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通用15篇)
洱海,顾名思义,就是象耳朵一样的海,因其形状像一个耳朵,故名“洱海”。洱海,虽然称之为海,但事实上是一个湖泊。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供大家欣赏。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
自从有了讨厌头发肮脏蓬乱卷曲的癖好后,我对风和尘埃非常敏感。
三十年前我时常进出横断山脉考察真菌资源。每一次路过洱海,不管是在邓川、喜洲、洱源、大理还是下关,柏油马路上被风吹起来的弥漫尘埃,总是让我不敢下车小便,购买路边的乳扇,大理石做成的笔筒和花盆。
到过大理之后,这种敏感与日俱增。只要刮风,或者别人提到风这个字眼,我就会联想到下关(大理市前称)的风,就会勾连出尘埃把风当成舞台,把我的头发当成虐待我的刑具的景象。
尘生于风而灭于水。洱海就是尘埃的坟墓。那个时候我就在幻想,如果柏油马路是洱海的堤坎就好了。
大理的柏油马路是我进出横断山脉的通道,也是我迁徙生活的载体。我无法像洱海上空飞翔的白尾鹞,可以鸟瞰洱海鸟瞰人。我只能想象在白尾鹞的眼睛里,我就是随风迁徙的一粒尘埃。在我经历过的迁徙中,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的情况不多,常常遇到的还是被风卷尘埃肆虐的日子。
刮风的日子里我特别留恋洱海。哪怕洱海不在身边,只要想想洱海的样子,都能够减轻风和尘埃带给我的敏感与肆虐。
留念洱海,与其说是我的一个夙愿,还不如确切说成是我迁徙生活中的一个宿命结局。洱海的一个波浪,一抹暗绿的水色,一只水鸟的投影和一株水草的摇曳,都昭示了尘埃毁灭式的隐遁。
我已经记不清路过洱海的次数了。我只记得走上一条路,就会失去另外一条路上的风景这句话。它是我迁徙生活的真实写照。其实在不同的时间里走同样的路,也会失去这条路上原有的风景。时隔三十年再次到洱海,曾经熟悉现在陌生的大理古城景象就是一个佐证。它们如同风停后降落在我脑袋里的尘埃,覆盖了我的记忆。
只有洱海是我在这条路上看见的不变的风景。洱海的样子基本没变,是有河水雨水雪水源源不断的补充,是有横断山脉与青藏高原相互交融的湖盆地势保障。这还是其次。关键的是过去居住在洱海边的白族人,靠水吃水捕鱼为生,自然而然把洱海当成了他们心目中虔诚敬畏的神灵,不敢轻易对洱海造次,怕伤天害理遭五雷轰顶。
我经南华、祥云到洱海,三十年前开在路边的杜鹃花、茶花、兰花、松柏和竹子,还有开满野百合及龙爪花的草坡和裸露的岩石,都被三十年后填充在苍山与洱海之间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铁路、密密麻麻的高楼和汽车尾气、喧嚣、广告牌等取代了。它们在车窗外漫延,展示出不同的侧面和纵深度,仿佛这里天生就是它们的领地。
单独看建筑物,它们很宏伟。无论线条还是轮廓,都散发出了刚性的美感。要是把建筑物放在苍山洱海构成的背景中看,它们就成了苍山上崩塌下来的岩石,梗在苍山脚趾缝里,伤害了苍山的肌肤也伤害了洱海风光的许多细节。
不知道山水相连的苍山洱海,有没有因为滚滚红尘而感到痛楚与悲哀?
苍山太高,加之时间匆匆,我从来没有上去过。洱海我倒是遥望过好多次了。洱海是天空的倒影。三十年前在阳光明媚的下午看洱海,三十年后在阴霾的天空下看洱海,洱海留给我的都是这个印象。
是说大理人把洱海当成了自己的神灵,原来洱海就是天堂投下来的一个实实在在的倒影。
过去我是从途经大理的汽车上看洱海。因为距离远,感觉洱海就是一幅静止的时间画面。天有多蓝,洱海就有多蓝。天上的白云有多悠闲,洱海中的白云就有多悠闲。除了颜色给人带来感官上的刺激外,看不出潜伏在倒影里的层面、动感、线条和野性这些细节。
蓝天白云可以掩埋洱海本来的水色,地理和时间上的距离也可以掩埋环境,尤其是环境中尘埃和人的细节。没有了细节的纠缠与阻扰,大片大片富有油画质地的美感和美韵,就顺着苍山的走势和洱海的轮廓裸露出来了。虽已不是单纯的南诏历史时光,苍山的山腰上也嵌合了大量的商住房,但洱海和苍山原始的质地还在,三十年前它们留给我的轮廓、线条和原生的味道,还是像一曲无声的交响乐。
三十年后的今天就不同了。我离洱海更近了,它就在我的脚边。看脚边微波簇拥的洱海就是看摇晃的天空,看迂回的时间漩涡。虽然水质的天空比我头顶上的天空更深沉、更厚重、更颠簸。漩涡里的时间比手表上的时间更黝黯、更立体、更野性。然而,水质的天空和时间里除了鹅卵石、鱼、水生植物和漂浮的绿色藻类外,没有喧嚣,广告牌,拥挤的汽车摩托,飞舞的`尘埃,油烟或者汗臭的气味。即便有,它们也早就沉淀在了水底的淤泥中了。
坐在礁石上看阴霾的天空和洱海,我有大把大把的时间追踪乌云坠落到洱海里的过程,观赏我叫不出名字的水鸟,在漂浮的水葫芦上边跳边把头伸进水里觅食的细节。水鸟站在水葫芦上抖动羽毛的样子像是一个驻足的逡巡者。贴着弯弯拐拐的水岸线飞起来如同一个精灵。从水葫芦上一个猛子扎进水里,就成了洱海里的幽魂了。
整个下午,我与洱海的关系,应该就是水葫芦上那只水鸟与水的关系。也算是我这个肉质的尘埃被水淹没的关系。
我很喜欢这种关系,寂静而不孤独,有在水中沉沦的快感。大理古城的拥挤和喧嚣,还有洱海岸边卖油炸鱼的商贩吆喝,特别是梭织往来的游人大呼小叫的声音,都在一个失水的世界中运行。虽然跌宕起伏,但是少了水的韵致和旋律,显得干巴巴的。想象一下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洱海水哪天漫过河堤将岸上的世界淹没,让喧嚣停滞,拥挤消失,钢筋混泥土不复存在,把尘埃弥漫的岸上世界变成湿漉漉的天空倒影,应该是一件诗意的事情。
随波起伏不定的水葫芦,增添了水鸟的灵性和洱海的画面感。遍布在湖滨地域大大小小的鹅卵石,树木和远处白族人用色大胆的民居,又让洱海显出了丰腴的情调。这个时候脱掉鞋袜把脚杆伸进水里,我体验到了身体向着洱海沉沦的快感,比洱海显露出来的画面和情调更瓷实更诗意。洱海水来来回回抚摸我的脚杆,像是温存之中一次次的难舍难分,极尽柔软慵懒的慢节拍韵致。
脚杆伸进水里,水也淌进了我的心里。三十年前我在洱海边的歌声中,用精神向着洱海沉沦的记忆,渐渐浮现在我的脑袋里。
