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精选21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为了让您在写作文时更加简单方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观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
年前,看到电视剧《平凡的世界》要拍新版,很高兴。老版那个片头曲——《就恋这把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这一溜溜沟沟,就是这一道道坎坎……”调调是信天游,演员看上去朴实憨厚,感觉不错。可惜的是,老版仅有14集,很多细节只能蜻蜓点水;而且网上很难找到高清版。所以,对于新版,我满心期待。在经过望穿秋水般的苦苦等待之后,新版《平凡的世界》终于上映了!
其实,对于新版《平凡的世界》我原是想极力推荐的;但看了几集之后又让我犯难——新版整体不错,但一些方面又着实不好。所以,我就半批半推。希望我的浅评对大家决定是否观看该剧有所帮助。
新版《平凡的世界》的不足:宣传主题跑偏,演员化妆欠佳
在开播前,媒体对该剧进行了大力宣传:一部耗时7年、投资1.2亿的高颜值农村剧。其实,谈拍《平凡的世界》耗时如何漫长、投资如何巨大也在情理之中,但说到“高颜值农村剧”总给人怪怪的感觉。如果说一部宫廷古装剧,或都市情感剧颜值高,那顺理成章;但要说一部农村生活剧颜值高,难免落个“两不像”的窘境:比起偶像剧不够养眼,比起农村剧不够民间。这就像女人跟男人比力量,男人跟女人比妖娆;即便胜出,也成怪谈。所以,如果把新版《平凡的世界》说成是一部励志农村剧,可能更妥帖一些。
另外,我觉得该剧演员化妆不是很到位。一部电视剧能否收获人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对剧本的理解。例如,同样的四大名著,为什么杨洁版的《西游记》、王扶林版的《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受观众喜爱,而其他的一些版本则乏善可陈呢?事实上,人们喜爱某些版本,并不是因为它们完美无瑕;相反,它们也存在一些不足。比如网上流传的一个视频——就“火眼金睛”地指出了86版《西游记》表演上的几个漏洞。但是,这丝毫不影响86版《西游记》在观众心中的经典地位,因为导演准确地把握了它的风格——神魔剧,而非玄幻剧。话说回来,在新版《平凡的世界》中,演员的化妆大抵是:面庞白皙干净、衣着补丁摞补丁但很少褴褛。由于缺少一些当年农村人的真实形象,所以演员的表演就很难到位。如果新版《平凡的世界》在演员化妆方面再改进一些的话,观看效果肯定会大进一截。
新版较老版的一些优势
与老版相比,新版《平凡的世界》主要优势有三点:
忠于原著,略作扩展。老版最大的一个缺陷就是很多内容无法展开。但在新版中,不仅原著的内容几乎和盘托出,而且还对一些情节进行了丰润,如润叶和少安的爱情纠葛、一些人物对白等。
2.原著中很多精彩的心理描写通过旁白的形式表现了出来,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烘云托月的效果。
3.演员都尽量模仿陕北腔,增强了亲切感。另外,新版的画面质量明显好于老版。所以说,对于一些有心却无暇看原著的人们,或喜欢正能量且想思考的人们,新版《平凡的世界》是个不错的选择。
《平凡的世界》及路遥其他作品对我的一个启发
我很喜欢路遥先生的作品,除了《平凡的世界》,诸如《人生》、《惊心动魄的一幕》、《黄叶在秋风中飘落》等都约略看过。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多是与命运苦苦抗争,但最终都不尽如人意;无论事业,还是爱情,大抵如此。西方有句谚语:“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这里我就简单谈谈路遥作品对我的一个启发——人应该有尊严地活着,而不是偏执于结果。以前读到过一句话,“死是容易的',活着却很难”。后来,看了张艺谋导演的《活着》才对这句话有了一点理解。如今,再次看到《平凡的世界》让我进一步明白:有尊严地活着是如何的不易。现代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习惯于只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为了有一个好的结果,往往是不择手段,而且达到目的后还不忘骄傲的说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或“人至贱则无敌”之类的获奖感言。然而,在我看来,人这一辈子与一场游戏、一部电影何其相似:无论多么精彩绝伦的游戏,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game over;无论多么引人入胜的电影,最终的结局也只有一个——剧终;同样地,无论多么超级无敌的人生,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挂掉。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说,人生真正的意义在于生活的过程,而非结局。
生活需要我们的尊重,正如海明威笔下老人说的那样:“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或如泰戈尔笔下萤火虫想的那样:“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但我已飞过”。当然,这一切的获取还需要我们自己不断的努力,就像吃饭、屙屎、撒尿、睡觉这四件事一样,别人是无法代劳的。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2
今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的热播,让路遥先生重新回到了我们大家的视线里面。看完了电视剧,感觉还是有很多的不舍以及各种感慨,于是我阅读了这一部《平凡的世界》。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里,我们每个人都是普普通通的一个,我们渺小、平凡,仿佛是可有可无。但是,无论我们多么微不足道,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奋斗,都有着自己的坚持。会有着诸多不顺,也会有着鸿运当头;会有失败,也会有成功。形形色色的人,平凡地生活着,这就是《平凡的世界》。
小说的主人公孙少平是一个贫穷的农家人,他的生活仅仅只是维持在不被饿死这样一个残酷的状况。正是因为贫穷,这过度的贫穷,孙少平有着极度强烈的自尊,这自尊又那么敏感,那么脆弱,一滴很大的檐水落在盆底,溅了他一脸菜汤。他闭住眼,紧接着,就见两颗泪珠慢慢地从脸颊上滑落下来,唉,我们姑且就认为这是他眼中溅进了辣子汤吧!对于孙少平来说,这样的一顿饭已是来之不易,他不敢再有别的奢望,这菜汤在他眼里该是多难得啊!
小说对于心理世界的描述充满了魅力。心理世界一般是隐藏得很深,无法透视,路遥通过他自己手中的笔拨开了人们内心复杂而强烈的感情,让一个个人都能够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金波,这个孙少平的好友,他身边有着无可挑剔的好姑娘,可是他还是没有接受,告别了自己的父母,一个人毅然决然地去寻找一位不知名姓的藏族姑娘。这或许是隔岸的风景比眼前的美,又或许这份朦胧而又羞涩可却执着的恋情正是占据了他所有的青春岁月!孙少平一开始对于郝红梅的那份情,或许只是两个贫困人之间的那份纯洁的友谊,又或者只是一种心灵上的沟通,年轻而没有杂念。无论是电视剧还是小说,看到田润叶和李向前的爱情,我都是感到十分别扭。润叶心中明明喜欢的是孙少安,李向前这么做难道没有逼婚的意味吗?幸运的是,路遥先生还是给了他们爱情的圆满,哪怕是表面上的。李向前失去了双腿,成了一个残疾人,可是与润叶的感情却得以好转,终于告别了往日的那份苦痛。我们认真去看李向前残疾后的行为,其实还是明白了他的种种自卑选择了在路边补鞋。当然,补鞋这活不丢人,可是对李向前而言他所要做的就是找到一份工作,一份能赚钱,能证明自己不是废物的工作。他不想靠着父母的工资活着,这样活着虽然富裕,可是卑微。
每个人都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有的是暂时的,有的是长远的;有的可以实现,有的到最后也没实现;有的被人尊重,有的被人嘲笑。但我们都是有自己的梦想,也许不被人理解,但还是守着这份梦想独自前行。
原本孙少平在我眼中好像一个偏执狂,他在后来的那些行为我简单地理解成了自虐他的哥哥、他的妹夫以及准妹夫都想着帮他,这是对于他的关爱,但他一一拒绝,硬是坚持着他那份煤矿工的工作。起初我不理解,理想是要靠自己拼搏奋斗,可亲人的'帮助难道就是对理想的玷污吗?直到后来我才懂得,孙少平想要的是一种自己的理想的生活,他不是单纯为了财富,他赚钱首先是为了让自己的父母过得更好,他要的更多的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证明,是自己的那份尊严。他读了高中,可是那会的读书只不过是走了形式,他没有学到多少的知识。他读课外书,在那里他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那片天地远离了这个世界,只属于他自己。后来同学、工友听他讲故事,对他而言更是满足了他自尊的渴望,这是一份多大的幸福!他要的是自己的幸福,他不甘永远蜷缩在自己的小村庄,出去,闯出去,这是他内心一直的呐喊!我们现在很多高中生毕业都想去外省,道理也是一样。他用自己的辛苦工作换来了经济上的收入,同时也在闲暇时间认真看书,想要考取煤矿大学,这就是梦想,一个普通人的梦想,平凡而伟大!
