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时间:2022-09-20 12:23:16 刘禹锡 我要投稿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诗了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古诗,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解

  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句:当时吴国曾于江中锁以铁链,王浚用大火炬将它烧断。千寻:古时八尺曰寻,这里只是形容其长。

  3、降幡:降旗。

  4、石头:石头城,故址在今南京清凉山,吴孙权时所筑,唐武德时废。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故垒:指西塞出,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

  晋代王浚乘楼船自成都东下,

  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国千寻铁链也被烧沉江底,

  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人间有几回兴亡的伤心往事,

  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此四海一家过着太平日子,

  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赏析

  《西塞山怀古》是中唐诗人刘禹锡的诗作之一,是一首怀古诗。西塞山就是诗人怀古的地方,长庆四年,刘禹锡从燮州出三峡,沿江东下,到和州任刺史,沿途西塞山,触景生情,感怀往事,写下了这首怀古诗。

  西塞山在今湖北黄石市东郊,俯视长江,地势险要,是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吴国设置了拦江铁索。公元279年,西晋武帝司马炎为完成统一大业,下令伐吴,王濬于公元280年正月自益州(今四川成都)东征,沿长江向吴国首府金陵(南京)挺进,并于同年三月在石头城(金陵城东)接受吴国的投降。

  吴国拥有长江天险这样的地势,还设置了拦江铁索,却毫无防守之力,诗人感怀往事,联系现实中政权的变更,得出结论——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是人心所向和国家统一。

  前两联:“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这四句叙述的就是当年的西塞山之战,诗人通过一些字词蕴含了自己的情感。“黯然”一词本指人的神情沮丧、低落,这里指在王濬的攻击下,吴国惊慌失措、兵败山倒,一片颓废。四句诗中还包含了三组对比:一是“下和收”。“下”符合地理形势,由上游向下游进军,“下”字置于益州之前,显示出一种浩浩荡荡、居高临下的进军气势,“收”,金陵是六朝古都,有一种金陵王气,而面对着王濬的军队,这种王气黯然消失,一下即收,既显示了王濬军队的强劲攻势,速度很快,也显示了吴王朝闻风丧胆的情态。二是“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千寻铁索”说明吴国的防御军事非常强大,但是再强大,最后换来的只是一片降幡。“降幡”,幡就是旗,但一般指下垂的旗,这里用降幡,很形象。同时还有形象和色彩上的对比,形象上:“千寻铁索”和“一片降幡”,一横一竖;色彩上:一边是晋军烧毁铁索的冲天火光,一边是投降的白旗。三是:“沉”和“出”。一下沉一高扬,形象地说明了吴国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了,晋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前四句诗,交代了这场战争的指挥者、进军路线、作战方式,突破江防的经过以及吴主投降的情形,其中寓有深意:一个政权的巩固,靠的不是险要的地形,而是人心,失去人心,任何其他防御工事都形同虚设、不堪一击。

  颈联:“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伤往事”,往事不仅仅指西晋灭吴,三国以来,金陵经历了六朝,每个朝代时间都不长,每个朝代都在重复前人的深重教训,只可惜当权者却都没有看见。曾经的那些英雄们,那些当权者们,成功也好,失败也罢,都在历史的长河中远去了,唯一不变的就是西塞山和长江。“山形依旧枕寒流。”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西塞山超然世外的精神,“依旧”是说三百年前如此,三百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江水无言,青山依旧,但人间的英雄霸主们并不相识,他们偏要凭借山川险峻,称王图霸,因此也难免要一一受到西塞山的嘲讽。“山形依旧”也和英雄们的霸业荡然无存形成对比,这就更突出了他们的可悲。颈联承上启下,把读者的思想从历史的悲哀中挣扎出来,带回到现实,概括了整个南朝三百余年政权频繁更替的历史。

  诗人对那些历史教训,是有所感悟的,要政权稳定,除了要民心所向,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国家统一,诗人在尾联提出:“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要理解尾联表达的深意,就要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唐朝建立初期,统一四海,繁荣昌盛,刘禹锡是中唐诗人,这首诗是他在824年秋赴和州途中,经过西塞山所作,当时,安史之乱已经平息,但是当时的藩镇割据非常严重,唐王朝一直在努力维持着统一的局面。金陵六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就是藩镇割据严重,而那些藩镇割据的遗迹还在,“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如今已荒芜在一片秋风芦苇之中。尾联既是诗人庆幸唐王朝这个暂时还统一的局面,又是警喻世人这个局面恐怕很快就要失去,到那时,唐王朝也会变成“故垒萧萧芦荻秋”的破败景象。

