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的课文翻译

时间:2024-11-12 05:41:18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核舟记的课文翻译

  《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由同时代学者张潮编 核舟记》是由明代作家魏学洢撰写的一篇文章, 下面是核舟记的课文翻译,欢迎阅读了解。

核舟记的课文翻译

  简介

  《核舟记》生动的描述了一件精巧绝伦的微雕工艺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 文章描述了用桃核刻成的小舟,表明古代工艺的高超境界,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核舟记课文翻译

  明朝有个有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叫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细小圆形木块,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至飞鸟、走兽、树木、石头,没有一件不是依据木头原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经送给我一只用桃核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乘船游赤壁。

  小船从船头到船尾长度八分多一点,大约有两厘米高,中间高起而宽敞的部分是船舱,(刻着)用箬竹叶做成的船篷覆盖着它。(船舱)旁边开有小窗,左边右边各有四扇,一共八扇。打开窗户来看,雕刻着花纹的栏杆左右相对。关上窗户,就看见右边刻着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个字,左边刻着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八个字,用石青涂在刻着字的凹处。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幅书画长卷。

  东坡右手拿着画幅的右端,左手轻按在鲁直的背上。鲁直左手拿着画幅的左端,右手指着画幅,好像在说什么似的。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身子都略微侧斜着,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袒胸露怀,抬头仰望,神情跟苏、黄两个人不相关联。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支撑在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上挂着(一串)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一粒粒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船尾横放着一只船桨。桨的左右两旁各有一名撑船的人。位于右边的撑船的人,梳着锥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头,好像在大声喊叫的样子。

  位于左边的撑船的人,右手拿着一把蒲葵扇,左手抚着火炉,炉上有一个水壶,那个人的眼光正视着茶壶,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那只船的顶部稍平,就在上面刻着作者的题款名字,文字是: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字迹)像蚊子的脚一样细小,笔画清清楚楚,它的颜色是黑的。还刻着一方篆书图章,文字是初平山人,它的颜色是红色的。

  总计(在)一条船(上),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刻了竹蓬、船桨、火炉、水壶、手卷、念珠各一件;对联、题名和图章的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可是计算它的长度还不满一寸。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成的。啊,技艺真是奇妙极了!

  拓展

  原文: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篛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文曰:“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篛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技亦灵怪矣哉。

  注释: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虞初新志》,作者是魏学洢,字子敬,明末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苏轼。“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后赤壁赋》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赤壁赋》中的句子。表现了这幅雕刻品的主题是:盖大苏泛赤壁云。

  核舟记同步练习题

  一、读音辨析

  洢(yī)器皿(mǐn)

  罔(wǎnɡ)贻(y)

  轩敞(xuān chǎnɡ)峨冠

  矫首(jiǎo)黍米(shǔ)

  八分有奇(jī)轩(xuān)

  箬篷(ru)糁之(sǎn)

  多髯(rn)衣褶(zhě)

  袒(tǎn)诎(qū)

  椎髻(j)壬戌(rn xū)

  甫(fǔ)篆章(zhun)

  二、词语释义

  明有奇巧人:手特别巧。

  罔不因势象形:罔不,无不;因,就着。

  尝贻余核舟一:曾经。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舟。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启窗而观:开启。

  石青糁之:涂。

  东坡右手执卷端:拿。

  东坡现右足:露出。

  佛印绝类弥勒:极像。

  左臂挂念珠倚之:靠。

  其两膝相比者:靠近。

  珠可历历数也:清清楚楚。

  其船背稍夷:平。

  钩画了了:清清楚楚。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挑选。

  三、语句解读

  1.通假字:

  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

  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诎右臂支船(诎同屈)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同父)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简通拣)

  2.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放。)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峨冠: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判断句)

  各隐卷底衣褶中(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省略句)

  其两膝相比者(定语后置句)

  四、作家作品

  魏学洢(约15961625),字子敬,嘉善人。明朝末年著名散文作家。他生活在明朝晚期阉党横行的年代,其父魏大中因上疏指责权宦魏忠贤结党朋奸而遭诬害,他自己也因阉党威逼悲愤而死。著有《茅檐集》。

  五、背景探视

  明朝的时候,我国的微雕技艺已经相当高妙,如明代冯梦龙的《古今概谈》一书中雕刻绝艺条记载:吴仁顾四以核桃刻小船,蓬、樯、舵、橹、纤、索莫不悉具上刻三人,并有各种器物及对联等。与本文记载的核舟颇为相像,同时还记载了橄榄花篮和其他一些微雕艺术品,可见当时微雕技艺之一斑。

  六、文体浅谈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核舟记的课文翻译】相关文章:

核舟记课文翻译02-20

八年上册课文《核舟记》翻译04-03

《核舟记》语文阅读答案01-25

《幼时记趣》课文翻译11-01

刻木巧匠和核舟记对比阅读及答案06-22

记承天寺夜游课文翻译09-23

《袁家渴记》课文翻译06-26

《沧浪亭记》课文翻译08-02

《小石潭记》的课文翻译04-02

《游褒禅山记》课文翻译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