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

时间:2024-11-12 19:06:36 李商隐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

  这首《锦瑟》,是李商隐的代表作,爱诗的无不乐道喜吟,堪称最享盛名。

  在当代社会,对文学作品的研究,本人认为主要着眼于其“对当代社会的意义”,这一“意义”,并不是单纯的讲作品的教化作用,也可以是对文本创作技巧的研究,也可以是研究作品中所包涵的对当代社会有积极意义的主题思想、科学常识、美学意义等等。从“对当下社会的意义”这一角度研究文学作品来讲,实质上我们是以现代人的思想范畴、科学认识程度、美学标准等来评判和理解的,究竟能否与作者的本意相符,这就不得而知了,或许与作者心有灵犀,或者是与其想法大相径庭。进一步讲,我们对前人作品的研究大多也逃不过“当下人的思维”这一框架(本人认为),特别是对离我们已经非常久远的一些文学作品的研究。所以,仅就“对当下社会的意义”这一角度出发,很大程度上,本人认为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费尽心机的揣摩作者的本意,只要立足文本,以现代人的“眼光”(思想和方法)去解读出有意义的东西,来弥补现代人的情感缺失,学习和借鉴前人优秀的创作技巧和方法以及作品的美学涵义等,只要不牵强附会,则都是可以被容许和接纳的。这并不是说,完全将前人同我们割裂开来,实际上也并没有,因为“作品”本身就已经将我们同前人联系了起来。

  此外,对文学作品的研究还要注重科学方法的运用,特别是对诗歌的研究,如果仅就诗歌主旨和情感的研究,本人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尊重人类思维的规律。

  对一事件,一感情,我们可以用千变万化的语言表达,但是思维在组织语言反映事件和情感时,很多时候包含的事件和情感是单一的,至少是联系密切的。比如,我们见到一头猪,首先认为它是一头猪,而不会说它既像一头猪,又像一头牛。但我们可以这样思考:如果猪鼻子插上两根葱,就有点像大象了。《锦瑟》一诗,有人说是写“音乐”的,歌咏“瑟”之物的,如果真是这样,锦瑟与后面的这些典故和传说如何联系起来呢?本人鄙陋,不但思维上无法将之联系,情感上亦是难以接受。故认为这两种说法,形同是拉来一头牛,说其与“猪”长得非常相像无异。此外,一部分人认为《锦瑟》是“悼亡诗”、“政治诗”、“爱情诗”、“感伤身世诗”,倘若《锦瑟》一诗,本身有音乐的成分在里面,有人说瑟有适、怨、清、和四种声调,那么由音乐引发诗人以上的某种感伤的情怀亦是无可厚非,同样它们又如何同以下典故和传说相联系呢?《锦瑟》所运用的典故中,除了“望帝”之典故,鳖灵抢占望帝的妻子,“望帝啼鹃”或许有爱情的涵义在里面,可以与爱情诗扯上关系,但其他典故和传说并无此意思,且也很难与之相联系,故爱情诗也是有牵强的,由此悼亡诗一说也是很难立足,全诗很难看出有一点悼亡的迹象,典故和传说本身和背后亦是没有悼亡之意,无疑这也是臆断之辞。倘若是“政治诗”或者是“感伤身世诗”的话,此诗“政治意味”完全可以归入“感伤身世诗”里面,因为看看李商隐的一生,与政治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那么究竟是不是“感伤身世诗”呢?还是要从诗歌自身去考证,探究意象、典故、传说等自身或者是背后隐藏着的意味,与李商隐的身世有无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

  二、把诗歌作品看作一个内容上互相紧密联系的整体,而不是将各部分割裂开来分析。

  上面本人已经提到,如果是“感伤身世的诗”,要探究意象、典故、传说等自身或者是背后隐藏着的意味,与李商隐的身世有无关系,存在怎样的关系。除此,还要从整体上考虑这些意象、典故、传说相互间的联系。