孙少平的爱情归功于他自己,他诚实,热情,勤劳,后来又努力学习,有着新的追求,所以田晓霞爱上了她。这是他们之间真实的爱情,双方不是为了世俗的经济利益,不在乎对方的家世背景,只是纯粹的爱情。双方见面时的喜悦,离别后的思念,美好而感伤。只可惜书中给力他们一个残酷的结局,田晓霞为了救人,被洪水卷走了,最终下落不明。幸好“下落不明,这四个字虽然残忍,可还是充满着希望,或许,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希望,田晓霞还活着,在某处等着孙少平的到来,他们会在日后相逢。
虽然这只是小说,可是它很写实,残忍地写出了我们每个人的无奈,我们都受制于这个时代的洪流,这也就是为什么路遥先生的这部小说已经和他一样已然不朽了。生活中的我们总是有诸多不顺,甚至会流露出怀才不遇的感慨。我们不可能完全把握自己的命运,但我们有理想,我们想着去实现,或许这就是平凡的世界之所以不平凡的原因。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3
关于“认了”,这个词既可以意味着屈服,也可以意味着清醒,甚至是镇静。
我一直相信真正恰当的选择是认清生活本身,仍然热爱它。根据最简单的统计学道理,世界上大多数人(很可能包括你和我)都无法成就伟业。清醒的人会意识到这一点,并且就此规划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说,理性的态度是学会接受平凡的可能,并且让平凡的世界和平凡的生活也值得一过。
十年前,和一位从香港到内地来做慈善的女士聊天。她捐办了几家希望小学,然后忧心地对我说,在香港,人们很小就知道如果自己不是第一名的话该如何快乐地生活,但在内地,她发现大多数人都想做第一名。
十年后,我身边越来越多焦虑是来自无法接受自己可能不会伟大的事实。他们过着平凡的世界里算很不错的生活,但因为壮志没有实现,这算是很不错的生活被看得毫无价值。
并不是说胸怀壮志有错。胸怀壮志可以使一个人尽可能地追求最好,问题在于它的保险机制:在我们尽可能地追求之后,假如没有做到最好呢?
怀抱美好理性的同时是不是拥有面对它失败的能力。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相比之下我更喜欢一句网络流行语里透露出来的.意味:梦想还是要有,万一实现了呢?
是的,万一实现了就太好了。关键是万一没实现时要做好的准备。找到分寸感很不容易,但这是每个人都有必要去寻找的:不放弃对更好生活的追求,又不被梦想把自己吞噬。
别为还没有实现的事情而否定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最后奉上我最喜欢的一段话,它乍看之下有些好笑。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我一次又一次地被这段话打动。现在看这段话,会发现它带着朴素的镇静的光芒,是对各种人生可能性的欣喜地接受。归根结底,这毕竟是一个主要由平凡的人构成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4
润生人格分裂地分饰了少平最好的朋友文艺青年金波。田福堂年轻时和孙玉厚一起吃过苦,当时光景也好不到哪里,所以润叶小时候才能和少安玩得那么好,随着两家的差距越来越大,田福堂就有些瞧不起孙玉厚家了,到了润生和少平这会,两个人怎么可能成为那么要好的朋友呢?
孙少平明明是有妈的,晓霞的外公哪了?他可是促成润叶和李向前结婚的关键力量,电视剧里把关键力量转嫁给了她二爸和二妈的一次吵架,还有他和那只老黑猫的故事。
过于浪漫主义。原著里少安和润叶只是单独在原西河泮相处过一次,还是因为姐夫被劳教想请润叶找他二爸说情。看到润叶要和他一辈子好的信后,虽欣喜若狂,但已理智地决定避而不见,痛苦地放弃,并没有勇敢地和田福堂大吵说就要和润叶好,他至始至终对润叶爱情的呼唤都是被动的.并无回应,根本没有三人在电影院门口偶遇和在食堂一起吃饭的三角情节;润叶也没和他开玩笑地闹婚礼,更没有电视里的纠缠不清。润叶对少安在地里说的那些话怎么也感觉不到是个生活在70年代的女子说的话呢?
几乎花了快一集的时间倒叙孙玉亭和贺凤英的结合过程,送手表事件也真是够浪漫的;润叶对少安在地里说的那些话怎么也感觉不到是个生活在70年代的女子说的话呢?
毕业离校时跛女子侯玉英送给了少平一本带红线的笔记本,里面有情书,原著里少平没有当面直接拒绝呀,只是烧掉了也没有回信。侯玉英自然就明白了寻了个人嫁了,后来在原西再见时侯玉英已是个孩子的母亲了。
电视剧里就是喜欢对年少时男女之间的感情纠缠不清,连少平和郝红梅也要上演一场共同杀猪的狗血剧情,真是够了!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5
原著里双水村全员“偷水”时少安了山西,更无二愣子似的给自己拍砖吓坏罐子村村民而答应放水、村民误以为他被大水冲走给他开追悼会情节,也不存在他公社请求给死的金俊斌追封烈士的壮举,更无金家人和王家人打群架时他滑稽式地出场,炸山也不是他想出来的,是田福堂的主意。也没有拉砖时骡子被偷事件。
原著里高老的老战友们在座谈会上说了真话,并无田福军带着高老玩躲猫猫的游戏;是乔书记带着部下亲自体验坐公交车呀,不是他田福军嘛;孙少安有想搞生产责任制的想法面临受批判的危险,怎么就突然出现个田福军自己揽下责任了呢?还有不顾自己的政治前途为了杜正贤的事和高凤阁撕破脸,他确实是个为百姓做实事思想不僵化、走在时代前列的好干部,但政治上不至于这么幼稚吧?
