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时间:2024-09-02 15:32:54 劝学 我要投稿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学家荀创作的篇论说,是《荀》书的篇。这篇章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法等,全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较为系统地体现了荀的教育思想。下为家带来了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欢迎家参考!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蹂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蹂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歧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比蓝草更青;冰是由水凝冻成的,但(它)比水(更)冷。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线,(假如)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弧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加工使它(变成)这样。所以木材经过墨线划过(斧锯加工)就直了,金属刀拿到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能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我曾整天思索,(结果)不如片刻的学习收获大;我曾踮起脚跟远望,不如登高处见得广。登上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增长,但是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向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是听的人(却)听得(特别)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但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啊。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没有(办法)走到千里之远的(地方);不汇聚细流,(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海。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它不停的走。雕刻(一下)就放着(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的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螃蟹(有)六条腿,两之蟹钳,(可是)没有蛇和鳝鱼的洞(就)没有(地方)可以寄托(身体),(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的缘故。

  赏析: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这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文字,驾驭不好,极易流于枯燥和单调,本文形象清新、脍炙人口,于百年来为人们传诵不衰。原因何在?最重要的是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时手法又极其灵活自然、生动鲜明而绝无学究气。如文章开首,连用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等五个比喻,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道理,堪称雄辩奇才,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收到了先声夺人的强烈效果。

  从形式上看,《劝学》中的比喻灵巧多样,运用自如。阐述观点、论证道理,有的从正面设喻(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有的从反面设喻(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单独设喻,有的连续设喻;有的同类并列,有的正反对照;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总之,铺锦列绣,无所不用。所以文中用喻虽多,却无板滞生硬的感觉,相反,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显得错落有致,生气勃勃。

  荀子的文章素有诸子大成的美称,铺陈扬厉,说理透辟;行文简洁,精练有味;警句迭出,耐人咀嚼。

  拓展

  《劝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借鉴荀子有关学习的意义和学习态度的论述。

  2、掌握、积累“劝、学、青、中、疾、致、假、绝、兴、功、强、用”12个文言常用实词;学习“于、者、而”3个文言常用虚词;学习、复习课文中其他文言虚实词;熟记“有(又)、暴(曝)、生(性)、輮(煣)、知(智)、乎(于)”等古今字和通假字。

  3、理解从三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方法。

  4、学习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教学难点

  抓住文眼,定好教眼。中心论点是本文的文眼,它分三个分论点从三个角度论述、体现本文的思想性和逻辑性;

  教学重点:

  比喻的含义和内在联系以及比喻论证。

  教学设想:

  1、抓住提示论点的关键语句和用以论证的比喻,不仅可以明确本文论点和论证方法,揭示作品的思想性和写作特点,而且一些文言词句的重要问题也可迎刃而解。

  2、本文的教学难点和教学重点,与分析段落层次相结合,以利于学生理解论述的角度和设喻的几种形式。

  3、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文言虚实词,先指导学生借助注释、工具书,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其意义和用法,然后通过课堂点拨、课后“思考和练习”、补充练习以及熟读、背诵等反复训练,才能切实掌握。

  4、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注意文言实词的古字通假、古今异义、单音词和双音词等现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提示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本文教学目的;

  2、介绍作者、解题;

  3、正字正音;

  4、理解本文的重点文言虚实词的意义和用法;

  5、试译难句。

  教学过程

  一、从学过的课文《为学》导入,指出它与本文都用设喻方法,讲有关学习的道理。

  二、作者介绍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当时人们尊称他为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

  荀子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人物,朴素唯物主义思想集大成者。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他强调教育和礼法的作用,主张治理天下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视教化兼用“礼”治,强调“行”对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学习的重要性,主张“性恶论”,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和孟子成为儒家中对立的两派。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该书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三、解题:

  《劝学》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板书“劝”)字,问: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学生往往会回答:“劝告”。教者趁此在“劝”字后加上一个“学”,再问:“劝”是什么意思?---“劝勉”。作者在这文章中,勉励人们要不停止地坚持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增长知识,发展才能,培养高尚的品德。

  四、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

  1、对照注释,借助字典,正字正音

  通假字:

  輮----煣有----又知----“智”暴pù----“曝”乎----于(古音声母韵母相同)生xìng----性(古音声母韵母相同)

  其他易写错读错字:中zhōng 砺lì 参cān 省xíng 跂qì 臾yú 螯áo

  2、给本课12个重点文言常用实词圈画加注,理解它们的意义和用法。

  3、复习初中知识,学生自己理解文言常用虚词“于”、“者”、“而”的用法:

  虚词

  温故知新

  于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

  介词:从

  青取之于蓝

  苛政猛于虎

  介词:比

  而青于蓝

  告之于帝

  介词:向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者

  有蒋氏者,

  特殊指示代词,组成名词性结构,表示“……的人或事物”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表示略作停顿,并提示下面要说明原因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