  诗人在这首诗中,把嘲弄的锋芒指向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描绘古迹的目的,就是对当时重新抬头的割据势力的迎头痛击。

  【评析】:

  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全诗寓意深广,言辞酣畅。但诗中不见诗人真情,也少顿挫沉郁,却是一大缺陷。

  【点评】

  刘禹锡(公元772-842年)字梦得,洛阳人,为匈奴族后裔。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和柳宗元一同参预唐永贞年间短命的政治改革,结果一起被贬谪远郡。他顽强地生活下来,晚年回到洛阳,仍有“马思边草拳毛动”的豪气。

  刘禹锡的诗风精炼含蓄,常以清新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历史或人生的深刻理解,因而倍受白居易推崇,被誉为“诗豪”。他在远谪湖南、四川的时候,接触到少数民族的生活,并受到当地民歌的一些影响,创作出《竹枝词》、《浪淘沙》等诗作,给后世留下“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的民俗画面。至于“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更是地道的民歌风味。他在和白居易的《春词》时,曾注明“依《忆江南》曲拍为句”,这是中国文学史上依曲填词的最早记录。

  西塞山,在今湖北省大冶市东面的长江边,形势险峻,是六朝时有名的军事要塞。唐穆宗长庆四年(公元824年),刘禹锡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江东下,途经西塞山,即景抒怀,写下此诗。

  王浚(公元206—286年),字士治,西晋弘农湖(今河南灵宝县境)人,出身官宦家庭,自幼博涉经典,胸怀大志,但不被乡邻承认,他便以“燕雀安知鸿鹄之志”自许。后被地方推举,做河东刺史徐邈的幕僚,并娶其女儿为妻。后参加征南军事,因功被尚书左仆射羊祜荐为车骑从事郎中。不久又被提升为巴郡(在今四川东部地区)太守。后调任广汉(今四川省遂宁县境)太守,施政有方,深得民心。恰逢张弘杀益州刺史皇甫晏,王浚用计击杀张弘,平定益州(今四川成都市),升任益州刺史。他在任职期间,实行武力与怀柔并举的政策,允许少数民族保持自己的风俗,使各民族安然相处。由于政绩卓著,又被提升为右卫将军,并兼任大司农,掌管全国税款、财政、粮谷、盐铁。羊祜知道王浚的才干,秘密上表奏请留任,获准仍任益州刺史。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西晋武帝咸宁初年(公元275年),晋武帝司马炎计划讨伐吴国,命王浚在益州督造战船。这种战船有多层结构,可容纳两千人,甲板宽可策马,堪称水上城堡。当时西晋朝中对伐吴事争议颇多,王浚上书分析双方形势,陈说伐吴的必要和可能,并得到杜预等人的支持,才力排众议,促使晋武帝下诏进军。太康元年(280年)正月,王浚率蜀境水军自成都出发,沿长江顺流直下,向石头城(今江苏省南京市)进军。为了不误战机,他没有到长官安东将军王浑处“议事”,而是率船队扬帆直指石头城的门户重镇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境),大获全胜。吴国末代君主孙皓慑于晋军声威,自缚枷锁,率众臣开城投降。这就是刘诗中所谓“一片降幡出石头”。自东汉灵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至魏、蜀、吴三国鼎立,中华大地将近百年的分裂局面就此结束,中国重新归于统一。刘禹锡的这首诗,写的就是这段史实。

  但是,刘禹锡写此诗的本意,并非单纯描写这段恢宏的'史事,而是要“借古喻今”,表达作者对历史事件背后深层原因的思考。试想,曾经威赫一时的“金陵王气”为何“黯然收”?似乎坚不可摧的“千寻铁锁”为何被“沉江底”?曾经有过火烧刘备连营八百里的赫赫战绩的东吴大军,此时却为何高举“一片降幡”,灰溜溜地退“出石头”? 一个既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又拥有坚固的防御工程的王朝都城、军事要塞,为何在转眼间就土崩瓦解、化为乌有?对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在作者的另一首咏史诗《金陵怀古》中找到答案:“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民心向背,是一个政权兴废的根本原因。山川“天堑”不过是空有地形,它只是失民心者作茧自缚的坟墓,而在得民心的正义之师面前,永远是可以轻松跨越的坦途。东吴末代君主孙皓荒淫暴虐,导致众叛亲离。当王浚在蜀地造楼船准备伐吴时,他还愚蠢地以为长江天险固若金汤,不采纳谋士的建议。待到王浚统率的大队楼船浩荡开来,他才惊慌失措,叫人反绑了自己的双手,抬着棺材到西晋军前去投降。刘禹锡的前四句诗以简洁洗练的笔触,在对比中写出了战争双方的强弱,更写出了胜利者那种摧枯拉朽、咄咄逼人的气势和失败者黯然失色、仓皇逃窜的神态。

