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教学反思(通用17篇)
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反思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兰亭集序》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
思考一:
个性与己任:
好的语文课之所以姓语,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紧紧抓住了文本语言这条主根。有了这条主根作为依托,再联合其他提供养料和水分的侧根、须根,才构成了枝繁叶茂的植株在地下的有力支撑。相反,如果削弱乃至缺少了这一支撑,植株的生命力可想而知。本课教学环节的设计紧紧围绕文本,相对独立又互相支持,使学生读写能力在梯度合理、形式多样的活动训练中不断提高,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然而,如今语文课的个性与己任却有着不同程度的虚化和缺失,我们见到了许多这样的课:大肆渲染地导入,费尽口舌地绕弯子,迟迟走不进文本,刚走进文本,却来了个“蜻蜓点水”,急匆匆地走出了文本,架空分析,虚浮链接,“外围战”打得不少,“巷战”打得不多,有时像历史哲学课,有时像主题班会,有是像曲苑杂坛,有时像正大综艺,就是不像语文课,“少、慢、差、费”带来的贫瘠且不说,还“肥水流了外人田”。
思考二:
预设与生成:
在新课程背景下,经常提及的“预设”与“非预设”是一组相对概念,切忌重其一点,不及其余。绝对的“非预设”是虚无,绝对的“预设”是单边活动;“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一切皆似无意间”,“非预设”的最高境界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虽然时下对于“非预设”的呼声很高,但我认为规定了具体教学内容的课堂,其教学环节还是应该仔细揣摩、精心设计的。本课的教学环节是经过反复推敲的,不论是“解题”“诵读”,还是“描述”“勾画”,不论是“点评”“表述”,还是“积累”“链接”,都扎实而活泼地引导学生感悟、体验、训练。由本课的“过程描述”来看,环节的'合理实施与课堂的动态生成都是比较成功的,学生在教师的调控引导之下,深入体验,积极思考,科学训练,探究交流,尤其是在读写方面,学生的聪慧才智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开发与展示,“生成”了许多“亮点”。
思考三:
活动与积累:
在环节实施和课堂运作中,教师不能只追求课堂形式上的活跃,只满足于口头上热闹愉悦的“来言去语”,应该想方设法将文本的学习体验落到实处。本课的教学就是结合学科个性、文本特点、学生实际,本着“有趣、有序、有益、有效”的原则,将文本学习“物化”为一个个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在活动中完善自我,进而完成语文素养和人格境界的全面提升。本课通过实施系列教学活动,学生在词语名句、点评描述、对话表达等方面都有比较丰富的生成、体验与积累,我认为这应是课堂教学真正的“痕迹”。我们的课堂应该切实提升和培育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而千万不要让我们神圣的母语教学走了样儿,变了味儿。
综观整堂课的运作,教师评价有些欠缺,最后的小结也可以学生为主进行归纳。敬请语文界同仁批评指正。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2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以前备课时,我主要考虑的是教给学生文言的知识,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可是如果所有的文章都这样教学,那不是违反新课标的要求了吗?更何况只强调“言”的部分,而忽视“文”的部分,总还是有缺陷的。进一步想,我的教学思路是不是也需要调整一下,变老师认为要教的为学生需要的。所以这次备课之前,我想知道学生需要什么。通过和学生交流,学生说最想一学完这篇课文就能把它背诵出来,因为它是高考必备篇目。于是我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
一、全班齐读,读准字音;
二、个别代表读,读准句读(老师先把文段的标点删除再让学生读);
三、自由读,读出情感;
四、诵读,品味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朗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其中之一就是对作者“悲”的情感,对生命的感悟理解不够,没有深入展开。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我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3
今天下午我们高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语文教师在我的班级高一(19)班听了我的一节公开课。从课后老师们的评价看,我的这节课是成功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精神。
我的这节课是《兰亭集序》的`第二课时。第一课时所解决的问题是,明确了第二单元的学习目标,了解了王羲之这位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教大家读了三遍文章,又帮助大家梳理了生字词、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可以说第一课时大家学习很充实。这样的课很实在但也没有什么新意,当然也是最保险的课,一般来说不会有什么闪失。那么,第二课时我仍然这么上吗?我也知道第二课时主要是分析文章的主题,我带着大家分析一下文章就可以轻松完成任务。但我总觉得这样上太乏味,缺少创新。第二课时应该体现一下新课改的精神。怎么上呢?我在思考之时突然大脑的屏幕上仿佛有一个闪电闪过──对联。对呀,这篇文章能不能用对联带动起来呢?我还记得我在上一届教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时,曾撰写一副对联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学生对这副对联也很感兴趣,都纷纷抄在书上。如果我也用这副对联带动文章的讲解可以吗?我在心里默默地设计起第二课时的教学程序来。很快我的第二课时就设计出来了。
现在想一想,我的这节课确实有可圈可点之处。
在课堂上,我首先给同学们卖了个关子:“今天这节课,我们每位同学都要作一副对联!”同学们一听就慌了。因为他们从来没拟过对联。“这副对联很好拟,我先给大家做个示范!”于是我边带着学生读文章边分析文章的精邃,边拟出如下对联:
群贤毕至,一觞一咏成就兰亭华章,信可乐也;
少长咸集,几俯几仰参悟人生哲理,岂不悲哉?