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结束横断山脉的阶段性考察,投宿在邓川洱海边不远的一家客栈里。川大化学专业毕业的女才子,晚饭后生拉活扯要我陪她去洱海布满了鹅卵石的滩涂走走。习习凉风和黝黯的水色相互交融,让洱海显得特别阴柔也让女同事显得特别风韵。从她嗓子里跑出来的歌声,也因为身边的洱海显得特别潮湿。晚风拂洱海涌,歌声就生出了倒钩刺,钩住我的魂魄飞了起来。
田野小河边红莓花儿开。
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
可是我不能对他表白,
满怀的心腹话儿没法讲出来。
他对这樁事情一点不知道,
少女为他思恋天天在心焦……
当时我没有明白她歌声背后的心思。只是忽然觉得这首凄婉多情的歌,不适合俄罗斯人唱,不适合在尘埃弥漫的世界里唱,只适合她在洱海边唱。
天色越来越黝黯,水面上什么也没有,对岸也模糊不清。等她的歌声停下来,我才看见她双脚站在洱海水里,头发随风摇曳遮盖了她的脸颊。不清楚她知不知道,我在告诫她不要滑倒在洱海里的时候,我自己的灵魂,已经被她的歌声牵引,滑进了洱海中。
月夜的洱海比白天看上去更像一个阴柔的女人。如果上苍给我选择死亡之地的机会,我真的很想死在如阴柔女人一般的洱海怀抱中。
一个小孩在鹅卵石堆上捡好看的石子。洱海在他的一侧涌动,他的轮廓就多出了沙砾的味道,线条上也散发出了洱海的水色。我横看竖看他简直就是一枚肉质的鹅卵石,沉浸在被水淹没的陶然中。可惜好景不长,一条水蚂蝗在小孩惊恐的大叫中爬上鹅卵石,终结了他的好奇心。细碎波浪的涌动可以抚平成人心里的皱褶,却无力安慰小孩的惊恐。
我儿时也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我的小表弟带领几个比他更小的娃娃,跳进田边的河沟里逮鱼。一边打水仗,一边弯下腰杆在水里逮鱼。篾巴篓子里数量不断增加的鲫鱼,见证了他们雄赳赳气昂昂的架势和对我这个小表哥的敬意。如果不是水蚂蝗的出现,说不定就是到了吃完饭的时间,他们也不会上岸的。被水蚂蝗叮在腿肚包上的娃娃,使劲涮了几下脚杆也没有把水蚂蝗甩掉,慌忙爬上岸裂开嘴巴大哭起来。沾在腿杆上的淤泥浆混着血水,弯弯拐拐从腿杆上汩汩流淌下来。
洱海边的这条水蚂蝗浑身黝黑,像一截橡皮筋不断把身体拉长成线条,又不断收缩回来形成一个团状。它用这种运动方式朝水的方向爬去。鹅卵石堆是水蚂蝗路途上绵延起伏的山峦。它每一次身体拉伸和收缩的过程并不急促。我可以想见它向水而行的坎坷。也相信它这一路跋涉锲而不舍的动力,是来自于洱海的召唤。它看上去有些惊恐,大概是岸上的肉质沙砾太多,移动太紊乱,霸占了它的活动空间。
岸上的世界对水蚂蝗来说只是一个伺机吸血或者临时逗留的地方。它真正的生存世界还是洱海。它一生都在洱海和洱海边的岸上穿梭,简简单单的,不像我还有更多的地方想去。
洱海与岸上的尘埃世界有千丝万缕的牵连,水蚂蝗就是洱海与尘埃世界互通款曲的一个通道。我的目光,油炸鱼的气味,小孩惊恐的叫声,还有岸上风刮起的尘埃,都可以被水蚂蝗带进洱海。但水蚂蝗从洱海里爬上岸的时候,洱海只托它给尘埃世界捎来了水分。
无论岸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除了委托水蚂蝗捎来水分外,洱海都不会予以评论。它只在乎自己波浪涌动的姿势和角度,还有在我眼前四下漫漶的趋势。这就是天空倒影的实质,也是洱海水时间的实质。
几株光秃秃的树丫长在洱海的浅水处。隔着树丫看洱海上拖着马达声的铁皮游轮,游轮就多出了木筏子的柔性。铁皮游轮与洱海仅仅构成了场景关系而非鱼水性命攸关的联系。
没有看见木筏子,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幸运。木筏子不是用来捕鱼就是用来捞人的,对水对鱼对人都是一件伤感的事情。几年前我在岷江边上看见,有人在雨中用竹竿撑了木筏子打捞溺水而亡的尸体的记忆,迄今还停留在我的脑海里。
那是尘埃向水沉沦的另外一种形式。
溺水者的沉沦并不悲哀,悲哀的是木筏子上打捞尸体的人。悲哀的原因多种多样,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打捞者接触到的水世界,没有溺水者接触到的水世界更具体更深刻。
我现在看见的洱海,包括它的水色,细碎波浪,还有在岸边上下晃动的弯曲水线,仅仅是洱海的一个局部细节,也是尘埃灭于洱海的一个片段。和这个局部细节相连的,是鹅卵石、水草、鱼、水鸟以及河床中的淤泥组成的场景。在这个场景的背后,是那些溺水者,以及更早的时候就沉沦在了洱海里的高原断陷而成的湖盆地势和南诏国的整个历史时光。湖盆地势和南诏国的历史时光,也仅仅只是整个澜沧江水系的一个转瞬即逝的过场。和这个过场相连的,则是青藏高原,以及在青藏高原的头顶上奔流不息的广阔无垠的浩瀚银河。高蹈与深邃的银河,是洱海也是我置身在洱海边的尘埃世界所无法企及的。
天更阴霾了。贴着洱海水面掠来的风凉飕飕的。我背后的苍山和洱海对面的山峦起了乳白色的雾。水里面冒出来的光秃秃的树丫,反差性地衬托出了洱海的朦胧与寂静。先前来洱海边时我脑袋里乱七八糟的念头,此刻也随了水面朦胧与寂静的格调沉沦下来了。
这世上就该有阴霾的时刻和洱海这样的地方。空寂玄奧,包罗万象。游鱼萤光般的踪影,水草扭曲的身姿,水鸟一头扎进水中留在水面上不断扩散的涟漪,还有朦胧的山水带来变化莫测的诡奇元素,正在与洱海腾挪参差动静互理。
水中沉沦的灵魂,包括南诏时期的祖先,三十年前的歌声,几年前的溺水者,现在的水鸟与水蚂蝗,还有此刻与我的思绪一道被洱海淹没的尘埃,都有了妥帖的归属。
我们都在等待着属于自己的肉身再度出场的机会到来。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2
关于洱海,这也许算是一种难得的奇思妙想,是我所见所闻过的古往今来许多比喻里,从来没有过的。譬如,把云贵高原上的洱海比作大地明媚的眼睛,我佩服这样的想象。这想象,让我钦佩,也让我遐思。其实,洱海水,就是眼珠,盆地和沙滩,就是洱海的眼窝,山峰和森林,就是洱海的眼皮,芦苇和茭草,就是洱海的眼眨毛。再就是,虽然这个想象似乎有些俗气,不过,我想到了莽莽苍苍的高原上洱海的秀丽和神奇。的确,洱海就像是一只眼睛,苍山的十九峰脚下,虽然洱海透明如玉,但,洱海充其量只是大地上的一只独眼。因为孤独的洱海所承载的一切都是孤独的,白云、蓝天,游轮、帆船,以及水草、水鸟,还有味道鲜美的许多鱼类。这是洱海孤独的美。有时孤独是一种美得不能再美的意识,没有孤独,洱海就不是洱海。孤狼,是自然界最勇敢的孤独者。在孤狼的世界里,世界就是孤狼的,荒野上,孤狼是孤独的舞者和强者,迸发出的力量,凶悍的傲然,是同类无法理喻的。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两个洱海,那么,洱海的美就不会是独一无二的美,而是成双成对的美。