金波因为郝红梅移情别恋痛打顾养民时少平并没有出场,事后他也只是担心金波会不会被开除而没有过分谴责金波的行为,发现顾养民并没有告状才对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这是他的一个成长。原著里他不是个意气用事的人,自然不会有他家里人因为他当不了老师了想安排他当大队会计,少平以为是他二爸张罗的而愤怒的公然批评他二爸要“埋”二爸的逆天行为。田福堂在大势所趋的生产责任制包产到组的形势下,这把好多年没下地干过农活的老骨头不得不下地劳动时,也没有少平代替润生帮支书种地的情节,原著里是润生主动要求当不了老师后作为家里的'壮劳力下地干活,后来跟着姐夫开车了。编剧对少平的性格阐释得不到位。
从原西县城到双水村怎么就有崭新的11路市内公交呢?宛如置身资本主义。徐爱云带着田福军见省委副书记石钟同志时说话一点不见外呀?当然原著里压根就没这情节。
原著里王彩娥并无子嗣且俊武已有一子一女,电视里怎么就有老太太害怕媳妇带走孙子改嫁逼俊武娶弟媳彩娥呢?王彩娥传出秀莲和刘根民的八卦再被逼道歉?电视剧就是要制造点桃色事件迎合大众的口味。
对兰香懂事的刻画明显不足嘛,姐夫被拉劳教家里乱成一团主动喂猪的情节没有了,把自己积攒下的一块钱给二爸娶媳妇骗父亲说是捡到的,寒冷的冬天被父亲拉桥上等失主又是无中生有。孙少安在原西县拉砖时,兰香和金秀出场时的那穿着、打扮、语气太有违和感了。
王雷在里面演的少安完全就是个搞笑的二愣子嘛,根本体现不出农民日子的艰难穷苦;还有饰演地委书记苗凯同志的那张苦瓜脸。不过孙玉厚、孙玉亭、田福堂演的真不错,想必他们是真正经历过那个时期的。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6
《平凡的世界》被拍成电视剧,我在电脑反复的看了看,虽然目前还没有播完,但总体的结论可以下了,这是一群好演员被烂导演糟践的范例。其中最为恶心的,是出现大量的旁白,每每这时,我都很无语,似乎我是白痴需要聪明人的解释。说说演员,佟丽娅的美貌咱就不说了,反正她颠覆了我对原著的印象;刘威扮演的孙玉厚,虽然戏份不多,但每一个细小的动作都被他演的精湛到位,真可谓老戏骨;还有田福堂两口子的扮演者,和顾秀兰父亲和姐夫的扮演者,等等等等,都很好,我再说一遍,该剧演员的.演技,真的是非常好。
我读原著,应该是15年前的事了,15年前读书,大多是囫囵吞枣,平凡的世界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孙少平,其次是孙少安。路遥的小说很质朴,笔杆也扎实,因而书中人似是他刻上去一般,活灵活现。我还记起他《人生》中的高加林。岁月真的很遥远了,15年前那个和孙少平一样对书本如饥似渴的少年,除了现在依然保持这阅读的习惯外,对这世界,完全已丧失书中人对美好的渴望。
我前面说佟丽娅颠覆了我对原著的印象,倒也不是她那姣好的面貌,当然这也是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路遥下笔的逻辑,为什么白富美
偏偏要爱上穷屌丝,尤其孙少平,一而再再而三的。路遥是怎么想的呢?我得敲敲。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7
也许你没看过《平凡的世界》,甚至没有听说过。现在,沉寂了二十几年的它被拍成了电视剧,一时间,周围的人们都在谈论着这部电视剧或小说。
《平凡的世界》,它的内容如它的名字一样,是一个平凡的世界。几十年的时光,在路遥笔下铺展开来,没有一点的矫柔造作,没有一点为了作品而作品的嫌疑。给我们展示了一副普通而又内蕴丰富的生活图景。一个平凡人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家庭的奋斗历程,一个平凡人的成长过程,一个平凡家庭的成长过程。
虽然间隔了十几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打开《平凡的世界》时那个画面,细朦朦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雪花,正纷纷淋淋的飘洒着……七十年代,某个县高中,一个瘦高的少年出现了,在雨雪中,只能吃到两个黑面馍馍的少年,在无人的时候,偷偷地吃和着雨水的残渣剩菜,夹杂其中的还有少年的泪水。他就是孙少平。我流泪了,并被震撼到了。这是一个出身卑微,家境极端恶劣的农村少年,一个忍辱奋进,不卑不亢的学子。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物质的贫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 从平凡中来,归附于平凡中去,少平平凡的一生,分化于农田、城市工地,还有煤烟四起的地下坑道中。也许,不平凡的点点滴滴,就润化在平凡的滴滴点点之中。
田小霞的出现,给了少平的生活更加丰富的内容。因为有她出现的时候,总会让人觉得生活充满了阳光,有了她,我们的少平就算生活再苦也还是幸福的。而她的牺牲,却把那缕阳光夺走了,少平的悲痛与彷徨让我再次潸然泪下,田小霞是少平的一个梦,破碎但深情、酣畅却桎跛的梦。每次看到晓霞的死,我都忍不住会泪流满面。年少时的我总抱怨现实的生活为什么就不能与完满的爱情相统一,非要和他作对呢?书中确实是平凡人的世界,现在已到中年的我反而庆幸路遥安排了晓霞有这样的归宿,让我们避免看到了一般纯文学类小说中那类表现粗糙和世俗的现实与理想的冲突,让晓霞的死来定格了爱情的纯洁与崇高。
再来看孙少安,他选择做庄稼汉,做商人,都是命运推着他走的,可他每一步都走的那么艰辛,那么激昂,也走的那么完满。在他心中,生活就是奋斗,而奋斗的最终目标不是别的,是吃的饱,穿的暖,在人前活的有尊严。他做到了。成功是什么,并不是别人眼里的荣耀,羡慕。而是坚持不懈的完成自己的目标,或许这目标在别人眼里是如此低微!他小时候因为无钱读书而退学,他与润叶的爱情是那么的让人惋惜。是的,没有浪漫。少安,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这个家。对于家他没有一点点的自私。为了家里能够维持下去,他放弃了润叶。尽管书中说他对润叶是一种兄妹之情,但是我们不会忘记他接到润叶给他告白信时的那种喜悦,甚至抓狂。润叶这么好的人,少安没有理由不喜欢。只是我们的.少安责任心太强,他在潜意识里认为自己给不了爱人幸福,因此他不敢去谈爱情。他只有婚姻,没有爱情。他的老婆必须是能够与他一起撑起这个家的。他的经历却是几经坎坷,几度起伏。多么的现实啊,付出才会收获。有得当然有失,事业上如日中天时他的妻子却病入膏肓。这是多么让人难过而不平。
还好,润叶和李向前、润生和郝红梅、孙兰香和吴仲平,甚至兰花和王满银,他们都有了美好的结局。他们或许是被生活拉在了一起,也或许这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感情不像现在都有些青春偶像剧中所演的那样轰轰烈烈,但是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彼此都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而正是这些平淡的感情编织着我们平凡的生活。
我一直觉得《平凡的世界》是部有魅力的作品,而它的魅力源于流淌的全是浓浓的人性的温情,对土地、对父老乡亲的深厚情意,有亲情、友情、爱情。正是这平凡的点点情让这平凡的世界不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也可以说是一个灯红酒绿,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在各种匆忙中我们已遗失了太多,尊严,梦想,情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该看看《平凡的世界》,倾听那些久远的声音,或许那样,我们会在这个因欲望日益膨胀而扭曲的时代,尽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尽灯枯时,我们还在迷惘……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8
少平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自己在惠英嫂家,安锁子带着兰香和金秀找来,金秀看到此情此景二话没说转身就离开了。兰香暗示金秀对于他不仅仅是当哥哥,但是少平却只把金秀当妹妹看。
因为过节,大家多多少少身上还带着昨晚没散的酒气,少平虽然生气,但还是要大家打起精神下井工作,当然安全依旧是第一位的。果不其然,事故发生了。这一次,是少平被压在了矿井下。
经过及时抢救,少安算是从鬼门关走了一回。
在金秀的悉心照料下,少平渐渐康复了起来。这期间,区长雷汉义也来看他,劝他放弃煤矿工人的工作,但是少平坚决不肯。目前,住院的少平只能用写作打发时间,他要把他这些年来经历的人和事写成书。
终于到了少平可以拆线的日子,他又重见光明了,但是金秀和兰香把镜子藏了起来,避免让少平看到自己现在的样。毕竟纸包不住火,有天少平找笔的时候翻出了镜子,他小心翼翼地照着镜子,却被镜中的自己吓了一跳。他接受不了自己毁容的事实!
