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与主题分析
导语:《老人与海》它塑造了渔夫圣地亚哥身处窘境却始终充满希望,自身凄苦却同情弱者,鄙视对手却又尊重对手的伟大而又平凡的硬汉形象。
人物形象分析
都说每个作家在写作的时候都有自己的套路,海明威也有他自己的套路,那就是他喜欢在小说中塑造硬汉的形象,《老人与海》也不例外,它塑造了渔夫圣地亚哥身处窘境却始终充满希望,自身凄苦却同情弱者,鄙视对手却又尊重对手的伟大而又平凡的硬汉形象。
1、伟大的硬汉
圣地亚哥是一个独身老头,他“消瘦而憔悴,脸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它们象无鱼可打的沙漠中被侵蚀的地方一般古老”。“他身上的所用东西都显得破旧,除了那双眼睛,他就像蓝色的海洋一样愉快也绝不认输。”这样的老人穷困,消瘦,按理说应该是已经不能再出海打鱼了,毕竟,他太老了,到了海上是无法再与危险的大海和他最主要的对手——鱼搏击了,但是,圣地亚哥不愿意停下来,他说“我是一个不寻常的老头儿”,“我有不少窍门可用呢”,正是因为他的不寻常与自信,使他在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打到鱼的情况下也坚持要出海打鱼,保持着乐观的心态,始终相信终有一天,他会打到鱼的。这样的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信心,也保持着自己想要打一条大鱼的目标。
后来准备充分的圣地亚哥终于在男孩的祝福中出海了。刚出海的时候“老人知道自己要驶向远方,所以把陆地的气息抛在后方,划进清晨的海洋的清新气息中。”他不让自己迷失,不让自己有一刻的时间去犹豫,所以他可以果断地把陆
地的气息抛到后方,划进早晨的晨雾中。
在海上航行不久之后,他打到了一条长鳍金枪鱼,可他并没有停下来,因为他觉得十磅重的长鳍金枪鱼并不够大,他们只足够用来钓大鱼。老人坚定了自己要打大鱼的决心,所以不想停下来,也不想回去,即使明知道自己离陆地越来越远,他也没有丝毫犹豫地向前。
后来老人终于打到了一条大的马林鱼,可是,马林鱼太大,它为了逃生不断在挣扎,将老人和他的小船一起拖到了很远的海面,使得老人离陆地更远了,而这也就意味着老人必须得自己一个人同大马林鱼,同大海搏击了。
从大鱼咬钩的那一刻起,老人同自己,同马林鱼,同大海的搏击真正开始,第一天的时候,刚咬钩的马林鱼身强力壮,拖着他和渔船不断地往前行,老人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但他告诉自己“我能做的事情多着呢”。他想要努力不要让自己胡思乱想,只顾熬下去,对于此时的他和那条金枪鱼来说,熬下去的必然就是胜者,所以他坚持和马林鱼对峙着,同时也在努力保养己的体力。
在于大鱼的对峙中,在茫茫的大海上,陪伴着他的只有那一条一直在挣扎的大马林鱼,这使他不禁赞美起自己的对手来了“它真出色,真奇特”,同时他也怜悯起自己的对手来了,他觉得自己是干了什么欺骗它的勾当,这使他觉得有点惭愧“也许我不该当渔夫,然而这就是我生下来就应该干的行当,我一定要记住,天亮后就吃那条金枪鱼”,这样的老人,尊重对手却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也不因任何的事情而退缩,是真正的硬汉。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大马林鱼突然地跳了起来,导致鱼钩划破了老人的左手,老人的左手开始不断流血,并且伴有痉挛现象。对于身体上的痛苦,老人默默地忍受着,他十分坚定地拉着钩锁,心要同对手奉陪到死,他不断地告诉自己,那条鱼能熬多久,他就能熬多久。这样的鼓励与决心使他有足够的信心让自己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竭力忍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并且还不忘记告诉自己的对手说“鱼啊,我爱你,非常尊敬你,不过今天我得把你杀死”。这是老人此时最真实的内心体现,他一方面渴求胜利,一方面又珍惜自己的对手,在这种矛盾中,更体现了老人对生命的渴求与珍视。