这副对联上联很好地概括了一二两段的内容,下联又揭示了三四两段的思想精华,确实应该说很精当。
同学们纷纷为我鼓掌。我很高兴,说:“那么我的学生能不能也学老师的样拟副对联呢?”有的同学开始摩拳擦掌,有的同学却说不知怎么拟。我于是在黑板上为大家讲解“对联创作四原则”:
1、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2、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3、词性相对,位置相同;
4、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通过这一分析,很多同学都知道怎么拟对联了。剩下的时间就看同学们的了。就见我的学生一个个潜心地读文,潜心地思考,在作业本上勾勾划划。大约五分钟的时间,我见每个同学的作业本上都留下了两行清晰的字迹。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是成功的。下面是展示成果的时候了。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站起来将自己的大作展示出来,有的还写了两副,不简单!我适时地进行点评。同学们展示完,我的点评也展示完。还剩下三分钟,全班同学齐背文章,这节课完成了。全班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我知道这节课应该有个好的评价,我欣慰地对同学们说:“谢谢,同学们!”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语。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4
我讲授的《兰亭集序》一课是文言文教学的大胆尝试。整节课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有朗朗的读书声,有悠扬悦耳的音乐,有精彩语言的描述,有动情流畅的背诵,有颇有见地的评论。同学们陶醉在美文的意境之中,听课教师也为之振奋,为之感染。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摇曳多姿。
值得反思的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老师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这样一些学习成绩差或性格内向的同学可能就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唤起这类同学的个人表现欲,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中来,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5
本篇课文作为必修课本的最后一个问题探讨专题,本专题实际上是对前面20个人文话题的自然升华,由对“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若干具体问题的思考,生发为对人之所以为人、人生存的意义和价值等终极问题的追问。这些文本本身对学生语文核心能力的提升具有引领功能,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具有丰富的课程价值。所以,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着力于引导激发学生对王羲之关于生命思考的理解,以便形成自己对生与死、活的意义的正确认识。反思本课的教学,有以下方面的体会:
语文阅读不应该是碎片式阅读。这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本人一直坚持的原则。现在常能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学时,抛却了文章的整体性,就某几句话,某部分文字展开,不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毛发”太多,唯不见“全身”。文言文教学,更是主要以“言”为主,把文章逐段逐段翻译完了,也就教完了。而鉴于本文文章思路的特点,由景而乐,由乐转痛,再由痛转悲,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把握好这个递进的内容和原因,是理解王羲之思想的关键。因此,为了不割裂文本的文脉,在设计时采取了先串讲本文的文言字词,再分析文章内容的方式,因此,本次的课堂实录是剥离了字词的讲解,依脉而教;语文教学,拒绝碎片式的.另外一点就是,此文不能仅仅停留在对王羲之的思想的理解上,作为特殊的时期,大批文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表现出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有“管中规豹”的意识和智慧。我们虽然不是在培养文学的研究者,但可以激发学生的某一个触点,引导他们课后再多去读一读这个时期的文学作品,多了解这个时代的历史,让语文的课堂真正延伸到课外,延伸到生活中去。
苏格拉底说“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课堂教学的真谛也就在于在师生的交流互动中产生思维的火花,点燃学生学习探究文本的热情,激发其兴趣,以达到主动进入文本的目的。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若无激发点,学生只会感到害怕和无趣。而本文涉及的主题是关于人生,关于生死,更需要学生自己去体悟,教师的讲解和灌输只会显得苍白无力。所以在教学中无论是在问题设置,还是在课堂操作上,都尽可能地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答案,学生是真正的活动者,教师只是一个陪练者,共同的学习者。学生课堂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质量都提高了,在课堂上,我们能感受到学生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思考的乐趣。
作为经典的文言文阅读教材,“读”应该是贯穿课堂始终的,只有在读中,学生才能去体会、理解,也只有在读中,才能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本节课,因为时间原因,给学生读的机会还可以再多些,时间可以再长些。如何读出真正的痛,真正的悲,是需要慢慢揣摩才能朗读出来的,没有消化的过程是不行的。
