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时间:2024-11-26 09:17:40 智聪 李清照 我要投稿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通用13篇)

  李清照是南渡前后的女词人,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有崇高地位的天才女作家。她是遵守着词的一切规律而创作的。她一面重视音律,精炼字句;同时,她的词富于真实的性情与生活的表现。以下是小编给大家共享的李清照诗词读后感,欢迎阅读!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通用13篇)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1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夏日清晨,花园内露水正浓,花儿不多,枝叶葱葱郁郁。妙龄少女尽兴地荡了秋千,轻衫湿透,颇有倦意。一眼望见园中有人来,便含羞逃跑。脚步轻盈,笑靥如花。彼时的李清照,颇有惜花之心,看这首轻快优美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说到生活悠闲、风雅,来看这首《如梦令》,就知她为何黄昏迷路:“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夏季傍晚,饮酒亭上。乘船返回,天色已晚,迷失归途。回家心切,急急争渡,惊起一滩水鸟,翻卷浪花重重。

  爱情是女性人生永恒的主题。且看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此时的李清照,时值新婚不久。夏末秋初,因为战乱,与夫君赵明诚无奈分离。音信皆无,相思情重,心生惆怅。这首词,深刻地表达了一位思念爱人的女子的心声。那份沉甸甸的思念,才下眉头,却又深至心中。读来令人于感动之中,不由心生叹息。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李清照的《后亭梅开有感》,如一幅诗意的画卷,徐徐展开。庭院梅开,凭栏相看。美酒尽兴,歌声婉转。美丽的梅花,插于瓶中,令满室生香。想来花香,亦芬芳着女词人的梦境。更进一步想到,女词人本就是一枝梅,在人海浮沉,一生坎坷。然而志趣高洁,令人敬仰。

  南渡之后苦闷孤寂,无可寄托。国破夫亡,只遗记忆。一首《声声慢》,读来令人落泪:“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靖康之变后,国破家亡,太夫去世,独守孤独的李清照,她的'作品再没有当年那种清新可人、浅斟低唱,而转为沉郁凄婉,主要抒写她对亡夫赵明诚的怀念和自己孤单凄凉的景况。这首词起句便不寻常,一连用七组叠词。不单在填词方面,即使在诗赋曲也绝无仅有。但在我心里,即使如此吧,凄凉人世中苦捱黄昏的李清照,也自有一种寂寞中的美丽。

  喜欢李清照,读着她的词,便知晓她的人生。曾有过青春,有过欢乐,有过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有过温暖人心的爱情。但最终却如空谷幽兰,寂寂凋零。但好在有这些至美好词,人间绝唱,让我能够穿越岁月的长河,与她的灵魂相逢,这也应该说是她的一种收获吧。斯人已去,然香魂悠悠,芬芳依旧。李清照就这样独舞于月下,轻舒广袖,轻吟低唱。却让今生有缘与她相逢的我,读至动情处,潸然已泪下!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2

  在月球的环形山上,有着许许多多形态各异的山脉,然而,它们的特别之处并不在于其形状或大小,而在于它们的名字是由古今中外的名人的名字来命名的。

  我国古代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的名字就位列其中。

  提起李清照,也许大多数人的脑海中会浮现出一个弱不禁风,只会在诗文中发泄哀怨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小女子形象。这和我过去对她的看法相差无几,但有一本书改变了我长久以来对她的看法。

  这本书是由康震老师所著的《康震评说李清照》,作者以当时的历史背景与人物命运的变化以及主人公词风的转变为主线,为读者讲述了一代词宗的.人生,也让读者认识了一个更加真实的易安居士。

  她才华横溢,这令当时的许多男子都自愧不如。但那又如何?文采,学识皆不如她的男子照样可以做官,得到统治者的赏识。这一切,皆因她一介女子,她只得默默地忍受“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社会道德标准。这,是她的不幸,也是我们千千万万中华儿女的不幸。

  有人说,易安只善描哀景,述哀情,尽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之语,无所可取。非也,易安的词虽然句句透“哀”,但这个“哀”是将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的“大哀”,而并非一般女子所见的春花秋月。

  她的词,字里行间句句透露真情,丝毫不造作,也不会有过于华丽的词藻,她从来都不会为了作词而作词。她的每一首词的背后都有一个好比“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美丽而又哀伤的故事。

  也有人说她弱不禁风,就像她词中所描写的“人比黄花瘦”。

  我认为,这样看的人就大错而特错了。她虽外表柔弱,但其内心很坚强。她一生命途多舛,尤其是她的后半生就是在生离死别,颠沛流离中度过的。但她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更没有放弃诗词的创作……她的第二任丈夫由于其品行低劣,并且还因为利益的关系与她成亲。她不甘于屈服,把“一纸休书”这个在当时只会由丈夫递给妻子的物品毅然递给了她的丈夫。这在当时无疑是惊世骇俗之举。但那样的气魄与胆量,试问有几人能及?