第三天的时候,他继续着自己同鱼,同他自己的战斗。当他感到痛苦的时候你,他就想想自己想要在睡着的时候做的梦,想想棒球联赛,想想自己在做冠军
圣地亚哥的时候的一切的辉煌与自信,而且继续做一些可以保养自己的体力的事情,再想到这几天以来这条鱼为了同他抗争所进行的一切的努力中,他觉得那些人不配吃这一条大鱼,“凭它的举止风度来看,谁也不配吃它”,这是渔夫对对手最高的赞美了吧?在看准机会之后,老人不顾连日的疲劳,狠命地用鱼叉刺中了鱼的心脏,结果鱼很快地死去了。老人战胜了鱼,杀死了自己的“兄弟”,赢得了第一阶段的胜利。
老人把流血的鱼系在船尾,结果招来了鲨鱼。老人不断地驱赶着鲨鱼,大鱼被鲨鱼咬得只剩下骨架了。老人和鲨鱼搏斗,累得筋疲力尽,而他和自己的小船,终于安全地驶向了海湾。在搏斗中,面对凶残异常的鲨鱼,本来就已经累到极点的老人并没有感到害怕,没有退缩,只是始终保持着清醒,理智地分析着自己和对手之间的处境,并思考自己在每一步该做到的每一件事。
人们对这场捕获惊叹不已,而老人却回到家里睡着了,他做了一个梦,梦中,他看见了狮子,似乎是看到了青春中的自己,在不停的奋斗着,前进着。那样的自己和刚才在海上同那条大鱼和群鲨搏击的自己是那么的相像,那是真正的奋战不止,信心不息的硬汉啊。
2、平凡的老人
老人其实是软弱的,平凡的。他用一些根本就没有的东西欺骗着自己,将自己所有的一切的自信与乐观都建立在了一片荒芜的虚无之上,这便注定了他最后的失败。就如开始的时候,他和男孩回到家中,他对男孩说:“有锅黄米煮饭,要吃吗”?“我有张昨天的报纸,让我来看看棒球消息”。可是根本就没有米饭,没有报纸。这样的老人虽说是乐观的,但却是懦弱的,他不敢清醒地使自己明白自己其实是什么也没有的,所有一切,都不过存于想象之中,他甚至是吃饭都需要男孩给予帮助,又何来更多的东西供他去享受呢?
在海上的时候,面对无垠的大海,他感到了孤单无助,为了减轻那种无助之感,他开始自言自语,并通过同鸟儿对话来转变自己的注意力,其间他不可避免地表达了自己对鸟儿的赞美同情,在另一个方面,他其实是想到了他自己,此刻的自己,在这茫茫的海上,同那些鸟儿一样的柔弱无依。在那段无边的寂寞中,想起了在遥远陆地上正在进行着的棒球联赛,那与他无关的世界,此刻却成了他自己吸收力量的来源。
后来同马林鱼的一切的搏击中,每每遇到困难,他总是在说“要是男孩在这里就好了”。他似乎将男孩当做他自己的力量的来源,当成他的寄托。面对一切的磨难,老人没有了对付这一切的可行之法,他只有随着鱼儿一起在茫茫大海上漂泊。感觉痛苦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可想,只有祈求虚无的上帝,“我并不笃信宗教,但我愿意念十遍《天主经》,使我能逮到这条鱼,我还许下心愿,如果逮住了它,一定去朝拜科夫莱的圣母。这是我许下的心愿。”“他呆板地念起祈祷文来。”在这里,可以看出,他似乎是真的无路可走了,只有求助于他并不笃信的上帝,在最难的时候将希望与信心寄托在上帝身上,但是,那又有什么用呢?他后来不也一样只是自己一个人承受这一切吗?
老人在与马林鱼的所有的斗争中,他的体力在不断下降,这时他明白自己是真的老了,即使他坚信自己是一个不寻常的老头儿,但也还是老了,所以他就只有用自己年轻时成为“冠军”圣地亚哥的故事来帮自己度过那些看不见尽头的苦难时间。在海上的时候,老人筋疲力尽地进入了梦乡,梦见了狮子,那是老人的雄心,却也是他的软弱,用自己的青春回忆来使自己逃避那无可避免的失败与衰老,用那一场与狮子有关的梦来使自己回到过去,忘却残酷的现实,但是,这一切,又有什么用呢?