少平不声不响地就办了出院手续,自己离开了,同时他也给金秀写了封信,回复她自己只是把她当妹妹。
双水村小学的新院落终于建好了,全村的人都来参加揭碑仪式。
春节之前,少平在大牙湾煤矿和惠英嫂告别,他承诺新年过完之后他会回来和他们母子在团聚的。
双水村好不热闹!
润叶和向前带着他们的'孩子回村,他们甚至比正常的一家三口看起来还要幸福;就连郝红梅和田润生都回来了,田福堂终于接受了他们。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喜气洋洋,家家户户忙里忙外。
现在光景过好了,田福堂连他的咳嗽的不咳了,只是孙玉亭依旧雷打不动地在他身边围绕着;不过他再也不会像以前那样魂不守舍地总想着怎么抵制资本主义了。
但不幸却偏偏降临到这个最应该享受幸福的家庭,孙家人已经无比沉痛地获悉,秀莲的病是:肺癌。
身患重病的秀莲强打起精神,化上精致的妆容,就像她刚嫁到孙家时那样年轻漂亮,只不过这次是少安、少平、兰香用车拖着她走在双水村的路上。
双水村的夜空洒满了五彩缤纷的烟花,就好像这双水村美好的日子。天真的孩子在笑,而有的大人却悄悄抹泪;笑,哭,都是因为快乐。
秀莲轻轻抚着少安流下的眼泪:少安,你笑,我跟着你笑;你流啥泪,我都替你抹……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9
高中时期,看过路遥的小说版,时间太久,已然记不清描述了些什么,而那时不懂记录,所以也没留下些什么。偶然看到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便一路追了下来,这次可是要留下些什么的。
整部剧对于“情”的描述很震撼人心。
亲情:在这部电视剧中,孙玉厚家的亲情或许有些让人不能理解,尤其是少安对于整个家的那种责任感。孙家最后虽说不上很富裕或者幸福,但是终归是在双水村立住了脚,上的了台面,这些大都依赖于“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在少平毕业时,虽然心里万分的想出去闯荡,但是碍于家里的光景,他决然的在家做苦力,以缓和少安的压力,兄弟的互相理解与帮衬,是这家人之间最珍贵的财富。当少平在外吃尽苦头,少安心疼至极,却劝不动少平回家时,他给予了自己作为兄长应有的理解,且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少平。兄弟俩在街边吃饭,少安跑去买衣服鞋子回来的场景让人心酸,这位敬爱的'兄长,对于弟弟的爱如此细腻。
友情:关于友情,最显眼的就是少平和润叶,兰香和金秀。不得不说艰苦岁月的友情是经得住任何考验的,同甘共苦,相若以沫的日子是最经得住怀念的。
爱情:不论是少平和晓霞、少安和润叶秀莲还是兰花和王满银,他们之间的爱情都是鲜活的。
少平和晓霞精神世界里产生的共鸣,让他们无视掉所处境地的不同,纵使现实环境使得二人不能像正常的恋爱男女那样时刻见面,但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跨域世俗不解,只为心里的那份爱情的愉悦。晓霞为平凡的少平打开了一闪通往不平凡世界的大门,是晓霞不断的鼓励,让少平摆脱所谓的自尊心其实是自卑心,重新的认识自己: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是我仍然可以拥有不平凡的世界。这个不平凡的世界囊括了他对生活积极的态度、对劳动的尊重、对人的友善和对美好爱情勇于追求的勇气。可以说晓霞是少平一生中极为重要的一个人,是少平精神世界中最为坚强的支柱,她给予他太多的勇气。而最后晓霞的死,对于少平来说,是精神世界支柱的坍塌。在对晓霞的怀念中,是他已有的不平凡的态度支撑着后续的一切。少平和晓霞的爱情,是人人羡慕的理想主义爱情,是不掺杂任何世俗利益的爱情。
对于少安和润叶,只能套用原文里面的一句话:从古到今,人世间有过多少这样的阴差阳错!这类生活悲剧的演出,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一个人的命运,而常常是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所造成的。不能说少安不如少平勇敢,不敢追求自己的真爱,而是少安作为家里顶梁柱这种身份所必须做出的牺牲,所以怎能说他不勇敢?这种放弃所带来的心痛可能也只有当事人才能真正的体会,一边是烂包光景的家,一边是两情相悦的姑娘,任谁都不能简单的选择。所能做的,就是希望彼此能过的幸福,正如歌声所唱:你一定要比我幸福,才不狼狈退出。这话对润叶对少安都适应。啊,亲爱的姑娘,我是多么的不舍。
兰花和王满银的爱情给观众的感觉是替兰花不值,可是对于兰花这个淳朴的姑娘来说,她的一生注定平凡的一生,她不奢求荣华富贵,不奢求站在人前,她唯一的愿景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即使王满银满世界乱逛,她依然坚守那个破旧贫穷的家,默默得等着她的爱人归来。就是王满银带别的女子回家她仍然是只恨那女子,而满心的爱着王满银。平凡的爱情却也真挚灼热。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0
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看完了,其故事情节令人感动,数次为之落泪。
该电视剧是根据著名作家路遥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可惜小说我没有看过,估计电视剧与原著会有不同,但出人不会很大。就笔者之见,电视剧着重刻画了主要人物的命运,内心世界;反映了陕北贫困地区农村的前后变化和各类人物的思想意识,是一部客观书写历史,为平凡人物立传的好作品。
君不见,这些年来的电视剧也好,电影也好,其内容最多,占领屏幕的或是历史上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或是近代的革命领袖、英雄模范人物,而真正反映平民百姓小人物的作品是少之又少。难道平民百姓的生活没有亮点?难道小人物的世界没啥可写吗?非也!请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那众多的小人物个性鲜明、思想丰富、经历可歌可泣,而通过小人物的生活、精神和命运,则清楚地折射出了社会的现状和变化,同样是反映历史的大书。故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获得了我国文学作品的最高奖—茅盾文学奖,故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在当今社会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
《平凡的世界》塑造的主要人物孙少平,孙少安,他们出身于陕北贫困地区的农民家庭,一个在农村务农,一个在城市打工,他们在精神上即感到自卑,不敢甚至放弃条件优越于自己的心上人的追求;同时他们又不安于现状,与生活和命运努力抗争。笔者认为,在不同的时代尽管社会潮流不同,人们的思想、追求和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但是像孙少平、孙少安这样勤劳朴实、积极向上、乐于助人、敢于担当的人,在任何时代都是值得赞美的。
