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时间:2024-08-08 13:05:23 艳盈 琵琶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经常接触到练习题,做习题在我们的学习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对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和检验学习的效果都是非常必要的,大家知道什么样的习题才是好习题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1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湓浦口(pén)     贾人(ɡǔ)

  六幺(yāo) 迁谪(dí)

  B.转轴(zhóu) 拨弦(xián)

  幽咽(yè) 花朝(zhāo)

  C.船舫(fǎnɡ) 衣裳(shánɡ)

  信手(xìn) 虾蟆陵(há)

  D.慢捻(liǎn) 荻花(dí)

  钿头(diàn) 琵琶行(xínɡ)

  提示:A项迁谪zhé;C项衣裳chánɡ;D项慢捻niǎn。

  答案:B

  2.默写填空。

  (1)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

  (3)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东船西舫悄无言,_____________。

  (6)嘈嘈切切错杂弹,_____________。

  答案:(1)江州司马青衫湿  (2)犹抱琵琶半遮面

  (3)相逢何必曾相识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唯见江心秋月白  (6)大珠小珠落玉盘

  3.下面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快弹数曲(畅快)/歌以赠之(作歌)/欲语迟(迟疑)

  B.低眉信手(随手)/银瓶乍破(忽然)/却坐(退)

  C.声声思(思考)/阑干(纵横交错)/是夕(这)

  D.漂沦(漂泊沦落)/间关(形容鸟鸣声)/弦转急(变化)

  提示:C.思:悲伤。

  答案:C

  14.分别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相同

  B.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其”字相同

  D.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其”字不同

  提示:为:①写作,②替。其:③那个声音,④那个人。

  答案:B

  5.所用的修辞方法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主人下马客在船 B.终岁不闻丝竹声

  C.秦时明月汉时关 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提示:A、C、D三项互文。

  答案:B

  6.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最喜欢用景物描写反衬人物心境和音乐效果,请找出三处描写景色的句子。

  参考答案:①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②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③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7.《琵琶行》中“行”属“歌行体”古诗的标志,从本诗看,这种诗体的主要特点是哪一项(  )

  ①篇幅较长 ②篇幅较短 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 ④句式长短偏差,富于变化 ⑤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⑥讲究对仗、声调和韵律

  A.①③④⑥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

  提示:“歌行体”是古诗,所以②“篇幅较短”不对,③“音节、格律有严格的规定”不对,⑥应是近体诗的要求。

  答案:B

  8.对诗句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第一句包含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第二句通过环境描写有力地烘托了秋夜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

  B.“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第一句点明了送别的基调:“惨”。第二句用环境描写来烘托人物的心境,可谓情景交融:与友分别心绪难平,心情和眼前月色一样,一片茫然。

  C.“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情景交融。不仅与开头“夜”“船”“月”相呼应,而且烘托了琵琶女高超的演奏技巧以及演奏的悲凉气氛,同时也给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该句运用了反问和借代修辞手法将诗人的'感情推向了高潮。“江州司马青衫湿”一句实为画龙点睛之笔,同时也是全诗的主题即上段“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形象化说明。

  提示:D.“反问”应为“设问”。

  答案:D

  9.对诗句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提示: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

  答案:A

  10.对诗句及词语理解不确切的一项是…(  )

  A.“终岁不闻丝竹声”——“丝竹声”借指美妙的音乐。“丝竹”是借代修辞格,诗人用原来终年听不到的令人心醉的音乐,来衬托听了琵琶女的演奏后“耳暂明”的神奇感受。

  B.“春江花朝秋月夜”——寥寥七字,其用量极大。它浓缩了春秋两季,又融进了江花月三景。足见诗人的炼字功夫炉火纯青。

  C.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门前冷落鞍马稀”,诗人选取了具有典型意义的两个细节,从巨大的落差中形象地反映出人物命运的突变。这种描写的审美价值在于以点带面凸现她沉沦的社会根源。

  D.“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是全诗的“诗眼”,是全诗的主旨句。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无限同情和自己被贬不得志的悲愤融在一起,揭露了封建社会的冷酷与黑暗。

  提示:B项以偏概全,诗歌不仅浓缩春秋二季,还有朝夜两时。

  答案:B

  11.对诗中描写有关音乐的鉴赏不准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同时诉诸读者的视觉和听觉,使读者在想象中亲聆琵琶女的美妙音乐和旋律的发展变化。

  B.从“大弦嘈嘈如急雨”至“大珠小珠落玉盘”可理解为第一乐段,兼用比喻和摹声,分写大弦和小弦,二者交错进行而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表现了乐音的急切,圆润清脆。