  我只能说,以前我们对易安的了解都太少太片面,现在每每读到她的作品时,就仿佛在与她沟通……我深深爱上了这样的一个李清照,这样的一个易安居士!她的光芒会永远闪耀在东方的上空。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3

  "沈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春情意……"熟悉而又苍老的声音将我惊醒,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望向身旁正扶着我身躯的那名面带悲伤的女子,不由轻轻叹了口气。

  易安,原来是你!

  我是易安幼时亲手栽下的一棵梅树,伴随着她成长,她的喜怒哀乐,都和我的生命浸润在一起。易安对我而言,已不仅仅是好友,更像是亲人。随着时光的流逝,易安啊,你又何时变成了如今这番沧桑的`模样?曾经我眼中的你,并不是如此啊!

  我眼中的易安,是可爱顽皮的女孩。记得你未出阁前,经常去溪旁的亭子里玩,而且一玩就是一整天,不知疲倦。喝醉酒后的你虽划船而迷了路,但却并不着急,居然还搞恶作剧,瞧!你不断用力地划桨,把满滩的水鸟都吓飞了。小姑娘家家的,不要太调皮哦!

  我眼中的易安,是多愁善感的少女。还记得有天晚上下了场暴雨,你心绪如潮,借酒消愁。清晨,不顾身体的不适,你念念不忘园中的那些海棠。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你那喃喃的自语声:"经过那场大雨,海棠肯定是遭罪了,也不知花儿掉落了多少?"如此伤感的你让人忍不住想要去呵护。

  我眼中的易安,是幸福美满的女子。犹记得那一年,你成亲了,那时的你光彩照人、幸福无比。你与你的夫君志趣相投,形影不离,生活得就像那蜜一样甜。每当丈夫出门在外,你总会写下满纸诗词寄托思念。我曾看到坐在窗前的你写下"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也曾听你细读"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字字句句饱含了浓浓的思念,让人觉得甜蜜而又温馨。

  我眼中的易安,是傲气的女中豪杰。当年你的丈夫身为知府却弃辖区的百姓于不顾,临阵脱逃。身怀大义的你为丈夫的行为深感羞耻,于是在乌江边吟诵下千古绝唱:"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就是这样有着铮铮铁骨的你,当发现张汝舟的真实面目时,哪怕采取的方式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不惜代价也要揭开他的丑恶面目。这般倔强的你啊,又怎能不令人心疼!

  你一生寻寻觅觅,却落得个凄凄惨惨戚戚,明明满腹才华,却不能被当时社会所接纳。所受遭遇落差如此之大,怎一个"愁"字了得!

  而我除了陪伴,又能为你做些什么呢?我唯有吐一丝芬芳,为你的灵魂祝祷罢了!

  易安,如若你没有生活在一个所谓"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时代,想必一定会不同凡响吧!你是如此聪慧而又富有远大抱负的奇女子,若能生在当下,定能施展才华,有一番大作为。可惜啊,可惜了……

  又是一年梅花开,梅树依旧在,人已化尘埃。

  易安啊,你可知道,我有多想你,如今却只能默念那句:"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花开花落,百转千回,如今已是物是人非……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4

  近日,我品读了《李清照》一书,故事十分简单,说来说去,无非是:李清照一个平凡却有着不平凡事迹的词人。原本的她尽管出自书香门弟,却不拘小节,有着非一般女子所能及的豪放,坚强。因此,对于丈夫的离去,她并未堕落,反而写下了多少为世人所称赞的好词。尽管故事是如此的简单,可这其中的曲折又岂是三言两语能说尽的?

