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名师课堂实录

时间:2024-09-15 17:38:19 兰亭集序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名师课堂实录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兰亭宴集序》、《临河序》、《禊序》、《禊帖》。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兰亭集序名师课堂实录 ,欢迎阅读。

兰亭集序名师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艺术,如篆刻、国画、京剧、书法等等,这些传统艺术是我们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我们今天所学的《兰亭集序》就既是书法瑰宝,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

  师:我们首先来欣赏一下这幅书法作品。

  (放映幻灯片,局部放大)

  同学们感觉怎么样?

  生1:我感觉这幅字画总体上比较有气势,有劲有骨,给人感觉比较整齐。

  师:说得不错。问大家一个问题,这部书法作者是谁?

  生齐:王羲之。

  师:大家会写吗?找一学生板书作者,其他学生在本子上写,注意羲字的写法。

  (一学生出错,找另一学生纠错。)

  师:王羲之是什么时期的人物?我们除了可以叫他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他什么?同学们知道吗?

  生2:王右军。

  师:为什么称他为王右军呢?

  生2:因为他曾经官至王右丞将军。

  师:很好。还有呢?

  生3:还可以称他书圣。

  师:为什么?

  生3:因为他喜欢书法,并且书法的成就很高。

  师:很好,以后提到书圣大家要知道是王羲之,还可以称呼什么?

  生4:逸少。

  师:对,他字逸少,对于这些名人我们要多了解相关的信息。请把这些名字写在课本教材中的作者简介下面。

  师:今天我们采用诵读的方式来学习这篇文章,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读百遍,这节课我们读四遍,平时我们学习古文采用四步诵读法:

  (放映幻灯片)出示:

  四步诵读法:初读,读准字音;

  再读,读懂句意;

  三读,读出感情;

  最后读出心得。

  让每一遍读书都有目的,每一遍读书都有收获。

  师:我们开始诵读《兰亭集序》,第一遍诵读,大家听录音,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

  (听录音,学生跟读)

  师:好,听完录音,大家哪个地方有疑问,请举手?

  生1:老师,课文第一段第一行中,录音把会稽(kuài jī)读成(huì jī)。是怎么回事?

  师:你听得很仔细,刚才录音读了一个古音(guì jī),这里我们可以按照课本注解读(kuài jī)。还有疑问吗?请举手?

  生2:第一段最后一句俯察如何理解?

  师:知道俯是什么意思吗?

  生2:不知道。

  师:注意前边有一句话:仰观宇宙之大,知道仰观是什么意思嘛?

  生2:是仰头看的意思。

  师:文言文中讲究前后对应,你根据仰观的意思猜猜俯察是什么意思。

  生2:俯察应该是俯身观察的意思。

  师:很好。大家还有疑问吗?

  生4:倒数第二段,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中的痛哉如何理解?

  师:你先根据上下文推断一下。

  生4:是痛快吧?

  师:大家有不同意见吗?

  生5:我认为是痛苦,因为上文说的是人生苦短,不可能解释成痛快。

  师:不错,要注意通过文章的上下文来推断。还有其他疑问吗?

  生6:第二段中虽趣舍万殊中 虽应翻译为虽然还是即使?

  师:这个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哪位同学回答这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生7:我认为应翻译为虽然,因为前面已经提到两种情况,这里表示转折。

  师:很好,虽在古文中有两种解释:虽然、即使,表示两种不同的关系,一种表示转折,一种表示假设。要根据文意来判断。

  师:还有别的疑问吗?

  生8:第一段仰观宇宙之大中的宙是时间的意思,时间如何去观?

  师:好,这位同学钻研得很仔细,把宇宙分开来解释了,这种钻研精神值得表扬。但是古文的理解有时候是无法做到这样细的,这里应理解为观察大大的宇宙。

  师:好,大家提了很多问题了,我也提一个问题: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中的俯仰与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中的俯仰,意思一样吗?

  生9:我想是不一样的。前者是低头抬头的意思,后者做了引申,低头抬头之间,是时间短暂的意思。

  师:对,后者的意思是从前者抽象出来的,表示人生的短暂。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就提问到这儿,下面进行第二遍的诵读。这一遍的任务是,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学生大声诵读)

  师:好,读完了,找一位同学说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生1:我喜欢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这是一段环境的描写,很少几个字就写了山、水、竹、清泉,写得很美。

  师:好,分析得很好,还有吗?

  生2: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在这样葱幽的环境里,诗人饮酒赋诗,畅叙幽情确实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而且可以看出诗人淡雅的志趣。

  师:淡雅的志趣?改一改。

  生2:优雅的志趣。

  师:不错。还有吗?哪位同学再说?

  生3: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几句话对仗比较工整,语句整齐,而且展现出作者旷达的胸怀,还可以看出作者快乐的心情。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出了这篇文章语言的特点:整齐(板书)。我们知道王羲之时期骈文比较多,这篇文章整齐中又有变化,这是对骈文的突破。除了整齐,语言还有什么特点,比如刚才有同学说短短几句话就写出了山、水、林、清泉等等,这是语言的什么特点?