洱海四面都是山峰,下面是坝子,即使有沙滩,那也只是生长芦苇、杂草的地方,或者叫湿地。如果真有一对洱海就好了。一对明亮晶莹的眼睛,镶嵌在崇山峻岭之间,那该是多么美丽的景致。然而,世上只有一个洱海,不可能有第二个洱海,只有一只孤独的眼睛望着遥远的天空,不可能再有另一只眼睛来取代洱海。就这么一只独眼,也已经足够,无论怎样,它都注视着天空以及太阳、月亮、云彩和星星,抚慰着属于大地的所有景象。
我曾在一首《洱海吟》的诗里这样吟咏过洱海:“从海浪涌向沙滩的潮声里/我读到了童年最美妙的快乐/老屋上筑巢的家雀/呢喃着归帆的祝福/光着脚丫的日子/叠映着少年时光的深深浅浅/青春被海风掀动的某一天/我却与故园挥手而别/梦中一回回与洱海亲近/思念凝结成沉重的乡愁/洱海边翠鸟鸣叫着季节/由远而近的海浪//在我的枕畔响起/当我手拍洱海的水波/当我将手掌植入水影/一张张飘走的农历/在海岸线飞旋/许多沉入水底的旧事/电影画面般在眼前展现/我对洱海情深无限/我对洱海依恋永恒/洱海 ,我的洱海/我的生命因你而存在/我的岁月因你而精彩……”
千年一个样站立在洱海边的苍山,有十九峰,从上关到下关,依次叫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而其间的十八溪,像一条条银链子,注入洱海。或者,更像是十八根琴弦,拨弹着洱海的歌谣。至于三塔,那也是洱海衍生出来的奇观。从唐朝开始,就像三支箭镞,深深地扎进洱海畔,任凭风风雨雨,依然直插云天。洱海湿润的风,日日夜夜吹拂着三塔,因而三塔虽然已经一千多岁了,依然傲然如初,俯瞰着遥远而临近的洱海。也只有这时,洱海的波浪,在轻轻拍岸,或者,猛烈地击打着沙滩。其实,在苍山洱海的天地间,哪怕一草一木,洱海都滋润过,抚慰过,就像滋润自己的孩子,就像抚慰自己的恋人。
“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情”。这副对联,在大理人的心里是永恒不变的感悟,是永远铭心的记忆。这一切都基于苍山和洱海的大风景,苍山列如画屏,洱海涛涌不息,而大理人就世世代代繁衍其间。勤劳、勇敢的白族人,是大理的骄傲,而大理的山山水水,是大理人的家园,在这个家园里,苍山和洱海就像是父亲和母亲,风花雪月就像是四姐妹,在画山绣水之间生活了千百年,用青山绿水展示了许许多多灿烂的文化。这还用我多说吗?文献名邦,四个字就都包涵了。
洱海的风光妩媚,有岛、有洲、有曲、有湖等景观,湖光山色、渔村、海舌更是天然画卷。难怪南诏诗人杨奇鲲在一首诗里这样描写:“风里浪花吹又白,雨中岚影洗还清”。我想,在唐朝,这洱海一定是最蓝的,像一方蓝披肩,悬挂在南高原上。多少世纪过去了,这方蓝披肩,仍然还蓝得逼眼,在苍山和鸡足山之间飘荡。
洱海是神圣的。我常常以一种敬仰的心情去靠近洱海。这样,我在静夜一个人在洱海边徘徊,感受洱海的博大和精深。或者,让灵魂在海风中沐浴,净化心灵世界。我相信洱海给予我精神层面的东西,是我在其他地方得不到的。因而,我把洱海比作母亲。我的一切与洱海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这一辈子与洱海已经不离不弃了。
还有就是,我对洱海神祠里神的敬仰。敬仰洱海神祠里供奉着的神,是因为从小敬仰白族杀蟒英雄段赤诚。一个神话故事里,段赤诚被尊为神。洱海神祠始建于隋唐,段赤诚是南诏时绿桃村人,他因为为民除害,杀死了恶蟒,成了人们心中的英雄。一年中,洱海神祠有三次庙会。一次是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二是农历七月二十三日龙王诞辰节,三是农历八月初八耍海会。这三个会,非常热闹,到时,到洱海神祠赶庙会的人很多,人山人海,龙灯歌舞丰富多彩。洱海神祠又名龙王庙、洱水祠、龙凤村本主庙,在大理古城东边龙凤村,地处洱海畔,是一块风水宝地。那里,我去过几次,也曾在哪里徘徊和思索过,好多年前,我甚至在那里住宿过。记得,那夜,一轮明月照耀在苍山洱海之间,洱海寂静得就像是一个温顺的女人。我在洱海边倘佯、徘徊,构思着我的某一篇文学作品。这时,白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我的心灵久久沉浸在一种激动里,就像近在咫尺的洱海的波浪一样,一声一声敲打着我的心鼓,回声是那么的缥缈,那么的久远。
我对洱海的感恩,永远难以述说清楚。我的老家就在洱海边,小时侯,我在洱海边牧牛、放猪,在洱海里洗浴、撑船和打鱼,与洱海亲近粘乎在一起。即使是做梦,我也做着蔚蓝色的梦。那时的我,就像是洱海的一朵浪花,或者就是其中的一滴盈盈的`水。洱海的水,是那么的清澈,就像是一面镜子,将苍山的倒影映进水里,揽进怀抱。洱海,南北的长度也就只有百里,宽呢,十多里,蓝莹莹的水,就像是一杯竹叶青酒,只要风一起,那杯酒,就会无休止地晃荡、晃荡。好多次,我多想端起这杯透明的竹叶青酒,一饮而尽,醉倒在洱海边。我对于洱海的依恋,一直无法割舍,即致长大以后,也常常回到老家,在洱海里游泳、撑船和摘菱角,寻觅童年、少年遗落的梦。每当此时,我心中总是响起一支遥远而临近的古歌。那支古歌里,有我的祖先追寻过的东西,沙滩上留下的是深深浅浅的足迹。
洱海的历史是那么古老。白族是个伟大而又神秘的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在洱海边留下了不少奇迹,说洱海是白族的摇篮是多么的贴切。古滇的青铜文化,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这一切的演绎,是在洱海边完成的。唐时的南诏国、宋时的大理国,数百年,一代又一代白王,在洱海区域经营着繁华的王国之梦。多少王侯将相、普通子民,在洱海边,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业绩,多少金戈铁马、岁月如歌,将洱海的故事,讲述得生动迷人。千年前,唐王朝曾派特使在洱海边的苍山上,与南诏国设坛会盟。这之前,穷兵黩武的奸相杨国忠,前后派遣二十万兵征讨南诏,全军覆没在洱海之畔。白居易有一首《蛮子歌》这样歌咏此事:“鲜于仲通六万卒,征蛮一阵全军没,至今西洱河岸边,箭孔刀痕满枯骨”。关于这次战争,大理如今仍遗留下几处可贵的文物可佐证。座落在大理下关城中的数万人合葬的“大唐天宝战士冢”、祭祀阵亡的唐将李宓的“将军洞”、记录战争始末的“南诏德化碑”,无一不向人们昭示着洱海文化神秘的一面。再就是,石宝山石窟、鸡足山、巍宝山和崇圣寺,都是道教、佛教的圣地。这些古董文物,如今在洱海近畔已僻为旅游景点,供游人感受洱海涛声的起伏翻腾。
