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时间:2024-11-26 14:16:40 课文大全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劝学》(《荀子》)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一、课文主旨

  这篇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一、内容分析

  全文分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三、写作特点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相关文章:

《劝学》课文特点分析11-03

《离骚》课文主旨05-27

《鱼我所欲也》文章主旨及写作特点06-26

乡愁课文解构与写作特点分析06-21

课文《猫》的内容分析08-30

高中语文必修课文《劝学》说课稿范文09-08

鸟语课文内容分析05-30

台阶课文内容分析09-28

荀子劝学课文11-26

劝学的课文翻译10-15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劝学》(《荀子》)

高中语文《劝学》课文主旨、内容分析与写作特点

  一、课文主旨

  这篇文章论述了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勉励人们努力学习。

  一、内容分析

  全文分四段。

  第1段,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说学习的意义非常重要,所以不能停止;另一方面是说对待学习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和方法,那就是不能停止。

  第2段,论述学习的意义。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过程,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根据同样的道理推论,人只有经过“博学”(广泛地学习)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成为一个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学习对改造人的品性也起着决定作用。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而是后天不断学习改造获得的。木要改造成为“中规”的轮,就要“”;金要利,就要“就砺”,人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第3段,论述学习的作用。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情况组成四组比喻: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些都能获得良好的效果: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种效果的获得,并非人的本身固有条件有什么不同: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而是因为登高、顺风、假舆马、假舟楫的缘故,也就是“善假于物”,凭借外界条件的帮助才取得的。根据这个道理可以推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是因为君子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第4段,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先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可以兴风雨;积水成渊,可以生蛟龙。所以有这样的功效,全赖于“积”。同样,人如果能积善成德,就能达到“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境界。接着从反面设喻,说明不积就不能至千里,成江河。正反对照,说明“积”与“不积”效果完全不同。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少到多、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其次,从“舍”与“不舍”来论述学习贵在坚持不懈的道理。先用骐骥与驽马对比,骐骥本身条件虽好,如果止于一跃,还达不到十步。驽马本身条件虽差,如果能前进“不舍”,也可以跑得很远。接着用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舍”与“不舍”。人们学习,如果一暴十寒,时学时辍,再简单的知识也学不会;如果能持之以恒,即使是再艰深的知识也可学会。荀子认为“积”必须是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一定要坚持不懈。最后,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进行对比,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三、写作特点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板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