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筝教学反思范文
篇一: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作品向来令学生头痛,为了公开课不至于太难看,我也算是花了比较长的时间进行思考。对《风筝》这篇课文的研读,花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对于教学设计,我则思索了更长时间。一直思索怎样教可以使学生读鲁迅的作品不累不吃力,但是苦于不得要领。等到快开课的前两天,我才突然间顿悟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突破口。但是,教学完成以后,现自己反思如下:
1、作为“作品”处理,而非阅读技能处理
我的教学目的是试着让学生去挖掘鲁迅作品里的深层次内涵,试着让学生去体悟鲁迅人格的深邃与魅力。教学目标不是针对阅读技能而言的,所以,这堂课上完了,学生想习得阅读技能或是阅读方法的训练,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我的教学定位本不在此。
2、没有“导课”、“作者介绍”这些教学环节
作为公开课,老师学生心里都很清楚,上什么课谁都知道,不到万不得已,根本用不着“导课”这一环节。如果这样,我觉得那你就是在表演,表演给在场的听课老师看,是你老师自己在表演,而不是你在给学生上课。除非,你的“导课”环节确实很精彩,且体现了你的教学设计里头的某种核心的思想,且与下一个教学环节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否则,我想大可不必用“导课”这一环节。我自己很明显,我一直到临上课前,我还没找到这样准确且必不可少的“导课”设计,所以,我就没用这一环节。
“作者介绍”这一环节的设置省略,那是因为在上课前,本课的预习工作,我已经领着学生做了很多事情了。从网上下了一个介绍鲁迅的视频,播放给他们看;给他们简单的介绍了一些鲁迅其他作品;由于大一就通读过《鲁迅传》,写过小论文,所以对鲁迅我了解的也应该说比较多,我曾花时间讲过有关鲁迅的一些重要事迹。所以,通过预习工作,事实上,学生对鲁迅这个人已经有大体上的了解了。照这样来看,还有必要在课上花几分钟来介绍一下鲁迅吗?根本没有必要。
3、离“家常课”距离很远很远
一直以来,总坚信:越好的课越普通。家常课的味道是很重要的,给学生以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但是,我这堂课是不行的。因为这前的预习工作就做了很多事,为上的课做了很多的铺垫,所以我的这堂课设计是不能随手拿来给其它的学生上的。要上也得有个前提,一学生对课文要读得比较熟,二学生之前预习工作要充分,对鲁迅这个人有比较整体的了解。
不具备这两个条件,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是接受不了的,肯定会晕头的。
4、教学问题设计既是缺陷也是困惑
这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问题呈现的,在这堂课的设计好以后,我自己也感觉问题较多,自己想整合成几个主问题,这样可以一条线贯穿下来。但是一直苦思冥想都一无所获。本来想请教虞老师的,后来自己也不知道怎么的,又没问。本来以为自己能想出来,但是事实证明,我是自不量力!我还是没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一直想着把某几个问题删掉,精减成几个问题,但是,自己又比较“小气”,总感觉这几个问题都是挺重要的,不忍割舍任何一个。所以到最终开公开课的时候,主问题的设计与流程依然很糟糕,不尽如人意。
5、教学预设大于教学生成
整堂课的教学,最失败之处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是顺着我设计的环节一步一步往下走,而教学的动态生成可能并不是特别理想。就算学生有动态的生成,那也是在我的预料之内的,说的答案也是我所期望的答案。
教师理解是不是就一定要传授给学生?鲁迅作品《风筝》确实有很多隐喻意义,但是,这种深层的解读,是不是老师自己懂了,就一定要把它全教给学生呢?学生能接受的了吗?备学生远远比备教材重要。深知这一点的我,可是,或许是自己太自以为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总想把自己知道的都能传授给学生,所以,整堂课的控制上,问题的探究上,知识的呈现上,主要还是以我原先的预设为主,我设好了圈套,等着学生来钻。
不过,这堂课生成的部分还是有的。比如:最后,一问“通过以上的讨论,你觉得这篇课文还仅仅是在讲风筝吗?如果不是,那这篇课文还在传达什么呢?”,对于这一问的设计,是和我整堂课的教学定位相统一的,我预设的主要落点是倾向于鲁迅个人的深度自省与顽强抗争的命运意识与民族意识。我也知道,初一的学生很难理解到这一层,所以在这一步,我主要让学生各抒己见便可,读出自己的心得,并不要求理解到这个高度。学生的回答,有说亲情的,有说孩子教育的'等等,这些都是我预设以外的,整堂课没有一个环节的设计和这种解读有密切关联,这些都是他们自己读出来的见解,都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觉得这样很好!因为教师的理解并不等于学生的理解。况且,这种理解,学生也能自圆其说,讲得合情合理。我觉得这样挺好。