在洱海里,撑着船儿,在微波荡漾的水面缓缓前行,那船就像是一支利箭,划开水面,将平静的水面分为两半,船尾,激荡起一圈圈涟漪,渐渐消失在迷迷茫茫的远处。但见东海岸的水中,金梭岛好似一支金梭,在洱海里织来织去,在编织着蓝玉般的布匹。如果去小普陀,一路上,洱海帆影、鸥翔,尽收眼底。碧海中倒映青山,青山上漂动白云。这一切,无异于一幅人间美景图。弃船登上小普陀,观音阁立在上头。亭阁式的建筑令游人叹奇。阁的下层塑有如来像,上层塑有观音像。细细观看,观音玉颜生辉,目秀慈祥,面如凝脂,显得端庄威仪。分上下两层的观音阁,阁虽不大,却展示了佛界的大慈大悲的意境。缘阁边临水悬崖攀援,才知观音阁建在一块庞大的礁石上。民间说,观音南来时将镇海神印置于石上,从此,洱海不再四溢成灾。听阁上风铃摇荡,观洱海波光闪闪,更容易使人领会民间传说的现实性和浪漫性。我曾游览过位于南海普陀山的蓬莱仙境,往东望,大海茫茫,不知所终,而洱海小普陀确实有南海普陀山的神韵和感觉。在观音阁的楼台上观景,也是一种难得的享受。那山,那水,那波,那帆,那鸥,妙不可言。如若早晨登临,雾霭薄雾笼罩中的小普陀,如临仙境。观音阁的门、窗涌动着缕缕雾气,仿佛在佛界仙乡“游仙”,俗称“岚霭普陀”。小普陀的得名缘于南海普陀。传说南海普陀是观音的住地,而洱海小普陀也有关于观音的传说。
洱海岸边的渔村,星星点点,散落在山脚,只要登上渔村,就会品尝到味道极其鲜美的酸辣鱼。白族姑娘或许就在岸边织网,或者就在餐馆里烹煮美味佳肴。那笑容里,荡起的或许就是洱海细微的浪花。
在洱海的岸边,或许不时可以看到一条条清澈的小溪,从山谷中汩汩流出,穿过山脚,汇入洱海里。这些看上去细细弱弱的溪水,它们是洱海清澈的来源,如果没有它们日日夜夜的流淌,洱海将会缺少几分碧波荡漾的样子。其实,最大的水流,是弥苴河,它从遥远的迷蒙的地方流来,在注入洱海的那一刻,亦真亦幻,令人生发无限的遐想和赞叹。有时,在洱海岸边,运气好的话,还可以看到望夫云。这望夫云,从苍山顶飘出,此时,洱海定会巨浪惊天,整个洱海上,根本就见不到一只船在航行。那个美丽的传说里,苍山的猎人和南诏公主坚贞的爱情故事,至今依然令人心旌摇荡。虽然后来,猎人被罗刹施法,化为了一匹石骡沉入洱海,可南诏公主依然要执着地吹干洱海水,不顾一切地去拥抱心上人。千百年来,不管风云怎么变幻,一直都是这样。一个人如果一生一世遇上这么一回刻骨铭心的爱,那该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如果是玉带云系在苍山的腰间,那洱海就会温柔可亲,就像一个美丽而温存的白族女人。只有这时,人们才会真正感受得到洱海原初的东西,譬如,洱海为什么是洱海,而不是高原上其它的湖?
我深信洱海这只独眼的目光定能穿透历史,给每一个后来者一种启迪的思想光彩。我是洱海的儿子,在洱海母亲面前,一切所谓的名利和头衔,在我的心里,如浮云般飘过洱海上空,可以说,我根本就不在意,我在意的是,洱海给与我的一切,包括生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对洱海母亲的感恩。因为,洱海能沉淀一切,包括那些不值一提的琐琐碎碎的记忆,即使这些记忆早已沉没在洱海深处。当碧波荡漾,风雨同舟,或者,静静的月夜,一轮明月,高悬在头顶,沉思的瞬间,得到升华的东西,是会让人一辈子铭记在心的东西。其实,洱海记录下了,发生过的一切,即将发生的一切,洱海在聆听。在洱海面前,半点的虚伪和骄傲,都将无济于事。
无论我生活在哪里,无论我走向何方,一种声音总在召唤着我,那就是洱海母亲般的怀抱里,我永远也不会忘记的酸甜苦辣和苦乐年华。历史的回音,有时超然于灵魂之上。当想要忘记过去的那一刻,这种声音就会挟着万顷波涛,荡涤着心灵上的尘埃。历史这条长河,消失的是那些无意义的东西,留下的是彪炳千秋的壮志豪情。难道这是历史的无情,才铸就了千百年的英雄魂?
洱海是孤独的洱海,那有什么不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东西才是最值得珍爱的东西。不是有孤本、绝品、极品的说法吗?不是常常听到某某“独居慧眼”这样的词语吗?孤独是创造一切的动力。当世界知晓洱海的伟大和厚重后,就会加倍的对洱海顶礼膜拜。在我们重复而泛滥的仿制之潮中,真正的艺术品是不能复制的。洱海的美,就在于它是不可复制的美。
这让我想起了许许多多事来。是啊,这么多年来,是有不少值得一提的文化名人不远千里万里来看过洱海。老舍、曹靖华、冯牧、费孝通、迟子建、白桦、季康、琼瑶、金庸,他们在洱海面前,都发出了惊叹,洱海征服了他们的灵魂,使得他们在洱海边流连忘返,不忍离去,即使不得不离去,也会在不经意的一刻,怀念洱海。
再就是,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景观之一。洱海浩浩荡荡,烟波无垠,在月白风清的夜晚,泛舟洱海,万籁俱寂,月色朦胧,月光荡漾在平静的水面,天上月和水中月,相互辉映,水天一色,这时的洱海月真是令人消魂。
为什么洱海千百年依然那么的碧绿,依然那么的迷人,湖光山色,田园风光,人们看重的是,洱海的永续利用。保护洱海,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只要眼睛清澈明亮了,洱海也清澈明亮了,就能看清水底的世界,那些五光十色的美丽,才是最迷人的美丽。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家乡沙坪的那一块块湿地。过去,洱海水位高,不需人工去培植什么的,岸边就有密得不透风的芦苇和茭白。那鱼更是多得满海都是,什么珍贵的鱼种也很多,人们嫌鲫鱼刺多,很少有人吃。记得,那时栽插季节,往田里放水,白花花一片,满田都是鲫鱼。弓鱼则有几条鱼沟,每逢鱼摆子的季节,就有很多。油鱼则有油鱼洞,那洞就在我的家乡沙坪的一个石洞里,捕到油鱼煮食时,不需放油,那油亮亮的,漂在锅面。还有丙穴鱼也在我的家乡沙坪的另一个石洞里,每当雷雨季节,丙穴鱼就会出现,最小的都有几斤大,大的则有十多一二十斤。可惜现在有的鱼已经消失了,譬如弓鱼、油鱼、鳔鱼、丙穴鱼。不过,洱海也有焕发生命的时候,看现今,我的故乡沙坪,一大片一大片湿地正在形成,湿地里繁衍生息着许多年少见的鹭鸶、翘鼻麻鸭、灰鹤、秧鸡、红胸田鸡、黑水鸭、彩鹬、凤头麦鸡、灰鹬、红嘴鸥、银鸥灰背鸥、水獭等水鸟和动物,也生长着不少菱角、芦苇、海菜等水生物,有人甚至见到过有锄头棒粗的水蛇。这一切,预示着洱海必将以崭新的面目出现在世人面前。