课堂永远是充满遗憾的。每位教师在备课时,总是准备了超过课堂容量的内容,并贪心地希望在课堂上一一呈现。但课堂又是实时的,是开放的,也是丰富的,我们不能为了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就匆忙地赶路。没有上完,那就下一节课再上,这个问题没有讨论清楚,就再研究讨论。课堂不是舞台,不是功利场,当一切以学生为本,从文章出发时,我们的教学就更从容,更美丽了。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6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貌似简单,实际上要想达到深刻的理解,并非易事。这篇文章要求背诵,学生居然了背了几节早读课还没有背熟练。学生反映,总是记住了上句,忘记了下句,对文章的内容和脉络理解得都不是清晰,特别是第三、段,在背诵方面难度太大。这个现象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立刻又去调查了另一个班的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也是如此,文章不理解,脉络不清晰,即使是看了翻译,也不知道作者想表达什么。王荣生教授曾经说:“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角度讲,可以归结为以下三句话:学生不喜欢的,使他喜欢。学生读不懂的,使他读懂。学生读不好的,使他读好。也就是说,老师要教的,是学生不喜欢的地方、是学生读不懂的地方、是学生读不好的地方。”于是,在粗略地了解了学情的基础上,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取舍。
首先,原计划先介绍背景和作者,特别是作者,我专门到《世说新语》中查找了关于王羲之的记录,例如东床快婿的典故、假寐的典故等等。这些资料并非完全没有用处,至少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兴趣。但对一节时间有限的语文课来说,这些内容显得枝蔓,没有针对性。因为学生的难点在读不懂文章,而不是学习兴趣的问题。即使安排了这个环节,学生依然读不懂,因为这些资料对理解文章并没有直接的帮助。
其次,对于文章的前两段来讲,学生在理解方面并不存在问题,但不一定能“读好”,不一定能读出作者的“匠心”。因此,我便设计了一个“用双音节词概括内容”的环节,并抓住“环境”这个点,细读文本,比如“修竹”这个意象,学生往往会忽视。对于这个意象,我先引导学生回忆了《项脊轩志》里的“有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并且补充了苏轼的几句诗,然后指出“修竹”暗示了参加宴会的人都是高人雅士。当然,前两段学生不存在太多的.理解性障碍,所以用很少的时间带过去了。
再次,我原本还设计了“写作结构”的拓展内容,即补充律诗的“起承转合”的结构,接着来分析《兰亭集序》和《赤壁赋》的结构,进而指导学生在写作方面也要注意“起承转合”的结构。这部分的内容我自己认为很有创意,也很重要,但偏离了本节课的学习重点,只能忍痛割爱,将其放到其他课堂中点拨。
将这些内容都删减了之后,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重点安排了两个教学环节,即重点品读第三段和重点品读第四段,而采用的方法就是“比较阅读”。这两个环节的创意就是,用自己改编的文章与原文进行对比,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脉络,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意。如果是单纯地指导学生正面分析这篇文章的内容与逻辑,学生定会感觉枯燥无味,因为原文本身就晦涩难懂。此时有了一个比较对象,而用来比较的文章是老师的“下水文”,学生的比较兴趣便会激发。果然,上课时,学生饶有兴味地品读文章,不仅品读王羲之的原文,也品读我写的两段比较拙劣的话。经过比较,学生感知了王羲之的原文的特别之处:不仅有对生命的感悟,而且充满了“正能量”,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还有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这两个环节的内容也来源于对文本的细读。我有一个习惯,每讲一篇课文,我就会提前写一篇文本解读类的文章,在讲《兰亭集序》之前,我便写成了《从生命之感到价值之思——读<兰亭集序>》的文章。在我看来,如果文章只有前三段,那么立意也没什么稀奇的,无非就是感慨生命流逝,感叹人生短暂,这种主旨的文章太多了。作者的深刻之处在于第四段实现了“逆转”,从悲观的感叹变为积极的建构,建构某种价值坐标。但这个“逆转”不是太明显,作者甚至有点“含糊其辞”,除了“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指向比较明确外,其他句子都没有明确表达。这就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甚至运用逻辑分析的方法,例如“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与“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两句话,只有先弄清楚主谓宾的具体所指,然后经过辨析,即要去探究“嗟悼”和“喻”的对象究竟是什么,去探究“后之视今”的态度与“今之视昔”的态度有何区别,才能明白这两句话的真正含义。这其实就是一种文本细读的思路。
作为一节常态课,我对此的追求就是:洗尽铅华,素面朝天。不设置花里胡哨的环节,尽量减少多媒体的应用,而是带领学生直面文本,沉浸到语言文字中,品读文章之妙处,感悟作者之情怀!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7
我喜欢书法,尽管我写的字不怎么样。好几年前,我家里就有了《兰亭集序》的字帖,我还前前后后临摹了很长一段时间。《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兰亭集序》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我教学《兰亭集序》的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内容是文章一二两段,解决的是三个问题:一是了解作者及其创作的缘由,了解书序的相关知识;二是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三是体会作者的感受及写作的特点。
课堂上我基本上完成了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感觉到一节课下来大家的学习情绪没能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不是很好,原因当然有很多,有学生预习不够,比如在解决字词这一块学生就很被动,感受作者的的感受的时候也不够深刻。
