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咀嚼鲁迅读后感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咀嚼“鲁迅”的读后感
丘陵如画,山脉连绵;平原如绣,水网交织。那一片澄明如镜的水乡,或脉脉含情,或盈盈若睇,或淙淙细语,或浩浩无边。鲁迅就生在这“云千重,水千重,身在千重云水中”的绍兴。
会稽山麓巍峨的大禹陵,龙山脚下苍劲的越王台,勾践冶金铸剑的若那溪,秦王东巡望海的秦望山,城南的秋瑾故宅和畅堂。鲁迅就长在这人文荟萃的江南古镇的绍兴。
月悠悠,复疆载土,尽管城廓更新,日迁月异,而风景依旧,不减古色古香。会把游人的高山仰止之情,像一瓣心香,一路燃烧,从远方直到现代。鲁迅就驻足在自古为世所艳称的绍兴。
许多人因为鲁迅而知道了绍兴,因为鲁迅的文章而了解了绍兴。
鲁迅的文章就如一杯上好的龙井。初品,觉得生涩难懂,似乎还有一些浅薄;细细品尝,就觉得愈读愈深,茶味也愈香愈浓,颇能感触到先生文章的妙处。
当我陷于《野草》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之时,鲁迅先生的游移、偏执、犹疑、叛逆,直至他忏悔般的自剖孤独体验,深深地震憾着真实。真实,是有力的。有时,面对的是一个世界的真实还是只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超越时空而魅力不朽。也就如同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
《药》通过先驱者“要救群众,而反倒被群众所迫害”的悲剧,体现了鲁迅先生对“先驱者命运”的独特思考,刻画了国人的精神面貌。草园里美女蛇的故事,社日狂欢的“无常”鬼世界,风流四散的《语丝》,盛极一时的《新青年》。这些常以一种倔强粗砺的质感出现的文字蕴涵着深切的悖论着。
他坚实的良心、非凡的阅历和冷峻的观察,是他超然同时代人的前提,有着难得的热情和冲动,却被囚困于死寂的技术官僚生涯和沉静的浙江会馆中;他有着陀夫妥耶夫斯基的圣徒心肠,却被无数的敌对者、背叛者和自封革命者粗笔勾勒为有着怪癖的、言行不一、口是心非的道德说教者;他有着足以批判整个世界且构建新世界的文学本体能力,却被文坛上的无聊是非剥夺去了无从挽回的时间。
仿佛读鲁迅的书是一次心路旅程,透过迷朦,愈来愈年轻,愈来愈本真,愈来愈好奇,也越来越体昧出他的深邃痛彻和博大情怀。我的心灵在这又绝对是必然的行进中洞悉文辞隐约的奥秘,直面目前的惨淡人生。感觉前面始终有一个巨大存在在催促我,催促我不停息自己的追求。
鲁迅曾经“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曾经“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曾经“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说到底,鲁迅是在绝望中仍在挣扎的人。这些言语总在我放松自己的时候提醒我沉沦的可能,刺激我的平凡宁静,使我常有一个警惕反省的内心。
乌篷船上,那望天的眼眸、水的波光,耳畔若能觅得几声鸟鸣,心里咀嚼着鲁迅先生的文字,那便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偶尔的搁桨,在船的轻悠悠的颤动中,扯回了微漾的思绪。谁在弹筝?拨动心弦,一汪心绪甘愿受着桨影的羁绊,不弃舟,亦不登岸了。足矣…...
【咀嚼“鲁迅”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咀嚼鲁迅读后感06-27
咀嚼来自文字的甜蜜散文09-25
鲁迅先生的著作与赞扬鲁迅精神08-28
在鲁迅故里读鲁迅 阅读答案10-21
鲁迅简介09-15
鲁迅与《诗经》08-19
鲁迅的经典名言09-21
鲁迅的名言09-03
鲁迅的经典名言08-21
夜读鲁迅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