节奏划分对于理解本文至关重要。如若节奏划分错误,则会产生误解,认为“其中一条狗对坐在前方”。简而言之,学习文言第一步应为节奏朗读,以初步感悟文意。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一句的解释应该是“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止了,可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跟上了”。这里的“前”“后”不是方位上的“前后”,而是“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和“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
作者简介
蒲松龄(1640-1715),清代文学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山东淄川(今山东淄博市) 人。蒲松龄一生热衷功名,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外,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和《诗集》等。
附:阅读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 止有剩骨 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____ 狼不敢前_________
止增笑尔 _________ 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3. 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
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 _________ 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
5.缀行甚远 缀:_______________
6.一狼仍从 从:_______________
7.骨已尽矣 尽:_______________
8.屠大窘 窘:_______________
9.顾野有麦场 顾:______________
10. 场主积薪其中 薪:_________________
11.苫蔽成丘 苫:________ 蔽:__________
12.屠乃奔倚其下 奔_______ 倚___________
13.弛担持刀 驰_________ 持___________
14.少时,一狼径去 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
15.目似瞑,意暇甚 瞑_________ 意_________
16.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意_________ 隧_________
17.乃悟前狼假寐 悟_________ 寐_________
18.盖以诱敌 盖_________ 诱_________
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 黠_________ 顷刻_________
20.屠惧,投以骨 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一狼洞其中 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 屠自后断其股 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 盖以诱敌 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 文章最后一段说“狼亦黠矣”,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狼的“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从文中找出屠户心理变化的语句,并说明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狼很狡猾,但最终自取灭亡,这则故事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简要介绍本文作者及出处。
七年级《狼》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初中
2、学科:语文
3、课时:2
4、学生课前准备:
(1)借助网络和图书馆查阅有关狼的知识(参考关键词:狼的介绍,狼的成语、俗语或歇后语,狼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等)
(2) 预习《狼》专题,阅读专题中写狼的文章,了解所写内容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3)记下自主学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5、教师准备:
利用百度搜索有关狼的图片、知识等材料,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教学设计制作课件。
二、教学课题
专题狼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使学生了解狼的知识,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1、学生积累关于狼的成语、俗语、谚语、故事等。
2、了解狼的形象及选文中作者对狼的评价。
3、通过对狼的资料的搜集和阅读,形成对狼的综合认识。
4、通过对狼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
三、教材分析
《狼》专题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内容,被安排在第五单元后。本专题分为“阅读积累”、“思索质疑”、“讨论研究”三个层次进行,这三个层次互相渗透、有机统一,在逐层推进中实现综合与提高。学生逐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由阅读、想象、领悟逐渐上升到思辨、表达、创新。这一专题是“建构主义”学习的集中体现,是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它把听说读写打通,学科间打通,课内外打通,真正实现了大语文教学。
教学重点:
1、通过对狼的选文的阅读,了解狼的形象及作者对狼的评价。
2、通过对狼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
教学难点:
1、通过对狼的资料的搜集和阅读,形成对狼的综合认识。
2、通过对狼的相关问题的探讨,形成具有一定质量的小论文。
四、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专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在专题的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加强。所以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合适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识狼
(导入)出示狼的图片:你知道图中的动物是什么吗? 你对这种动物的印象如何呢?学生发言 教师点评
下面我们就进入《专题 狼》的学习。
【投影】狼的图片
过渡:首先,我们来说一说狼。古今中外有许多关于狼的成语、谚语和歇后语,你知道哪些呢? 二、说狼
说说你知道的关于狼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学生展示搜集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教师点评并归纳整理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投影】狼的成语、谚语或歇后语
过渡:从这些成语、谚语中我们知道狼是狡猾的、凶残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议一议狼。
二、议狼
1、自由朗读选文《狼》,疏通文意,并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作者给我们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说说作者笔下的狼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从文中找出依据)
学生朗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过渡:蒲松龄笔下的狼是贪婪的、狡猾的,但有一位作家却不这么认为,你们想知道吗?
2、读一读选文《母狼的智慧》,说说作者毕淑敏对母狼的评价如何?作者这么说有什么依据吗?
学生自由读课文,寻找依据 全班交流,教师点评 过渡:毕淑敏的《母狼的智慧》着重描绘了狼具有的人性的一面——聪明、机智,具有母爱。
3、你在平时的阅读中还搜集了哪些关于狼的文章呢?从中你体会到狼什么样的形象呢?