基于此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在教学中多让学生去读,多让学生去说去感受。
首先加强诵读,多让学生自己去感悟,适当时候才做点拨。
第一遍听读:校正自己的字音、句读错误。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
第二遍自读:自由诵读第一自然段,读出自我体验。
第三遍诵读:齐读,从每一段中找出一个字概括作者的心情。
第四遍悟读:带着感情诵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欢乐、痛惜、悲伤的感情。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第一段中,作者欢乐的因素有哪些?第二段中他为何而痛?第三段中他又为何而悲?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在诵读中去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就跟自然了。“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终身受益不尽。”诵读是文言文学习的金钥匙。
其次我更加强了学生的动手和思维能力的训练,比如以填表格的形式完成一二段内容的教学,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还让学生自己在本节课结束前总结归纳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自动学习,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实践探究更实用的方法。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8
课后,我进行了反思。经验告诉我,在朗读教学中,不能泛泛而读,不能盲目朗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朗读前要预设适当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不是漫无目的,而是有的放矢。在这一堂课中,我围绕文章重点预设了一些问题,例如“边听边校正自己的读音、句读错误,划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从每一段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感情”等。
其次,要合理评价学生回答的问题。我们老师不能轻意说学生的回答错误或不正确,否则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也会因此而遭扼杀。例如有的学生认为文章表现了王羲之消极的人生观。我没有表示否定,而是赞扬他的观点。对于这样的问题,开放性比较大,我们老师应求同存异,不必拘泥于参考资料上的固有的见解。
再次,灵活多变的朗读方式也是很重要的。例如“范读”、“齐读”、“自由朗读”、“学生个人朗读”等。我在这堂课中就灵活采用了多种朗读方式,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更重要的`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如何处理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预设之间的矛盾,如何应对课堂上学生突然提出的问题,等等。这些都是教学机智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教学机智能力。例如,有学生提出“所以”的意义和用法,还有学生回答“优秀”、“天朗气清”,或者提出一些其它的问题。教师要随机应变,灵活处理。
可以说,朗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掌握了这把钥匙,学生在朗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增加积累,形成语感。以后我会继续努力,不仅让学生得到积累,还能把文言文讲解的更加生动。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9
三月廿五日,周二第二节课,我在高一年级285班讲书法鉴赏《兰亭集序》,有幸得市政府教育处督学郭务强教授、县督导室杨荣主任批评指教,反思之余,成文以促己。
一、关于本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的选择
选择书法教材①第六课《生活推动笔行走行书》内容,结合时间因素——一课时的容量,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因素——基本没有毛笔书写经验,我确定《兰亭集序》为鉴赏主体,兼以其笔画“点”的欣赏临习为拓展内容。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按新课程要求,我从三个维度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习书法艺术鉴赏方法,能正确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等方面对书法形式类别中的行书进行鉴赏。
过程和方法目标:能运用比较法进行鉴赏。通过尝试书写进一步加深对行书艺术的理解与体。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激发对国粹书法艺术的热爱,体会“中和”之美的重要意义。
3、教学过程的安排
本节课教学过程预设了五个环节:导入、新授、拓展、评价、总结。
1)、导入。以幻灯片将《兰亭集序》内容的吟诵歌咏与书法整体图、局部图、独字图结合,以期从视听感觉上多方位激发学生对它的兴趣。
2)、新授。分三步:领略文字之美(略讲)、领略书法之美(结合重难点详讲)、领略书写之美(略讲)。
3)、拓展。结合鉴赏经验,激发动手书写兴趣,现场临摹板演。
4)、评价。学生评价为主,以鼓励评价为主。
5)、总结。结合教学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课堂作出总结和对学生们提出期望。
4、教学手段的运用
以课本为基础,以多媒体展示为主,结合范图展示、板书、师生板演等手段。
5、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师层面:讲授法、设问法、演示法等。
学生层面:观赏法、探究法、演练法等。
教与学的层面:师生互动法、比较法、
窃以为,从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过程的安排,再到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的设计,本人是作了一番深思熟虑,有全局的考虑,也有细节的预设。