《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个关心人民群众的好干部田福军,他为了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面貌,为了实现让农民群众的干粮“由黑面馍变成黄面馍,再由黄面馍变成白面馍”,他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敢于同“极左”路线叫板,积极大胆地推行农村生产承包制,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拥护。同电视剧《老农民》一样,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也有深刻的政治意义,那就是倡导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为我国始于农村的改革开放路线树碑立传;那就是中国今后的前进方向只能是继续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相信这也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愿望。
《平凡的世界》讲述了孙少安与田润叶,孙少平与田晓霞两对动人的爱情故事。身为人民教师、大学生、省报记者的两位社会地位、家庭出身、个人身份优越的勇敢女性,大胆地爱慕追求贫困家庭的农民和煤矿工人,这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是不可能的,只能是作者的美好愿望和文艺作品中的浪漫故事。不过文艺作品允许作者对生活提炼,对人物美化,对不以地位、身份、贫富为界线的真正的爱情的赞美。这使我联想到路遥的另一篇小说《人生》,其主角高加林与刘巧珍的爱情,终因双方的地位、身份不同而分手,其实这才是社会上普遍的真实的现象。
看了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使我进一步认识到,其实平凡的世界并不平凡。因为世界本来就是由大多数平凡的人组成的,而大多数平凡人的希望和命运,就是一个社会的希望,一个国家的命运。当然,人生在世,由于社会、家庭、个人、教育、信仰等等因素,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会大不相同,一个人也许改变不了自己的生活,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但怎样生活,怎样面对世界,却完全在于自己。正如剧中男主角孙少平所说:“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一个平凡的人,也可以过得不平凡”。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1
近段日子,一鼓作气把电视剧《平凡的世界》给看完了,说实话之前就有看过路遥《平凡的世界》系列小说,第一次接触这部小说,还只是单纯的因为这是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看过了才发现一发不可收拾,也只有看过了,才很久都不敢触碰这部书,总是感觉心灵深处被触动着。
一、简介
先谈谈我对这部书的整体映像吧,故事围绕着在陕北高土地上的一个平凡而普通的农村展开,时间跨越了文革到改革开放前几年,故事的主角是孙姓兄弟,有不屈从于命运的少平,有努力改变家中生活光景的少安。这是一部讲述父辈故事的书,虽然我的父辈并没有重复孙姓兄弟的故事,但在特定的年代下,我感到可以触及父辈的故事,可以重新体会父母在我们现在这个年纪的所思所想所为,可以重新感觉他们激情燃烧的岁月。孙少安由于要供养家中弟妹上学,读完小学就辍学回家务农,由于个人勤奋肯干,办事有法,18岁就被选为生产队长,也曾因为一些不符合那个年代政策的事情犯过一些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才能被认定为错误的错误。少安在贫穷的生活背景下到县城上中学,虽然那个时候的中学都是学工学农,但还是阻止不了少平求学上进的热情,青春种子也有萌芽过,也有过蠢蠢欲动,但一切在激情中却又慢慢地平淡下来,最后少平成了一名煤炭工人,工人身份却是很多人并不向往的工作。还有很多时代的典型,人性的典型,诸如村支书田福堂,老农民孙玉厚,中看不中用的孙玉亭,二队长金俊武,二流子个性的王满银,漂亮却极有个人主张和追求的田润叶,还有润生,其实还有金波,金秀,兰香等。故事的画面不是恢宏的,但却让人能深深地感受那种时代的气息,那代人的自强,那种生命中迸发出来的力量,平凡的精神是伟大的。
二、人穷志不穷
那个时候的人是贫穷的,虽然也有相对富裕的人。但一点很深的体会是人穷志不能穷。不能因为贫穷丢了气节。在兰香告诉玉厚老汉自己捡了1块钱,要给哥哥娶媳妇用的时候,玉厚老汉亲自带着兰香在小桥上等待失主,在晓霞主动“遗失”钱包想接济孙少平的时候,老师的话语重心长,如果少平上交,这是少平保持了一份气节,如果少平没有上交,如此帮助反而是对人性的负推动。人穷志不能穷,我的另一点理解是,在贫穷的生活中,要有理解,要有奋斗,要能吃苦,要不怕苦。少平有自己的理想,他看读书,看思考,向往着能够成为一名有身份,有生活尊严的人。少安也有自己的想法,想把全家的光景过好,包括晓霞、兰香等,也许我们的父辈并不能指出我们应该有什么样了理想,应该向往什么,他们告诉了我们生活的底线,哪些是我们不能触碰的,但他们可能无法告诉我们我们追求的应该是什么,他们有他们的局限性,也可以说是历史的局限性。作为我们,要保持良好品质,也要积极进取,努力实现理想,起码要做好自己该做的.,我们要接过父辈手中的职责,帮助家里把光景过好。
三、要有道道,而且不是空道道
现在这个社会讲要能说会道,其实那个年代也要求能说会道,但说什么,能说的同时会不会做,孙玉亭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积极的参加大队支委会,参加各种议事,关心国家时政,也打着自己的小九九,但这种人并不很受人待见。他本是太原钢厂的工人,却因为自己怕苦,因为生活作风的问题被厂子开除,参加劳动不积极,并不是所谓的领导却有着领导的作派,喜欢指手划脚却没啥大本事。两口子天天过在理想的口号中,却不是最坚定的理想主义者。看着就觉得有点猥琐,也许这个词用得不恰当,但很不受人待见。我在想人,除了会说,最基础的应该是会脚踏实地去做,然后才是带着自己思想的会说,而不是人云亦云地喊口号。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2
以前就听同学们说起过《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是高中学期必读的一本课外书,老师要求他们每个人都要认真阅读。我由于读完高一就另读技校去了,所以那时都不晓得有这样一本好书。最近授索了这篇电视剧,观看了四十来集,感慨万千,忍不住想写点自己观后之感 。
这篇电视剧演艺了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陕西平凡百姓的生活,其实也可说作者是借此反应了那时期中国平凡百姓的生活。它描述了孙少安一家人勤奋,自强不息,在逆境中摆脱自卑,永不放弃,用勤奋实现自己,赢回自尊。其实,在茫茫人海中,我们每个人都似浪花一朵,在大海中确显渺小、平凡,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关键得靠自己选择该怎样去过一个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安,一个有责任心,敢于担当的男人,刻苦勤奋,乐于助人,为了乡亲们的'利益宁愿自己挨批,开砖厂自己光景好点了也不忘帮助乡亲人脱贫。对自己的奶奶,父亲都很孝顺,仅管自己体力活重,吃不饱,但把最好的“白馍”让给奶奶吃,对弟弟姐妹也总是关爱有加,为姐姐家的琐事,弟弟工作的事跑前跑后,但唯独对自己的老婆秀莲动不动就来句“等下我捶你”,大男人主义的思想还是或多或少都会有的。或许是孙少安觉得秀莲是自己的老婆,是自己最亲近的人,应该与他站同一阵线上,所以言语就随意粗暴了一些。