尽管这堂课总体以预设为主,但是,我自己的头脑是清醒的。在备课阶段,本来也想把教学定位在从“亲情”、“教育”这些角度来解读文本,但自己总是不愿意,因为我个人总觉得,这样解读离鲁迅作品的高度相差太远,这样解读太肤浅。一直思索着能够深入浅出的教学本文,因为鲁迅作品的隐喻意义探讨对于初一的学生来说,真的是很大的难点。所以在课堂上,我也一直提醒自己,不要“灌输”,如果学生有的有难度,那就算了,大不了不解读,感觉感觉就可以了,否则,学生真的会晕头的。正如我所料,当我提出“为什么小兄弟会全然忘却?”这一问题时,学生感到很大的困难。为了思索的快些,我提醒学生: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当年的最爱“风筝”会忘记?你会忘了你的最爱吗?为什么小兄弟连自己最重要的精神都被虐杀了,还会忘记呢?怎样的人会连自己的精神被虐杀了,还会忘记?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我让学生讨论探究。为了不造成盲目讨论的假象,我要求学生先自己静心沉思后,再和同学交流看法。讨论结束后,学生的回答,应该说是出色的,他们确实是在思考。但是,学生理解问题的深度与我的预设肯定有距离。这是我上课前,自己也早就料到的。我直接把答案灌输给学生吗?我没有!我没有发表过多自己的看法,我也没有否定学生的看法,而是一直在提示他们,一直暗示他们,是不是可以思考得更深刻一些?当我确定学生实在只能回答成这样了,我笑了笑,我反问他们:你们对自己的答案满意吗?有好多同学叫到:满意!我便说,好!你们自己满意就好!在这里,我没有强行灌输,哪怕学生的解读不是很深刻,比较粗糙,但是,学生自己都很满意了,就没有必要去多说什么了。
6、“先入为主”思想的危害
在本文的教学中,贴近文字的研读或是说朗读,是不太多的。一考虑到整堂课内容比较多,快时间来不及,二考虑到整堂课定位是通过本文学习解读鲁迅人格,而不是定位在阅读方法与阅读技能上,所以对课文贴近文字的朗读,这一工作,我是课外让学生在预习这一环节自己去完成的。而上课,就是谈论交流看法。好比《风筝》这篇作品,只是了解鲁迅人格的一个“用件”而已,并不是作为“例文”或是“定篇”或是“样本”处理。所以课堂上,贴近文字研读,是做得很不够的。
由于课前做了很多工作,加上作为鲁迅作品来深度挖掘鲁迅人格,会不会给学生造成一种假象:鲁迅就是这样一个人,鲁迅写的文章,思想一定是很深刻的,只要是鲁迅的作品,里头一定包含着深度的社会反思与国民批判,一定包含着对民族命运的悲悯与思考,一定包含着对自我或国民的解剖,一定是一个反抗绝望抗争到底的勇士形象呢?学生以后,如果一拿到鲁迅的作品,头脑里就有这样一种框框,就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思想,我想这对阅读文本本身来说,是非常可怕的。语文教学怎样去掉这样一种“先入为主”的色彩,怎样去引导学生从文本中读出意思,读出深度,这也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二:鲁迅风筝教学反思
鲁迅的《风筝》是一篇散文,文章说的是“我”不许只有十岁左右的小兄弟放风筝,不准小兄弟弄这种没出息的玩艺,行为十分粗暴。待到明白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鲁迅醒悟过来,自己当年的行径,简直是“对于精神的虐杀”。虽然事隔久远,鲁迅还是一心想补过,然而小兄弟却全然忘却,“我”的沉重的心只得一直沉重下去。这篇散文中,有鲁迅的兄弟之情,有游戏之于儿童的意义,有鲁迅的`自省精神,有鲁迅对小兄弟身受“虐杀”却无怨恨的深沉感慨。仔细探究这篇散文,还可以悟到这样一层道理,中国人的思想行为需要用科学思想来指导,惟有这样,才不至于干出逆情背理、愚昧落后的行为,而正当的行为也应该扞卫自己正当的权利。只有科学思想,才能照亮中国人的思想行为。
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生探究文章的主旨。
第一个问题,“你认为文中的‘我’爱弟弟吗?请从文中找依据分析。”学生认为,当年不许小兄弟放风筝,是为小兄弟有出息,是恨铁不成钢,是兄长对弟弟的管束。一旦明白自己错了,虽是几十年前的往事,虽为兄长,也要讨小兄弟宽恕。同胞手足之情溢于言表。
第二层面,从鲁迅的自省精神看,鲁迅是严于解剖自己的,严于自省的,往事,小事,都一丝不苟,知错必改,郑重其事,这种精神非常可贵。
难在第三层面,从游戏的意义上看,“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这一层面,我设计的问题是:“精神虐杀的这一幕”说明什么呢?但是探究还是遇到了难处,只能我做提示。这一层后面讲下来,觉得很吃力,好在只是进行一种尝试。看来,对于鲁迅的文章,如何让学生自觉挖深、而不是教师帮他挖,还得继续思考。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相关文章:
鲁迅《风筝》教学反思06-30
鲁迅风筝的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09-02
关于写鲁迅风筝教学反思10-05
鲁迅《风筝》语文教学随笔11-21
鲁迅雪的教学反思06-27
雪 鲁迅 教学反思07-29
鲁迅《风筝》原文11-22
鲁迅《风筝》原文10-10
鲁迅的风筝原文09-18
鲁迅的《风筝》原文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