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教案

时间:2024-11-16 11:36:55 劝学 我要投稿

有关劝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劝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分享。

有关劝学教案3篇

劝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以诵读培养语感,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德育目标:认识“学不可以已”的深刻道理。

  教学设想

  我们教文言文,目的不在于写作,而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既如此,什么是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理想境界呢?它不是能将文言文译成顺畅的现代语,也不是能对文言语句作细致的语法分析,而是一看就懂或者经过查词典、会意而后懂。有时进行点翻译练习或语法分析不过是达到读懂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教授《劝学》,我拟以“读”为基调,即朗读、诵读、背诵。 当然,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在“读”的过程中, 老师应该知道他们扫清字词句的阅读障碍, 引导他们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诵读课文、理解课文、背诵课文,提高阅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很有帮助。

  针对这样的教学目的,我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诵读课文(感性认知)、探究课文(理性认知)、背诵课文(能力升华)。

  1、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本文的教学重点是:树立为发展学生能力、智力而教学的观念,坚持诵读教学。

  教学难点是:在诵读中落实本文的文言语法知识教学。在诵读中渗透正字正音、辨词析句、层次疏理、文意理解、语言鉴赏等多项文言基础知识的学习。

  2、教学方法

  本文采用诵读教法、讨论交流法。

  诵读要多次进行,开始照课本朗读,要求字音无误,节奏鲜明,读得顺畅;

  继此再读,要求在粗知大意的基础上能大体成诵;

  最后,经过分析、思考,要求领悟文章的基本内容,达到熟练地背诵全文。这种诵读式的教学,跟先前书塾的死记硬背是有着实质上的区别的。

  为了使诵读收到实效,首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和写法上的一些特点,启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自觉诵读的要求;其次,在诵读练习过程中发现难点时,要指示学生运用各种记忆的因素去解决它们,毫不动摇地要坚持做到当堂成诵。

  诵读练习可以分段、分层地进行,但最后一定要连贯地背诵全文。

  3、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诵读课文、探究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整理、归纳文中重要的文言知识(实词、虚词、句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刚才,很偶然的想到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说遍地都是正确的答案。我很想听听同学们是从什么样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1、从小学到现在,也算是十年寒窗了,你是否思考过这样的一个问题:学习的意义在哪里?

  2、第二个问题:这些年来,你在学习上有哪些好的方法?

  这几位同学的回答都很深刻, 相信大家也很想知道两千多年前的人,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这节课,让我们一起通过一篇散文的指引,穿越时光隧道去聆听两千多年前的儒家大师荀况关于学习的谆谆教诲。这篇散文的题目是《劝学》(课件板书)

  “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

  生:勉励之意。

  师:那这个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勉励人们努力学习的文章。它虽然是文言文,但其内容浅易,行文思路清晰。同学们一起来读一遍。

  二、第一环节:诵读课文

  训练方法:分段读、分男女生读、全文读、听课文录音

  (一)齐读课文(学生读后,教师指导正音、停顿)

  同学们读的很投入,声音很响亮。 但也有些瑕眦,例如某个字音不准,某个句子的停顿,还有情感处理不太够。这样好象有些对不起这样的名篇,大家请看大屏幕。

  注意下列字音:

  有yòu槁 gǎo 砺lì 跂qì 舆yú 蛟jiāo 跬kuǐ 骐qí

  骥jì 驽nú 锲qiè 镂lòu 鳝shàn 生xìng 臾yú

  注意一些句子的停顿处理:

  1、学/不可以已

  2、輮/使之然也

  3、故 /木/ 受绳 / 则直,金/ 就砺/ 则利

  4、君子/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 知明/ 而行无过矣。

  5、吾尝/ 终日而思矣,不如/ 须臾之所学也

  6、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7、君子/生 /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9、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二)欣赏课文诵读(播放课文录音)(注意朗读名家对诵读节奏和情感的处理)

  (三)自由诵读,品味语言(教师下去指导,邀请学生个人诵读)

  (四)齐读、个人读。

  三、第二环节:探究课文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信同学们也一样,对课文都有了各自得体会或感悟。下面我们就来简单的探究一下。首先,大家在字词句这个层面上有没有困难?