  这或许是一种非常传统的方法,但是本人认为,在用之考究诗人的思想主旨上去,无疑要比很多没有根据的“奇思妙想”要好得多。对于很多“奇思妙想”的方法,用之于文本创作技巧和手法的探究,或许是好的方法。因为,主旨是作者思想中的东西,是唯一的,容不得我们通过玩“文字游戏”去臆测,技巧和方法是诗人自身无意识或者是有意识提炼出来的,直接通过语言和作品的架构体现出来,我们能够直观的从作品表面看到,这时候“奇思妙想”探究的作用无疑是巨大的,只要有根有据,不需要去推测诗人本身有没有这种看法。简单的说,也就是从作品中解读出的思想主旨,是我们和诗人共同的,作品中得出的技巧和方法可以是我们自己的,诗人没有意识到的,尽管对它们的探究都是以“当下人的眼光”看的。因此,本人认为运用这一传统的方法去探究李商隐《锦瑟》的主旨尚是一种较为可行的方法,这样李商隐才不是一个神秘的人,才是一个具有正常思维的人,而不是一个“失常”或者“超常”的人,无论是“失常”还是“超常”都是一种不正常,不正常就是疯子,只有疯子才能胡说八道、胡拉乱扯。但李商隐自身,其并不是疯子,即或是疯子,也是一个“正常的疯子”,具有正常的思维,倘我们用一些“奇思妙想”、“无端臆测”去理解其诗歌的主旨,那么我们才是“真正的疯子”,残忍地贬低了这位“正常的疯子”,把他当成了“真正的疯子”。

  下面,我们就简单解读下《锦瑟》这首诗。

  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首联,从义山写此诗的年龄来看,其当时大概是四十七岁,年近五十。瑟本身只“二十五”弦,怎么会有五十弦呢?本人认为这都是李商隐用来暗指“年龄”。从李商隐的生年来看,冯浩认为其生于元和八年(813),张采田认为其出生于元和七年(812),我们姑且可以认为其出生于公元812或者是813年,其于文宗开成二年(837),考取了进士资格,此时正好是差不多25岁(或许我们由此可以确定其就是公元812年出生?)。25岁及第,应该是李商隐仕途的正式开始,做此诗时年近五十,依旧是一事无成,很容易可以得出首联中诗人以锦瑟之“弦”来暗指“年龄”,感叹岁月匆匆,年华易逝,“无端”既是诗人感叹岁月不知不觉中的飞逝,“一弦一柱”皆为“一年一岁”,“华年”指“失去的年轻岁月”。同时,谈“华年”也不足为过,唐代人的年龄或许并不短,正常讲只要人衣食无忧,没有其他意外,如疾病或者是意外事故,和现代人活的年龄应该差不多,唐代药学家孙思邈就活了一百多岁,这是生物学的问题不多提,不过可以由此确定李商隐此时应该也算是中年时代。从以“锦瑟之弦来暗指年龄”这一角度讲,此诗可以有“音乐”,亦可无“音乐”,李商隐此刻,可以目睹“锦瑟”之器,亦可将此“虚构”。

  颔联,诗人引用了“庄周梦蝶”和“望帝啼鹃”的典故。《庄子·齐物论》载:“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它是说庄子梦觉之后很难分辨究竟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自己变成了庄子。此外庄子曰:“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或许,变成“蝴蝶”亦是李商隐的“志”,李商隐的“志”是什么呢?是“求功名”,对此刻的他而言是一种虚幻的东西了。李商隐的一生就是在这种“志”与“自身艰难的仕途现实”之间不断地变化莫测,迷茫失意。“望帝”是李商隐自喻,“春心”则是暗指其年轻时候(应该是“进士及第时候”,“及第”以前其“及第不顺”,政治抱负应该尚无,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没有及第”以前其抱负还是“努力及第”)的政治抱负。“托杜鹃”,也是李商隐借指自己一次次的对未来寄予希望,一次次的徒劳,此处“杜鹃”可以是喻指李商隐“自己无奈徒劳的哀叹”,也可以是指在仕途上“给过李商隐帮助的人”,或者是李商隐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寄托过希望的人。无论怎样,都是指其“春心”无法实现,不必可以考究,以免弄巧成拙。与首联关联则是其感叹自己年近五十,回想过去二十五年的仕途人生,变幻莫测,坎坎坷坷,报复不能实现,再次徒劳哀怨。

