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实录与点评

时间:2024-09-08 20:38:51 木兰诗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点评

  木兰诗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详略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木兰诗教学实录与点评,希望能帮到大家,更多精彩内容可浏览(www.ruiwen.com/wenxue)。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点评

  师:提起花木兰,可以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那木兰在人们心中是个什么形象?

  生:木兰在人们心中是个战场上的英雄。

  师:是个战场上的英雄,如果给木兰画张像,同学们想想,你会怎么画她?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一下。

  生:身披铠甲,头戴一个银光闪闪的头盔,面部严肃

  师:根据你描述的这个画面,你用一个词来描述。

  生:威风、英姿飒爽、威风凛凛

  师:大家心目中的木兰是个战场上的英雄。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这样一个形象。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用凝练而简洁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木兰的形象,今天我们来学习《木兰诗》,看看我们感受到的木兰的形象和诗中的形象有什么差距?

  (评:这是匠心独运的课始。准确切入,精巧设计, 课堂教学要成功,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教学目标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方老师尊重学生对木兰最初的印象,从生活中对木兰的印象巧妙过渡到乐府诗集中的长篇叙事诗《木兰诗》,看看我们感受到的木兰的形象和诗中的形象有什么差距?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文章的意境。)

  师:下面我们检查一下预习,木兰诗写了什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诗歌内容。

  生:写了她孤身在外,胜利归来的情景。

  师:她有没有说完整?

  生:我认为木兰诗,写了花木兰她孤身在外,胜利归来回家的情景。

  师:这里要说一下,诗里面有没有告诉我们木兰叫花木兰?

  生:没有

  师:这是我们家喻户晓的那个木兰叫花木兰。诗中并没有告诉我们木兰姓什么,在她的流传过程中,人们给她加了一个姓说她姓花,也有说她姓木兰的。

  (评:注重学生的课前预习,使学生养成一种良好学习习惯。关注学生的发言,介绍花木兰名字的来历。)

  师:同学们看来能轻松地把诗歌的内容把握,既然木兰是个英雄,那诗中有没有体现?

  生:我找到的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这句话体现了木兰是个女儿,父亲没有大儿,木兰没有长兄,于是替父从征。

  师:英雄是什么意思?

  生:英勇的人。

  师:我给大家解释一下,“英”的意思是花,“雄”的意思显然是男性。那么英雄的本意是指男性中有像花一样杰出的人。那么木兰身上有不少杰出男性的品质,那么这种杰出品质在诗中如何体现?刚才那个同学找的那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体现了什么品质?:

  生:反映了木兰可以为父亲、为国家牺牲的一种品质。

  师:那你可不可以为这句诗读出英雄的气魄呢?

  师:好,有豪气

  生齐读诗句“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要求读出木兰替父从征时那种豪气。

  师:木兰是“英雄”,还体现在哪儿?

  生:“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也可以看出她的英勇。

  生: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师:“度若飞”是什么意思?

  生:像飞一样,再读读。

  师:再找找看,木兰的这种英雄精神应该表现在战场上,诗中哪儿写她打战?

  生: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这个战争历时的时间太长了。“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写了战场宿营的生活,也没有写了打战。这样的环境是女子生活的环境吗?

  生:不是

  师:这样的环境有没有衬托出木兰的英雄形象?怎样把这首诗读出木兰的那种豪气来?

  (评:紧扣问题“木兰是个英雄,那诗中有没有体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初步认识木兰——英雄木兰)

  师指名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读得太好了,大家给他点掌声,去年的时候,你们获得古诗文朗诵一等奖的时候,老师眼前浮现你们朗诵“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情景,读得非常好。

  生齐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师:很好,读得一字高唱,写木兰战场上的生活,好像只有这几句。

  (评:朗读指导到位,在理解的基础上,让生读准、读好。)

  师:好,木兰的故事方老师也是小时候妈妈给我讲过,从小就对这个替父从军,女扮男装,杀敌立功的英雄充满了崇敬。到长大的时候,再读这首诗的时候,感觉有些遗憾,感到这首诗和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极不匹配,遗憾!于是方老师悄悄地把这首诗改了一下,幻灯展示改写的《木兰诗》,生边看边听师读。内容如下:“锵锵复锵锵,木兰苦练功。长剑花错落,冷电闪精芒;拉弓满月放,飞马卷平冈。

  忽闻敌来袭,可汗征兵忙。军书有爷名,爷老叹无兄。愿为著戎装,沙场报孝忠。各市买鞍马,疾驰飞边关。

  剑出敌胆破,弓响胡骑惊。白日杀敌急,夜晚攻城忙。斩敌辕门下,劫粮丛莽中。东城劈敌首,西原夺敌马,南壑缴敌械,北山烧敌粮。矿野尸相望,大漠血流横。百战将军死,十年壮士归。

  可汗心愿了,官禄在身旁。勋赏皆不要,扬鞭还故乡。家人齐欢笑,木兰换红装。出门伙伴惊:木兰原来是女郎!

