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的文学成就
屈原在《离骚》中,成功地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形象丰满、个性鲜明的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了屈原的伟大思想和崇高的人格。以下是《离骚》的文学成就,一起来看一下吧。
《离骚》是屈原用他的理想、遭遇、痛苦、热情, 以至于整个生命所熔铸而成的宏伟诗篇,其中闪耀着诗 人鲜明的个性光辉,这在中国文学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离骚》的创作,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张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又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
所谓“《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譬喻,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王 逸《楚辞章句》),说的就是这一艺术特色。而且其中的比喻,并不仅仅停留在个别事物的类比上,还体现于整个形象体系的构思中,因而又含有整体上的象征意义。《离骚》在语言形式上,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句和十字句,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统篇隔句句尾用 “兮”字,句中则往往配以“之”、“于”、“乎”、 “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也有全句不用虚字的。这种新的诗歌表现形式,为《诗经》以后兴起的骚体文学奠定了基础。
《离骚》中又多用对偶。据统计,全篇对句在百句以上;并已出现了错综对,如“固时俗之工巧兮,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在一句中,还往往以双声配双声,叠韵配叠韵, 前者如“郁邑而傺兮”,后者如“聊逍遥以相羊”, 等等。这就形成了《离骚》的诗句在错落中见整齐,在整齐中又富于变化的特点,读来节奏谐和,音调抑扬,具有一种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同时,《离骚》又大量运用楚地的方言词汇,如 “汩”、“搴”、“莽”、 “冯”、“羌”、“诼”、“傺”、“阊阖”等,并常将状词冠于句首,带有浓厚的南国情调和地方特色。诗中对形容词的'使用也十分恰切并具有新意,如写云霓翻腾之貌,“岌岌”喻高冠耸然之势,“蜿蜿” 状神龙游动之态,都可谓循声得貌,曲尽其妙。《离骚》在艺术上取得的高度成就,与它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使它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光照千古的绝 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鲁迅曾赞之为“逸响伟辞,卓绝一世”(《汉文学史纲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拓展阅读:《离骚》教学反思
《离骚》远离我们现代这个时代,不知道有多少人喜欢屈原,喜欢《楚辞》、喜欢《离骚》。就本人来说,不是很喜欢屈原的做法,虽然我来自屈原故里,却依旧觉得屈原太过清高。因此这种厌恶感,贯穿我备课的始终,对这一课的理解也只能按其他教案中说的,但是,当一堂课失去了自己的理解,就失去了思考的光辉,这篇课文也无法进入学生心灵。所以这堂课从备课开始就因为我的偏见成了一堂失败的课。其实,作为老师大可不必为了所谓的正面引导而放弃自己的观点,既然你有这样的偏见,何不以此为切入点,带着学生们再去认识屈原,将自己的观点介绍给学生,同时将文学史上的评论家们的评价介绍给学生,再通过讨论,看看是不是我的观点太过偏激,是不是文史家的评论过高,这样这堂课的思维闪光就得以体现了。
其次,学生不喜欢这一篇的原因是篇幅过长,其中夹杂的方言的很多,导致了理解困难。因此,在疏通诗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尤其是其中方言的解释。而且要在事先给学生做一定的心理建设,方言读不懂是正常的,作为从湖北到海南来教书的我,上课时同学在下面用方言讲小话时,我就听不懂,同处一个时代尚且如此,更何况,《离骚》可是上千年前的方言啊。破除了这样心理障碍,再引导学生去疏通诗句时,学生就不会感觉那样困难了。同时对这些古代楚地的方言无需关注太多,只要学生能结合注释翻译诗句即可。
对于本课中出现的文言现象,我的考虑是不用作为重点讲,毕竟是高一的学生,本就厌烦学习文言知识,另外《离骚》属于诗歌单元,更重要的是其中的感情与思想。因此对其中的文言知识做两方面处理,对比较重要的文言字词,教学时候还是不能放过,例如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本课出现得较多且比较常见,应该指导学生做归纳积累。至于实词的一词多义,特殊句式,“介词结构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我觉得不用过多强调只要学生翻译是能将词语翻译准确,句式能调整语序即可。
最后,对于本课情感与思想的处理。我想通过关键句进行总结学生会比较好理解。另外,屈原的“香草、美人”的意象系统的理解也是一个重点。这个系统进行讲解时最好放在中国整个诗歌发展背景中,联系其他诗词中的美人、鲜花的意象,让学生从一个侧面了解屈原的伟大,而屈原“美政理想”的内容可以不必加进来。
【《离骚》的文学成就】相关文章:
屈原离骚的艺术成就07-14
离骚课文学案06-12
刘禹锡的文学成就11-12
杜牧的文学成就11-05
温庭筠的文学成就11-03
王昌龄的文学成就07-26
温庭筠文学成就05-17
诗人陶渊明的文学成就07-27
岑参的文学成就11-03
诗人杜牧的文学成就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