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结构分析,一起来看看吧。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篇1
【课文结构分析】
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部分(2~3)抒发作者人生感慨。
【课文结构图示】
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篇2
兰亭集序
永和1九年,岁在癸丑,暮春2之初,会3于会稽4山阴5之兰亭,修禊事也6。群贤7毕至8,少长9咸10集。此地有崇山峻岭11,茂林修竹12,又有清流激湍13,映带左右14。引以为流觞曲水15,列坐其次1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17,一觞一咏18,亦足以畅叙幽情19。
是日也20,天朗气清,惠风21和畅2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23,所以24游目骋25怀,足以极26视听之娱,信27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28。或取诸29怀抱,悟言30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31。虽趣舍万殊32,静躁33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34得于己,快然自足35,不知老之将至36。及其所之既倦37,情随事迁38,感慨系之39矣。向40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41,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2。况修短随化43,终期44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45!”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46,未尝不临文嗟悼47,不能喻48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49。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50,录其所述51。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52。后之览者53,亦将有感于斯文54。[1][2][3]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永和:东晋皇帝司马聃(晋穆帝)的年号,从公元345—356年共12年。永和九年上巳节,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举行禊礼,饮酒赋诗,事后将作品结为一集,由王羲之写了这篇序总述其事。
暮春:阴历三月。暮,晚。
会:集会。
会稽(kuàijī):郡名,今浙江绍兴。
山阴:今绍兴越城区。
修禊(xì)事也:(为了做)禊礼这件事。古代习俗,于阴历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定为三月三日),人们群聚于水滨嬉戏洗濯,以祓除不祥和求福。实际上这是古人的一种游春活动。
群贤:诸多贤士能人。指谢安等三十二位社会的名流。贤:形容词做名词。
毕至:全到。毕,全、都。
少长:如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王徽之是少;谢安、王羲之等是长。
咸:都。
崇山峻岭:高峻的山岭。
修竹:高高的竹子。修,高高的样子。
激湍:流势很急的水。
映带左右:辉映点缀在亭子的周围。映带,映衬、围绕。
流觞(shāng)曲(qū)水:用漆制的酒杯盛酒,放入弯曲的水道中任其飘流,杯停在某人面前,某人就引杯饮酒。这是古人一种劝酒取乐的方式。流,使动用法。曲水,引水环曲为渠,以流酒杯。
列坐其次:列坐在曲水之旁。列坐,排列而坐。次,旁边,水边。
丝竹管弦之盛:演奏音乐的盛况。盛,盛大。
一觞一咏:喝着酒作着诗。
幽情:幽深内藏的感情。
是日也:这一天。
惠风:和风。
和畅,缓和。
品类之盛:万物的繁多。品类,指自然界的万物。
所以:用来。
骋:使······奔驰。
极:穷尽。
信:实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与人相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夫,句首发语词,不译。相与,相处、相交往。俯仰,表示时间的短暂。
取诸:取之于,从······中取得。
悟言:面对面的交谈。悟,通“晤”,指心领神会的妙悟之言。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羁的生活。因,依、随着。寄,寄托。所托,所爱好的事物。放浪,放纵、无拘束。形骸,身体、形体。
趣(qǔ)舍万殊:各有各的爱好。趣舍,即取舍,爱好。趣,通“取”。万殊,千差万别。
静躁:安静与躁动。
暂:短暂,一时。
快然自足:感到高兴和满足。然,······的样子。