  花开后花又落,轮回几世也没有结果。你尘封在诗册,如同青灯伴随着古佛,凄凉、孤寂。多少落叶是你飘摇零落得浅愁?那纷扬尘世中,有太多的叵测。穿越青史的回流,有你对月孤酌,浓睡不消浅酒,却道海棠依旧,知否?那红尘梦,几人看透,几人看破,物是人非事事休,却为何欲语泪先流?几种相思,伴着多少闲愁,只无奈打眉头,又上心头,慢慢缠绕,挥洒不去。寻寻觅觅中,那又是谁弹指间碎了“倚门叩首,却把青梅嗅”的美好清梦,暮然回醒,不曾想,却是“只恐双溪舴一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阵阵觞情。

  断线的纸鸢哭换不回,就如同那佳人已逝,无处可寻……

  一城烟沙,映着那缕孤独的魂,尽管遥远,却依是那般轻柔如风,至情至性,可为何事如此凄凉?那折翼了的枯叶蝶,飞得到微亮明天吗?答案是肯定的,尽管并不完好,却依然靠着那仅剩的保护色,在枝头翩飞,永不停驻,飘洒着沉沦的季节。

  纵然,飘落的叶有着无尽的萧瑟,也不曾忘却那曾有过的生机;散落的黄花是那么的枯瘦,但它永远记得的是自己曾拥有过的妖娆,美丽。而她,抑是如此,人们所望尽的是她的婉约或是深愁。遗忘了的是她曾如“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那是如此的壮杰。

  其实,我认为对于古代女子来说,嫁人,相夫教子,做一辈子的贤妻良母便是她们一生的归宿了。在那样的封建礼教下,平凡的.女人们并不需要多好的文采。吟诗作对那都是男人干的事儿。而李清照却能留下那么多的诗词,或许归其原由不过是由于她的一生起浮实在太过动荡,使得她的感慨与愁怨太多,以至于不得不用诗词代替言语好好地宣泄出来罢了。

  她的词,初读给人的感觉只有简简单单的两个字 “伤感”。可越深读,你就会发现,其实她的词中不但带着深深的伤感,更多的则是自己对于生活的坚强不屈以及与丈夫的深厚情谊。从中,不难看出李清照是个十分至情至性柔中带刚的女子。即便遇到了再大的风雪,也能如那火红的枫叶,在一片枯寂的深秋中吐出一团团霍霍燃烧的火焰,美丽并存着坚韧。

  从《点绛唇》到《醉花阳》,李清照——这盏诗运的佛门青灯辉煌了一时,却暗淡了一世,却让她那如萤火虫般的火点,如缀于夜空的明星一样,永不熄灭。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5

  宋词之美,反复被人们咀嚼至今。李清照,是其中被反复提及的名字。她是大众印象里的古代才女。下面我就为大家推荐一本《李清照诗词全集》带领大家走进宋词。

  幼时,她出生于书香门第,不受物质困扰,受到良好的家学熏陶。在她的'早期作品中,有这首《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豆蔻少女,在院子里面荡秋千,懒懒地收拾衣裳,整理发丝。院子里的植物上面布满了一层露珠,而自己的薄衫也被汗水浸透了。

  见客入来,袜划金釵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见到客人来,害羞地匆忙躲避,来不及穿鞋子,只穿袜子走路,头发上的金钗也不小心滑落了。尽显仓皇失措的样子,悄悄地藏在门口,却还想看看是什么样的客人,手里捻一枝青梅,细嗅起来。

  刚刚仓皇失措紧张逃走,之后又细嗅青梅来掩饰内心的羞涩,这两个画面一动一静地切换,把少女的调皮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可以看到门后面少女那忽闪忽闪的大眼睛,对外面未知世界充满了探索的好奇。

  让我们慢慢去体会李清照的精神世界,在柔软情义的包裹之下,是深刻而坚韧的内核。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6

  李清照,这位宋代词坛的杰出女词人,以其独特的婉约风格和真挚的情感表达,在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诗词犹如一幅幅细腻的画卷,展现出她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曲折的人生经历。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句出自《醉花阴》的词句,将思念与愁苦刻画得入木三分。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词人独守空闺,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她看着帘外的西风卷起黄花,不禁感叹自己的憔悴与孤独。黄花本就瘦弱,而词人觉得自己比黄花还要消瘦,这种夸张的比喻生动地表现出她因思念而茶饭不思、日益消瘦的状态。从这句词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李清照对爱情的执着与深情。她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在这段婚姻中,他们相互欣赏、志趣相投,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与研究。然而,赵明诚因公务时常离家,这使得李清照在独守空闺的日子里饱受相思之苦。但她并没有沉浸在哀怨中无法自拔,而是用诗词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在婉约的词句背后,我们能看到她坚韧的一面。

