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月的天山》课文分析
《七月的天山》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月的天山》课文分析,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碧野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突出了天山之夏的独具丰韵。
形象的比喻,展现雪水迷人──“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动人姿态,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啊!作者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小水珠,多么的美丽,多么的讨人喜爱啊!这雪水和溪水,仿佛一个寂静清凉的世界,也展示了天山的无限生机。
巧妙的衬托,突出雪峰雄伟──“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作者把雪峰比作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还运用衬托手法,以蓝天和云影衬托雪峰的高大、静美。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多么丰富的想象,多么贴切的比喻,多么巧妙的衬托,多么美丽的景色呀!
动人的排比,突出野花绚烂──“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作者连用三个比喻而形成排比,突出了野花的绚丽灿烂,五光十色,美不胜收,洋溢着满腔的喜悦与赞美之情。一个“满”字写出了野花之多,漫山遍野,比比皆是。置身这花的海洋,不仅人格外的精神兴奋,连马也分外的矫健,劲头十足啊。
工整的对称,烘托生机盎然──“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这里写马说“矫健”,写人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了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中一般。多么美丽的花海,多么爽的人哪!
有力的反问,强调天山美丽──“虽然天山这是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这里巧用反问强调了天山的美无与伦比,不似春天胜似春天,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精确的用词,把茂密的森林、细碎的日影等天山特有的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了。瞧,“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这“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写出了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写出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从缝隙处“漏”下。
天山
是中亚东部地区(主要在中国新疆)的一条大山脉,横贯我国新疆的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长约2500公里,宽约250──300公里,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是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汗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博格达峰的海拔5445米。这些高峰都在中国境内,峰顶白雪皑皑。新疆的三条大河──锡尔河、楚河和伊犁河都发源于此山。
古名白山,又名雪山,冬夏有雪,故名,匈奴谓之天山,唐时又名折罗漫山,其脉搏起于新疆疏勒西北葱岭之乌赤别里山,分二支,一支西北走入俄领中亚细亚,名叫萨阿剌岭,一支东北迤,叫廓克沙里岭,即天山之脉,逦迤而东,随地异名,分别为阿克苏河、帖克斯河之源,叫汗腾格里山,高达二万一千九百尺,天山的主峰,又东为那拉特山,横分新疆为南北二路,是为天山西段,自此而东分二支,一支顺海都河东南下者,曰阔克帖克山脉,即汉书所谓北山也,余脉直至哈密以东,其北一支为博格多拉鄂山,亦东延至镇西而止,又北一支在博罗塔拉河之南者。为博罗布尔噶苏山,更北入塔城者。为塔尔巴哈台山脉。
天山山脉把新疆分成两部分: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北边是准噶尔盆地。这两大盆地虽是一对孪生“兄弟”,但自然特征却大不一样。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团团围住,气候特别干燥,大多是沙漠地带,只有在边缘地区的绿上才能种杆粮、棉和瓜果蔬菜。准噶氽盆地西北边缘的山地不很高,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气流能够进入,所以气候比较湿润,除了盆地内有一些绿洲可以种植春小麦、棉花、瓜果等到外,这里的草场优良,畜牧业发达。著名的克拉玛依油田也在这块盆地上。上面是阿尔泰山,下面是昆仑山。
天山的雪峰──博格达峰上的积雪终年不化,人们叫它雪海。在博格达的山腰上,有一个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约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镜子。洁白的雪峰,翠绿的云杉倒映湖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是新疆著名的旅游胜地。
天池