然而预设与生成的差异甚至矛盾,凸显出自己种种不足和问题,值得深思。
二、专家的意见和建议
两位专家在给予我充分的鼓励后提出了既有针对性又有高度的意见和建议,让我深受鼓舞也深感惭愧,但更深的感受是受教后对未来的书法鉴赏课堂有了更明确的认识。
1、基于课堂整体格局所提意见和建议。
内容深度尚可,但广度还可延伸。如《兰亭集序》创作背景的介绍,王羲之誉为“书圣”和《兰亭集序》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政治、文化、专业等方面因素的介绍,22种“点”的名称介绍等等,囿于时间关系不能详讲,但稍有涉及,有利于学生课后的探究。
2、基于教学手段细节所提意见和建议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尚可,但教学手段没有充分利用资源。如对板书的利用,对范图板贴的利用等。板书是提炼要点与强化主旨的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有利于学生将知识系统化、专业化,便于他们举一反三。
三、个人的反思
从课程设计到课堂生成,感觉自己把握的东西远没有想象中的多和实。有些点也清楚问题出在自己哪些方面,但更深的领悟与更高的求索却来自于专家领导的指点。经两位专家屈尊与自己的恳谈,我从如下几方面反思了这堂课。
1、要从“教学”层面提升到“教育”高度。
诚如著名诗人叶芝所言:“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课堂上是一问求一答,还是学生能自设问、敢存疑?这考验的是教师的格局。诚然,这方面我有待提高。“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中,如果我将行书书法作品的鉴赏方法归纳,再板书“文质兼美、书体特色、临习典范”,学生完全有可能在今后的书法鉴赏活动中运用这些方法品评。这也恰是郭教授对我的建议:课堂教学要激发学生课后探究的热情,课堂模式要延伸甚至转移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多维度模式。而这亦是教育的本义——学会学习,随时学习,终身学习。
2、要有由点到面的提问技巧。
虽然还是格局的问题,但更具体。比如运用比较式鉴赏对有公论的天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行书进行鉴赏,从整体章法、字形结构、笔法气韵各自分析到了,但没有串连,没有归纳,没有让学生站到“面”的层面去思考,而少了这种“面”上的思考,课堂自然流于形式,缺乏实效与长效。
3、要有“留白”的艺术和勇气。
讲多并非就是好老师和好课堂。著名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如何做到“无声、少声胜有声”?至少三方面的功课要做好,其一,对课堂知识容量的把握;其二,对学情的掌控;其三,对语言技巧的掌握。第一二点是基础,第三点是途径。我只能说,我要做的功课还很多。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上进,在专家们的批评指正下,我深切体会到教学相长的助益。虽然没有完美课堂,但我坚信完美课堂是我穷尽一生的努力目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0
作为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完美的,作为青年教师不讲公开课是不成熟的。
自从接受这次公开课任务以来,我的生活是充实的,是忙碌的。我要讲的课题是《兰亭集序》,首先我专研教材,把课文和课下注释反反复复地看了又看,然后把教参反复研究,接着利用电脑查找所有和本课有关的资料,最后形成自己的教学方案,并结合学生实际操作,让同教研组的有经验的老教师提意见,再进一步修改,如此反复几次,才确定下来。回首这个过程真累,但心中很坦然,因为我对这课的内容已了然于心。
新课标要求《兰亭集序》一课时搞定,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我认真地做了分析。文章的第一、二自然段交代盛会的时间、地点、原由,与会人物、周围环境,以及流觞的情景,天气好,视野广,人心乐,盛会难得。课文中没有生僻的字词,学生根据课下注释能理解文章,所以我把这部分的重点设置为朗读、背诵。语文课堂应该是书声琅琅,齐读、齐背、单独背诵,加强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在短时间内紧张起来,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遗憾的是,由于学生预习时间有限,仅仅把课文内容结合课下注释通了一遍,甚至还有一些个别字词还不大明白,课堂上给的时间不多,达到大面积背诵的目标完成的不好。在作者欣赏者诗情画意的良辰美景时,笔锋一收,转向对乐与忧,生与死的感慨,产生“痛”和“悲”的感情。对于沉浸在幸福之中的高中生来说,这种感情来的有点突兀,甚至有点不可思议。所以我会放慢速度,先让学生领悟课文的.具体语句,真正理解作者因何而痛。让学生从课文的具体语句说起,再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样反复,学生自然就理解文章内容了,所谓的难点也水到渠成的解决了。
回归文本,理解文本,再分析感慨,才能层层递进的如剥笋般理解文章。真不愧是河师大附中的同学,在老师的点拨下,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一个又一个的回答把问题讲解的很透彻,真正明白作者为什么借用古人的话感慨“死生亦大矣”。作者已感慨人生短暂,死生无常,为何还要进一步“悲”呢?在这里很容易理解到“悲观”,所以在此插进时代背景的介绍,让学生明白当时士大夫的人生观,崇尚老庄思想,大谈玄理,不务实际,思想虚无,寄情山水,笑傲山野,思想消极,行动无为,如海上浮萍随波逐流。此时再问“悲”什么就有来由了。通过和古人的沟通产生共鸣,都深知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而对当时士大夫“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给予批判,同时暗示自己对人生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悲叹人生短暂,努力大有作为。且不必说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也不必说毛泽东的“人生易老,天难老”,就是雷锋也说过“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在当时王羲之能发出如此的感慨,不应看做是消极思想,而是积极的,难能可贵的。同时也给学生上了一课,怎样把握有限的青春,让生活更精彩。这其中渗透着思想教育,情感教育。
