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流传的故事
导语:现在流行在世间的《兰亭集序》书法帖本,都是上述四个人以及后人或临或拓的版本。 没有李世民,《兰亭》不会如此广传人间并为世人所重,而有了李世民,也使《兰亭》真迹从此不现人世。后来种种传说,陵墓盗掘迷失也罢,最初并未入陵也罢,将来或能重现人间也罢,总之,《兰亭》书韵,至今仍是绝响。
了解中国书法,《兰亭序》可以当成一把打开中国书法艺术宝库的钥匙。几乎提到书法,就会提到《兰亭序》,“兰亭”也成为文化符号的一种,电脑字库里有“兰亭体”,一提到文雅之事,大都以“兰亭雅集”象征,那么,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的完整故事是怎么样的呢?
《兰亭序》简称《兰亭》,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禊序》、《禊帖》等,是中国书法的头号大神王羲之在东晋永和九年(353年)三月三与孙绰、谢安、郗昙等四十多位名士在会稽山阴(其实就是今天的浙法绍兴)兰亭那个地方集会时,给当时集会时的诗集写的一篇序。
东晋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奇特的一个时期,浙江是中国文化的文化大省,绍兴是更是文人雅集的地方,全国的文化名人几十个,集聚一堂,当时的氛围几厢集合创造出了这样的文化巨作。
据说王大神写《兰亭序》的时候喝了点酒,写完就醉得不行不行的,等到醒了,自己一看写的那幅字,觉得写得不错,于是,又照原文写了近一百个版本,但怎么看,都不如原稿,于是,王大神自己也觉得原稿是宝贝,决定留给子孙掌管。
一代一代传承,到第七代孙智永手里,智永活了近百岁,但他是从小就出家的,没有子孙啊,怎么办,对《兰亭》原稿十分珍视的智永,临死时把书稿交给了自己的弟子辩才。
辩才也是书痴,对《兰亭》当然珍爱到不能行,害怕遗失,于是在方丈屋里的房梁上凿了一个暗格,暗格里专门用来存放《兰亭》,可见,他比老师智永对原稿的珍爱更厉害,每天放到房梁上,每天取下来赏**,这显然是书痴一枚。
不幸的是,同时代又出现了一位书痴,更加不幸的是,这位书痴还是一皇帝。
是的,这位书痴皇帝就是李世民。这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盖世皇帝,把国家治理到全世界最强之余,还下决心要把书法学好,下旨安排下面的臣子收集魏晋时的书法,尤其喜欢王羲之的书法的李世民,或重金收购,或下旨强收,总而言之,几乎把所有的王羲之的书法收集到自己手里,就欠一《兰亭序》。
四下访探,李世民判定《兰亭序》在辩才手里,于是下旨把辩才召到皇宫,前几天不说事儿,就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过了几天,才找了个机会问辩才《兰亭》的下落,辩才知道强抗不过啊,于是说,我老师智永活着的时候,的确在他手里见过,但老师去世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
既然和尚辩才说不在手里,于是就放他回寺。再三推敲,觉得一定是辩才手里,于是,又召进宫,又放,又召进宫,又放,三次之后,辩才始终坚决不松口。
李世民为了兰亭晚上睡不着觉,于是把几个大臣叫到身边说:王羲之的书法,我几乎都学遍了,但是都不如《兰亭》,辩才那个老和尚,那么老了,又不能强抢,大家给想个办法呗。当时的著名宰相房玄龄说:有个叫萧翼的,梁元帝的孙子,才智权谋都有过人之处,让他去,说不定能行。
萧翼于是入朝,听到这个任务马上说,这事可以办,但是皇帝得给我点东西,就是二王的其他书帖借给我二三个,李世民当然同意,于是萧翼改装打扮成一个落魄商人,找了一个黄昏来到辩才的寺院,故意过辩才禅房,辩才上前询问,萧翼说,我本来是北方人,现在来做点蚕种买卖,历观各地寺院,幸遇大师如此如此,于是两人进屋开始大谈文雅之事,其间自然是琴棋书画,诗词歌咏,无所不至,辩才一见萧翼如此才华,顿时引为知音,两人聊通宵不眠。临走时,辩才交待,得空你就来吧。
于是两人不断相见,谈诗论艺,两人情趣相投,大有相见恨晚之意。大致半个多月以后,萧翼把自家祖上的梁元帝的《职贡图》拿来给辩才看,由画谈到书法,萧翼于是说,我的祖上都是学二王的书法,我这次出来还带了几幅字,下次拿来给你看。
辩才书痴一个,当然欣然应允。第二天,萧翼果然带了书帖来了,辩才看完之后说,不错,的确是真迹,不过,不是最佳的神品,我这里有一真迹,那才是最妙的书法。萧翼问是啥帖,辩才说是《兰亭序》,萧翼说,你可别说了,经历这么久,《兰亭序》的真迹早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你这个版本一定是向拓的假的。辩才当然不认,说,这是我老师从他祖上手里继承下来的,谁传谁,流传有绪,怎么可能会有丝毫的含糊,你明天来看吧。 第二天,萧翼到了,辩才从房梁上取下来《兰亭序》真迹,萧翼一见,心中大喜,明知是真迹无异,却假装找了几处毛病,说,这是向拓本,不是真迹,两人争论不已,最终也没定局。
于是,萧翼带来的二王真迹和《兰亭序》真迹都被放在案头,再也没有往梁上暗格里放。其实,此时的辩才已经80多岁的老人了,上高下低并不方便,此后数日,隔三差五,萧翼就来一趟,两人共论二王法书真伪,看门的童子也跟萧翼混得越来越熟。
有一天,辩才大师出外访友,萧翼自己就来到僧房前,跟童子说,我的手帛丢在床上了,你开门让我拿一下,来往很勤,于是童子便不怀疑,萧翼进屋后,取《兰亭序》真迹和自己带来的二王法帖就走。
等到萧翼把密旨告诉当地长官,当地长官下令去召辩才时,辩才还没有回来,听说长官有请,说是御史召见,一见御史,竟然是萧翼,萧翼告知实情,辩才一听就当场昏倒,抢救很久之后,终于醒过来。
萧翼归朝复命,李世民大喜,赏房玄龄,赏萧翼。心里非常恼火辩才,但因为辩才实在年岁太长了,没办法加罪。过了几个月,心里过以不去,又赏辩才财物粮食,辩才收到赏赐之后,自己不用,建了塔封存了起来,大概有一年左右,辩才终因伤心过度,驾鹤西去了。
此后,李世民大爱《兰亭序》,不仅自己十分珍赏学**,又让专门拓书的书法家如赵模、韩道政、冯承素、诸葛贞等四个人,每个人都拓出拓本来,赐给皇子以及王公大臣们。今天看来,这是《兰亭序》的一次超大规模的普及活动,如果不是李世民以皇帝身份推广《兰亭》,是不是有这么大的影响,还真难说。
李世民临去世的时候,把儿子唐高宗李治喊到床前说,我想要个东西,你是最孝顺了,你肯定不会违背我了,你觉得如何?高宗含泪应允,李世民于是说,我就想要《兰亭》,把它给我吧。于是,《兰亭》真迹从此伴李世民葬入陵墓,再也未现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