  丹骒蹄儿轻,赤骁身子重;为保家国安,何必分我是骒骁?”

  师:“骒骁”中的“骒”指:美马,“骁”指钝马,因为诗中把她比作小小的兔子,老师觉得太小了,于是把她比作马,下面看看老师改的这首诗和《木兰诗》中的木兰形象有什么差别?

  生:老师你写的着重是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

  生:改后更能突出木兰是个作战英雄。

  (评:方老师大胆改写《木兰诗》和学生分享感受,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关系。)

  师:谢谢你对老师的肯定。在老师心中总觉得木兰是个英雄,她就应该是这样的,当老师再读这首诗的时候,对自己妄自非议的修改还是觉得不太好,木兰是个英雄,但她和赵子龙、怒发冲冠、精忠报国的岳飞不同在木兰是个女英雄。既然是个女英雄的话,她最终还是个女的。同学们能从诗中感受到她是个女的吗?好,我们先从出征前的前三段来感受一下,木兰有没有出征前女性的情怀?齐读诗1-3节。

  (评:专心倾听学生的发言,对学生的发言点评充满激励。“初识木兰——英雄木兰”到“深识木兰——女儿木兰”这两个教学环节的过渡设计精心,很自然流畅。)

  师:这首诗的开头和本首诗的开头有什么区别?这首诗的开头木兰在干什么?生齐答:织布

  师:她不但在织布,还在叹息。根据诗歌展开联想和想象,木兰边织布,边停下来叹息,如果你是木兰,心里在想什么?

  生:我觉得木兰当时一定在想,快出征了,我的爹爹已经年迈了,那可怎么办?

  师:太懂事,太体贴了。

  生:如果让我的爹爹去出征,我该怎么办?怎么办?

  师:爹爹去出征,我该怎么办?

  生:担心父亲

  师:四个想象,看出木兰非常忧愁,忧愁什么呢?担心什么?这样的一个形象是什么形象?

  生齐答:女儿形象。

  师:试着读一下第一节,课开头大家读得太高亢了,能不能读得忧愁点?

  生齐读第一节。

  师:太忧愁了,那木兰一味地叹息,一味地忧愁,她还会去做什么?如果你是木兰,除了担心,你还会去做什么呢?

  生:我可以去替父出征。

  师:看来啊,木兰替父从军不是莽撞的念头,而是在叹息之后的念头,多么体贴、多么孝顺的,多么懂事的女儿!多么矛盾的心情!再把诗的第一节读一遍,感受木兰那种无奈的心情。

  再次齐读第一节。

  师:你还从别的地方看出木兰是个女性吗?

  生:从第三段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中有两个地方重复出现“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可以看出木兰对家人的思念,比男子更感性一点。

  师:早上有的同学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出了木兰非常坚定地,大气凛然不听爷娘的话,对于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生:她不是不听,而是想听。

  师:是她想听爷娘声,但听不见,想听的过程是对家人的思念,大家对这种理解认同吗?“不闻爷娘唤女声”是她的一种思家,语调要轻一些,齐读“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师:这个木兰从征十年,身经百战后回到家乡,能不能从她回家的描写中看出木兰是个女儿?

  生:我觉得从“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里可以看出来,因为木兰是个女子,所以她可能更思念家乡一点,这么多的官职她不要,其他东西也不要就想回到家乡。

  师:这个女同学对于女性的心思分析得很透彻。她对于功名利禄不在乎,更在乎家乡,还有什么地方吗?

  生:我认为还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里看出对木兰的描写非常细腻,有女子的形象。

  师:有女子的形象,请你想象一下木兰回家后的情景。

  生:我觉得木兰回到家后,她打开她的房间,把她以前所用过的东西,细细抚摸了一遍,脱下了自己打仗时穿的铠甲,充满怀念和眷念地穿上了以前穿过的哪些漂亮的衣服。

  师:什么东西都抚摸一遍,太高兴了。

  生:我觉得木兰回到家后,跟父母打过招呼后,她会打开自己的房门,拿下头盔,她的长发就会散落下来,然后怀念房间的物品,坐在床上,脱下战袍,把她原来的裙子穿上,然后对着镜子梳妆打扮。

  生:木兰回到家,打开房门,缓缓地走了进去,她的房间是长方形的,她情不自禁地触摸房间里的物品,看完后坐在书桌旁,她边梳着头,边想着心事,真是苦尽甘来。

  师:无论是久久凝视着自己房间的木兰,还是对着镜子梳妆打扮的木兰,这个时候木兰的心情你用哪个词来形容?