  而

  君将哀而生之乎

  连词:并列关系

  知明而行无过矣

  潭西南而望

  连词:修饰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连词:转折关系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连词:顺接关系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矣

  4、学生试译难句,教师点拨指正。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可以”与现代汉语的“可以”差不多;它还表示情理上应当如此,可译为“应该”。全句-----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说,学习是不应该(可以、能够)停止的。

  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句中两个“中”作动词---“符合”。“绳”指木工取直用的墨线,现泛指各种绳索。“輮”和“为”是两个动词,“輮”通“煣”,指古代用火熨木使之弯曲的一种方法,现作“揉”,解释“使……弯曲”。“为”,做成。“以”作连词用,译作“而”。

  全句----(一块)木材直得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使它弯曲而成为车轮,它的孤度(就可以)符合圆规(画的圆圈)。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句中“神明”即“神灵”;“圣心”指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自得”不是现代汉语中的合成双音词,“自”是自然,“得”是通;“而”是表示困果关系的连词。这句----积累善行养成美德,因而能自通于神明,完美的品德和最高的智慧也就具备了。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句中“舟揖”是合成双音词,偏义复词,偏指舟。“水”,名词用如动词---“游泳”。“绝”---引申为“横渡”。“江河”古人专指长江、黄河,现在的词义扩大了,泛指一切江、河。全句译为: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能游泳,但是却能横渡江河。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句中两个“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爪牙”在本文中是两个单音词,它们的本义是爪子、牙齿。后来形成褒义的比喻义:帮手、武士;现代又转为贬义的比喻义:帮凶、走狗,词义的感情色彩有了变化。“强”读qiáng,坚硬的意思。“上”、“下”方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黄泉”是特殊的单纯双音词。“用心”不是合成双音词,“用”译作“由于、因为”、“心”是“心思”的意思。“一”,作动词,专一的意思。全句----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硬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由于心思专一(的缘故)。

  5、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指出字音、语气读错的地方。

  五、布置作业:

  1、认真阅读注释,正确理解课文中的通假字、重点文言常用虚实词和难懂的句子。

  2、书面作业:“思考和练习”二、三、四。

  3、熟读课文。

  4、反复阅读课文,思考题:

  (1)课文的三段各是从什么角度论述的?

  (2)课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们之间在意义上有什么内在联系?

  第二教时

  教学要点

  1、每组比喻的意义和内在联系;

  2、论述中心的三个角度;

  3、设喻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二、研读课文,围绕三个问题讨论:

  1、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论述中心论点的?

  2、本文的每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各组比喻之间在意义上育什么内在联系?

  3、本文设喻有什么特点?(由学生分段试译,试讲,教师重点点拨)。

  结合课文段落层次分析,讨论第一、二题:

  本文第一句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接着围绕这个中心论点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进行论述:

  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第一个比喻“青出于蓝”,不能认为它的意思是比喻学生超过老师。这是它作为成语后新产生的意思。本文中这个比喻和“冰寒于水”,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直木为轮”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这样,三个比喻分了两层意思。作者在这基础上,用“故”归纳上文,又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作为事例,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后面两个比喻并列说明:肯下功夫。必见成效。它们是对后面推论的有力衬托。综上所述,本段------从学习的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第二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开头作者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听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综上所述,本段-------从学习的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第三段作者用了十个比喻。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跌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综上所述,作者在本段中又分三个层次--------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讨论第三题:

  本文是阐述学习道理的议论文,通篇设喻,使所讲道理形象生动,深入浅出,既有说眼力又有感染力。本文的设喻特点:

  (1)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如说明“学不可以已”之理,作者用了人们生活中常见的靛青色的提取,车轮的制造以及水寒冷而成冰等事例为喻加以说明,充分表达了“学不可以已”而必须有所造就的道理。这样化深奥为浅近,由感性到理性,令人心悦诚服。

  (2)设喻方式多样:

  ①正面设喻,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輮木为轮”、“金就砺则利”等从正面阐明学习的重要性。

  ②正反设喻,如“蚓”和“蟹”、“骐骥”和“驽马”、“锲而舍之”和“锲而不舍”,通过正反对照把所要说明的道理说得更具体明白。

  ③反复设喻,如“跂而望”、“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连用几个不同的比喻,使读者加深对道理的理解。

  (3)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①有的是将道理隐含于比喻之中,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锲而舍之”、“锲而不舍”。

  ②有的先设喻,后引出道理,如第二段,作者先连用五个比喻,后引出“善假于物也”的道理。

  ③有的先设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一步论证,如第三段第一层,作者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水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进一步论证。