在充分备教材,备学生的基础上,我这样进行教学,满满四十分钟也算是有张有弛。仔细思考,这课还需改进。本文是一篇序言,在理清文章思路、情感的基础上,再把能体现“序”这种文体的语句从文中找一下,学生就更清楚文章的思路,以及这种文体的表达方式。就不会让学生死记硬背去掌握“序”这种文体的定义了。
既然是作公开课,不免想秀的完美些,精彩点,但对于一些细节可能会考虑不周,欢迎各位专家和同行多提宝贵意见,让我成长的更高、更快、更强壮。谢谢大家!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1
我讲授的《兰亭集序》一课是文言文教学的大胆尝试。整节课同学们学得兴趣盎然,有朗朗的读书声,有悠扬悦耳的音乐,有精彩语言的描述,有动情流畅的背诵,有颇有见地的`评论。同学们陶醉在美文的意境之中,听课教师也为之振奋,为之感染。从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我想:只要我们教师能够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就一定能将古文课上得有滋有味,摇曳多姿。
值得反思的是:一节课只有45分钟,老师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这样一些学习成绩差或性格内向的同学可能就没有表现的机会,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唤起这类同学的个人表现欲,从而使其积极主动地投身到课堂中来,这应该是我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2
一、课程简析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语文教材选修三的一篇课文。这篇序言不仅是书法艺术的瑰宝,而且其文在思想、语言上也具有独特的价值,二者相得益彰,共同确立了它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一篇书序,文章由叙事而写景,感物抒怀,从一次普通的游宴活动谈到了作者的生死观,并以此批判了当时士大夫阶层中崇尚虚无的思想倾向,使全文在立意上显得不同凡响。
二、内容安排 :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已经串讲完了该课的文学常识及文言知识点,根据上节课的掌握情况和文本自身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重点词的'含义、特殊文言句式,力争背诵全文。
过程与方法:理清作者思想感情的脉络;通过体会文章精练优美、自然清新的语言赏析山水风物的自然之美与抒情议论的情理之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作者在文中由喜到悲的感情变化,认识作者深沉感叹中蕴含的积极人生态度。
三、教法:本着“5+30+5”的课堂模式,学生能自主完成的,老师退后,充分调动学生能动性的课改理念,本课时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学科助教讲解助学稿的课前复习和课本内容梳理的部分;
文中重点分析、难于理解的内容由我来讲解。这样教学层次更鲜明,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显著。
四、教学效果总结: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课前复习”环节侧重在中差学生的掌握效果,问题与复习相结合,识记效果更突出些。文本理解上,学生对源于课本的知识掌握得相对好一些,少部分不确定的知识在课堂讨论中得到了有效解决。本课主题及作者思想的理解是本课的难点,由我介绍和讲解,这样有利于学生从更全面广泛的层面对文章有深刻的理解。整体上学生表现不错,教学内容完成效果较好。不足之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差,听课老师较多,他们没有放开,所以回答问题不是很积极踊跃,助教的基础较差,虽然课堂上他已经尽力发挥,仍旧在时间和效率上略显拖沓。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3
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提出了如下要求:“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理解和尊重多元文化,要有助于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热情,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加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有很大的作用。在这样一种新的形势之下,如何有效地开展文言文教学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对于文言文教学,我曾经以教师讲解为主,不重视学生诵读,因为文言文有讲头,其中的实词、虚词、句式、情感、理趣等等,都可以讲出很多“东西”来。这种教学方法并不是不受学生欢迎,不少学生还很爱听老师“侃”,但这种做法却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文言文本身,他们喜欢的只是其中的所谓文化。发现这个问题后,我在教学中感到了一种“舍本逐末”的尴尬。
于是我参照新课标精神尝试改变文言文教学思路,从由教师讲解变成让学生诵读,从重视翻译到重视感悟。我把自己的思考设计为“文言文四步诵读法”: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懂句意,三读,读出情感,四读,品味评价。《兰亭集序》的教学,基本上就是按照这一思路进行的。
《兰亭集序》是一篇文言散文。文章写景语言简洁,议论语言深刻。作者借助富于韵味的文言语言,极富魅力地表达了当时人们的`生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书,每一遍诵读都有目的,每一遍诵读都有任务。通过诵读,使学生身临历史的情境,直入文本深处,切身体验“此景此情”,与作者进行面对面地沟通与交流,产生心灵之间的感染与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悟文本、感悟人生。
采取诵读的教学方法后,我发现,许多过去需要讲解的知识在诵读中就解决了。比如实词的意思,这节课中,有学生不懂“俯察品类之盛”的“俯察”的意思,就另有学生告诉了她自己总结的规律:文言文句式整齐,通过和上文“仰观宇宙之大”中“仰观”二字对比,就可以很容易地理解“俯察”的意思。再比如虚词的用法,如果让教师来讲解“也、哉、夫”表达不同语气的知识,哪里比得上在诵读中感受“信可乐也!”“岂不痛哉!”“悲夫!”三句话中的情感更自然呢?