  (一)课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师生交流讨论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

  1、文言实词

  2、文言虚词

  (1)“于”的三种用法:

  ①相当于“从”,如“取之于蓝”的“于”;

  ②表示比较,如“青于蓝”的“于”;

  ③表示动作方向,如“善假于物”的“于”。

  (2) “者”的两种用法:

  ①相当于“……的人”,如“假舟楫者”的“者”;

  ②指代结果,以示将有所解释,如“不复挺者”的“者”。

  (3) “而”的四种作用:

  ①并列(“知明而行无过”);②表修饰(“终日而思”);

  ③表转折(“而致千里”);④表顺接(“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3、 文言句式(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等)

  4、课文中哪些说法你觉得不够严谨的?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则知明而行无大过矣)

  (2)蚓和蟹的比喻不太恰当,这些只是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用心专一、用心浮躁”关系不大。

  (二)课文行文思路

  老师这里还有几个疑点,请大家讨论。这是一篇议论性散文,那么

  1、 就议论这点而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第一段提出论点“学不可以已”)

  2、 这个论点是两千多年前的看法,就今天看来是否还有生命力?(学习改变命运、终身学习)

  3、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证自己的论点的?(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

  4、 荀子看来,学习的意义是什么?(改变自己、提高自己)

  学习有什么作用?(弥补不足)

  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善于积累)

  学习应该有什么样的态度?(坚持、专一)

  5、 就散文这点而言,它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作者通过二十个比喻来说明道理,以喻代议,寓议于喻)

  6、 谁来总结一下本文的行文思路?

  从学习的意义上论证(5个比喻)

  学不可以已(中心论点) 从学习的作用上论证(5个比喻)

  从学习的态度上论证(10个比喻)

  四、第三环节:背诵课文

  好的,我们已经扫清了字词句方面的障碍,也理清了文章的行文思路。这对课文的背诵很有帮助,下面我们就进入这节课的第三个环节:背诵课文

  1、先齐读课文。

  2、哪位同学现在就能够背诵出来的?自荐一下。

  (你背下这篇文章后,你有什么特殊的感受?)

  3、沿着文章的`行文思路去背诵课文,也是一种快速成诵的方法。

  A、第二段的行文:(5个比喻)

  青取之于蓝

  学习的意义

  冰 寒 于 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輮 以 为 轮

  提高自己

  木受绳则直

  改变自己

  金就砺则利

  B、第三段的行文:(5个比喻)

  跂 而 望 不如登高

  学习的作用 登高而招 见者远

  顺风而呼 闻者彰 善假于物

  弥补不足 假舆马 致千里

  假舟楫 绝江河

  C、第四段的行文:(5对比喻,10个)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学习方法 积累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对比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坚持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学习态度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专一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4、小测验:邀请你来尝试背诵(抽查男女生各一名)

  5 、大家一起来大声背诵全文

  五、第四环节:拓展延伸

  古时候我国有“嫦娥奔月”的故事,这只是一种幻想,而现在人们利用飞船却真的可以登上月球。请你从课文中找一句话来概括这种情况。(“善假于物”)

  宇宙飞船的发明,是现代科学进步的结果,也是学习的结果。

  1969年7月16日上午,巨大的“土星5号”火箭载着“阿波罗11号”飞船从美国肯尼迪角发射场点火升空,开始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太空飞行。参加这次飞行的有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埃德温奥尔德林、迈克尔科林斯。在美国东部时间下午4时17分42秒,阿姆斯特朗将左脚小心翼翼地踏上了月球表面,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在上古时代,人们也是有发明创造的,课文中有没有提到这一点?(“舆马”“舟楫”都是人的发明创造,说明人是“善假于物”的。

  荀子提出“善假于物“这一命题是非常可贵的。人类成长的一大标志就是学会了制造劳动工具。人类社会是随着劳动工具的改善而不断进步的。

  六、小结(可请学生来小结)

  这节课我们做了什么呢?

