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老人与海鸥》有感范文2000字
题目中出现了两个不同字形的同音字须、需俩字,折射的实是近几年在教学中最深的体会。记得刚入教坛那几年,如果碰到公开教学就会先手脚忙乱地查找相关资料,借阅有关教案书籍。常常在一番纸上、网上或他人口中的集思广益之后,一份教学设计就出炉了。捧着这样的教案上课,当然偶尔也有感觉良好的时刻,只是这样的好运并不多,教学中更多的是顾此失彼的状况。
随着教学时间的推移,逐渐体会到以往的教学常常容易忽视最根本的教学载体──文本。现在回想起来,发现以前拿到书后,经常是粗粗地浏览几遍。就忙着构思搜集,以致于最终发现自己到底要在课堂上实现怎样的教学目标,也好象不是很清楚。然后在模糊的教学目标之下,一种过于注重直觉性的教学设计就这样诞生并实施了。其实教学之路无止境,要追求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能沉入文本,深入解读。常记得教导学生要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实作为我们教师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对于文本的解读,同样需要用心揣摩,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学情,努力从多方位走进文本,深入挖掘其中的教学关键点。
教学《老人与海鸥》这篇文章时,在刚接触到文本时,我就感到一种强烈的震撼:课文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十多年前,老人在湖畔偶遇一群北方飞到昆明越冬的红嘴鸥。从此,老人与海鸥结下了不解之缘。每逢冬季来临,海鸥便成群结队地来到翠湖之畔,老人也像赶赴约会似的,每天到翠湖之畔去喂海鸥,风雨无阻。他视海鸥为儿女,给它们起名字,喂饼干,照顾伤病的海鸥。久而久之,海鸥与老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然而有一天,老人去世了。海鸥们在老人的遗像前翻飞盘旋,连声鸣叫,后又肃立不动,像是为老人守灵的儿女,不忍离开自己的亲人。
课文语言朴实,平凡中包含深情,令读过的人无不动容。虽然整篇课文结构清楚,线索明晓。前半部分通过老人为海鸥喂食、召唤、取名、谈话等事例表现了老人与海鸥之间的默契,体现了老人无私的爱;后一部分则通过老人去世,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展示了海鸥对老人的那份令人震撼的情。然而如何开展教学,如何让孩子们能有一种深层的心灵震撼?我一直苦苦思索着。这期间,好几次有一种冲动想去找找其他关于这篇课文的教案,可终于都忍住了,尽管思考确实是一个十分不易也不轻松的过程。当然,其实,集思广益确实是重要的,搜索相关的教学设计为我所用更是必不可少的,只是在文本的解读过程中更需要具有自我个性的理解。
坚持着反复读着文本,感受着老人与海鸥的默契与亲密,一直在脑子里萦绕着一个念头,文本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描写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落脚点内容较多也较分散,如果按部就班地分别加以理解感悟,教学就不免烦琐、细碎,好好的文章就有被肢解的可能。能否有个提纲契领式的问题进行有机的串联,从而贯穿全文,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读着想着,突然眼前一亮,课文第13自然段一句话中的一个词映入眼帘:亲人!是的,亲人,老人十几年如一日的不辞辛劳地照顾着海鸥,十多年来坚持所做的种种;以及海鸥对于老人的亲昵、去世后令人惊叹的举动,都无一不让我们感受到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情感不正是一种亲人般深厚的情意吗?抓住了要领,教学整个的构想就十分明晰了,预想的第一课时就着重从亲人入手,通过对老人生前的神态、动作、外貌、语言等等的理解,感悟老人对于海鸥亲人般的关爱。第二课时则同样抓住亲人,从海鸥的动作状态中着重感悟海鸥对于老人亲人般的深情厚意,进而升华感情,展现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和谐主题。
至此对于文本的解读,教学目标心中都已明确,只是根据这样的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教学展现,即如何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充分的展示自己的文本理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还需做进一步的思考。经过认真的思考后,我觉得作为一篇有情的文章,在教学中铺垫一个强烈的情感基调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着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想法,第一层次──倒叙激情:教学的揭题环节我采用倒叙的手法,以动情的诉说海鸥守灵的意想不到的事,配以淡淡的略带怀念的音乐,以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和强烈的阅读欲望。第二层次──感受亲人:
1、在初读文本理解大意的基础上,着重划句找词,抓住亲人这条主线,通过引导学生学习交流老人为海鸥喂食、召唤、取名、谈话等事例,对老人生前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等谈理解说感受,结合感情朗读,充分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的亲密默契。
2、感受老人:补充资料,再度结合文本中对于老人外貌的描写,体会三个褪色的含义,从而进一步理解老人与海鸥之间亲人般的情义。
3、重在引导学生感受时间──十多年的每个冬日,补充句式说话,展开想象老人在十多年中的种种付出,力求透过文字获得新的体验。在这过程中,结合重点句的数次回读,一次次地加深理解与感受。第三层次──升华情感,练笔内化。此环节则水到渠成,在低徊婉转的音乐中,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学生已产生强烈的共鸣。通过练笔内化,进一步让孩子们感受到这种深厚的情意,进而自然抒发感受,在丰富语言表达的同时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感悟和理解。
确实,上一堂公开课真是不易,其实家常课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一次次公开教学的经历,一堂堂家常课的再现,都让我一次次深刻感受到:文本须挖掘,教学需设计!也惟有如此,我们的教学才有可能成为师生共同的美好享受。
【教《老人与海鸥》有感】相关文章: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09-13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赏析07-12
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赏析08-21
水调歌头盟鸥赏析古09-11
水调歌头盟鸥辛弃疾赏析07-11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全文及鉴赏07-16
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原文及翻译赏析09-10
老人与海有感04-23
莫言文章《白鸥前导在春船》07-19
水调歌头·盟鸥_辛弃疾的词原文赏析及翻译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