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王羲之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是怎样的呢?王羲之的作品《兰亭集序》是一部经典之作,影响极其的深远。而在《兰亭集序》中,记叙了集会的时间、地点、事由、人物,抒发王羲之快乐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热爱之情。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于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至,少長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引以為流觴曲水,列坐其次,雖無絲竹管弦之盛,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敘幽情。是日也,天朗氣清,惠風和暢。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信可樂也。
夫人之相與,俯仰一世。或取諸懷抱,悟言一室之內;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當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將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以之興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古人云,“死生亦大矣。”豈不痛哉!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悲夫!故列敘時人,錄其所述。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后之覽者,亦將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集序翻译:
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满足,竟然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等到对得到或喜爱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感慨随之产生。过去所喜欢的东西,转瞬间,已经成为旧迹,尚且不能不因为它引发心中的感触,况且寿命长短,听凭造化,最后归结于消灭。古人说:“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怎么能不让人悲痛呢?
每当看到前人所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读前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不能明白于心。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所以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录下他们所作的诗篇。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但触发人们情怀的原因,他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后世的读者,也将对这次集会的诗文有所感慨。
王羲之兰亭集序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集会。
会稽(kuài 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王羲之兰亭集序赏析:
东晋永和九年(353)的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孙绰、谢安、支遁等四十一人,集会于会稽山阴的兰亭,在水边游赏嬉戏。他们一起流觞饮酒,感兴赋,畅叙幽情。事后,将全部诗歌结集成册,由王羲之写成此序。
《兰亭集序》记叙的是东晋时期清谈家们的一次大集会,表达了他们的共同意志。文章融叙事、写景、抒情、议论于一体,文笔腾挪跌宕,变化奇特精警,以适应表现富有哲理的思辨的需要。全文可分前后两个部分。前一部分主要是叙事、写景,先叙述集会的时间、地点。然后点染出兰亭优美的自然环境:山岭蜿蜒,清流映带;又风和日丽,天朗气清,仰可以观宇宙之无穷,俯可以察万类之繁盛。在这里足以“游目骋怀”,“极视听之娱”,可以自由地观察、思考,满足人们目视耳闻的需求。这里正是与会者“畅叙幽情”、尽兴尽欢的绝好处所。这些描写都富有诗情画意,作者的情感也是平静、闲适的。
后一部分,笔锋一转,变为抒情、议论,由欣赏良辰美景、流觞畅饮,而引发出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作者的情绪顿时由平静转向激荡。他说:人生的快乐是极有限的,待快乐得到满足时,就会感觉兴味索然。往事转眼间便成为了历史,人到了生命的尽头都是要死的。由乐而生悲,由生而到死,这就是他此时产生的哲理思辨。他认为“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从而进一步深入地探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并产生了一种珍惜时间、眷恋生活、热爱文明的思考。寿夭、生死既是一种人力不能左右的自然规律,他在文中就难免流露出一种感伤情绪。但到篇末作者的情绪又趋于平静,他感到人事在变迁,历史在发展,由盛到衰,由生到死,都是必然的。正因人生无常,时不我待,所以他才要著文章留传后世,以承袭前人,以启示来者。
综观全篇,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千古盛传的名篇佳作。
注释
1、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年—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支遁等41位国家顶级军政明星在兰亭集会,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2、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3、会[huì]于会[kuài] 稽:会:集会。会稽,郡名,今浙江绍兴。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4、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5、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6、毕至:全到。毕:全、都。
7、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8、咸:都。
9、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10、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长,引申为高。
11、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12、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13、流觞曲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14、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15、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16、一觞一咏:喝点酒,作点诗。
17、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18、是日也:这一天。
19、惠风:和风.和畅:缓和。
20、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21、所以:用来。
22、骋:使…奔驰(使动用法)
23、极:穷尽。
24、信:实在。
25、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引起下文的助词。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一俯一仰之间,表示时间的短暂。
26、取诸:从……中取得。
27、悟言:坦诚交谈。《晋书·王羲之传》、《全晋文》均作“悟言”(“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亦通。一说,对面交谈。
28、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29、趣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通“趋”,趋向,取向。舍,舍弃。万殊,千差万别。
30、静躁:安静与躁动。暂:短暂,一时。
31、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32、(曾)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曾:竟然。
33、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34、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35、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36、向:过去、以前。