传说在洱海的海底生长着一棵硕大无比的玉白菜,这碧波莹莹的海水,就是一滴滴从玉白菜的心底沁涌出来的玉液。我相信这是真的,因为洱海的确绿得就像一块无瑕的绿玉。其实,洱海躺在南高原上只是晶莹的那么一滴,有如一粒明珠,它必将千秋万代闪耀下去,即使它闪耀的是孤独的光芒。
在孤独的洱海碧波荡漾的波涛之上,我看见那些飞翔的海鸥,用翅膀煽动着历史的久远,带给人们心中期待已久的对生命感悟不尽的美好时光。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3
在白族人的心中,苍山是圣山,洱海是圣湖。孩提时候,常听到没有到过洱海边的老人讲述苍山洱海的故事,这些故事中伴随着对观音的崇拜。这些老人尽管没有去看过苍山与洱海,但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祖先是从洱海边迁居到云龙的深山中,故事口口相传。于是,苍山与洱海的名字就这样烙在了心底。
初见洱海,是在1988年9月,我考上了大理师专中文系,苍山与洱海就这样嵌入到生命的血液中。出发前,父亲让我看了他抄录的《永登李氏家谱简序》:“自始祖公由南京应天府募游大理授职巡检土司,落籍太和,所生二子,长曰福升,次曰福俊,福升袭职而迁往邓川大邑里,福升长子智带家丁平夷住居云龙关里豆寺村,宗子袭职,累世有功,载在云龙志书中。伯琳公加封将仕佐郎,应朝公加封将仕郎,传至世凤兄弟四人,分为四支,世凤生二子,长曰衙龙,袭父职,次曰秀龙,迁居永登,忠贞抱效,官至明朝亲军铁旗大将军随征游击之职,福俊公之裔元阳中进士点翰,官至道台御史,是二公一时媲美,文武显著也,爰及本朝,宗子袭职数代,民土归州,不复承职矣,秀龙公堂侄恪由外翰而任蓝井学博,其子若孙皆游庠,小小功名代代不惟,愿世世子孙,交相鼓励,立志青云,克绳祖武。”告诉我:“我们家族与明代白族文学家李元阳同祖,要以前人为榜样。”接过父亲给的生活费,我就一个人到了洱海边上的校园。
学校在斜阳峰下,站在校园就可以看见湛蓝的洱海。自小在山里长大的我,第一次见到湖内心就有一种震撼:“原来水还有这样的蓝!”第一次到洱海边,是在一个周末的中午,特意准备了几枚五分的硬币,想以白族敬水的方式去喝一口洱海的水。一到湖边,我就脱下鞋子,把裤脚卷起来,往湖水中走了几步,将那几枚硬币使劲往里抛,然后双手合拢,掬起一捧洱海水,低下头慢慢吸,洱海的水就这样进入了我的身体,清凉,微微回甘,我在满足中慢慢退出湖面。喝过洱海水,在丝丝的甜味中欣赏起洱海的碧波,水是那样的清,又是那样的亮,是那样的圣洁。远处,不时有几只水鸟从身边飞过,远处可见刚转黄的稻田,还有一个个在云下洁净的村庄,正秀着家园的美丽。不由回望了一下苍山,树木葱郁,如屏如画,云在低垂想亲近洱海,似在倾吐恋爱的情话。这样和谐美丽的风光,如此安宁的家园,难怪已经离开这片地域的子孙永远忘不了根。
苍山的奇,洱海的灵,无数次出现的不同时代文人的篇章中。我们学校当时的文学社就叫“洱海”文学社,许多同学都把笔触伸向了苍山于洱海,将风花雪月的景致铺陈无边。一个同学曾这样描绘:“摇闪在海上的点点渔火,似一颗颗跳动的心。”的确如此,洱海就这样将人的内心包裹在脉脉的温情中,浪花的溅起一阵阵如下关风一样的微笑。“苍山无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这片山水相依的白族人的发祥地,就是因为有绝美的风景,还有白族人在渔猎耕读的'历史长河中所创造的璀璨文化,才名扬世界。水是山之眼,如果没有洱海,这一切都不一定存在,能在这样的环境中安乐生活,当真要感谢大自然绝妙造化。
洱海月,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之一,月让人无限遐思,洱海并不张扬,涟漪但不浩荡。这是一种内秀的美,美的让人心跳。很多时候,我是在图书馆翻阅历史的记录,或在传说的凄美中感受爱的力量。传说天宫的公主羡慕人间的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边嫁给一个勤快的渔民,为人们的丰足,将自己的宝镜沉入海底,让人们能清楚地看到鱼虾,得到更多的收获,却被父亲强行带回天公,她便将宝镜永沉海底,宝镜变成了金月亮,永远照耀着这里的人们。洱海边这样的传说很多,比如蝴蝶泉的传说,望夫云的传说,这样的爱情看起来是悲剧,但体现了人类心灵中的至善。几千年来,白族的先民逐水而居,从干拦式草棚到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用渔樵耕读创造了辉煌的农耕文明,将一个民族的淡然与包容、平和而谦虚、明德而至善、务实而奋发的民族性格展现给世界。“洱海清,大理兴”,这是一个民族对美好生活永远的祈愿,也是天地湖人和谐各一的真实图景,洱海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幸福的源头。
还记得是在三月,我们一伙人登上苍山中和峰的山腰,往下一看:桃红柳绿的古城下,就是那弯蓝蓝的洱海,点点的白帆在自由穿梭,一个个村庄围绕在洱海之边,在菜花中显得格外古朴。当时我是在想,几百年前我们祖先,一定是在洱海风的吹拂中滋生出一股无声的力量,将渔猎农耕的方式带到苍山之外,将洱海边的建筑样式移植到深山之中,还将洱海的灵气传递给每一个子孙,让耕读之风代代相传。“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这是李元阳对苍山神奇的歌颂,却也是洱海流波的浩然,先人中有这样诗意栖居的人,足见苍洱间气韵的流溢,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草木花香。忽然间,我明白为什么移居到山里的祖先为什么都在口头传述洱海边传说的原由了,那是永远的根,枝叶必须永远连着,才能枝满叶圆,万代长青!
