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老舍父母的形象
《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 文章中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以下是《我的母亲》老舍父母的形象,欢迎阅读。
中职语文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老舍先生《我的母亲》是一篇质朴无华、情真意切的回忆母亲的散文,这对于刚刚踏入职校大门的职校生倍感亲切与温暖,更能体会到人间的温暖。
老舍在《我的母亲》一文中充分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舐犊之情,子女对母亲的感激、怀念和赞颂之情。老舍笔下的母亲形象非常感人:她勤劳诚实,做事认真;她热情好客,乐于助人,不怕吃亏;她处事有度,软中有硬;她善良坚强,对子女的感情内敛而深厚。有着这么好的母亲,身为她的子女,老舍是幸运的。文中交代老舍有三个哥哥,四个姐姐,大外甥女还长老舍一岁,老舍自己是“老”儿子。父亲呢?在老舍一岁半时就死了,是什么力量让母亲这样一位寡妇撑起一个家庭的重担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我常常通过学生对作品中感兴趣的内容,及时引导学生透过文中字里行间加以解读。
这时,我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能体现老舍父母之间感情关系的语句:
院中,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课文第8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是谁“浇灌与爱护”父亲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
孙绍振先生曾经在解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指出“这是一种字面以外的默契,在无声的、心照不宣中,构成比字面更为丰富的微妙的交流。心照不宣是自动化的,把许多逻辑层次省略掉的,因而,给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但是恰恰在这种心领神会之处,正是可讲性的所在。这里包含着语言和人的精神的奥秘。”
我根据孙老先生解读作品的这一方法,觉得句中“遗留下”、“永远会”就是关键词,很有分析性。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是父亲遗留下的,“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在老舍母亲的眼里,它们不是简单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它们早已成了父亲形象的化身。“年年夏天开许多花”,我在想,只要每年的夏天一看到它们开花,老舍的母亲眼里定在发光!年年绽开的朵朵花儿就像是父亲对于母亲前一年里所作所为的肯定与赞许,它们早已是老舍母亲的精神支柱,是让母亲这样一位寡妇撑起一个家庭重担的精神支柱!作为“未亡人”,母亲睹物思人,望着丈夫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如何才能够停止对亡夫的无限的思念?她只有不停地劳作——“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她终年没有休息”、“她还须自晓至晚的操作”。我想,除了解决整个家庭的经济困难,应当还有这方面的因素。
文中老舍的母亲没有什么豪言壮语,甚至连话语也说得不多,只是默默地用自己的行动爱着自己的子女,爱着自己的家庭,爱着自己的亲友,爱着自己的邻居……总之,老舍的母亲有着大海一般无私、宽广的胸怀,无时不在为自己所爱的一切默默地奉献着。中年失偶可谓人生的一大悲哀,这是对未亡人说的;而从逝者角度讲:在这悲哀里,如果有人能时时记着他的好,处处念着他的情,那他也算没白来人世走一遭。这样一分析,老舍的父亲虽然走得突然,却也没留下多少遗憾了。
俗话说“爱屋及乌”,正是老舍的母亲对父亲有着这样深沉的爱,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她对“父亲的寡姐”的爱:
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姑母常闹脾气。她单在鸡蛋里找骨头。她是我们家中的阎王。直到我入了中学,她才死去,我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没受过婆婆的气,还不受大姑子的吗?命当如此!”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当姑母死去的时候,母亲似乎把一世的委屈都哭了出来,一直哭到坟地。
这就是人世间的大爱!有了这样的母亲,老舍的父亲在九泉之下也该瞑目了。因为不管姑母闹脾气也好,吸**、摸纸牌也罢,都是老舍儿时的记忆,“我可没有看见母亲反抗过”,都是发生在父亲死了之后的事情,可见母亲有多大的委屈无处诉。
因为自父亲死后,家中一切的事情都是母亲和三姐共同撑持的。
按照孙绍振先生所说的“还原”方法,我们可以推论得知老舍的父亲健在时,应当是一位相当称职的丈夫和父亲,是母亲的靠山,是儿女的`天空,是家中的顶梁柱。可惜的是这样一位中年人,一名清朝皇宫的护军,在八国联军侵略北京的巷战中不幸阵亡:
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是什么力量让母亲在血光火焰里、刺刀下、饥荒中面无惧色地保护着儿女?是父亲不屈的英魂!“父亲遗留下的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永远会得到应有的浇灌与爱护,年年夏天开许多花”,这几盆石榴与夹竹桃正是母爱之源泉——生生不息,汩汩流淌。
父母的行为是孩子最好的教材。老舍从小就跟着母亲和三姐:“他们做事,我老在后面跟着。她们浇花,我也张罗着取水;她们扫地,我就撮土……从这里,我学得了爱花,爱清洁,守秩序。”对父亲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的“浇灌与爱护”,以及母亲和三姐平日里言谈间关于父亲的话题,儿时的老舍耳濡目染,也就秉承了父亲爱花的习惯。在《养花》一文中,老舍这样写道:“我爱花,所以也爱养花。……我只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花开得大小好坏都不计较,只要开花,我就高兴。在我的小院中,到夏天,满是花草……花虽多,但无奇花异草。珍贵的花草不易养活……因此,我只养些好种易活、自己会奋斗的花草。不过,尽管花草自己会奋斗,我若置之不理,任其自生自灭,它们多数还是会死了的。我得天天照管它们,象好朋友似的关切它们。”
中国人历来视石榴为吉祥物,以为多子多福的象征。夹竹桃可以抗烟雾,抗灰尘,净化空气,保护环境,是名副其实的环保卫士。
老舍为什么在文中要特别谈到父亲遗留下的石榴与夹竹桃,是否另有深意?该不会是父亲的愿望(多子多福)与职业(护军)的象征?老舍呢?“时代使我成为逆子”:二十三岁不要结婚,二十七岁上了英国,七七抗战后,老舍别妻抛子,由济南逃出来。“北平又像庚子那年似的被鬼子占据了,可是母亲日夜惦念的幼子却跑西南来”,他只身前往武汉,投入到文艺界的抗日洪流之中。之后,又转到重庆,他以笔为武器,进行多种文艺形式的创作,直到抗日战争取得彻底胜利。此时的老舍俨然成了父亲遗留下的“夹竹桃”。
在老舍笔下及其身上我们或多或少看到了老舍父亲的影子。
【《我的母亲》老舍父母的形象】相关文章:
老舍我的母亲散文12-22
老舍:我的母亲阅读答案03-28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范文12-29
老舍《我的母亲》经典散文12-11
老舍我的母亲读后感06-03
老舍我的母亲读书笔记06-03
老舍《我的母亲》读书笔记03-30
老舍《我的母亲》教案3篇02-25
读老舍《我的母亲》有感范文08-30
老舍《我的母亲》阅读答案2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