  生齐说:简洁、简练。

  师:对,这表现出了语言的简洁。

  板书:

  简洁

  师:下面我们来诵读第三遍。大家齐读课文,每一段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

  (学生齐读)

  师:好,找一个字概括作者的感情,谁说说?

  生1:第一段是乐,第二段是痛,第三段是悲。

  板书:

  乐──痛──悲

  师:既然有这三段感情,我们在读的时候能否将这种感情和文章结合起来,我们找同学再读一遍,将这三种感情读出来。老师也想读,我喜欢读痛的感情,再找两位同学读第一段和第三段,读出那种乐与悲的情感。

  (学生朗读第一段)

  (教师朗读第二段,感情真挚到位)

  (学生鼓掌)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三段)

  (比前一位同学朗诵得好,学生鼓掌)

  师:大家把文章的感情读了出来,我们一起看看第一段作者为何而乐,为何而痛,为何而悲?

  生1:第一段中写景色十分优美、许多贤人在一起集会饮酒作诗,所以作者十分高兴。

  师:好,我们一起总结一下作者欢乐的原因。刚才说到美景乐事(板书),还有别的吗?

  板书:

  美景乐事

  生2:聚会的人都很优秀。

  师:能用两个字概括一下吗?

  生2:可以说人杰。

  师:不错。

  板书:

  人杰

  生3:还有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所以作者感到快乐。

  师:这里是指天气好,用一个词概括一下。

  生3:是良辰。

  师:联系前者所说,作者感到高兴主要因素是:良辰美景、人杰事雅。那他感到痛苦的因素是?

  生3:作者想到人生短短几十年,人生易逝,不仅感到痛苦。

  师:不错,选几个字就是人生苦短,好景不长。

  板书:

  人生易逝

  师:为什么感到悲伤呢?

  生4:作者看到古人死去,自己感到悲伤,想到自己死后,后来人也会感到悲伤,人类摆脱不了死的命运,由此感到悲伤。

  师:好,王羲之想到人生苦短,好景不长的痛苦,是一代一代人都会有的。人类的生死之叹,永无休止,所以感到悲伤。

  师:王羲之以哲人的眼光看人生,提出一个最朴素、最深刻的命题──人总是要死的。我们每生活一天,就向死亡迈进一步。老师有一个疑问,我们到底应不应该想这个问题,想到这个问题我们又该怎样去面对?我感觉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必须对生命进行一次思考:王羲之面对美景,先是快乐,继而悲痛,还想到了死亡。这是不是有些消极悲观?怎么评价这种思想?

  生1:这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观点,作者在良辰美景面前能够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短暂的,好景是易逝的。我们不能沉溺于乐事之中,要对自己的状态做一下思考,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掌声)

  师:这位同学很理性,在快乐面前我们要有些理性的思考。那位同学再谈谈自己的观点?

  生2:作者在感叹人生苦短,是在告诉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时光,表达对生活的热爱。

  师:刚才两位同学的发言和老师不谋而合,于我心有戚戚焉。确实,王羲之的悲叹不等于悲观,历史上留下叹声的人往往也留下了不朽的业绩,他们凭借自己的精神与成就获得了永恒的生命。谁能举个例子?

  生3:苏轼发出了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的悲叹,但是他却为人类留下了无数精美的篇章。

  生4:李白留下了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的悲叹,但是他吞吐出盛唐华章。

  师:很好,吞吐两个字用的特别好,符合李白豪放的性情。还有吗?

  生2: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的悲叹,却留下了永垂青史的忠心。

  师:找位同学评价一下,是否合适?

  生3:不是很合适,文天祥表达的是人生自古谁无死,他不怕死,而作者悲叹人生太短暂。

  师:好,文天祥发出的不是悲叹,而是豪言壮语。

  师: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清冷的上午,我们一起聆听了王羲之关于人生的悲叹,但悲叹不等于悲观。人类虽然无法改变死亡的命运,但是人类的精神却可以永照千古。老师最喜欢第三段中的一句话: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后来的人看我们,就象我们看过去的人一样。今天,我和同学们在这样一个时刻,一起聆听了王羲之面对生命的悲叹。王羲之虽然死去了,但他的书法艺术却永远散发着魅力。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我们,又该为我们的后人留下什么呢?这是这节课我留给大家思考的问题。

  师: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课文,体味王羲之的人生态度。

  (师生齐读最后一段。)

  (下课。)

【兰亭集序名师课堂实录】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10-08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08-12

兰亭集序的课堂实录09-11

兰亭集序课堂实录07-11

关于兰亭集序的课堂实录08-09

[热门]《兰亭集序》课堂实录10-09

陋室铭名师课堂实录10-13

蜀道难名师课堂实录09-20

《赤壁赋》课堂实录名师06-09

陋室铭名师课堂实录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