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时间:2024-08-25 23:56:54 柳宗元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柳宗元诗鉴赏: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海畔尖山似剑’之句,真能纪其实也。”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的比喻所产生联想。似剑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此诗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都是寄怀之作,通过登临所见,触景伤情,抒发怀念友人和故乡之情,只是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七律,诗中托景抒怀,曲折传情,意在言外。这首诗是七绝,诗中熔情入景,用浅显的语言来描写内心中隐情,表现得鲜明突出。二诗异曲同工,各其妙。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柳宗元】相关文章: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鉴赏06-04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译文及注释11-04

柳宗元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赏析07-19

柳宗元《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的意思及全诗赏析11-21

柳宗元古诗《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全诗赏析06-27

柳宗元《童区寄传》06-22

韦应物《淮上即事寄广陵亲故》原文10-11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译文08-10

杜甫《寄赞上人》原文及译文鉴赏11-05

柳宗元《小石城山记》阅读答案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