天池是由古代冰川和泥石流堵塞河道而形成的高山湖泊。湖面海拔1900米,长3300米,宽数百米到1500米,湖泊最大深度104米,狭长曲折,清澈幽深。四周雪峰上消融的雪水,汇集于此,成为天池源源不断的水源。周围山坡上长着挺拔的云杉、白桦、杨柳,西岸修筑了玲珑精巧的亭台楼阁,平静清澈的湖水倒映着青山雪峰,风光旖旎,宛若仙境。1982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天池古称“瑶池”,是传说中西王母宴请周穆王之地,唐代诗人李商隐曾作诗曰:“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传说天池是西王母梳妆台上的银镜,又说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池缭绕的云雾,是西王母的霓裳羽衣,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脚盆……,这些美妙的神话传说,给优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夏季,这里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绝佳的避暑盛地。游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览天池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横渡,饱览湖光山色。
冬天的天池,白雪皑皑,银装素裹,湖上坚冰如玉,是全国少有的高山滑冰场。世人将天池的自然风光概括为“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观松”、“海峰晨曦”、“悬泉飞瀑”八大景观。每年,天池都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
天山的雪莲
雪莲为菊科凤毛菊属植物,又名雪荷花,为多年生草本,是唯一能在雪线上生长的大型草本植物。维吾尔名称为“塔裕依力斯”,高15~50厘米,幼时,全株具特异愉快芳香气。喜生于高山俏岩、砾碱沙质潮湿处。雪莲花从种子萌发到抽苔、开花需6~8年时间,最后一年六月到八月间开花。特殊的生长环境使其天然而稀有,并造就其独特神奇的药理作用。人们奉之为“百草之王”、“药中极品”。新疆雪莲花分布于新疆境内的天山山脉、阿勒泰山山脉和昆仑山脉,生长在高寒山区,一般都在海拔三千米左右的雪线上。能够在海拔3000米左右、常年积雪不化、气候严寒的雪峰生长的新疆雪莲,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雪莲作为药用植物,在民间习用已久。清代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记载“雪莲花产伊犁西北……大寒之地积雪,春夏不散,雪中有草,类荷花,独茎,亭亭雪间可爱,性热能补阴益阳,治一切寒症”。《新疆中草药》称:雪莲性温、微苦、功能祛风胜湿,对医治风湿性疾病具有特殊效果。经临床药学研究实践证明,雪莲全草入药,具有通经活血,暖宫散淤、散寒除湿、强筋助阳、止血、消肿之功能。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引起的疼痛、肺寒咳嗽、宫寒腹痛、闭经、胎衣不下、阳痿和麻疹不透等症,使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经现代化学成份分析,雪莲全草含生物碱、黄酮、简醇、挥发油、还原糖和十六种氨基酸、雪莲内醋等,其主要功效有散寒除湿、止痛、活血通经、暧宫散痪、强筋助阳、促进子官收缩的功能。黄酮类、多糖和倍半萜类内脂型化合物与诸项药理活性相联系,在治疗风湿疼痛症、防止心血管疾病、延缓衰老、抗癌和计划生育等方面开发应用潜力很大。
近年来雪莲花的抗风湿、镇痛、强心、抗癌、降压、平喘、终止妊娠、清除自由基及抗疲劳等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可喜进展,有望开发成为防治风湿疼痛症方面的一类新药。现代研究表明其主含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镇痛作用。以单味或组成复方治疗痹症有良好疗效,无明显毒副作用,且能改善患者体质,故具有特殊的优点。国内外已有一些学者注意到新疆雪莲的潜在价值,并进行了一些研究。国外特别是日本学者也注意到雪莲可能的治疗价值,要求与中国进行合作研究。天山雪莲药用价值也愈来愈被国内外学者深入研究证明。
拓展:
《七月的天山》课文内容学习资料
【课文分析】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作者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七月的天山重点词句分析
一、对句子的理解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云彩的影子喻为银灰色的花朵,说明雪山极白,连白云映在上面都显得发灰。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想象是多么的丰富,比喻是多么的贴切。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作者精确的用词,把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4、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二、对词语的理解
戈壁滩:是蒙古语译音,意为“难生草木的地”。为粗砂,砾石覆盖在硬土层上的荒漠地形,无土壤发育,植物稀少,按成因可分风化的砾质戈壁,水成的砾质戈壁和风化的沙质戈壁。主要分布在蒙古南部,我国内蒙古北部。塔里木、柴达木等盆地山麓,也有砾质戈壁带分布。
山涧:山间的水沟。
洄水涡:水流回旋。
《七月的天山》中心思想
课文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特点。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七月的天山》好词好句
【词】
锦缎 幽静 萦绕 绵延 绚烂 矫健 白皑皑
高悬的山涧 闪耀的银链 清澈的水底 闪闪的鳞光 寂静的天
五彩斑斓 无限生机 蜿蜒无尽 重重叠叠 斑斑点点 五彩缤纷
【句】
1.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云影就像白缎上组合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2.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3.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七月的天山》课文分析】相关文章:
课文《师说》分析12-01
课文《离骚》分析05-18
课文《猫》教材分析07-02
《劝学》课文特点分析11-03
故都的秋的课文分析08-09
圆明园的毁灭课文分析07-07
《谈礼貌》课文分析08-20
《劝学》课文结构分析06-29
金色的草地课文分析09-05
课文阿长与山海经课文分析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