相比剧中一,二号人物,其实孙少安的父亲也是一个伟大而值得学习的人物,虽剧中描述的不是很多。他很早就丧偶,自己一个人拉扯四个儿女,照顾失明的母亲,为了弟弟结婚,把好一点的住房让给弟弟,帮弟弟办婚礼还借了好多债,自己还了好多年才还清,陪儿子,女婿挨批的好父亲 。他做的件件都似乎是平凡的事情,可每件都让人感受到不平凡的爱。
田福军,人民的好干部;田润生,少平的好兄弟;贺秀莲,少安的好妻子……一个个平凡的人,在那个艰苦岁月,平凡的世里,干着一件件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事,就像孙少安所说“人不能穷一辈子”!勤奋,好学,自强不息 永远是不可缺少的传统美德,仅会现代的生活物资丰富,我们都不应忘记那时些贫穷与苦难,那些坚韧与顽强!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3
路遥的代表作有两部:一部是1982年的中篇小说《人生》,描写了在时代环境和个人性格的双重影响下,农村知识分子高加林的痛苦和悲剧,具有广泛的代表意义,在文学史上评价很高;另一部便是1986年开始发表的长篇史诗巨著《平凡的世界》,继续考察改革开放初期农村青年在改变命运过程中的悲喜苦乐,被无数人奉为成长励志的“圣经”。
对这种有重大影响力的作品进行影视改编,可谓是一把机遇和挑战共存的双刃剑。一方面因为有深厚的文学做基础,只要不出现大的偏颇,质量不会太差,同时不用刻意宣传就能引起收视关注;另一方面由于观众对小说太有感情,所以容易挑毛病,造成吃力不讨好。
而毛卫宁执导的这部电视剧,尽管还是没能透彻地传递出路遥小说那种悲悯和人文气质,在改编、造型和叙事上存有诸多争议,但基本还是完成了从文字叙说到影像呈现的任务,营造出了浓厚的感染力。
从剧情上来说,电视剧《平凡的世界》化繁就简,以颇具代表性的孙少安、孙少平和田福军三个人物为主来结构情节,舍弃了与主线关系不大的其他人物,或者把小说中几个人的性格组合在一起,形成电视剧中的一个人,比如田润生这个角色就有很多原著中金波的影子。
而在具体情节的安排上,该剧还是迎合了当下整个国产影视剧的`趋势,加重了爱情戏在人物命运中的份量,以至于前半部分的叙事基本以少安和少平的爱情经历为主,他们都彷徨在一段三角恋关系中,品尝着炽热的情感在面对生活残酷时的无奈。
不管如何,距《平凡的世界》小说出版近三十年的时间后,终于有了电视剧的改编,已经算是一次进步和成功。相比荧屏上那些日夜不停播放的抗日神剧来说,该剧无论在创作质量还是对观众的正面影响上都要优秀很多。
借剧中田晓霞送给孙少平的话来说:“只有永不遏止地奋斗,才能使青春之花即便是凋谢,也是壮丽地凋谢。”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也要有始终不放弃的态度,即使正在咀嚼的是黑面馍,也要从中品尝到白面馍的味道,因为苦难本身就是幸福的一部分。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4
我是一名性格外向、活泼开朗的小男孩。但是,最近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看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平凡的世界》,我的心情却沉重了下来。
这部电视剧演的是,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在陕西省黄原地区,那里的人们都非常贫穷,天天吃的都是黑面馍馍,有时一天才能吃上两顿饭甚至一顿饭还吃不饱。但是,他们的心里都非常的积极向上。
剧中有一个人物,叫做孙少安,在困难面前他从不退缩,为了让全村人能吃上白面馍馍,他宁愿自己受任何委屈。最终,他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开办起了一个砖厂,带领着全村人一起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他的弟弟孙少平,怀揣着自己的梦想,本来有更好的前程。但是他在哥哥的精神鼓舞下,自己毅然去了一座煤矿当工人,经过他的劳动,他照亮和温暖了千家万户。
我看完这部电视剧,受到了剧中人物积极向上的意志力的.感染,再想想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感触很深。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自身的毛病,好好学习,积极向上。将来用自己的能力报效祖国!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5
作为一个原著党,看了十几集就果断弃了,可以说非常失望。
《平凡的世界》讲述的是来自平凡世界的少安少平兄弟在面对时代变迁时不平凡的人生。可以说是每位青少年必读书籍。
但电视剧拍摄可以说是一塌糊涂,令人非常失望。
电视剧对原著做了大量改动,在电视剧中,少安心思缜密,无所不能。在原著中双水村偷水事件写的非常好看,从大家不知所措到田福堂拍板决定再到计划实施。如果拍出来绝对是经典片段,但电视剧确是无限放大原著中没在现场的少安的作用,不惜用铁头功来劝别人。那干脆不叫《平凡的世界》,哪平凡了,明明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电视剧还大量加入了路遥先生其他小说的故事情节,作为一个看过路遥先生所有小说的.读者来说,总感觉不舒服。
还有细节问题。就说一点,导演是把观众当傻子吗?故事发生在陕北当然说的是陕北话,但在电视剧中,作为亲兄弟的田福堂田福军一个说陕北话一个说关中话,还有还多说关中话的人。外地人不了解情况,作为陕西人可以说快被导演气死了,陕北话和关中话完全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怎么能混为一谈。
因为我只看了十几集,也说不出很多电视剧剧情细节问题。
当然该剧播出的时候,原著党的我非常失望,也在网上骂过,但很多人说已经很不错了,是良心剧,你行你上呀,你能拍出来吗。我也反思了,可能是我先入为主了,电视剧翻拍小说可能就是这样的。
但当《琅琊榜》播出后,特别是了解山影如何筹备如何选角如何实施,我就知道,《平凡的世界》电视剧只是导演编剧演员水平不行。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浪费了资金,恶心了观众。
没有用心去做,再好的IP拍出来的剧,大家回忆中国优秀电视剧,永远没有你!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6
最近很多卫视都在热播路遥先生所写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很自然的如果读过原著的人,多少都带着一种期待的感情,沉浮了这么多年,终于拍成电视剧了。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
隐约的回想起高中二年级的我,在土操场靠南边的位置,坐在长凳上,带着眼睛埋头看书的我。手里正拿的沉甸甸的《平凡的世界》沉思在小说的世界里,仿佛经历一场心灵的飘洒。此时,正在开学校运动会。就那么一个礼拜,完完整整的读完了它。留下的.最初的印象是感动、生活过的艰苦,心灵深处的挣扎。
热爱农民的少安:带着一份由黑面馒变成白面馒的期望,演绎着农村生活中的事情,从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中农村合作社,学大寨到农村土地承包制度的变迁,最终走向了带动群众一起致富的道路。其中一句:”靠天吃饭天不下雨,靠地打粮粮不出苗,人能有多少本事啊!“,说出了农民祖祖辈辈的心声。