学生展示搜集的狼的文章及谈狼的形象
教师点评
总结狼的形象。提问:你赞成哪一种呢?
(学生产生不同意见,争执不下。自然引入下一个问题。) 三、合作探究
为什么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会各不相同呢?20xx年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案评选活动
小组讨论,请组长把小组的共同见解作好记录。
小结: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会各不相同,这取决于作者的生活经历、情感态度、选取角度,读者的情感、立场,狼的处境、本性等因素,以及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思考,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通过对“狼”这一话题的探讨,大家知道了要辨证地看待和分析问题。同时,同学们在查阅和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也一定感受到了自主学习的乐趣!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多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地去探究、去思考、去发现、去收获! 五、作业布置
请你继续搜集关于狼的成语、谚语或故事,形成对狼更深入的认识。
【板书】
作者的生活经历、
贪婪 狡猾 凶残 情感态度、角度 差异 读者的情感 聪明 机智 慈爱 立场、角度
狼的处境、本性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回顾
二、写狼
1、世界上有的民族崇拜虎,有的民族崇拜牛,有的民族崇拜蛇也有的民族非常崇拜狼。在蒙古和我国的新疆,一些故事和谚语中,狼是英雄的象征,有人喜欢以“狼”为人名;在欧洲一些国家的传说中,狼还被尊为人的`保护神。比较一下另外一些民族对狼的态度,你能从中获得什么启示?
2、书中“参考资料三”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生存关系图?这里面蕴含着十分深刻的科学道理,你能给大家做个解释吗?
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运用自己搜集到的各种资料,对这两个问题进行讨论。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学生自己选择其中的一个问题,形成自己的小论文。 题目示例(题目可根据写作内容自定): 说狼
狼仇恨和狼崇拜
谈谈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狼和其他野生动物的生存关系:
三、搜集、整理学生的小论文成果
六、教学反思
本专题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接受多方面的教育与训练。专题的教学依照教材的编排顺序设计,符合学生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教学后,有以下几点感受。
1、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在专题的训练中,学生的知识积累、语言实践、阅读能力、思维能力都会得到加强。所以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最合适的方法。在本专题的教学中,我就充分考虑到教材的特点,利用互联网搜索的优势,让学生通过自主搜集狼的资料(先是搜集狼的成语、谚语、歇后语,然后到寻找写狼的文章,再到搜集狼的其他材料),由易到难地训练学生的知识积累、阅读能力等。而对于一些个人能力不足以解决的问题(如:为什么不同的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会各不相同呢?),则发挥小组合作的长处,通过集思广益,完善答案。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也确实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这也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
2、注重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我充分尊重学生,努力让他们始终处于学习的主体,这也符合专题的教材特点。而我则扮演好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最好的帮手。
3、注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
由于专题学习的知识容量较大,学生必须通过阅读、理解、筛选等过程,才能获取有效信息;必须通过思考、理解、组织,才能交流信息;最后运用大脑的思维活动,才能将探究的问题成果写出来。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理解、表达和写作能力都会得到训练和提高。而我在教学中,通过预习、课堂、课后作业问题的设计,将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
七年级《狼》教案
【教学目的】
1、熟读课文,理解文义,体会文章的情味。
2、积累一定的文言虚词(如“其”“而”“之”“以”的用法及意义)和实词。
3、理解作者的议论,寻求生活的启示。
【教学设想】
1、本文篇幅短小,情节生动,脉络清晰,易于熟读成诵,应把朗读作为本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2、让学生借助注释自行领悟文章的意义,教师作必要的提示或简要的讲解。
3、本文叙事简洁而又情节曲折紧张,引人入胜,可因势利导,将学生引入故事的情景之中,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对生动的情节有深切的感受。
4、理解本文的主旨主要抓住两点:
一是故事的“奇”,一是作者的议论。抓住这两点,也就抓住了故事和寓意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一读,重读音学生读课文,注意读准加线的字的音:
缀行甚远。屠大窘 积薪其中 苫蔽成丘 眈眈相向 目似暝 意暇甚止露尻尾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
二、二读,重翻译
1、注意加线的词在句中的含义:止有剩骨 止增笑耳 一狼得骨止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问其故恐前后受其敌 盖以诱敌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一狼洞其中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翻译下列语句: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3、积累虚词的用法:
虚词意义以及用法举例:虚词意义及用法举例其 之 以 而
4、翻译课文。
5、依照原文复述故事。
三、三读,重理解
1、名结构:
课文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叙事,写屠夫和狼争斗的故事。
第二部分:议论,点名文章的主旨。
第一部分的故事环环相扣,紧张曲折,可以分为四层:
遇狼──惧狼──御狼──杀狼
2、析形象:
① 找出文章中表现狼的语句。
② 找出文章表现屠夫的语句。
③ 概括屠夫和狼的形象特点。
四、四读,重想象
本文主要通过动作、神态描写来刻画屠夫和狼的形象的。请你根据文章的故事,试补充屠夫和狼的语言、心理描写使故事的内容更加丰富。
根据你的想象,编写白话故事《狼》。
五、五读,重创造
将课文改写为课本剧。
由全班同学推荐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课本剧《狼》。
六、六读,重启示
1、屠夫在狼面前的表现怎样,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2、对比屠夫,你受到什么启示?