  C.第二乐段从“间关莺语花底滑”至“此时无声胜有声”,“间关”句表现了乐音的婉转、流畅、动听,接着描写乐音由低沉至缓慢半终止的状态,“此时无声胜有声”提供给读者充分的思维空间,激发人的想象力,从而深化了人们对诗人所描绘的琵琶乐音的玩味和品评。

  D.第三乐段一开始就是“银瓶乍破水浆迸”,这是音乐高潮到来的信号;“铁骑突出刀枪鸣”,乐音激越雄壮,强化了热烈而紧张的场面,是音乐的高潮所在;乐曲的终止也写得非常精彩,“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出了琵琶乐曲终止时的特点,撕心裂肺戛然而止,与“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一样,均从侧面烘托,使听众都沉浸在“余音绕梁”的韵味中。

  提示:D.并非一样,前者未从侧面烘托。

  答案:D

  12.俞伯牙高山流水觅知音,诗人与琵琶女则是素昧平生,两人的情感是如何产生共鸣的?(开放性试题。)

  参考答案:他们的心灵呼应并非空穴来风。诗人是在“醉不成欢惨将别”时,在“终岁不闻丝竹声”的浔阳江头,听到了琵琶声,他“寻声暗问”“移船相近邀相见”“千呼万唤”,而琵琶女则是“琵琶声停欲语迟”“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时两人的感情是有隔膜的。而一旦“低眉信手续续弹”,琴弦便成了心弦,自然地流露出“心中无限事”,琵琶女的弹奏与诉说,使诗人积蓄已久的情感变得波澜澎湃。对琵琶声,他不仅用耳朵听,更用整个心灵去感应,两人虽身份不同,经历各异,但失意飘零的情感却是相同的,两道感情的激流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这条河床上相遇、相交、相融。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2

  一、背诵全诗,按要求补出下面空缺的名句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千呼万唤始出来,_____________。转轴拨弦三两声,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幽咽泉流冰下难。

  4、座中泣下谁最多?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唯见江心秋月白。

  6、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

  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琵琶行》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基础训练

  1.下列句中的“言”字,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①诗言志 ②凡六百一十六言 ③复驾言兮焉求

  ④东船西舫悄无言 ⑤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虾蟆陵下住

  A.①言语②字③助词④表达⑤说

  B.①言语②字③表达④声音⑤助词

  C.①表达②字③言语④说⑤助词

  D.①表达②字③助词④声音⑤说

  2.对诗词运用的修辞格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

  B.主人下马客在船(互文)

  C.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D.铁骑突出刀枪鸣(夸张)

  3.下列各句都写到“泪”,从情绪和心境的角度来看不同类的是[ ]

  A.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B.剑外忽闻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C.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D.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4.下面是《琵琶行》中的五个名句,它们在诗中出现的先后顺序为[ ]

  ①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②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④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⑤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A.①③⑤④② B.①⑤③④② C.①⑤③②④ D.①②③⑤④

  5.《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滩。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这里写的乐曲旋律的变化是[ ]

  A.由舒徐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

  B.由激越雄壮—逐渐沉咽—间歇停顿—舒徐流畅

  C.由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激越雄壮

  D.由激越雄壮—舒徐流畅—间歇停顿—逐渐沉咽

  6.选出对加点词依次解释正确的一项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A.升官 长诗 字 乐曲,歌唱的遍数

  B.贬官 七言诗 字 古诗的一种

  C.升官 长诗 句 古诗的一种

  C.贬官 词 句 乐曲,歌唱的遍数

  三、诗歌鉴赏

  1、赏析诗句“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听蜀僧睿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绿绮:傅玄《琴赋序》:蔡邕有绿绮琴,天下名器也。

  霜钟:《山海经》:丰山有钟九耳,是知霜鸣。郭璞注:霜降则钟鸣,故言知也。

  ①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全诗看,第四联的意思和作用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背诵全诗,按要求补出下面空缺的名句

  1、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2、千呼万唤始出来,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 。

  3、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4、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

  5、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6、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冰泉冷涩弦凝绝 , 凝绝不通声暂歇 。

  7、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 。

  8、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9、《琵琶行》的'主旨句: 同是天涯沦落人 , 相逢何必曾相识 。

  二、基础训练

  1. D 2. D 3. B 4. A 5. A 6. B

  三、诗歌鉴赏

  1、“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有何作用?

  它渲染了当时凄清的气氛又侧面衬托出琵琶女弹奏的高超技艺,给人造成余音绕梁的感觉。

  2、阅读下面唐诗,回答问题

  ①诗的第二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万壑松”写出琴声的艺术效果。

  ②从全诗看,第四联的意思和作用各是什么?