  三、布置作业:练习一;补充练习;背诵全文。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掌握文中常用文言词语并理解课文大致的意思;理解故事所阐明的道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概括、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的

  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借助于多媒体和各种参考资料,引导学生朗读、表演、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分析、概括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懂得“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

  教学重点:

  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分析人物形象,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理解文章的主旨。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由《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败走麦城”引入,介绍孙权、吕蒙、鲁肃,让学生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激发阅读的兴趣。(可以让学生先介绍,老师再补充)

  二、介绍《资治通鉴》和司马光。

  提问:你在预习中对作者和《资治通鉴》了解多少,由学生先介绍,不完整老师再补充。

  1.司马光,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三、读文感知。

  听录音范读,学生齐读课文,老师提示学生结合注释读准字音,注意朗读停顿、节奏。

  正音。教师出示投影片。

  卿(qīng) 岂(qǐ) 涉猎(shè) 邪(yé) 孰(shú) 遂(suì)

  四、疏通文意。

  1、学生在课下借助工具书自渎课文,对字词自读质疑。

  2、指导学生分组译文,标识重点字词。

  (让学生先交流,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回答。)

  归纳总结:

  重点字词:当涂:当道,当权岂:难道但:只见:知道往事:历史

  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或谋略

  语气词的运用: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相当于“耶”,表示反问语气,译为“吗”。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罢了,语气助词,表示肯定语气。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乎”表感叹语气,相当于“啊”。

  古今异义: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博士: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b、但当涉猎但: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c、见往事耳见: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d、既更刮目相待更:古义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

  3、指明翻译。

  请一个同学翻译全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指出翻译不恰当的地方和翻译得精彩的地方。

  (教师适时加予指导、评价)

  五、分角色朗读,编课本剧,深入课文。

  朗读要求:

  能充分体现出文中人物对话时的口吻、神态、心理和情味。

  表演要求:

  a、能抛开课本,在原有内容的基础上再加工进行表演。

  b、再现了当时的场景,演绎了一段白话《孙权劝学》。

  再次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表反问,隐见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责备意味。)

  (3)“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辞以多务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要选出惊讶不解的语气。)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学生朗读、表演完,要及时加以总结、评价。)

  六、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直到会背诵

  2、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

  二、学生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情节。

  1、孙权与吕蒙对话的目的是什么?(劝学)

  2、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建议吗?(就学)

  3、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呢?(议论)

  4、鲁肃与吕蒙交谈以后有何举动?(结友)

  提问:孙权是怎样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

  劝坚定有力不急不恼推心置腹现身说法循循善诱

  提问:孙权劝说的效果怎么样?

  鲁肃大惊吕蒙自信

  找出两个词来概括吕蒙的变化:吴下阿蒙——刮目相待

  提问:这两个词现在已经演变成两个成语,是什么意思呢?解释并造句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比喻才识尚浅。

  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提问: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①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结友’则一笔带过。

  ②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③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三、分小组讨论问题。

  1.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2.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4.学习本文对你有什么启发?学生联系实际谈启发。

  讨论后明确

  1.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2.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3.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

  4.从吕蒙变化的角度谈

  (1)读书学习非常重要。

  (2)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

  (3)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

  (4)求知可以改进人的天性。

  (5)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也可以从孙权、鲁肃的角度谈,作为领导者怎样对待下属,让下属接受自己的建议等等。

  让学生各抒己见,合理即可。老师适时加予点拨、引导、总结。

  四、分析人物形象。(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孙权:关心下属,循循善诱。

  吕蒙:勤奋好学,自信。

  鲁肃:慧眼识人,敬才爱才。

  五、体验反思。

  昔日吴下阿蒙,经过发奋努力,让同僚刮目相看,说到这我们不禁想到第一单元学的一篇文章《伤仲永》,读完这两篇文章你有何感想?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谈谈你的看法。

  方仲永——不学习,天才变为庸才。

  吕蒙——接受建议,勤奋好学,一介武夫变为智勇双全的将帅。

  通过对比,可见学习是多么的重要啊!

  六、拓展延伸。

  1、请说说你还知道的古代有关劝学的故事或名篇。(荀子《劝学》)

  2、古今中外,许多仁人志士都意识到了读书的重要性,你收集有关学习的名言有哪些?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书到用时方恨少。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七、总结全文。

  本文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读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的道理。文章以对话为主,用不多的几句话,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进而了解人物的形象。这是一篇关于劝学和学习的文章。如果学了这篇课文,同学们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那就是我们学习本文最大的收获。

  八、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

  2、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相关文章:

劝学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8-19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06-22

孙权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06-19

《孙权劝学》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5-27

(荐)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06-28

荀子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06-28

《荀子劝学》原文及翻译赏析06-20

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优秀)06-27

劝学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10-24

《孙权劝学》的原文、翻译及赏析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