  李清照的诗词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的动荡时期,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开篇便以十四个叠字营造出了一种凄惨悲凉的氛围。国破家亡,丈夫离世,曾经幸福美满的生活一去不复返,她在乱世中独自漂泊,四处寻觅着曾经的美好,却只感受到无尽的冷清与凄惨。这一连串的叠字,如泣如诉,仿佛能让读者听到词人内心深处的悲叹。她的词风也从早期的`清新婉约逐渐转变为深沉哀怨,这种转变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变化,更是时代创伤在她诗词中的体现。她以一个女性的视角,记录下了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使我们能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与厚重。

  在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还能看到她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独特感悟。“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情趣的夏日傍晚游湖图。词人回忆起往昔在溪亭游玩的欢乐时光,那时的她无忧无虑,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美好。词中的“藕花”“鸥鹭”等意象,生动地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也表现出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即使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后,她依然能在回忆中找到一丝慰藉,这些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也成为她诗词中的一抹亮色。

  李清照的诗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历经岁月的磨砺,依然闪耀着迷人的光芒。她用婉约的笔触、真挚的情感,书写着自己的人生故事,也为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她的诗词让我们感受到了爱情的美好与无奈、人生的悲欢离合以及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女性在困境中坚守自我、抒发真情的勇气与力量。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7

  读李清照的诗词,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她的世界,感受着她的喜怒哀乐,领略着她卓越的才情与坎坷的命运相互交织的独特魅力。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一词,短小精悍却意味深长。通过与卷帘人的简短对话,李清照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暮春时节雨后海棠的变化。“绿肥红瘦”四个字,用极其简洁而生动的语言,写出了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凋零,既表现出词人对自然景物变化的敏锐观察力,又流露出她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从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到李清照早期词作的清新雅致与灵动俏皮。她在深闺之中,便能以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情感捕捉生活中的点滴,并用精妙的诗词语言表达出来,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情。

  然而,命运的转折使李清照的诗词风格逐渐发生了变化。“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这首诗展现出了李清照截然不同的一面。在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一隅的背景下,李清照以豪迈的笔触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和对英雄气概的敬仰。她借项羽宁死不屈的事迹,抒发了自己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与她早期的婉约词作相比,这首诗显得刚健有力,充满了阳刚之气。这也表明李清照并非只是一个沉浸在个人情感世界中的柔弱女子,她有着敏锐的政治洞察力和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够超越个人的悲欢离合,以诗词为武器,表达自己对正义与尊严的坚守。

  李清照的爱情经历也是她诗词创作的重要源泉。她与赵明诚的爱情曾经是那样的美满幸福,他们一起吟诗作词、研究金石,度过了许多美好的时光。“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中的这句词,将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夫妻分离后,思念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刚刚舒展的眉头又因思念而紧锁。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写,让我们看到了李清照在爱情中的深情与执着。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赵明诚的早逝给李清照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在经历了这一人生巨变后,她的诗词中更多地充满了悲伤与哀怨,如“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孤雁儿》一词,表达了她在丈夫离世后的孤独与痛苦,那种失去爱人后的`绝望和无助令人动容。

  李清照的诗词是她才情与命运的真实写照。她用诗词记录了自己的青春岁月、爱情悲欢、家国之痛,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展现出不同的情感色彩和创作风格。她的婉约词作如涓涓细流,滋润着读者的心田;她的豪放诗作如黄钟大吕,震撼着人们的心灵。她在诗词史上的地位不可替代,她的作品不仅是文学艺术的瑰宝,更是我们了解那个时代女性命运和社会风貌的重要窗口。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8

  李清照的诗词,犹如一座蕴含丰富宝藏的文化殿堂,在其优美的词韵背后,不仅展现了独特的女性意识,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与品味。

  在封建礼教盛行的宋代,女性的地位相对低下,社会对女性的言行有着诸多限制。然而,李清照却在她的诗词中大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与思想,展现出强烈的女性意识。“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减字木兰花·卖花担上》这首词描绘了一位新婚女子的娇憨与俏皮。她买了一枝娇艳的春花,担心丈夫觉得自己不如花美,便将花簪在云鬓间,让丈夫来比较。通过这样的描写,李清照展现了女性对自身美貌的关注和对爱情中平等地位的追求。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这种表达是非常大胆和独特的。她打破了传统诗词中女性多为哀怨、柔弱形象的束缚,塑造了一个鲜活、自信的女性形象,让我们看到了女性内心深处对爱情、对自我价值的渴望与追求。