  1、模仿名家诵读课文;

  2、初步理解课文的字词句和行文思路;

  3、尝试背诵课文。

  七、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

  八、附录

劝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了解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作用和学习应持态度的论述。

  2.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3.背诵全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重点、难点

  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这是本文的学习难点;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这是本文的学习重点。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教学准备:

  多媒体播音器

  教学时数:

  两课时

  一、 导入:

  在学习方面,不少同学存在着疑惑。没关系,荀子的《劝学》也许可以帮我们解惑。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荀子的《劝学》。(板书)

  二、作者简介、解题

  1、关于荀子这个人和《荀子》这本书。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山东兰陵。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2、题目中“劝学”的“劝”是什么意思?(提问)《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在这里有“劝勉”的意思。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三、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纠正字音。

  2、教师领读课文。

  3、学生分组自读。

  四、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文章内在逻辑关系。

  刚刚同学们读得很好,说明大家对于文章有了一定的理解。但是我们学习文言文如果仅停留在理解字词、能翻译的层面上,是不能把握古人的思想精华、文章精髓的。因此,我们要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

  1、同学们课前已经充分预习过了,文中荀子提出的一个总观点是什么?

  “学不可以已”。荀子用“君子曰”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就像我们写文章喜欢用名人名言论证自己的观点一样。提问:结合课文说说为什么“学不可以已”? 明确:因为学习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

  2、文中哪一小节是写学习的意义的?(第2节)第2节是不是直接谈学习的?(不是) 下文哪里第一次谈到了学?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前面几句又讲了什么内容?和这句又有何联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引导:“青于蓝”、“寒于水”两个“于”表明前后二者不同,否则无法比较。青和蓝相比、冰和水相比有怎样的变化?(前者较后者有提高) 弯木可以变直、直木可以变曲、金属可以变锋利,这说明它们的性状发生了改变。

  青要经过蓝的提纯,冰要经过水的降温,直木经輮才曲,弯木受绳才直,金属就砺才利。无论是“提高自己”还是“改变习性”都是一种变化。物可以变,那么人可以变吗?(可以)物理变需要条件吗?(需要) 那么人的改变需要什么条件?“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都不是先天生成的,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相当重大。 齐读第2节。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分析文章的结构层次,理清文章内在逻辑关系

  1、要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必须“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那么“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说的是学与什么的关系?(学与思的关系) 孔子曾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那么荀子认为二者何者更重要?(学更重要)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可见学习的作用之大。 学习的作用在于什么?(弥补不足) 作者是怎样论述学习的作用的?(用了四个比喻)学习的作用在于弥补不足,因为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在“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的情况下,怎样才能“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

  “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也就是要“善假于物也”。这里“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荀子认为君子的天赋本性跟普通人没什么不同,而君子之所以能成为君子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学习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荀子勉励人们学习,就是想让人们通过学习改造自己、去掉恶劣本性从而成为君子。儒家有个观点“人皆可以为尧舜”,尽管荀子的“性恶论”与孟子的“性善论”截然相对,但在这个问题上殊途同归。孟子认为人通过后天的学习保持善的本性就可以成为君子、圣人。同时,“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言下之意就是普通人不善于学习、不善假于物。如:科学家们利用微型机器人进入埃及金字塔法老墓中探秘。微型机器人是科学家们研制并加以利用的,机器人做的是人无法做的工作。我们普通人就无法发明出这种机器人帮我们工作。所以善假于物就是善于学习。齐读第3节。 现在我们知道了学习的意义和作用,明白了学习的重要性。既然学习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呢?怎样又叫做善于学习呢?这就涉及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问题,也就是第4小节讲的内容。2、指名朗读第4节,其他同学思考:这小节共讲了几层意思?概括一下每层内容。各层之间又有怎样的逻辑关系? 作者指出:学习的方法在于点滴积累(板书);学习的态度在于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板书)。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是做到积累的必要保证,因为日积月累非一朝一夕之功,不能一蹴而就。 我们很多同学都懂得“积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道理,但往往“一暴十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这正是学习的大忌。 这里作者除了运用比喻论证(使得抽象的道理形象生动、具体明白,更易为人接受。)的方法外,还使用正反对比论证(运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的方法。

  齐读第4节。 这小节对我们有极大的指导意义,课后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出相关句子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三、结合板书,回顾全文内容。 这篇《劝学》虽是节选,但相对完整。文章开头作者就提出自己的观点:“学不可以已”,也就是“是什么”(板书);接着讲了“为什么”(板书)因为学习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作用:可以提高自己、改变习性,可以弥补不足;那么应该“怎么办”(板书)呢?要注重点滴积累、持之以恒、专心致志。文章思路相当清晰。

