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陋室铭》导学案

时间:2024-10-12 13:37:58 陋室铭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刘禹锡《陋室铭》导学案

  一、教材分

刘禹锡《陋室铭》导学案

  《陋室铭》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是讲读课《短文两篇》中的一篇。本教材从这一册开始,对于文言文这一块是采用的集中编排的形式,而七年级是分布在各个单元中的。紧接着的第六单元也是集中编排的文言文。这一点只在证明文言文教学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这个单元的课文还有借虚构的故事表现作者的理想社会的《桃花源记》,表现古人高超技艺的《核舟记》,有描述理想社会、引人深思的《大道之行也》,以及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的三首诗歌《望岳》、《春望》、《石吏》。根据课标,我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学习,用探究、合作的方式理解文言文。而这一篇恰恰涵盖了单元目标的几个方面,又是开篇,不可忽视。

  二、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背诵并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词,理解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领会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能够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习。

  2、过程和方法目标:学会诵读并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之后能够背诵课文,能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一般阅读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志气追求。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多种形式诵读记当堂背诵。

  这篇课文的篇幅短小,语句多以句为主,读起来琅琅上口,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又可以达到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够基本理解课意,因而我把它定为教学重点。2、如何理解短文的托物言志。

  理解对比烘托的艺术手法,领会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平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人生观的学生而言就很有现实的意义,因此我把它定为教学难点。

  三、教学方法

  采用同读、同议等教学方法。

  (1)同读。“三分诗七分读”,从教学过程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听读和小组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的语言和意味,籍此落实教学目的。

  (2)同议。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问题让学生反复朗读中反思、讨论,教师要参与到讨论中间去,这样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

  四、课时划分:1课时

【刘禹锡《陋室铭》导学案】相关文章:

《陋室铭》导学案参考09-22

《陋室铭》导学案(通用12篇)07-13

刘禹锡的陋室铭07-24

《陋室铭》刘禹锡07-02

刘禹锡陋室铭原文06-16

刘禹锡陋室铭教案10-14

陋室铭刘禹锡全文08-09

《陋室铭》刘禹锡赏析07-17

刘禹锡陋室铭译文10-12

刘禹锡陋室铭解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