  李清照诗词中的文化内涵也极为丰富。她的词作常常引用典故、化用前人诗句,展现出她深厚的文化底蕴。“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黄花”这一意象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寓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黄花常与高洁、坚贞的.品质相联系,如菊花就被视为傲霜之花,象征着君子的高洁品格。李清照以黄花自比,不仅表现出自己因思念而憔悴的形象,更暗示了自己在困境中坚守的高尚情操。此外,她在诗词中对自然景物、季节变化的描写也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审美观念息息相关。例如,她对“海棠”“梅花”“梧桐”等意象的运用,这些意象在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意义,她巧妙地将这些意象融入诗词中,使诗词的内涵更加丰富深远,让读者在欣赏诗词之美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从李清照的诗词中,我们还能看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终日向人多酝藉,木犀花。”《摊破浣溪沙·病起萧萧两鬓华》一词表达了她在病中对生活的感悟。即使身体不适,她依然能从枕上诗书和门前风景中找到乐趣,这种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细腻感悟令人钦佩。她的诗词不仅仅是情感的宣泄,更是对生活的一种诗意提炼和哲理思考。她在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之后,能够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好,从挫折中汲取智慧,用诗词传达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读者在阅读中也能得到心灵的启迪和情感的共鸣。

  李清照的诗词以其独特的女性意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文学史上独树一帜。她的作品为我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宋代女性内心世界和文化风貌的窗户,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女性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挣扎与突破,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诗词创作中的传承与创新。她用诗词书写着自己的传奇人生,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9

  李清照,这位在中国诗词史上熠熠生辉的女词人,以其情感细腻的笔触和卓越的艺术成就,深深地打动着读者的心。她的诗词犹如一首首悠扬的乐章,奏响了人性中最真挚、最动人的情感旋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堪称李清照情感细腻表达的典范之作。词的上阕,通过描写秋景中的红藕、玉簟、兰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为下文的相思之情埋下伏笔。词人独自登上兰舟,望着天空中的大雁,期待着远方爱人的书信,这种对爱情的期盼和思念之情跃然纸上。下阕中,“花自飘零水自流”一句,既描绘了自然景象的无奈与飘零,又暗示了爱情的难以把握和命运的无常。而“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则将夫妻之间心心相印的情感表达得极为深刻,尽管身处两地,但彼此的思念却是相同的。最后“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情感不是一时的冲动,而是如影随形,萦绕在心头,挥之不去。李清照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她的情感世界之中,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爱情中的甜蜜与苦涩。

  在艺术成就方面,李清照的诗词语言精妙绝伦。她善于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营造出丰富的意境。例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仅仅十几个字,就将一幅西风萧瑟、黄花凋零、词人憔悴的画面呈现在读者眼前,同时也传达出了深深的愁苦之情。她还擅长运用叠字,如“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十四个叠字的连用,不仅在音韵上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而且在情感表达上层层递进,将词人在国破家亡后的孤独、凄惨、哀怨之情渲染到了极致。这种独特的语言艺术,使她的诗词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成为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李清照的诗词在结构上也别具匠心。她的`词作往往层次分明,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以《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为例,开头“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事件的起因,是回忆的开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则是事件的发展,描绘了词人游玩时的情景;“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是高潮部分,通过描写争渡时的慌乱和鸥鹭的惊飞,将画面瞬间激活,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整首词结构紧凑,情节完整,如同一篇优美的小品文,展现出了李清照高超的结构驾驭能力。

  李清照以其情感细腻的诗词创作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在诗词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她的作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古典诗词艺术的瑰宝。通过阅读她的诗词,我们能够领略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古典诗词文化的博大精深。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10

  李清照的诗词,宛如一面镜子,映照出她在乱世中颠沛流离的生活轨迹,以及那贯穿始终的诗意与哀愁。在历史的长河中,她以女性独有的敏感与才情,谱写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悲歌。

  北宋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李清照的生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一时期,她的诗词中既有对往昔美好生活的追忆,又有对现实困境的忧虑。“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描绘了她少女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场景。那时的她,生活在一个相对安定、富足的家庭环境中,可以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的美景,与朋友们嬉戏游玩。词中的藕花、鸥鹭、兰舟等意象,构成了一幅清新、和谐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感受到了她青春年少时的欢乐与纯真。然而,这种美好的时光在乱世的阴影下显得如此短暂。