不知老之将至:(竟)不知道衰老将要到来。语出《论语·述而》:“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一本有“曾”在句前。
所之既倦:(对于)所喜爱或得到的`事物已经厌倦。之,往、到达。
情随事迁: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迁,变化。
感慨系之:感慨随着产生。系,附着。
向:过去、以前。
陈迹:旧迹。
以之兴怀:因它而引起心中的感触。以,因。之,指“向之所欣……以为陈迹”。兴,发生、引起。
修短随化:寿命长短听凭造化。化,自然。
期:至,及。
死生亦大矣:死生是一件大事啊。语出《庄子·德充符》。
契:符契,古代的一种信物。在符契上刻上字,剖而为二,各执一半,作为凭证。
临文嗟(jiē)悼:读古人文章时叹息哀伤。临,面对。
喻:明白。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本来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固,本来、当然。一,把……看作一样;齐,把……看作相等,都用作动词。虚诞,虚妄荒诞的话。殇,未成年死去的人。妄作,妄造、胡说。一生死,齐彭殇,都是庄子的看法。出自《齐物论》。
列叙时人:一个一个记下当时与会的人。
录其所述:录下他们作的诗。
其致一也:人们的思想情趣是一样的。
后之览者:后世的读者。
斯文:这次集会的诗文。
课文思路
第一部分(1段)记叙兰亭集会的盛况。
第二部分(2~3)抒发作者人生感慨。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 篇3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蓝亭“修禊”会人各人作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文写序文手稿。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贴相传之本,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岁时的得意之作。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也。”因此,历代书家都推《兰亭》为“天下第一行书”。
从用笔上看右军多用中侧锋,结果是质妍均亭,线条遒劲峻爽。黄鲁直甚至在书评中把印印泥归为羲之特色。结构更是兰亭一大特色,平淡中富变化,险绝中求平衡,君子藏器,充分地体现了董文敏右军是龙的评语。章法上更是充分体现出平淡舒缓,且又抑扬顿挫,古人评不激不励,风规自远
一、笔法与线条
整个《兰亭序》笔法源自章草笔法。王羲之有章草而成更加流便的书写方式,达到了行书特点,其中楷则法度占比例大与草书境。用笔变化多端,其中“之”字无一重复,便是一例。字法形神兼备,情态盎然,具体笔法是:
1.横画在字形变化中起着平衡结构的作用,其写法是:左上露(或回)锋由轻渐重入笔;稍停即向右微偏右上中锋运行;稍提笔向右下再转锋向左微偏左上回锋收笔。
2.竖画的写法是:逆锋起笔转折稍顿;中锋向下运笔;边行边提,力达锋尖。
3.撇的.写法:露锋入笔向右上;转锋向下边行边轻按;继续轻按,并向左下弧度运行;到适当处,笔毫边行边提稍微弧向左微偏下方运行。
4.捺的写法是:逆锋向左稍顿即微提笔,然后往向右下沿着运行,力达锋尖,整个捺画是:“一波三折”状。
其笔法的平动、摆动、提按、中锋、侧锋,线条的运动、节奏感,千变万化,丰富多彩。
二、结构与空间
其字笔画自然,间架组合形密委婉,参乎妙理,察其经趣,渐次相就,故结体遒丽,从结体有承上启下,天覆地载;向背,疏排缜密。短方长方,左右相让,等等。绳墨有松紧相宜。
此段话禅述了其字的外形、平衡、重心、笔画、中宫、势力、空间、风格等特点。
三、章法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写道:“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大或小,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后世珍视其布白之美,临摹者虽难免渗入各自的笔性,但无人稍变其章法布白。正如解缙在《春雨杂述》中所说的那样:“右军之叙兰亭,字既尽美,尤善布置,所谓增一分太长,亏一分太短。”
《兰亭序》的章法,整篇一气呵成,仿佛如天生丽质,翩翩起舞,其舞姿之美是古今第一、无比伦比的。
《兰亭序》的特色还远远不止这些,技近乎道,兰亭书风恰恰符合中国文人所推崇的中庸思想以及道家自然之论。除此之外,个人认为右军书风散发着一种贵族气息,它体现了那个时代文化精髓,对改变当下浮躁的书风都有着重要意义,右军那从容不迫的处世态度更值得我辈学习。
【《兰亭集序》结构分析】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结构特点06-25
《兰亭集序》字的结构特征06-21
《劝学》的结构分析07-10
兰亭集序艺术手法分析08-30
《兰亭集序》整体分析及赏析07-27
《劝学》课文结构分析06-29
《兰亭集序》创作背景及整体分析07-11
琵琶行结构分析06-23
《木兰诗》的艺术结构分析08-27
离骚全诗结构分析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