好干部田福军:调研还是调研,用事实说话,别扯犊子。改革,思路的变通。和农民一起下跪,和县长冯世宽争吵,把对农民的生活做为自己的己任,处处为农民着想,最终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制度,家家有活干,有粮吃。在洪水面前,带头转移群众,痛失女儿的时候的坚强,老泪纵横。
老实巴交的父亲玉厚:对孩子的尽心尽力,偷卖粪的种种细节,很多地方均感受到了父爱。父爱往往都是看似很平凡的,内心深处希望孩子们有好的归宿,出人头地,用朴实、憨厚来形容再不为过。
活泼开朗的晓霞:从一出场的手背在腰后看书刊栏的报纸,思想同样也超前,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和少平在精神层面交流,相互鼓舞,但最终在报道前线的洪水中,为拯救小女孩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实晓霞多多少少为小说和电视剧增加了不少的文艺色彩,更关注的是精神粮食。
家里的半边天秀莲:她的出现为孙家带来了福音,从娘家借钱,一步一步激励着少安努力,不怕日子穷,就怕不努力,一起住在牲口圈里,逼着自己的老汉钻新窑,承当了家里女主人的角色,处处为少安考虑,担心吃不饱等等,将妻子这个角色演绎的淋漓尽致。其实我们也是看到了,她吃了不少常人难以吃的苦,敢于承担,敢于选择自己的生活。
崇尚爱情的润叶:一锤定音,以便遍体鳞伤。其中最让人记得清楚的就是那句:”我就是要麻传你“,最终看到了丈夫对自己的爱,坦然接受了生活,尽起了自己作为妻子的责任。
还有王满银、郝红梅、兰花、兰香、田福堂等等。
虽然当初的生活已经远远的离我们而去,但是那种精神,互相扶持、互相帮助、互相表达自己,勇敢、憨厚、朴实、快乐还能激励着我们走下去。因为他们每个人可能多多少少代表以前父母一代人,或某个特点代表现在的每一个人。
如果说生活是一张纸,每个人就是这张纸上的画,画出自己的人生轨迹。
最后为这些人物致敬!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7
路遥,(1949年12月3日—1992年11月17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后因肝病早逝,年仅42岁。
记忆中年龄较小的时候,通过收音机听过张家声老师讲播的《平凡的世界》,儿时的记忆已然模糊,记不清故事梗概,只是觉得张老师的声音非常具有吸引力,索性就当乐了。随着年龄渐渐增长,对文学的喜爱,去翻阅了《平凡的世界》这本书。说实话我的性子属于比较急躁的类型,如果一本书的前几章节没有吸引到我的话,我就会放弃阅读,不管是多么经典的书籍。但是这本书刚开始的几页就完全的抓住了我的魂,“空旷的操场上,寒冷的气候下,衣单骨瘦的`孙少平在排队打他的下等午饭,刚好还有个同样境遇的郝红梅,他们都是高中生,有点文化,当然也同样的拥有属于他们那个年龄的小小虚荣心”!简简单单的一个小场景,却深深的打动着我,这可能跟我出生在大山的原因也有关系吧,心灵深处的某个位置被触动了,所以就深深的喜欢上路遥老师,喜欢上了他所描绘的这个故事。
参加工作了,也是从事影视娱乐文化事业,所以就抽空熬夜看完了89版潘欣欣导演的《平凡的世界》这部电视剧,虽然当时的拍摄器材、后期制作、画面质量都跟现在的条件无法比拟,但是我是打心眼里觉得这部电视剧拍的好,无论从演员的挑选、音乐的配合,还是从编剧的改动,都没有让故事失去灵魂,各个节点都结合的非常好。
其中这部剧里尤其是少平和晓霞的凄美爱情,是令我最为遗憾和惋惜的。孙少平沉稳大方,具有黄土地的特质,憨厚、善良,有思想、有追求,田晓霞出生于干部家庭,开朗活泼,聪明伶俐、知性、善良,她欣赏他,她崇拜他,经过相处的点滴,她疯狂的爱上他。晓霞说:遇到少平以后才觉得自己是女人,少平何尝不是呢,晓霞是他生命的甘露。可是死神啊,你为何要残忍的夺去晓霞年轻的生命呢!?她真正的美好和幸福还才刚刚开始!也许路遥是想通过故事告诉后来人,美好的一切都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晓霞是幸福的,因为她真正的体会过爱情,少平也是幸福的,因为晓霞永远都活在他心里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8
这已是我第二次重温这部电视剧了,比给我第一次看完,给我的震撼更大,内容更多,第一次看时,就没注意过,少平从上学到写出自己的第一本书期间,在繁忙艰苦的打工期间,依然始终坚持田晓霞对他的嘱托与期望,坚持阅读书籍,即使在田晓霞在洪水采访中,为了抢救不幸落水的姑娘,不幸牺牲后,我个人认为,艰苦的挖煤工作与他坚持阅读的书籍中使他重新燃烧起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工作认真的态度,于是他将全部的热情用在了看书与写作上,而那位他矿井队的队友,也试图鼓励了他一番,坚持写作。
飞到那里,到那蓝色的海角,只有风在飞舞,还有我作伴。
晓霞很喜欢这首诗,常常富有感情的念给少平听,希望他能记住这首诗,少平记住了,想念她时,脑海中常常回响。晓霞或许从来没有离开这个平凡的世界,她只是飞到了那蓝色的海角,那里风儿在与她共舞,鸟儿在为她歌唱。
电视剧中,有2位特殊的角色,田二叔和他的儿子,好像都是疯子,但村里的人都不伤害他们,甚至待他们如亲人一般,田二死后,村里人给他埋葬立碑。而他们在村里发生重大悲事和喜事时说的话,总是那么一语双关,发人深省。
“世事要变了”
路遥先生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多多少少受环境影响,书中的人物原型都有迹可寻,经过路遥先生的文学创作与艺术改编,就成为了我们所看到的那样。
少平与少安原型仿佛是一个人的两面,少安经过自己不懈的奋斗与勇于创新的拼搏思想,在全村率先,借钱、贷款盖起了小规模的.造砖厂,后期又想尽办法,扩建砖厂,初衷是全家脱贫,后期扩建砖厂是为全村开辟了一条脱贫之路,因为扩建后的砖厂,工人都是雇佣的村里贫困的村民,也有贫困的村民迫于生计,向少平借钱,砖厂赚的大部分钱,大部分用来借钱,没有多少存款,仅有的一小部分存款,也用来扩建砖厂。
路遥先生,在创作《人生》出版,出名后,有很多村里的人都觉得路遥出名有钱了,陆陆续续来到路遥先生家,问他借钱,而路遥先生迫于面子,也只能借钱。
路遥的《人生》,就是少安的砖厂。
少平的原型,是一位勤恳的农民,这位勤恳的农民,偶然的一次机会,赶集时看到了挖矿的公司招聘的信息,就义无反顾去上班了,从原先普普通通的矿工一步步干成了后来的挖矿公司的一把手。
但是剧中的少平,讲到他在一次下井工作时,不幸受伤,躺在了病床上养伤,那时的少平就在坚持看书与写作,只是万事开头难,他一直不知道,他计划的这本长篇大作,该如何开头,这时,他妹妹的同学,准备给他削个苹果,对他说,不管我从哪开始削苹果皮,最终我都要把皮削完。
少平听到这,茅塞顿开,躺在病床上开始写他这本的开头。
临近结尾,快过年了,少平也准备离开矿上,回家过年,他试图邀请过世的师傅遗留下来的老婆与孩子,一起回家过年,而惠英婶婉言谢绝了,并且对他说:
你现在是大作家了,是光荣的回家乡。
路遥先生在创作后期,也因为身体不适,最终在病床上坚持写作,用自己顽强的生命完成了作品。而他写作的作品与少平写书的开头,都是那相同的,含有深意的一段话。
那是1975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蒙蒙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经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也不会停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的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那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没有到来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19