  随着金兵的入侵,北宋灭亡,李清照被迫开始了逃亡生涯。这一时期,她的诗词风格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更多地流露出了哀愁与悲叹。“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春晚》一词,表达了她在经历了国破家亡、丈夫离世后的悲痛心情。词中的“风住尘香花已尽”描绘了暮春时节的残败景象,象征着她美好过去的消逝。“物是人非事事休”则直接道出了她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曾经熟悉的一切都已改变,只剩下无尽的哀伤。而“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句千古名句,更是将她的愁绪具象化,化无形为有形,让读者深刻地感受到了她内心深处那沉重得无法承载的哀愁。这种哀愁不仅仅是个人的不幸,更是时代的悲剧在她身上的投影。

  在逃亡途中,李清照不仅面临着生活的困苦,还经历了文物散失的痛苦。她与丈夫赵明诚一生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收藏,这些文物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珍贵的财富,更是他们文化追求和精神寄托的象征。然而,在战乱中,这些文物或被焚毁,或被掠夺,大量散失。“十五年前花月底,相从曾赋赏花诗。今看花月浑相似,安得情怀似往时。”《偶成》一诗,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她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曾经与丈夫一起赏花赋诗的美好时光已一去不复返,如今面对相似的花月,却再也没有了往日的情怀。这种情感的落差,进一步加深了她的痛苦与哀愁。

  尽管生活在乱世之中,李清照却始终没有放弃诗词创作。她以诗词为载体,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苦难中坚守着自己的诗意世界。她的诗词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民的苦难和对和平的渴望。她的作品犹如一盏明灯,在历史的黑暗中闪烁着微弱却坚定的光芒,让后人能够透过她的文字,感受到那个乱世的真实面貌,以及人性在困境中的挣扎与坚韧。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11

  李清照,这位宋代杰出的女词人,其诗词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文学的星空中闪耀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芒。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初读此句,便被那细腻而深沉的情感所打动。在一个秋风萧瑟的时节,词人独守空闺,思念着远方的爱人。她以黄花自比,黄花的消瘦映衬出人的憔悴,形象地表达出相思之苦对身心的折磨。这种情感真挚而纯粹,让我仿佛能看到那个在西风中形单影只、黯然神伤的女子,也让我感受到了爱情在离别时的无奈与惆怅。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一幅多么生动活泼的画面啊!词人回忆起年少时的一次游玩经历,用词简洁明快,却将那无忧无虑的少女时光描绘得淋漓尽致。从日暮时分的沉醉,到误闯藕花深处的慌乱,再到惊起鸥鹭的惊喜,我仿佛随着她一同置身于那片美丽的荷塘之中,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与欢快。李清照的这首《如梦令》让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值得我们用心去铭记,那些纯真的快乐能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永恒的慰藉。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在这首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气概与豪迈的情怀。她借对项羽的赞颂,表达了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苟且偷生的不满与批判。在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作为一名女子,她能有如此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深刻的政治见解,实在令人钦佩。这也让我反思,无论身处何种时代,我们都应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气节,不随波逐流,勇敢地为正义和理想发声。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一连串的叠字,如泣如诉,将词人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后的孤独、愁苦与绝望表现得入木三分。她在乱世中漂泊,曾经的美好都已化为泡影,只剩下无尽的哀伤。读着这些词句,我仿佛能触摸到她那颗破碎的心,感受到她在黑暗中独自挣扎的痛苦。李清照的词让我体会到,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当遭遇困境与挫折时,我们可能会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我们的内心更加坚韧,让我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她的诗词,无论是写爱情的甜蜜与苦涩,还是写青春的欢乐与回忆,亦或是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关切,都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李清照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让我们在千年之后仍能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感受文学的无穷魅力。她的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内心深处那些被遗忘的角落,让我们更加珍视生活中的点滴情感,也让我们在面对人生的种种境遇时,有了更多的勇气与感悟。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12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词中,李清照的作品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光辉。每一首词都像是一扇通往过去的窗户,透过它,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更能感受到李清照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如梦令》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暮春清晨的画面。词人通过与卷帘人的对话,巧妙地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惋惜之情。“绿肥红瘦”四个字,形象生动地描绘出雨后海棠的姿态,将自然之景与内心之感完美融合,足见李清照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从这首词中,我仿佛看到了一位聪慧而多愁善感的女子,在清晨醒来,对镜梳妆时,仍心系着昨夜风雨中的海棠花。她的情感细腻入微,对生活中的点滴变化都有着深刻的感悟,这让我不禁反思自己在忙碌的生活中,是否也忽略了身边那些细微而美好的事物。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这首《一剪梅》中,李清照将相思之苦写得缠绵悱恻。她独自一人登上兰舟,望着天上的大雁,期待着远方爱人的书信。“花自飘零水自流”,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是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叹息。相思之情无法排解,刚刚从眉头散去,又涌上心头,这种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写,让我深深体会到了爱情的力量和无奈。在现代社会,虽然通讯发达,但人们在面对分离和思念时,那份内心的煎熬和渴望却与古人并无二致。李清照的词让我明白,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总能触动人心。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永遇乐·落日熔金》则是李清照在经历了国破家亡后的作品,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悲叹。上阕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但词人却在这欢乐的氛围中感到迷茫和不安,“人在何处”的发问,表达了她对故乡和过去生活的深深眷恋。下阕回忆起中州盛日的元宵盛况,与如今自己的憔悴形成鲜明对比,“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写出了她在战乱后的痛苦与孤独。这首词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沧桑巨变对个人命运的巨大影响,也让我看到了李清照在困境中依然坚守着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文学的热爱。她的词不仅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那个时代的写照,让我们对南宋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精神状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李清照的诗词,无论是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个人情感,还是反映社会现实,都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准。她用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细腻的笔触,为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充满情感纠葛的世界。她的才情在字里行间流淌,感染着每一位读者,让我们在品味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变迁和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 13

