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鸥的课文

时间:2024-11-29 10:56:39 晓凤 老人与海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老人与海鸥的课文

  《老人与海鸥》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新教材,那么,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老人与海鸥的课文,希望大家喜欢。

老人与海鸥的课文

  老人与海鸥的课文:

  那是一个普通的冬日。我和朋友相约来到翠湖时,海鸥正飞得热闹。

  在喂海鸥的人群中很容易认出那位老人。他背已经驼了,穿一身褪(tuì)色的过时布衣,背一个褪色的蓝布包,连装鸟食的大塑料袋也用得褪了色。朋友告诉我,这位老人每天步行二十余里,从城郊赶到翠湖,只为了给海鸥送餐,跟海鸥相伴。

  人少的地方,是他喂海鸥的领地。老人把饼干丁很小心地放在湖边的围栏上,退开一步,撮(cuō)起嘴向鸥群呼唤。立刻便有一群海鸥应声而来,几下就扫得干干净净。老人顺着栏杆边走边放,海鸥依他的节奏起起落落,排成一片翻飞的白色,飞成一篇有声有色的乐谱。

  在海鸥的鸣叫声里,老人抑扬顿挫地唱着什么。侧耳细听,原来是亲昵(nì)得变了调的地方话——“独脚”“灰头”“红嘴”“老沙”“公主”……

  “您给海鸥取了名?”我忍不住问。

  老人回头看了我一眼,依然俯身向着海鸥:“当然,哪个都有个名儿。”

  “您认得出它们?”相同的白色翅膀在阳光下飞快闪过,我怀疑老人能否看得清。

  “你看你看!那个脚上有环的是老沙!”老人得意地指给我看,他忽然对着水面大喊了一声:“独脚!老沙!起来一下!”

  水面上应声跃起两只海鸥,向老人飞来。一只海鸥脚上果然闪着金属的光,另一只飞过来在老人手上啄食。它只有一只脚,停落时不得不扇动翅膀保持平衡。看来它就是独脚,老人边给它喂食边对它亲昵地说着话。

  谈起海鸥,老人的眼睛立刻生动起来。

  “海鸥最重情义,心细着呢。前年有一只海鸥,飞离昆明前一天,连连在我帽子上歇落了五次,我以为它是跟我闹着玩,后来才晓得它是跟我告别。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古人说‘白鸥飞处带诗来’,十多年前,海鸥一来,我就知道咱们的福气来了。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zé)啧……”海鸥听见老人唤,马上飞了过来,把他团团围住,引得路人都驻足观看。

  太阳偏西,老人的塑料袋空了。“时候不早了,再过一会儿它们就要回去啦。听说它们歇在滇(diān)池里,可惜我去不了。”老人望着高空盘旋的鸥群,眼睛里带着企盼。

  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和海鸥就像亲人样。

  没想到十多天后,忽然有人告诉我们:老人去世了。

  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一群海鸥突然飞来,围着老人的遗像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叫声和姿势与平时大不一样,像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我们非常惊异,急忙从老人的照片旁退开,为海鸥们让出了一片空地。

  海鸥们急速扇动翅膀,轮流飞到老人遗像前的空中,像是前来瞻仰遗容的亲属。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它们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白翼天使。

  当我们不得不去收起遗像的时候,海鸥们像炸了营似的朝遗像扑过来。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xuán)涡(wō)中脱出身来。

  ……

  在为老人举行的葬礼上,我们抬着那幅遗像缓缓向灵堂走去。老人背着那个蓝布包,撮着嘴,好像还在呼唤着海鸥们。他的心里,一定是飞翔的鸥群。

  相关资料

  《老人与海鸥》是邓启耀编著的一部文学作品。该书籍主要讲述了一位老人在昆明的翠湖边喂海鸥。后来老人去世了,“我们”把老人的照片放在翠湖边上,海鸥们成群结队地飞来向老人告别。表达了老人和海鸥之间的深厚情谊。

  课文结构清楚,可分为两大部分:老人爱海鸥,海鸥送老人。前半部分通过老人喂海鸥、呼唤海鸥的名字、与海鸥亲切地说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爱海鸥;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为人与动物这样真挚的感情而动容。

  选择编写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情,都能得到它们加倍的回报。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老人与海鸥的教案

  教学要求:

  1.认识6个生字,学会10个生字,积累“海鸥、褪色、瞻仰”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

  3.在感受人与动物之间真挚感情的同时,学习如何把这种感情真实、具体地表达出来,并进行语言积累。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四个自然段。

  教学重点:

  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含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难点:

  懂得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激发学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

  1.收看关于动物方面的科普电视,尤其是关注海鸥。

  2、收集关于“海鸥老人”吴庆恒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今天老师要给你们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老人,(出示吴庆恒老人的资料)谁想来读读这段资料。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很多的人,今天昆明人又以一只飞翔的海鸥作为昆明电视台的台标,可以看出昆明人对海鸥的喜爱,又可以看出昆明人对老人的怀念。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21课,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老人与海鸥那童话般的动人故事吧。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14页,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在叙述老人与海鸥的故事当中,哪一个画面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谁来说一说?

  你能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吗?

  老师想用一个字写板书,我写什么好呢?

  根据学生的汇报,老师随机写板书(喂唤赞留)通过学生的汇报,整体感知课文,课文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1-13)自然段,写了老人喂海鸥,唤海鸥,赞海鸥。一部分(14-19)自然段,写了海鸥念老人,留老人。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

  在同学们的汇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点点滴滴都是爱,这点点滴滴都是情。

  老人爱海鸥,他的爱和常人一样吗?他又是如何爱海鸥的呢?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1-13自然段,找出让你感动的老人爱海鸥的句子,并谈谈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什么?(谁想和我们分享一下你的读书心得?)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引导、评价并指导学生感情朗读。重点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带着理解读第三自然段,感受这乐谱不仅仅有声有色,还有情有义,这情意包含着老人对海鸥无私的爱也包含着海鸥对老人的依赖与信任。

  2、师总结:老师发现你们很会学习,能抓住一些关键的词句,多去追问几个为什么,这样就能把文章理解得更深刻,更透彻了。

  四、学习第二部分

  1、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作者没有想到几十天前的一见竟是永别,当我们把老人的遗像带到翠湖边时,发生了那些意想不到的事呢?请同学们自读14-19自然段。

  学生自读,汇报,教师相机引导,评价。

  2、感悟发生这样的事情的原因

  指板书总结,他们向我们彰显了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情义,就是因为海鸥对老人的情深意重,所以不可意料到得事情才会发生,学生齐读相关句子。

  五、拓展延伸

  1、难以的感动湿润了我的眼眶,鸣叫的鸟儿想向老人述说些什么呢?学生汇报可亲可敬的老人又想对鸟儿对大家说些什么呢?

  请同学们拿出纸笔,替老人写下来吧。

  2、出示最后一自然段,学生齐读这永世不灭的形象,成了一尊雕像,出示图片

  3、今天的昆明,在老人的引领下,上至政府,下至民间都投身与爱鸥、护鸥的文化生态活动中去。一到冬天,群鸥飞翔,人鸥共欢成了昆明最靓丽的一道风景。出示图片

  4、老人可以安息了。出示图片。

【老人与海鸥的课文】相关文章:

老人与海鸥课文原文04-30

老人与海课文原文10-27

老人与海鸥课文反思09-23

关于《老人与海》课文分析08-10

关于老人与海的课文导读05-27

老人与海课文主要内容08-05

老人与海课文的主要内容06-29

老人与海课文读书笔记08-07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09-13

《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