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

时间:2024-10-13 22:33:42 李白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时创作的一首怀古抒情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

  李白很少写律诗,而《登金陵凤凰台》却是唐代的律诗中脍炙人口的杰作。此诗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一说是作者天宝年间,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开头两句写凤凰台的传说,十四字中连用了三个凤字,却不嫌重复,音节流转明快,极其伏美。“凤凰台”在金陵凤凰山上,相传南朝刘宋永嘉年间有凤凰集于此山,乃筑台,山和台也由此得名。在封建时代,凤凰是一种祥瑞。当年凤凰来游象征着王朝的兴盛;如今凤去台空,六朝的繁华也一去不复返了,只有长江的水仍然不停地流着,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存在!

  三四句就“凤去台空”这一层意思进一步发挥。三国时的吴和后来的东晋都建都于金陵。诗人感慨万分地说,吴国昔日繁华的宫廷已经荒芜,东晋的一代风流人物也早已进入坟墓。那一时的烜赫,在历史上留下了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

  诗人没有让自己的感情沉浸在对历史的凭吊之中,他把目光又投向大自然,投向那不尽的江水:“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三山”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陆游《入蜀记》云:“三山,自石头及凤凰山望之,杳杳有无中耳。及过其下,距金陵才五十余里。”陆游所说的“杳杳有无中”正好注释“半落青天外”。李白把三山半隐半现、若隐若现的景象写得恰到好处。“白鹭洲”,在金陵西长江中,把长江分割成两道,所以说“一水中分白鹭洲”。这两句诗气象壮丽,对仗工整,是难得的佳句。

  李白毕竟是关心现实的,他想看得更远些,从六朝的帝都金陵看到唐的都城长安。但是,“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这两句诗寄寓着深意。长安是朝廷的所在,日是帝王的象征。陆贾《新语·慎微篇》曰:“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李白这两句诗暗示皇帝被奸邪包围,而自己报国无门,他的心情是十分沉痛的。“不见长安”暗点诗题的“登” 字,触境生愁,意寓言外,饶有余味。相传李白很欣赏崔颢《黄鹤楼》诗,欲拟之较胜负,乃作《登金陵凤凰台》诗。《苕溪渔隐丛话》、《唐诗纪事》都有类似的记载,或许可信。此诗与崔诗工力悉敌,正如方回《瀛奎律髓》所说:“格律气势,未易甲乙。”在用韵上,二诗都是意到其间,天然成韵。语言也流畅自然,不事雕饰,潇洒清丽。作为登临吊古之作,李诗更有自己的特点,它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把历史的典故,眼前的景物和诗人自己的感受,交织在一起,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怀抱,意旨尤为深远。

  写作背景:

  晋代原都长安,永嘉大乱之后南渡,晋元帝时改都金陵。与唐代因为安使之乱而迫使太子即位于灵武的情况很类似,因此李白诗末二句「浮云蔽白日」也是指玄宗宠幸杨贵妃、杨国忠,茺废朝政,而导致安史之乱,长安沦入胡人手中。李白写这首诗纯粹是由怀古而引发怀君之思,加以感伤自己因遭小人谗言所害而被贬谪,登上凤凰台,望不见长安,一时触景伤情而写下这首诗,并没有与崔颢争胜之意,两人争胜之说全是后人附会的。

  作者简介:

  李白(公元701年—公元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生于碎叶城,成长于绵州昌隆县,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今存990多首诗歌,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李白在唐代已经享有盛名。他的诗作「集无定卷,家家有之」。为中华诗坛第一人。

  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有“诗仙”之称。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生平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

  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

  二十五岁起 “辞亲远游”,仗剑出蜀。

  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

  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

  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

  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

  注释

  ⑴凤凰台:故址在今南京市凤凰山。据《江南通志》载:“凤凰台在江宁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元嘉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群附,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山,里曰凤凰里。”

  ⑵江:长江。

  ⑶吴宫:三国孙吴建都金陵所筑的宫殿。

  ⑷晋代:指东晋,晋室南渡后也建都于金陵。衣冠:原指衣服和礼帽,这里借指世族士绅、达官贵人、社会名流。古丘:古坟。

  ⑸三山:山名,在金陵西南长江边上,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据《景定建康志》载:“其山积石森郁,滨于大江,三峰并列,南北相连,故号三山。”其旧址为今三山街。半落青天外:形容极远,看不大清楚。

  ⑹二水:指秦淮河流经南京后,西入长江,被横截其间的白鹭洲分为二支。一作“一水”。白鹭洲:古代长江中的沙洲,洲上多集白鹭,故名。因江水外移,今已与陆地相连,位于今南京市水西门外。

  ⑺浮云蔽日:比喻谗臣当道障蔽贤良。浮云,既指诗人西北望长安所见实景,又比喻皇帝身边拔弄是非、蒙蔽皇帝的奸邪小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日,一语双关,因为古代把太阳看作是帝王的象征。

  ⑻长安:这里用京城指代朝廷和皇帝。

  译文

  凤凰台上曾经有凤凰来悠游,凤去台空只有江水依旧东流。

  吴宫鲜花芳草埋着荒凉小径,晋代多少王族已成荒冢古丘。

  三山云雾中隐现如落青天外,江水被白鹭洲分成两条河流。

  总有奸臣当道犹如浮云遮日,长安望不见心中郁闷长怀愁。

  创作背景

  《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集中为数不多的七言律诗之一。此诗一说是天宝六载(747年)作者奉命“赐金还山”,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一说是作者流放夜郎遇赦返回后所作;也有人称是李白游览黄鹤楼,并留下“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写的,是想与崔颢的《黄鹤楼》争胜。

【《登金陵凤凰台》相关资料】相关文章:

唐诗《登金陵凤凰台》06-19

登金陵凤凰台的诗意11-28

登金陵凤凰台古诗08-02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拼音08-15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赏析07-17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鉴赏10-26

登金陵凤凰台李白主旨07-10

登金陵凤凰台1500字赏析01-12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翻译鉴赏09-12

登金陵凤凰台中心思想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