求学终要结束,离开的时候,我又一次到洱海边,掬起了一捧清冽的水,一滴一滴咂入口中,想将苍山洱海的味道永远带在身上,祈愿:洱海永远碧蓝,海水永远清冽!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4
我想每个中国人,都有个大理梦。而我第一次听说大理,来自小时候看的一部电视剧《还珠格格》,这一群爱折腾的“小妖精”,选择逃跑的终极目的地就是大理,当时就在心里想,大理要多美才会让这些格格、阿哥们一心一意想要前往,在那时前往大理的小种子就已经深埋心底。
如今站在大理这片沃土上,竟让我有些小失望,因为它并没有我想象中那般美丽,苍山只是连绵的几座青山,洱海只是一片湛蓝。
带着些许遗憾,我开始了第一天的旅程。我选择骑自行车环游洱海,当自行车穿梭在田野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时、当微风徐徐地滑过我的耳畔时、当蓝天托起一朵又一朵洁白的云彩时,我才第一次感受到大理的美丽。偶尔还会看到成片的花海,有浪漫紫的薰衣草、有金灿灿的向日葵、有红彤彤的玫瑰等,映着蓝天白云,显得格外美丽。
当车子抵达洱海畔时,我才真正明白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大理。因为大理三分之二的美丽都来自洱海。洱海蔚蓝的颜色一望无垠,远处的山成了分割碧水与蓝天的中轴线,让两种蓝区别开。洱海上有许多海鸥,它们成群地展翅翱翔,活泼得宛若一群调皮的孩子,欢快而悠闲地玩耍、嬉戏、觅食,慢悠悠地度过这匆匆流年。
洱海畔的`客栈,装修得格外文艺,小清新的典雅模样,使得洱海更加美丽。洱海边摆着各式洁白的桌子和椅子,让许多女孩为此停留,摆出各种姿势,留下自己最美的样子。
洱海最美的时刻,莫过于登上苍山,俯瞰着蓝盈盈的一片。如果有幸遇见多云的天气,洱海真是美得不像话,朵朵白云,倒映在水里,仿佛大地上也生出一片蓝天,上下两个蓝天同时呈现在眼前,好似照镜子一般,美得宛若仙境。
大理的美,来自苍山与洱海,苍山的坚毅雄伟,洱海的壮阔温柔,使得大理有了独特的味道,是那种恰到好处的浪漫,让人不愿离开。骑着自行车,穿梭在洱海边静默的古镇中,感受这难得的闲暇时光,让我更深刻地了解到大理人朴实无华的生活,以及身体和灵魂,都与诗意栖息的美丽。
目前由于大理正在改建,使得第一眼见到它,并未让我眼前一亮,但是相处久了,才发觉它确实美丽,特别是离开后,才越发想念苍山洱海、想念那明媚的阳光、想念那不可多得的慢时光,在此愿大理越来越好。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5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风花雪月”,大理四景,如雷贯耳。
想象中,“下关风”该是在春天里为最佳,其状况可能是异常别致的风便风情万种地吹来了,使人不得不在吹来前就好生期待。致于怎么个“别致”跟“风情万种”,大约只有到了大理才会知道,属不可言传那种。“上关花”则要武断地以为那是夏天中的美事,但到底如何美法,却又是着实不知,是满山、满岭、满大衔、满小巷、家家户户都是花?致于“苍山雪,洱海月”当然得是在冬天和秋天里才会有的故事。杜甫说“窗含西岭千秋雪”,是的,我要坚定地以为,“苍山雪”该是在大理古城的或轩窗或回廊或东门西街或北集南市中,于侧头抬眼处便可看见的美妙。而“洱海月”是实在不必赘言,当然是桂香满天、藕荷遍池之时,邀一位知己,驾一叶扁舟,或卿卿我我,或寥落惆怅,抑或壮怀激烈,荡进洱海,于清波细浪的拍打声中,漫饮那壶中佳酿,静待那皓月当空。
此次滇中之行虽车船劳顿,但到达昆明时,并未觅店打尖,而是马不停蹄地继续奔向大理古城。
当大巴车到达大理下关,拖着行李甫一出站,正张望着感觉这处的“风”到底能是怎样个“风”时,一个当地小伙就凑上来征询是否要去上关古城。见说是,便热情地帮我把行李往他车里塞,说是顺道,车费随便赏,不然空车也要跑。上他车前,我还惦着这下关的“风”,一直踟蹰着不上车,还是想着要再感觉下这下关的“风”,却到底也未觉出怎么样来,便忍不住问那正诧异地看着我想紧着开车走人的小伙:“这下关的风是怎么个风?”
他先是愣了下,等明白了我的意思后就回道:“就是风大。”
原来只“就是风大”。这简单得使我有点失望,感觉该再复杂点才对。但想来人家是本地人,该不会错的。况且,从昆明来大理的路上,确见过那道道的山岭上立着不少白色的风电,巨大的叶片在风中转动,可见,这“就是风大”的解说,也只好于心下默默承认了,然而在心里,却有种“花瓶”被打碎的'感觉。
车行时,又问那小伙“花”的事。本以为应是茶花:“抓破美人脸”与“十八学士”啥的。不料那小伙却说是“朝珠花”,并说此花每月开一朵,一年十二支,花大如莲,花香很好。本还想问是不是满山、满岭、家家户户全是这花之类的“闲话”,无奈那小伙好像只对我们住店有兴趣,总问我们是不是可以住在他家,若住,出游时可以车接车送。闻此心想:这小伙,此刻只有住店一事,其它皆无心情。本来,除这“风花雪月”外,原本还关心苍山跟洱海,还想趁行车路上左右无事问上一问,现在觉得还是不问的好。况且,一句“就是风大”,已经打碎了我对“风”的美好感受,若继续再问,这大理指不定会被“糟蹋”成什么样子。人啊,都只愿听好的,哪怕胡说八道,比如此刻的我。
不问还是对的。因我对苍山确是有过一番想象,那苍山:远看时,群峰巍峨,连绵曲伏,着青含黛地苍茫而去。走进去,林木葱郁,峡谷幽深,绝壁眩目,涧水跌荡而来。其中有一条山路,一条弯转曲折仅容马帮才可通过的山路。这山路,时而穿行在密林缝隙,湿漉漉的技蔓在阴雨里打湿行路者的衣裳;时而悬在深不见底的峡谷绝壁,山风猎猎劲吹,又吹干湿了的衣衫;时而通向或风雪漫天或鸟语蝉鸣的大山垭口,继续奔向另一架山岭而去,奔去时,伴着马铃声脆,马蹄声碎……是的,这是一条茶马古道,它古老又悠长,它美丽更艰辛。它北上黔、川、康、藏,南下滇、老、缅、泰。在这条路上,它承载了多少人的生计?穿插了多少人的梦想?又发生了多少说不清也道不白的故事?而它,就掩隐、穿行在这茫茫苍山之中。
此刻,这条茶马古道,离我是这样近,近得仿佛已经听到了那马铃声脆与马蹄声碎的回响,并且,回响中,已经不尽是马铃与马蹄响声,更多的却是一种意境,一种清幽跟玄远的意境。
登临苍山时,走的当然是一条茶马古道。因为上山的每一条路,都是当年马帮踏出来的,而且,是骑着马上去。我知道,我这样的上山其实是在作戏,状况宛如神游侠侣抑或大将军出征:“苍啷啷,拔出宝剑;哗啦啦,马踏连营。”实际上,除了省些脚力,并没有多少大将军或大侠的意味,因为马主人一直在前牵马而行,还时常将伸出路旁的枝杈折断,并不停地提醒骑稳和低头,小心别被树杈扎脸。那马主人近七十了,瘦瘦的脸上满是热情,这使我心里有些不适,觉得他这大岁数,反为我牵马,心里总有些别扭,虽然付了钱。骑在马上,看他殷勤牵马,就会以为自己既非将军出征也非侠侣游历,分明是老爷、太太上山烧香的模样。