  四、析特点

  (一)、论证方法:

  1、比喻说理,形象透彻

  2、正反对比论证,灵活而富于变化

  (二)、句式特点

  气势充沛,说理流畅,多用排比、对偶句式

  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意义:

  提高自己改变自己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作用:

  弥补不足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分论点

  比喻句

  学习的方法和态度:

  积累

  坚持

  专心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积水成渊,蛟龙生焉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 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五、练基础

  而:1 表并列关系连词

  2 表递进关系连词

  3 表顺承关系连词

  4 表转折关系连词

  5 表修饰关系连词

  (1)蟹六跪而二螯 (连词,表并列)

  (2)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连词,表承接)

  (3)吾尝跂而望矣

  (4)吾尝终日而思矣

  (5) 顺风而呼

  (6) 登高而招 (连词,表修饰)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8)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连词,表递进)

  (9)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10)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1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而至千里

  (12)假舟楫者,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连词,表转折)

  (1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连词,表假设)

  六、联美文

  劝 学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乐府诗《长歌行》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陶渊明

  发 奋 识 遍 天 下 字,立 志 读 尽 人 间 书。 苏东坡

  七、总结

  人要活到老学到老,是谓“学不可以已也”。

  勤学、思考、积累、专心是学有成效的法宝。

劝学教案 篇3

  邱龙涛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设喻论证的方法和“对举”的行文方式。

   (二)了解荀况关于学习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二、难点、重点分析

   (二)作者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分析: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l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了“木受绳则 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是从总论学习的重要性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2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3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楔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二)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

   分析: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lw/Index.html>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服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③反复设喻,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2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3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 “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二)预习检查。

   (三)导入新课。

   从初一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四)作者介绍(结合注释①)。

   荀子(约公元前313一前238)名况字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lw/Index.html>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五)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一个“劝”字,问道: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劝告”。教师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学生才会领悟:原来它还有“劝勉”的意思。这在心理学上叫做给学生建立“注意中心”。接着就讲:“劝”的繁体字“****”是形声字,凡是用“力”作声旁的字,多数有给人们勉励的意思,如“励”、“努”等。这是“劝”的本义,而在现代汉语中,“劝”,解释为“劝阻”,词义已经转移了。作者在这篇以《劝学》为题目的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六)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l.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第一组:通假字

  第二组:其他易写错读错字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 复习初中知识,综合“思考和练习”二,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1)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君子”是一个合成双音词。“可以”在古汉语中是两个单音词,相当于现代汉语“可以、用它”的意思。在本文具体语境中“以”已失去介词的作用,只协调音节。因此,这两个词中只有“可”有意义,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译为: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2)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的意思。“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这个词的意义现在已扩大,泛指各种绳索。“***”和“为”是两个动词,“***”通“糅”,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在两个动词之间表明它后边的行为是它前边行为的目的或结果,作连词用,译作“而”。全句译为:(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3)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这句译为: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4)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联系上下文,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是会意字,从“***”,从“刀”,从“卩”(象人形),意思是人用刀横断丝织品,“绝江河”很像横断水流,所以“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

   (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是引介原因的介词,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译为: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七)诵读第l段。

   1.诵读的准备。

   先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学生试划,教师纠正):

   学不可以已 ***使之然也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让学生解释下列词语:

   “已”——在现代语中有没有相同用法?请举例。(奔腾不已,不能自已)

   “以为”——跟“自以为得之矣”(《石钟山记》)中的“以为”用法是否相同?(不同。

   “自以为”是自己认为之意;此句中的“以为”是“以之为”(用它做成)的省文。)

   “虽”——这个“虽”跟下面两句话中哪一个“虽”字的用法相同:①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不同)②虽大风浪不能鸣也。(相同)

   “木受绳

【劝学教案】相关文章:

《劝学》的教案07-02

《劝学》教案12-28

《劝学》的教案07-22

劝学 教案08-07

《劝学》 教案09-13

《劝学》教案10-09

《劝学》课教案10-27

关于劝学的教案10-04

《孙权劝学》的教案08-18

《劝学》教案及答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