黑格尔所说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只有借矛盾对立面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4]那么,圣地亚哥的刚强与伟大便也是在这样的对立中体现的,他固然有其平凡的一面,却也因这平凡而使他更是一个生动的存于世间的人,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神。
主题分析
海明威写作《老人与海》时,战争刚结束,全世界都还在战争的压力之下没有缓过气来,美国虽然并不像其他国家一样经受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但是,参与了战争的美国的经济也受到了创伤,最重要的是战争给人们的心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创伤,人们还未从世界大战的噩梦中醒来,破灭、丢失等各种怅惘困扰着人们,《老人与海》中,老人的穷困破败正好体现的就是这一点。
其实,老人象征的是全人类,而那片茫茫的大海、那一条巨大的马林鱼、那一群鲨鱼象征着来自大自然和社会的一切的挑战。老人的穷困破败,象征的正是战后的世界状况:战争摧毁了一切,给人们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无法愈合的创伤,所以,老人“消瘦而憔悴,脸上有些褐斑,那是太阳在热带海面上反射的光线所引起的良性皮肤癌变。褐斑从他脸的两侧一直蔓延下去,他的双手常用绳索拉大鱼,留下了刻得很深的伤疤。但是这些伤疤中没有一块是新的。”这些伤疤是无法愈合的,也注定了那一群在战争中受到创伤的人无法在投入到新的胜利中去,所以在老人钓鱼的时候,即使他战胜了马林鱼,战胜了鲨鱼,但他最后回到家的时候,剩下的却只是一副骨架,他成为了事实上的失败者,因为,他没有实现要打一条大鱼的目标。
老人同马林鱼的斗争,象征的不仅仅只是人与大自然的斗争,还有人与自己,人与这个战后饱受创伤的世界的斗争。马林鱼充满了力量,有其自身的活力与美丽,到死也未向老人屈服,正如大自然一样,强大,不屈服,充满了魅力。这正
是这世界最真实的面貌,她充满了挑战与冒险,无论你是怎样的精神状态都必须要面对她,要么屈服,要么抗争,年老的圣地亚哥是一个硬汉子,所以他即使明知自己已经老了,还是义无返顾的选择了在连续84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出海。
我们可以看到他自己内心中的那种迷惘“我不会再有好运了”,“可是谁知道呢,每天是新的一天啊!”,“我会有好运的,关键是要在运气到来之前做好准备”。他在迷茫中坚持着自己的方向,这是他伟大的地方,也是海明威想要告诫那些在战争中受到创伤的人的话语,即使痛苦,即使无望,也要坚持自己的目标,保护自己的尊严,作为人,可以被毁灭,但是不能被打败。老人将自己的尊严永远的留在了书页之中,那么,我们呢?
当大鱼咬钩后,它将老人的小船拖着向海的深处驶去,即使明知不敌,老人还是坚持同它周旋到底,他告诉自己,他有很多窍门,他可以和它熬到底,可以以命和它相博,所以在后来即使是忍受着身体和心理上的折磨,他还是坚持到了最后。在那一切的搏击中,老人的和自己的船始终被鱼拖到了远离陆地的海面,在大自然面前,人的力量显得那么的渺小[3],人甚至都不能自己决定自己的方向,只能是学着适应这个世界发展的方向,以自己的智慧判断这世界将要前行的趋势,努力抓住一切的机会让自己成为胜者。所以老人用自己的智慧抓住时机杀死了马林鱼,在这一切的努力中,老人始终坚持的目标,没有胆怯退缩,努力的在一切的孤独,痛苦,疲倦中向前。人在与大自然的抗争中,是不能退缩的,退缩了,就只能永远留在世界的大潮之后了,胜利也会随之离去。
人的意志和力量是无限的,它可以战胜世界上一切的东西,可以成就一切的伟大,在圣地亚哥自己的眼里,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所以他一直在坚持,保留自己最初的目标,并为之不停地努力前进,虽然其中有无限的痛苦,但是却给他带来了无限的精神愉悦和骄傲,特别是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他感到了愉快,他有了信心,计划着和男孩一起在出海打鱼。正是这种痛苦造就了他,使他可以在经历这种痛苦后使自己的生命熠熠生光,在海明威的眼中,战争已经远去,在迷惘过后,整个美国,整个世界都应该循着自己的目标,重新开始,同世界上存在着的一切的苦难继续斗争,不让自己被远去的战争打败,而是要置身其上,以自己的智慧走过所有的痛苦与迷茫,让迷惘的一代不再迷惘。
圣地亚哥是伟大的,他战胜了自然,却也依靠着自然,他所有的自信的来源都是自然赋予,他说:“真希望我不是个渔夫,可我生来就是干这一行的”。这便是最真实的圣地亚哥,除了做渔夫他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他觉得即使不愿意,做一个渔夫同大海抗争是他的使命,他逃不掉。人也是一样,为了生存,同自然社会抗争着,却又无法离开自然和社会自己生存,人只有在和社会的和平中才能够取得胜利,活得快了。所以,最后的时候,圣地亚哥的马林鱼被鲨鱼吃了,成了一副骨架,这不过是因为海明威希望人们能够努力在人与自然的斗争中找到一个平衡,不要回了自己赖以生存的一切而已。
创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本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一段记叙了一位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大马林鱼,但鱼的大部分被鲨鱼吃掉的故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他开始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用了八周。4月份海明威把手稿送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
拓展:简介
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1899年7月21日-1961年7月2日),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市郊区奥克帕克,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海明威的一生之中曾荣获不少奖项。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1953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1];1954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2001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The Sun Also Rises)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中。
1961年7月2日,海明威在爱达荷州凯彻姆的家中自杀身亡,享年62岁。
海明威一生中的感情错综复杂,先后结过四次婚,是美国“迷惘的一代”(Lost Generation)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对人生、世界、社会都表现出了迷茫和彷徨。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他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海明威的作品标志着他独特创作风格的形成,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与主题分析】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人物形象分析06-04
《老人与海》主角人物形象分析02-27
《老人与海》主题分析05-13
《边城》人物形象分析05-26
《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02-23
雨巷人物形象分析04-24
离骚人物形象分析04-12
《雨巷》人物形象分析01-07
鲁迅《祝福》人物形象分析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