可以说,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一把钥匙,一把重要的钥匙,一把不可替代的钥匙。学生在诵读中就能够有所感知,就能够增加积累,就能够形成语感。当然,这节课还有很多缺憾,而我感到最大的缺憾,就是因为时间原因没有展开更充分的诵读活动。
在以后的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还尝试新的教学方法,最终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文言文。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4
今天学习《兰亭集序》,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极写良辰美景,赏心乐事,怎一个乐字了得。可是第二自然段感情陡转急下,由乐而痛,让人猝不及防。
仔细想来古人的这种情感急转不是没有道理的。“女伤春,士悲秋”,其实人的感情都是相通的,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差异,所以应该是"女伤春也悲秋,士悲秋亦伤春“。
为什么人会伤春悲秋呢?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发,一切生命都展现出蓬勃向上的力量。春天繁花盛开,色彩斑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亦始于春天。所以有人把人生也分为春夏秋冬四季。春天象征着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人们总是希望人生能永远停留在最美好的时期。
可是花开就有花落,人生的韶华也如春天的花儿一样,不能永远驻留枝头。但是人们又特别迷恋春天,特别迷恋人生中的韶华,所以才有”春且住”想要把春留住的痴心妄想。
四季终究会轮回,春天不是永恒的;人生最美好的年华也会逝去,衰老死亡追究都会到来的。所以人们会伤春,其实借伤春感伤自己易逝的年华而已。
因为迷恋沉醉美好的事物,然而这些美好的事物却不能永恒,所以才伤感。秋天落叶飘零,一枚树叶完成了此生的旅程归于自然。
人的生命,也终究会像树叶一样飘零。所以人们看到落叶就容易想起自己的'生命也会有落叶的结局。现在我明白了为什么黛玉会葬花。
花儿绽放,悠然枝头,突然就来了那么一阵风一场雨,所谓“风刀霜剑严相逼”,摧残得满地落英,空留一缕香魂。落花飘落枝头,无依无靠,凄然委地,这落花的遭遇不就是黛玉的遭遇吗?在最美的年华里,寄人篱下,无依无靠。
人生如花一样,充满了变数和无常,这一刻无法预知下一刻的事。就像人们本来是坐着火车欢欢喜喜的去旅游呢,结果遭遇车祸了;本来周六想睡到自然醒呢,结果遭遇地震了。王羲之知道人生有聚就有散,“胜景不常,盛筵难再”,懂得人生的无常和变数,所以由乐而悲。当然是否由乐而悲也和一个人的人生观有关系,有的人就是活在当下,快乐的过好每一天。
有的人就惶惶不可终日,整天把未知的烦恼提前拉到今天。所以,有些人活得快乐有些人活得忧伤!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5
《兰亭集序》作为一篇经典的文言文散文,不仅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著称,更以其对生命意义的探讨成为千古名篇。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多种方法,力求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悟这篇文章的精髓。以下是我对《兰亭集序》教学的反思。
首先,在导入部分,我通过讲述成语故事“东床快婿”引出王羲之,并简要介绍他的性格特点和写作背景。这样的导入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作者和文章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在课文探究部分,我采取了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任务去阅读文章。例如,在探讨“乐”的原因时,我引导学生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个要素来归纳,并通过与其他景物的对比,了解作者的人格性情。在解读“痛”的部分,我引导学生寻找作者因何由“乐”而生“痛”,并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诵读方面,我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通过多次诵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骈散间行的语言形式,感受其中的美感。我设计了多种诵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学生自读等,并鼓励学生带着感情去诵读,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增强对文言文的语感。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首先,备课不够充分,导致个别引导语句不够深刻自然,稍显生硬。其次,学生齐读过多,而老师范读、学生展示读的机会较少,没能在朗读上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此外,我还犯了新教师常见的贪“多、全、细”的毛病,课堂容量太大,导致重点不突出,学生也不易消化。
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首先,我需要更加充分地备课,不仅要查阅大量资料,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更加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案。其次,我需要更加注重诵读的指导,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让他们更好地感受文章中的情感和美感。同时,我还需要精简课堂内容,突出重点,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此外,我还意识到,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引导他们多读经典文言文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
总之,《兰亭集序》的教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文言文教学的魅力和挑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探索和实践,力求让文言文课堂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6
《兰亭集序》是高中语文必修课程中一篇重要的文言文,它记叙了东晋时期的一次文人雅集,并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生死等终极问题的深刻思考。这篇文章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思想深邃,对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都有很高的提升价值。以下是我对教授《兰亭集序》一课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的确定
在备课时,我确定了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一是引导学生理解王羲之对生命的思考,形成自己对生与死、生命意义的正确认识;二是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提升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设计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包括文章背景的介绍、重点字词和句式的讲解、文章内容的分析和讨论等。同时,我也注重通过诵读的方式,让学生深入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诵读法: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我通过多次诵读,引导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节奏和情感变化。同时,我也通过范读、齐读、自读等方式,让学生在诵读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问题引导法:我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这些问题既包括了对文章内容的直接提问,也包括了对文章思想感情的深入探究。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
讨论法:我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通过讨论,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我也通过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难点和疑点进行讨论,帮助他们解决困惑。
三、教学效果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较好,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也比较深刻。通过诵读和讨论,学生不仅掌握了文章的重点字词和句式,也深入理解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具体来说:
时间分配不够合理:由于教学内容较多,我在课堂上没有充分预留时间让学生进行诵读和讨论。这导致部分学生在理解文章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今后,我应该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诵读和讨论时间。
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对个别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关注不够。这导致这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不够积极,也没有得到充分的指导和帮助。今后,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教学方法不够灵活:虽然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和策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显得比较单一和刻板。这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枯燥和乏味。今后,我应该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改进措施与未来规划
针对以上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我制定了以下改进措施和未来规划:
优化时间分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诵读和讨论时间。同时,我也将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内容。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取针对性的教学措施。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将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灵活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综合素质。
总之,《兰亭集序》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和优美语言的文言文佳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反思,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今后,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方法,为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升贡献自己的力量。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 17
《兰亭集序》作为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经典篇目,不仅以其优美的文笔和深邃的思想吸引着无数读者,更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探讨成为文言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教授这篇课文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教学反思,以下是我的几点体会。
一、教学目标与实现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兰亭集序》中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王羲之对生命的感悟,并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讲解、诵读和讨论,大部分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理解作者由乐转痛、再由痛转悲的情感变化,并能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波澜起伏之美。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
诵读法: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方法。在课堂上,我采取了多种诵读方式,如教师范读、学生齐读、自由诵读等,让学生在诵读中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通过诵读,学生能够更好地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悟。
问题引导法:在授课过程中,我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理解文章。例如,在探讨“乐”的原因时,我从“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个要素入手,引导学生归纳出作者快乐的来源;在解读“痛”的部分时,我引导学生寻找作者因何由“乐”而生“痛”,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忧惧。
讨论与合作学习:在课堂上,我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让他们在交流中互相启发,共同提高。通过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并能在交流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成效与不足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兰亭集序》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变化,并能在诵读中体会文章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和合作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和思维能力。
然而,本节课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首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我无法兼顾到所有学生的表现机会,导致一些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和锻炼。其次,在诵读环节,虽然学生能够较好地把握文章的韵律和节奏,但在情感的表达上还有待提高。最后,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我未能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导致部分学生对作业缺乏兴趣和动力。
四、改进措施与展望
针对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改进措施:
加强个别辅导:对于学习成绩较差或性格内向的学生,我将采取个别辅导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合作学习。
强化诵读训练:在诵读环节,我将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的投入,引导学生通过诵读深入体会文章中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感悟。同时,我将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提高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和表达能力。
优化课后作业: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我将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点,设计更具针对性和趣味性的作业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同时,我将及时批改和反馈作业情况,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并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兰亭集序》是一篇具有深刻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经典篇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变化,培养他们的文言文阅读和理解能力,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9-08
兰亭集序的教学反思07-26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6-19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8-29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9-30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9-08
初中《兰亭集序》教学反思08-26
《兰亭集序》语文教学反思08-14
兰亭集序教学反思(3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