七年级《狼》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狼》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人与动物的关系。《狼》选自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用简洁生动地语言表述了屠夫与狼斗智斗勇的过程,深刻地讽刺了当朝身居高位却不管百姓死活的恶势力的贪婪嘴脸。
二、说学情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我所面对的学生是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前面章节的学习过程中已接触过简单的文言文,但文言知识掌握不多,信息的概括和归纳能力也有待提高,生活阅历浅,对于本文中屠夫和狼的象征意义理解起来较有难度。
三、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几个方面:
1.正确认辨析本文中的通假字,可结合注释以及工具书正确解释文章大意,可按照正确的节奏朗读全文。
2.学生通过朗读、品词析句、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正确领悟本文的象征手法。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学生可透过文字了解文章创作年代的社会状况,体会作者“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社会意义。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历,学生在领会文章的深层内涵上会比较吃力,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为:学生通过朗读、品词析句、合作交流及教师点拨这一学习过程,正确领悟本文的象征手法。。
五、说教学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传授给学生有效的鉴赏方法,学生才会举一反三,逐步提高阅读和鉴赏能力。所以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来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品读法、朗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下面我将介绍我的教学过程,这也是我本次说课最为核心的环节。
六、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导入新课
我会借用多媒体出示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的简介,并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聊斋志异》中的哪些故事?请大家来分享一下。采用这样的导入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产生探究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之后我会用这样的方式导入课题:《聊斋志异》是通过写鬼神妖魔来讽刺当朝的社会现实,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篇其中的故事,同学们一边学一边思考,这个故事反应了哪些社会现实。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首先我会让同学们朗读全文,利用工具书,结合书中注释疏通文意。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文言知识理解也许存在一些困难,我将相机讲解通假字“止”,以及状语后置句“投以骨”
通过这个环节,学生可扫清字词的障碍,没有疑问地进入内容的理解。
(三)深入研读
深入研读,意在通过文中的细节来反映整篇文章,并且能够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内容。
在此环节中,我会提出几个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的问题
1.文中讲了哪些屠夫和狼的互动?
2.文中面对狼的步步紧逼,屠夫采用了怎样的手段?
3.结合具体的词句谈谈屠夫对狼态度变化的原因。
这三个问题将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并且顺着屠夫这一形象深入地分析,关注关键字词学习屠夫遇狼的历程与对狼的反应,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发现原因。为下一环节做出了铺垫。
(四)拓展延伸
《聊斋志异》是一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讽刺小说集,为了强化学生对这一点的认识,我会将学生分成4人为一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本文有何现实意义?是通过怎样的方法传达出来的?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方便学生的深层理解,我会提醒学生再次关注作品的创作年代,经过讨论,最后总结出:屠夫代表着广大底层劳动人民,狼代表着身居高位却不顾人民死活又贪得无厌的恶势力,人民若想摆脱恶势力的剥削压迫,就必须利用自己的智慧,举起武器,积极反抗。文章是通过象征手法将此主旨传达出来的。
(五)延伸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小结作业设计成: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找来《聊斋志异》中的其它篇目,阅读一篇,分析一下其现实意义,下节课分享。
【七年级《狼》课文翻译】相关文章:
狼初中课文翻译08-02
狼课文原文翻译11-08
岳飞课文翻译01-05
《杞人忧天》课文翻译11-30
《爱莲说》课文翻译05-09
《过秦论》课文翻译04-01
咏雪课文翻译10-11
劝学课文翻译09-18
离骚课文翻译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