  颈联运用了两个传说。前一句“沧海月明珠有泪”,与之相关的有两个传说。一是“鲛人泣珠”,且相传月明时分泣的珠圆;另一个是一个流传于民间的美好传说,“珠生于蚌,蚌生于海,每当月明宵静,蚌则向月张开,以养其珠,珠得月华,始得光莹……”。两者都牵扯到了相同的自然条件:月明。但就这两个不同的传说而言,一是鲛人泣的珠,一是蚌晒的珠,都是独立的传说,两者并没有办法联系起来,不可能同时在此句诗中出现,故此句仅能含有一个传说,这是符合思维规律的。但珠都有同样的特点:晶莹剔透。究竟是哪一个传说呢?本人认为应该与上下文联系起来得出一个恰当的结论,也可以不必去追究到底是哪一个传说,因为无论哪一个正确的概率都只有百分之五十。先看下句,“蓝田日暖玉生烟”是一个关于名叫杨伯雍的书生的传说(内容较长不易细述,可查阅资料)。蓝田,现为地名,由传说知,开始并无“蓝田”之地,只是因为此地尚未长成的“玉”,埋在地下,颜色是蓝色,所以后来人们将此地称为“蓝田”。日暖,根据传说是“天气晴朗的日子”。玉生烟,人人都知道,不做解释。依据传说理解此句的意思就是:在晴朗的日子,普通的百姓可以远远地看到蓝田之上的“玉烟”去,据此去采摘“玉”,统治者听说,亦派人再次去强采却看不到。在此,应该是李商隐借统治者看不到玉来暗托自己不被重视,得不到赏识。由此看,前一句则很有可能是诗人自叹怀才自泣,比喻自己就像那晶莹剔透,泪尚未干的“珠”,怀才自伤。大体上可以看出前一句应该是“鲛人泣珠”的传说,但也不能完全确定。李商隐不是以鲛人自喻,而是以“珠”自喻,既然这样我们也没必要对其究竟用了哪个典故下一个定论,是“有泪之珠”或者是“如泪之珠”均可,都明确其是一颗“伤感的珠”,这是关键。

  通过以上的分析,尾联的意思不攻自破,是对上文的一个总括式的收尾。无非是:这一切情感和往事都只能是作为回忆了,只是此刻再次想起来感觉心中若有所失。末句读来,感觉诗人大有想要解脱之意,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想也没有作用了,至此义山之抱负已经被现实和时间消磨掉了,与我们也不无不同,很多人都会这样,随着时光的流失和现实的残酷,志向渐无,能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者毕竟还是少数。

  所以整首诗大意应该是这样:转眼间,就二十五年过去了,现在已经年近五十,想想过去一年一岁的“年轻岁月和往事”,可谓真的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变化莫测,年轻时候的抱负此刻已不能实现,只能将此寄予徒劳的哀叹。但想想自己这样才华横溢,却没有人发现,得不到赏识,不觉自伤。唉,这一切都只能是作为回忆了,只是此刻再次想起来感觉心中若有所失。

  最后,本人认为这首诗还是作为一首“感伤身世的诗”比较符合规律,也近乎与诗歌原文内容相符,没有刻意的牵强赴会,或者是“奇思妙想”。在尊重人类思维规律的,考虑作品与作者自身的联系的同时,将作品前后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来考量诗人的主旨大意,我认为这尚是用之理解作品真实主旨的一种科学的方法。

【分析李商隐《锦瑟》的主旨】相关文章:

对李商隐《锦瑟》的分析06-08

李商隐诗歌《锦瑟》创作主旨09-23

李商隐经典诗词《锦瑟》创作主旨10-13

李商隐诗歌《锦瑟》的创作主旨10-15

李商隐《锦瑟》的意境的分析09-13

李商隐古诗词《锦瑟》的创作主旨06-29

锦瑟 李商隐11-27

李商隐《锦瑟》07-22

锦瑟李商隐09-30

李商隐《锦瑟》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