实际上,老人牵马只走到山半就已然到站了。那地方叫“中和寺”,因位于苍山中和峰而得名,始建于明朝,有康熙赐匾“滇云拱桥”。中和寺虽称作寺,但也像是处道观,因为庙内不仅有降龙伏虎,佛祖如来,还有玉皇大帝,也在其中。
就在中和寺的背后,有一条横挂在苍山半腰的石板路,石板路沿山势向南北延伸,路上有“龙眼”“凤眼”等中和寺以外的景观,据说,“龙眼”“凤眼”险要得很,看后也确是险要,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姿。
还是在山下的时候,仰望苍山,常见一团团浓厚且巨大的云朵,棉花似的堆在苍山山半。当时就觉这苍山着实雄伟高矗,没有铺垫,也没有拖遢,猛的一下,就兀自矗立而起,高矗得使天上的云朵只能打山腰驻停或绕过。眼下,我正在苍山之半的石板路上自在行走,想到此处,不禁停靠在一段石栏,迎着猎猎山风,俯看下去,只见大理古城就在山下,而洱海,则泛起微蓝的颜色,泊在这群山之中。
当返回中和寺时,见一伙人在竖立一支巨大的火把。其实,这火把,在我甫达中和寺门前,就见着一些人在鼓捣一段木头,那是一根又粗又长的巨大松木,躯干已不知用什么方法被鼓胀暴裂开来,人们正在那些暴裂处插幡、挂旗、贴咒语。而现在,是正喊着号子欲将其立起,立起在中和寺门前这小广场上。见状,便也上前入伙帮忙,插在人群中使劲拉绳索,大声喊号子,忙得不亦乐乎。直到在快乐中将火把立起要离去时,却被人拉住,那人像个领导,是来致谢的。能被人表扬,总是快乐的,而且可以借此问事时心里不必存有怯意:“费这么大劲竖这东西,这是要做什么?”我指着刚立起且上下插满在山风中“哗哗”作响的幡儿的这根巨大松木问。
“这是火把,今天是火把节,我们白族的火把节。”他热心向我介绍,并自豪地又说道:“火把节本是彝族的节日,但我们白族人很开放包容,所以我们也过火把节,只是推后他们彝族一天过,并且,在整个大理,这根火把是要第一个点亮,山下包括下关新城,都得看我们这里,这里不点火,谁也不能点,只有这里升起火把,大理的火把节才算开始,这是规矩。”我这才知道,原来是“火把节”,原来这立起的大松木,是支巨大的火把。
听后,心里很是期待这火把节。我知道,在云南南部,傣家人有泼水节,极为热闹,可是己经过完了;火把节也听说过,但不知竟是今天。这可真是“择日不如撞日”,今儿真真是撞上个好日子。
下苍山时走的仍是原路,那条古老的茶马古道。
苍山的茶马古道啊,你承载了多少人的生计、梦想与故事?而洱海,此刻,骑着马,从这条古老的茶马古道上俯视,洱海就泛着微蓝的颜色,泊在这群山之中,像是在默默诉说或等待着什么。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6
很久以来,苍山洱海对于我,只是一个传说,躲藏在虚空的想象。直到那一天,我路过他们身边,才知道苍山似一位强壮而温柔的男子,用双臂环绕着他心爱的姑娘,而那睡梦中的姑娘,就叫做洱海。
当车辆载着远方的游客途经大理去往丽江的时候,右方出现了一片蓝色的水域,“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导游告诉我们那就是洱海,在我们左边的山便是苍山。那山不似我所熟知的秦岭,没有险峻的山峰,没有茂密的植被,只是光秃秃的绵长着,也许是因为季节,也许是因为方位,我在这里看不到风花雪月,吸引我的,只有海。而那海,也并不是真正的海,确切的说,是高原上的一片湖,却有着海一样纯净的蓝色。这里的'民居背靠苍山,面朝洱海,春暖花开,过着世外桃源般的日子。面对着那片美丽的水域,我却只有叹息和遗憾,因为我们的车丝毫没有停下来的意思。隔着车窗,我远远的望向那片在阳光下闪着银光的蓝色水面,心中充满了深深的遗憾。我喜欢的,就是这样的风景。只有山没有水,缺少灵气;只有水没有山,又太单调,当山的“刚”遇上水的“柔”,那种相互依存与映衬,再经风轻轻一吹,皱了一池心事,连灵魂都要跟着摇曳。
我们的车子转了一个方向,依然义无反顾的行进。我在左边,洱海在右边。目的地还太遥远,大部分的同游们都睡着了。我的视线绕过那些熟睡的面孔望向洱海,我试图用相机记录她的容颜,却不时有水边的树挡住镜头,而那些一闪而过的风景,实在是我拙劣的摄影技术难以抓拍的。我已由失望变得绝望,大理与长安相隔很远吗?飞机也仅两小时,然而我的一生又能有几个这样的两小时可以奢侈呢?我想到了郑愁予诗句:“我哒哒的马蹄是个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是的,我只是一个过客,又岂能将所有的美景尽收眼底?即使有缘见到,也只是匆匆。此刻,唯有凝望。静静地,无奈地,甚至有些悲凉——在我们的旅途中,往往不远千里为之跋山涉水的目的地,不一定如想象中美好,而旅途中无意经过的某个地方,原来却是真正的艳遇。当你的心为之狂跳的时候,却无奈的发现,彼此只是过客,匆匆到只能一瞥,无缘停留!人生亦如此。
如今,我在归来之后试图打开记忆,有些亲身到过的画面如柳絮被吹走了,即使留下一些线索,也是轻飘飘。而那些没有亲近过、或者错过的美好,却深深印刻在心底,反复回味,如同一个没有听完的故事……他们是那么美,以至于留在了我们的生命里,幻想着有一天或许能够重逢。我突然悟到:遗憾也是人生的一部分,没有遗憾我们便学不会凭吊,也不会有那么多美好的想象。
时间的大巴车载着我们一路不停歇,甚至都不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唯有一路颠簸、一路风尘、一路感悟。也有许多我们错过了的、或无法抵达的美好永远成为了遗憾,难以释怀。然而当你沉浸于遗憾的悲伤中时,又会错过多少美丽的风景呢?毕竟能够亲眼看到、亲手触摸到的,才是真实的。如同梦想与现实,洱海是梦中的天堂,现实中我当我漫步在丽江古城,那种时间沉积下来的韵味,同样让人深深感动。学会对遗憾释怀,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尽最大的努力让人生圆满,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7
都说云南是最适合执子之手,与子同游的地方。倘若一个人来,就常常会在那些绵软温柔的风景里,多少感到有些孤寂。
幸好,还有洱海。
她弯如耳型,天生就是一双倾听的耳朵。走了这么多天,这么多旅途的疲惫,终于在这片海前沉静下来。每个人,无论幸福与否,都能与她倾诉,她都愿意倾听。这就是海的魅力。
时光总是沉默不语,却拥有抚平一切创伤的力量。在这点意义上,海与时光相似。
她静静的,无论你说什么,她统统收下,并回赠你一排排的浪花。一排,又一排。像时光在眨眼,像花朵次第开放。一起一落之间,仿佛过了很久很久。久到不仅初来时的落寞彷徨,已经淡去,连那些记忆里陈旧的伤痕,好像也在逐渐淡去。
她是美丽的,毋庸置疑。