  李清照,在中国诗词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诗词,宛如一首首动人心弦的乐章,奏响了才情与命运交织的旋律。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李清照少女时期的欢歌。彼时的她,生活优渥,天真烂漫。在那片藕花深处,她与同伴嬉戏游玩,无忧无虑的笑声仿佛穿越千年的时光,在耳边回荡。从这几句词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由的向往。那是一种纯粹的快乐,未经尘世沾染的美好。她用灵动的笔触,将这一画面定格,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才情初露的少女形象。这也让我联想到自己的青春时光,那些与朋友共度的欢乐瞬间,同样珍贵而难忘。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随着岁月的流转,李清照步入了婚姻生活。与赵明诚的爱情,有甜蜜也有相思的苦涩。在爱人远行的日子里,她独守空闺,思念如潮水般涌来。黄花的意象,恰到好处地表达出她的憔悴与哀愁。她以细腻的情感,将相思之苦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纯度,令人为之动容。它让我体会到爱情中的离别之痛,也让我看到了李清照在情感世界里的敏感与执着。在现代社会,虽然交通和通讯发达,但异地恋的情侣们或许也能从她的词中找到共鸣,体会到那种思念而不得见的煎熬。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国破家亡的变故,使李清照的诗词风格发生了巨大转变。这首诗展现出了她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气概。在国家危难之际,她不再只是沉浸于个人情感的小天地,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山河。她对项羽的赞颂,实则是对南宋统治者苟且偷安的批判。她以柔弱之躯,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这让我看到了李清照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也让我反思在和平年代,我们是否也应该时刻保持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有挺身而出的勇气。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晚年的李清照,历经沧桑,在孤独与困苦中挣扎。这一连串的叠字,如声声悲叹,诉说着她内心的绝望与无助。曾经的繁华如梦,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般的生活。她在词中表达的那种对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让我深刻感受到命运的无常。然而,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她依然用诗词来抒发内心的情感,这也体现了她对文学创作的坚守。她的诗词,成为了她在黑暗岁月里的精神寄托,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李清照的诗词,是她一生的写照。从少女的纯真,到为人妇的相思,再到历经国难后的悲愤与凄凉,她的才情在命运的磨砺中愈发熠熠生辉。她的作品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与沧桑。在她的诗词里,我们不仅能品味到文学的魅力,更能汲取到面对生活困境时的力量与智慧。

【李清照诗词读后感】相关文章:

李清照的诗词09-24

李清照经典诗词08-22

李清照的诗词09-27

李清照的经典诗词06-18

李清照诗词06-22

李清照诗词04-03

李清照的诗词精选08-26

经典李清照诗词10-03

李清照经典诗词赏析11-11

李清照留下的经典诗词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