37、陈迹:旧迹。
38、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39、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40、期:至,及。
41、死生亦大矣:死生毕竟是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判断句。
42、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43、临文嗟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44、喻:明白。
45、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shāng)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
46、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47、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48、虽世殊事异:纵使时代变了,事情不同了。虽,纵使。
49、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50、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51、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7、俯察品类之盛
古义:物品,物类。指天地万物。
今义:物品的种类
修辞
修辞手法:互文
例:崇山峻岭
茂林修竹
清流激湍
句式
修禊事也(判断句)
死生亦大矣(判断句)
其致一也(判断句)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介宾结构后置,状语后置)
当其欣于所遇(状语后置)
不能喻之于怀(状语后置)
亦将有感于斯文(状语后置)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定语后置)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
省略句
映带(于)左右
列坐(于)其次
悟言(于)一室之内
放浪(于)形骸之外
引以(之)为流觞曲水
词类活用
一词多义
(一)临
1、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面对,引申为“阅读”。
2、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面对,引申为“迎”。
3、临不测之渊,以为固:面对。
4、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将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 一样。例:其致一也
3、将......视为一样。例: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4、 一边……一边……。例:一觞一咏
(三)次
1、列坐其次 :旁边 水边
2、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驻扎
3、凡用兵之法,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进 :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陈胜、吴广皆次当行:编次
(四)致
1、所以兴怀,其致一也:情致
2、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达到
3、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得到
4、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
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长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学习 进步
4、是故事修而谤兴,德高而毁来:办好
5、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修建
6、修守战之具:整治
7、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
(六)期
1、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至 、及 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常可:期望、要求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时间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满 、满一年
5、君与家君期日中:约定
(七)之
1、 动词,往,到达。例:所之既倦。
2、代词,回指上文中的事。例:以之兴怀。
3、结助,取消句子独立性。例:夫人之相与。
4、 结助,定语标志。例:极视听之娱。
5、 音节助词,衬足四个音节。例:暮春之初。
(八)犹
1、还,而且,仍然。例: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2、好像。例:亦犹今之视昔
通假字
趣舍万殊 “趣”通“趋”或“取”, 趋向,取向。
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面对面。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固”通“故”所以,因此。
成语
群贤毕至:指贤能者齐集,济济一堂,都会聚在这里。毕:全。
崇山峻岭:崇:高;峻:山高、陡。岭:山。字面意义:高大险峻的山岭。崇山峻岭:形容山高大、险峻,十分陡峭。
茂林修竹:修:长。茂密高大的树林竹林。
放浪形骸:放浪:放纵;不受拘束;形骸:人的形体、形迹。指行为不受世俗礼法的约束;旷达豪爽。
情随事迁: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游目骋怀: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往远处想。纵目四望,开阔心胸。
感慨系之:感:感触;慨:慨叹;系:联结。有所感触,慨叹不已。
俯仰之间:一低头,一抬头的工夫。形容时间极短。
写作背景
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初三日,王羲之和当时名士孙绰、谢安和释支遁等四十一人,为禊事活动,在兰亭宴集。与会的人士都有诗作,事后把这些诗篇汇编成集,《兰亭集序》就是王羲之为这个诗集所写的序言。序,文体名,是对书籍和文章举其纲要、论其大旨的一种文字,相当于引言。
兰亭的下落
兰亭是著名的书法,当然受到历史上很多名人的喜欢。
唐朝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特别喜欢这个东西,他下令重金买下这个东西,但是《兰亭》是王羲之的精品,王家把他当宝贝,绝不传人。就在唐太宗这时候,王羲之的七世玄孙当了和尚,就是智永和尚,也是著名的书法家,他坚决不肯把这个东西给人,后来他死了,就把这个《兰亭》给了他的徒弟辩才和尚。唐太宗没有办法,只好让人行骗。
唐太宗派大臣萧翼去辩才和尚那里,因为和和辩才和尚下棋,后来,辩才和萧翼因为下棋,成了好朋友,这时候,萧翼看见辩才的这个《兰亭》在趁辩才和尚不注意的情况下,将《兰亭》偷走了。
从此,《兰亭》在世界上消失了,《兰亭》被李世民一起,合葬到了他的陵墓--昭陵里了。
但是,到了五代十国时候,一个叫温韬的耀州刺史他把唐太宗的昭陵打开了,当他打开时候,下令将昭陵里的所有东西都罗列在一本书上,但是如何找也找不到《兰亭》。
《兰亭集序》作品赏析
本文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和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先交代集会的时间、地点和原因,接着描写兰亭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急湍等景色以及与会者的高雅之举和乐趣,由此抒发作者的人生感受,最后点明写序的缘由,“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本文通篇着眼“死生”二字,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当时盛行的“一死生”“齐彭殇”的老庄哲学观点,于悲伤感慨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王羲之】相关文章: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注释翻译及赏析03-28
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03-09
王羲之写的兰亭集序全文及翻译07-03
《兰亭集序》阅读答案与翻译王羲之03-02
晋王羲之兰亭集序原文繁体版09-26
《兰亭集序》原文与翻译01-20
兰亭集序原文及翻译05-11
兰亭集序翻译及原文08-08
兰亭集序的原文及翻译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