时隔十年,一部电视剧,又勾起了多少人关于路遥的记忆。
一部小说,六年心血,十年生活,这只是平凡世界的一个切片。作家将生活横切一刀,切片上沾染着主人公猩红的血汗味儿,可以放大给更多的人去看,去品味,去感同身受。
有多少人想活成小说,苦难心酸不过是几行文字而已。另起一段就是:很多年过去了,孙少安摆脱了贫困;很多年过去了,田润叶有了李向前的孩子;很多年过去了,秀发现自己爱上了少平哥;很多年过去了,田晓霞再也等不到一点四十五分的杜梨树;很多年过去了,逛鬼王满银学会了蒸馍馍。很多年过去了,你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
鲁迅先生说过:“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则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与其说这部作品因为极接地气而被读者爱不释手,倒不如说这部作品因为巨大的悲剧性而被读者刻骨铭心。
为了孙少安熬尽心力的贺秀莲,最后因为罹患肺癌不幸去世;生性倔强不肯屈从于生活的孙少平,最后也因为煤矿事故失去了俊朗的容貌,同时拒绝了金秀义无反顾的追求;田晓霞在追求职业理想和道德理想的采访前线,被淹没在了滚滚洪流中;只有田润叶勉强获得了安稳的生活。
据说在写到小说结尾之时,路遥把手中的圆珠笔奋力掷出窗外,泪流满面。
什么是人生的价值?有多少人曾经认真地思考过这个问题?在这平凡的世界里,太多人麻木地被时间推着朝前走:该读书的.时候读书,该工作的时候工作,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生娃的时候生娃。那么,为什么读书?为什么工作?为什么结婚?为什么生娃?这不应该是时间对我们的考验,而应该是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喜欢孙少平的回答。很多年过去了,他还是满怀期待地望着火车,眼睛里闪着光芒,激动地对田晓霞说:“我活着,不是就为了活着。”
不为了活着而活着,或许这就是人生最大的价值,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像作品里的主人公们一样:活着,不枉此生。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20
没有看过路遥《平凡的世界》原著(前几天随着电视剧进度看了第二部八十多页,原著和剧还是有差异),看电视剧,感觉编导的不错,比较真实地再现了那个年代农村的情景。
对比于孙少平这个角色,我感到比其幸运很多,也比他能干,能吃苦。孙少平75年上高一,我因初中休学一年76年上高一。孙少平喜欢看小说,而我比其更上瘾。
幸运是父母从小没有让我们兄弟姐妹饿过肚子,上高中时虽不能完全吃学校学生灶上的饭,(学生灶的面和糁子是学生交上去的,需一斤交一角钱的菜钱,(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太及时了!
《平凡的世界》反应的是我生活的那个时代。我与平凡的世界中的少安、少平是同龄人。这个电视剧对我的影响也许我还无法说透,有一点时肯定的,它给予我一种来自灵魂的震撼。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了我们。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受制于这个时代。我们不能完完全全的决定着自己的命运,我们能做的只有是让我们更幸福。平凡的生活着,这也许是我们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吧。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 篇21
究竟缺少的是什么呢?我还没有想清楚,即便如此,我依旧认为,这在时下完全算得上一部能够圈点的电视剧了,起码它没有脱离那个时代随意地乱来,正如编剧葛水平所说:“我本人不想让这部作品娱乐化,因为当下社会有一些群体太浮躁。我希望这部作品更温暖、更厚实,让我们能够安静地、本分地进入那个时代的欣赏过程。”葛还提到,其实还原那个时代,对她也是一种考验。以愚下的理解,这种考验,包括人生经历、历史学习、审美情趣、文学修养、价值取向以及精神追求等方方面面,其实,在一个纷杂的社会中,一个作家、艺术家存在的价值,或许恰恰就在这里。
观剧的过程中,在下还想读到更多的反响文章。但很遗憾。与此前某些剧集的宣传攻势对照,无论是媒体还是评论者,除了一些陕西或陕西籍的业内人士,大家似乎都选择了“低调”,我一直也没弄清楚,这种静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倒是一些网友热情颇高,对英年早逝的路遥带给他们的感动乃至人生改变表达着敬意。当然,也不是没有好的采访文字,我就曾看到一篇,题为《忽视路遥,评论界应该检讨》。在这个并不长的访问记中,批评家李陀谈道:路遥最后完成《平凡的世界》是1988年,从那以后,这部小说不断再版,印数海量,影响越来越大,围绕它引起的话题和争论也多年不断,越来越热,这是为什么?虽然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这个“为什么”在今天已经成了广大读者、作家、批评家,包括文学研究者再也不能回避的一个问号。自然,作为一个评论家,李陀更多的'是从专业的角度,对中国1980年代以来的文学创作及各种文学思潮进行了大体的梳理和反思。谈到“路遥现象”,李陀也检讨了自己,称“我作为一个批评家,长期忽视《平凡的世界》,充分表现了我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在下以为,不管李陀是否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他如今的态度很理性,也很客观。当然,也有一篇评论称,《平凡的世界》真的有那么好吗?作者例举了路遥这部小说的种种“硬伤”,比如官场描写的失败,比如爱情描写的失败等等。这本也没什么,以愚之见,用今天这个时代的生活,去套三十多年前的社会,就像手撕鬼子或者用手榴弹炸扫射的飞机一样可笑。还有人称路遥的作品不够经典,社会性大于文学性。实质上,能够成为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很少的,不然也就不叫经典了。况且,即便能称之为经典的东西,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局限或缺陷,不可能十全十美,更不可能成为“十全大补”。
有人讲过,粮食有毒只会吃死人,文化有毒则会让所有的人变成异类。在下以为,《平凡的世界》好与不好都不打紧,因为它很“平凡”,即便退一万步讲,它真的没那么好,起码也是无毒的。在当今,能做到有益无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平凡的世界》观后感】相关文章:
平凡的世界句子09-28
平凡的世界感悟10-01
平凡的世界感悟06-25
平凡的世界经典语句07-09
《平凡的世界》心得08-22
平凡的世界节选04-27
平凡的世界经典片段09-06
《平凡的世界》书评05-27
平凡的世界批注05-30
平凡的世界结局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