  写曲终时的景色。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中的状态,侧面写出了琴声的魅力。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3

  1.加点字古今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明年秋。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B.铁骑突出刀枪鸣。 整顿衣裳起敛容。

  C.老大嫁作商人妇。 去来江口守空船。

  D.曲终收拨当心画。 终岁不闻丝竹声。

  1.D 明年秋:明年,第二年;今指(将来时的)第二年,即下一年。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是“因”和“为”两个词的连用。因:连词,于是,就。为,动词,写,作。今常用作表原因的关联词。B.铁骑突出刀枪鸣:突出,突然爆发出;今指超出一般而显露出来。整顿衣裳起敛容:整顿,整理。今指治理。C.老大嫁作商人妇:老大:年龄大。今指“长子”“长兄”。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走了以后。“来”语气助词。今指去了又来。D.“丝竹”古今都是借代音乐。

  2.加点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使快弹数曲。 一曲红绡不知数。

  B.自言本是京城女。 同是天涯沦落人。

  C.轻拢慢捻抹复挑。 商人重利轻别离。

  D.满座重闻皆掩泣。 座中泣下谁最多。

  2.B 都是判断动词,是。A.使快弹数曲。数:数词,几,表示不确定的数目:一曲红绡不知数。数:名词,数量。C.轻拢慢捻抹复挑。轻:形容词,轻轻;商人重利轻别离。轻:动词,轻视。D.满座重闻皆掩泣。泣:动词,哭泣;座中泣下谁最多。泣:名词,眼泪。

  3.介宾短语后置的一项是D ( )

  A.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B.张良具告以事。

  C.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D.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

  4.不含有名词作状语用法的一项是 D (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

  B.秋水时至。

  C.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左右欲刃相如。

  5.全是侧面烘托琵琶女琴技的一项是 ( )

  ①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②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③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④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⑤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②正面写琵琶技艺。④写琵琶女的身世。

  6.“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个诗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6.点题的'这两句诗表达了正直的士大夫,满心忠君报国,反遭贬斥流落异乡的感伤之情。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4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盆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小题1】对下列加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明年秋,送客盆浦口明年:第二年

  B.问其人,本长安倡女本:原来(是)

  C.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表原因的连词

  D.遂命酒,使快弹数曲快弹:畅快地弹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A.铮铮然有京都声/苏子愀然(选自苏轼的《赤壁赋》)

  B.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选自李白的《蜀道难》)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选自林觉民的'《与妻书》)

  D.因为长句,歌以赠之/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选自归有光的《项脊轩》)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A.览物之情,得无异乎?(选自范仲淹的《岳阳楼记》)

  B.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选自《诗经·邶风·静女》)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选自《诗经·卫风·氓》)

  D.灭六国者,六国也。(选自杜牧的《阿房宫赋》)

  阅读答案:

  【小题1】C

  【小题2】A

  【小题3】B 答案解析: 【小题1】试题分析:因为,是两个词,因,副词,因而,于是;为,动词,写。

  【小题2】试题分析:A项,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项,介词,在/介词,比;C项,代词,这/形容词,对的,正确;D项,代词,代歌女/助词,凑足音节,没有意义。

  【小题3】试题分析:例句与B句都是状语后置句,AC句都是一般常式句,D句为判断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B级。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 篇5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

  B.凡六百一十六言 (凡是)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这)

  D.命曰《琵琶行》 (命名)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问其人,本长安倡女静女其姝B.转徒于江湖间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委身为贾人妇 因为长句D.歌以赠之皆以美于徐公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

  A.闻舟中夜弹琵琶者B.遂命酒C.使快弹数曲 D.歌以赠之

  答案:

  1.B

  2.B

  3.C 答案解析: 1.试题分析:B(凡:总共,一共)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能力层级为B级。

  2.试题分析:B(A其:代词,那/形容词词头。B于:介词,在 。C为:成为/写,作。D以:表目的,用来/认为,以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3.试题分析:C(A夜: 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 B酒:名词作动词,摆酒。 D歌:名词作动词,作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

【《琵琶行》课后习题与答案】相关文章:

《观潮》课后习题及答案01-26

我的童年季羡林课后习题答案12-07

《题西林壁》课后习题及答案11-03

《滕王阁序》课后习题及答案02-05

圆明园的毁灭课后习题大全(含答案)03-21

《梦游天姥吟留别》课后习题及答案02-05

《再别康桥》课后习题(含答案)01-09

《孙权劝学》课后练习题及答案08-15

琵琶行课后反思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