  生:激动、开心

  齐读“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把这几句话读得轻快一点,把木兰的喜悦读出来。

  (评:一堂好的语文课,内容要明确而丰富。要想达到这个效果,在本环节中,方教师根据这篇叙事诗的特点,从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把“木兰是个女英雄,体现在哪儿?”这个主问题分解成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问题,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引导学生反复读,感受、交流,大胆合理地想象,进一步加深了对女儿木兰的认识。)

  师:老师找到了两幅画,这个是工笔画中的木兰,这个是连环画中的木兰。哪一张更切合诗中木兰的形象?

  生:两张都符合。我觉得连环画中的木兰是她打战时的木兰,是威风凛凛、英姿飒爽的形象。

  另一张是她打完仗穿上旧时女儿装时的形象,就变得非常有女儿气。我觉得两张都是非常符合的。

  师:我再问你木兰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形象?刚才大家都说了,她是个女英雄,完全不同于老师所写的那样,木兰身上具有了两种气质。我们总结一下:她是一个女英雄,她是一个奇女子,她做到了常人做不到的忠孝双全,也是一个矫健的勇士,她勇敢坚定,走进木兰诗,走进木兰,我们发现木兰是一个平民的女子,也是一个普通人,她正是一个娇美的女儿,柔软细腻可爱,诗集中的木兰诗,它原本是南北朝时期的北方的一种民歌,北方的劳动人民集体创作的,在创造过程中,有不少人对他进行过加工,所以说《木兰诗》是汉文化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交汇下的一种融合。在木兰身上也兼有这种特征,她具有北方女性豪爽果敢的特征,也有汉族女性的柔软细腻的特征。她是汉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交汇下的民众心中理想女性的代表。

  (评:如果木兰的形象先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教师来补充就好了。)

  师:或许我们应该对木兰说点什么?假如你是木兰的父母:假如你是木兰的伙伴:假如你是当朝的天子:假如你是木兰的粉丝:假如你是木兰的姐姐或者小弟……

  请你选择一种身份,说出你最想对木兰说的话。

  生:假如我是木兰的姐姐的话,我会说:“妹妹,这么多天,你辛苦了!为了我们的爹爹,为了我们的国家英勇杀敌,你毕竟是个女儿身,跟男儿不一样,希望你早点回来和我们团聚。

  生:假如我是木兰的弟弟,我会觉得很愧疚,因为让姐姐为我负担起那么重要的任务,我作为一个男子却不能为家庭、为国家承担起一些沉重地负担,我自己觉得很愧疚。

  生:假如我是木兰的伙伴,我会对木兰说:“我崇拜你,你是我们家乡的光荣!”

  师:从女儿到英雄,木兰做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所以我很想对木兰说一句:“木兰,你是我们心中真正的英雄!”

  (评:在对话木兰这一环节,方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有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出现了“不可预约的精彩”,使课堂走向高潮。在本环节建议引导学生由木兰的形象归纳典型形象的特点:独特的、丰满的、鲜明的个性。)

  师:你能从历史中、生活里,找到其他“木兰”吗?简单介绍一下她们的英雄故事。

  生:居里夫人,因为她意志坚强,坚持自己的信仰。

  师:她做到了一般男子做不到的事,两次获得诺贝尔奖。她也是当代的木兰,还有吗?

  老师用幻灯展示自己找到的木兰。所以说木兰深入人心,直到现在,木兰也是一个文化的熏陶,这就是经典,经典始终有一种穿梭时空,却仍然让人百读不厌的魅力!它不仅为我们塑造了木兰的形象,也为我们营造一种形象美、音乐美、修辞美。

  (评:本环节“寻找木兰”,因为时间有限,我觉得删掉较好。就像师傅说的“一节好课要在平静中走向高潮,在高潮中戛然而止。”)

  师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把《木兰诗》改写成一个故事.(注意发挥想象,添加细节)

  2、以“木兰回家的第二天“为题,用现代文续写这个故事。(注意展开想象,想象既要大胆,又需合理)本节课总共时间43分零7秒。

  (评:本环节中作业布置,方老师设计得很好,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写作能力。)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点评】相关文章:

《木兰诗》课堂实录03-13

《木兰诗》优秀课堂实录06-09

《木兰诗》教学设计04-19

木兰诗教学反思11-17

《木兰诗》解读与教学03-20

木兰诗教学设计06-19

《木兰诗》教学反思07-22

《木兰诗》教学设计06-23

《木兰诗》教学设计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