  然而,“人世几回伤往事”,历史上的王朝更迭固然引起后人的伤感、怀旧,但目睹历朝兴衰的金陵古城却是“山形依旧枕寒流”。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并不因某些个人的意志意志意志的变迁而改易。正如唐代诗人包佶在《再过金陵》诗中所说:“江山不管兴亡恨,一任斜阳伴客愁”。在幽远沉重的历史遗迹面前,人们往往感受到自然法则的客观、公正和不可抗拒,从而产生肃然敬畏的反思之情。刘诗第七句由悲转喜,从对历史的深沉感伤中解脱出来,赞美今天四海一家,天下统一。但诗人在赞美今天的同时又提醒人们莫忘前事,笔锋一转,让思想定格在眼前的画面:“故垒萧萧芦荻秋”。往日的军事堡垒已经成为了残破荒凉的遗迹,茫茫白苇在秋风中发出瑟瑟簌声。诗人用这样萧瑟衰败的景象给当时正在抬头的割据势力一记当头棒喝:历史正道永远是四海一家的“大一统”,这是民心所向,不以割据者的意志为转移。想要分裂国家,抗拒统一,无论修筑怎样的高城深堑、铁锁铜关,最终不过是闹剧一场,成为徒让后人凭吊的伤心“往事”。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四年(824年)所作。是年,刘禹锡由夔州(治今重庆奉节)刺史调任和州(治今安徽和县)刺史,在沿江东下赴任的途中,经西塞山时,触景生情,抚今追昔,写下了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唐朝自 安史之乱后, 藩镇割据比较严重。唐宪宗时期,唐朝曾经取得了几次平定藩镇割据战争的胜利,国家又出现了比较统一的局面,不过这种景象只是昙花一现,长庆元年(821年)至二年(822年)河北三镇又恢复了割据局面。此诗即为作者结合当时形势而作。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白居易合称“刘白”。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监察御史。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道贬朗州司马。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倚其声作《竹枝词》十馀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居十年,召还。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又言其诗在处应有神物护持,其为名流推重如此。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二,赠户部尚书。诗集十八卷,今编为十二卷。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湖南常德历史学者、收藏家周新国先生《武陵藏珍》记载: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湖南常德市委市政府为了纪念朗州司马刘禹锡,现专在柳叶湖边建有“司马楼”。

  关于刘禹锡的祖籍,多有争议,有说是洛阳人,有说是彭城(今徐州)人,有说是定州人以及中山无极人。据查有关史料,刘禹锡为匈奴后裔,其七世祖刘亮仕于北魏,随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始改汉姓。父刘绪因避安史之乱,东迁嘉兴,刘禹锡出生于此地,因此刘禹锡“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关于说其“彭城人”,经查此说,出自白居易、权德舆等人之口。那不过是随顺当时“姓卯金者咸彭城”(《史通·邑里》)的习俗罢了。因此“刘禹锡彭城人”说法是不确切的。

  说刘禹锡是定州人、中山人以及中山无极人,还得从他七世祖刘亮说起。周汉时期,定州、无极是冀州的属地,无极同时也是定州的属地。刘亮曾任冀州刺史、散骑常侍等职,后北魏迁都洛阳,刘亮全家也随之迁至洛阳。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集部别集类:“书禹锡本传,称为彭城人,盖举郡望,实则中山无极人,是编亦名中山集,盖以是也。”此外清《畿辅通志》及《中国历史人物辞典》和《中国历史名人辞典》等也都有刊载。经过反复查证和咨询有关专家,刘禹锡祖籍确认为无极,是有据可依的。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相关文章: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赏析12-20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赏析11-29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作品赏析07-27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的注释与赏析12-30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10-11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11-28

刘禹锡《西塞山怀古》11-11

西塞山怀古刘禹锡08-22

唐诗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