清晨,她的波澜就是她的鳞片,金灿c灿的,像是甜蜜的心事。点点渔舟就是她的鞋子,穿着它们,她正要去赴新一天的约会。渔人们带着鸬鹚捕鱼。这鸟儿不仅是捕鱼能手,还十分有灵性。它们和渔人结伴而行,配合默契。它们像是自由的精灵,跳着芭蕾,轻舞在碧蓝的海面。
她是多情的。因为宁静。
很多恋人在海边漫步。他们可能也在丽江牵手逛街,在大理古城结伴流连。但只在洱海,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静下来。
静下来,就在这里听海的呢喃,不再有多余的风景来干扰彼此的视线。静下来,就在这里寻找云和雪山的倒影。倒影在水中缠ch绵交错c着,像时光的波纹。
所以,洱海因为静,才多情。
如果只是这样,那么,洱海也与普通的海无异。我更喜欢洱海,是因为一个望夫云的传说。相传洱海的上空会出现望夫云。那是一位公主的化身,她爱上了一位猎人。因为父王的反对,猎人被打入海底,变为石螺,公主愤郁而死,化为天上的云彩,怒而生风,要吹开海面,与恋人相见。于是,只要此云一出,洱海便不再风平浪静。两颗厮守的.心,和一段苦苦的相思,激荡出滔天的波浪。
原来洱海,也是寂寞的。她凝结过多少恋人的目光,收藏过多少人隐秘的心事,却在自己的心底,沉着一颗永远的石螺。
如果你觉得孤单,那么,就到洱海来。
即便看不到望夫云,也可以在那碧蓝的天里,选一朵云,许下自己的愿望。让它,替你去看你想看的人。无论他是在故乡,还是异乡。如果不想让爱情无边地漂泊,就让她成为一颗海底的石螺。等遇到属于她的云朵,命运之海,也会云开雾散,让出一条路来。
黄昏到来,朵朵浪花送别太阳,一波一波,像是依依不舍的告别之吻。然而洱海最美的时刻就要到来。这便是洱海的月光。传说中,它是公主放在海底的宝镜。世世代代,散发着光芒,也庇bi4佑着捕鱼的人们。
别处的月光是清冷的、朦胧的,而洱海月,则亮的可以读书。在这样的月光下,仿佛心也要融化。想安静地睡去,在月光里做一个安静的梦。又不忍心闭眼,看不尽这圆月清晖,这一种从未见过,又无法形容的清朗和安宁。
不得不再一次承认,洱海,拥有和时光同样的力量。
就在这静谧的洱海之月里,感觉自己的身体正舒展开,思绪,也渐渐模糊,心,渐渐平静。与这低低的涛声相伴,游走在那些关于洱海的传说里,仿佛经历了一场只属于一个人的地老天荒。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8
无法拒绝季节的到来,如同无法拒绝你的痕迹潜入爬墙的青藤,浸醉了春天的蓓蕾开成娇媚的颜色。
窗外,花儿蘸着恬淡的芬芳,和风一起舞蹈;帘内,记忆划过起伏的心海,暖了眼眸,却湿润了心扉。
收获的季节里,收获了你深情几许;猎猎寒风无奈伤感地悄然离去,任凭痛楚深入骨髓。把握不住满天的朝阳,就把这份回忆一笔一划地铭刻在心底,夜夜随着遍地清辉,在梦乡里寻觅你的踪迹。
长相思。
云是风的思念,风是箫的思念,而你就是我的思念。
摘一朵花,看花瓣一片片落入水中,洇红了一池春水,如同我的心思,曾幻化成一朵盛开的玫瑰。为你盛开,为你守候。
曾几何时,我灿烂的笑颜只愿为你如花般绽放,看黛眉轻展,红妆如玉,一任幸福和欢愉流泻在眉心唇畔。我俏丽的身影只愿为你轻舞霓裳,看裙袂轻飘,闻幽香袭人,柔缓地舒展着氤氲的魅惑。
你说过相依永久,掌心的温度还暖在我的`心里,光阴的影子便拉长了岁月,拉开了你我。落寞的日子,我总会偷偷踩着你离去时的脚印,一步一步丈量对你的思念;夜阑时分,悄悄地唤起关于你的回忆,感觉到你的温度你的心跳。
想你的日子,我就会在心底为你轻抚一曲《情殇》,任幽远的相思在指间流淌,诉与清风,诉与明月。清风无语,明月无语,而我,无论容颜如何变换,世事如何沧桑,终将无怨无悔。
这才明白,很多事情在开始的时候已经注定了结局。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9
登上洱海的游船,大约是下午两点。同伴们或者打牌,或者喝茶,无聊地打发时间。而我,却独自斜倚在船舷上,你的身影,便又在我的心海里泛波了。
阳光恰如其分的好,颇有闲情逸致地笼在海面上,洱海愈发的婀娜多姿了。海面上碧波万顷,金光粼粼,不远处白雪披肩的苍山倒影在海面上,荡漾的水波晃动着它的身躯,如白族的少女舞姿蹁跹。海风悠扬地拂拭着水面,浪花低低地喊着号子,如八角鼓上敲打的民乐。如果我真有“千里传音”的神功,好想让你也听听呢!可我分明看见你的笑了,你想必是听到了吧?
海面上东一簇西一朵地葱茏着醉人的绿,便是著名的“三岛四洲”了。洱海的绿,与别的地方颇有不同。翠绿的岛上,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我却叫不上树的名字来,只知道天的蔚蓝、山的洁白、水的金碧陡然间黯然失色了,“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说的就是它了吧?我不知道岛上的绿为什么那么生机盎然,和不远处另一座岛上的绿交相辉映,我真的不知道它们这么隔海相望是不是寂寞,我以为它们该是无精打采的,像是一对无助的恋人。然而却不是的,在烟波浩渺的海面上,它们顽强地守望者。我的心霎时间也绿了起来,暖暖的,柔柔的,轻轻地流淌着什么,和山峦的雪起雪伏,和天空的云卷云舒,渐渐地交融成一道化不开的景致了。
游船在海面上平静地滑行,那座绿岛便渐渐地缩成了一个翠绿的点,如镶在我心海的一颗翡翠。我恋恋不舍地望着它,远处的天边,一抹红色的锦缎将晶亮的油彩泼入洱海,海岸线上,又镶了一道红色的晶亮的边,像极了你红色的镶边眼镜框,洱海则变成了你多情而美丽的眼睛,激扬的浪花是莹然的泪光吧?轻笼的薄雾是难说的迷茫吧?可是,你眼里的活泼呢?你眼里的灵气呢?我沿着船舷往另一个方向寻找着,你也静静地跟着走过来了呢。
忽然,一道白光俯冲过来,却是那么轻盈地飘落,几个漂亮的回旋后,“悬浮”在我的眼前。海鸥!你看,海鸥!我不禁对你大声说。你快看,它睁着亮晶晶的黑眼睛,几乎要和我面对面了,圆圆的`脑袋,尖尖的嘴唇,鼓鼓的肚子,细细的脚爪,白绒绒的翅膀尖上插着一些些黑色的羽毛。它就那么扑闪着眼珠看着我们,我还没来得及给它说话,它又振翅飞走了。
我急忙朝着它的方向追去。船舷的另一侧,上下翻飞的海鸥成群结队,汇聚成一片白色的漩涡。有的俯冲而下,像一架银色的战机;有的振翼而起,像一只展翅的雄鹰;有的贴着水面滑行,远远望去,像极了点点白帆。游人们拿着面包片挥舞着,海鸥便轻飘飘地飞过来叼走了。海鸥是不怕人的,它们时而调皮地掠过眼前,时而优雅地略微停伫,时而潇洒地盘旋飞舞,无忧无虑地挥洒着自我,和惊叫狂喊的人群尽情地嬉戏着。我赶紧拿出手机拍照,选取一个个“特技”镜头咔嚓着快门,你说超喜欢海鸥的,一会儿彩信就飞过去了,耐心等一会儿,好吗?
快往那边看!一只大海鸥当先开路,在海面上飞得正欢。它的身旁,紧紧跟随着一只略小的海鸥,再后面,有两只更小的海鸥,像是两个可爱的孩子,在爸爸妈妈的身后幸福地飞翔。它们四个从不分开,无论飞到哪儿,都保持着紧密的距离,大海鸥不时地回旋,有时飞到后面护卫,有时飞到前面领路,有时和“妻子”并驾齐驱,卿卿我我。在一片白色的鸥群中,它们是那么的卓尔不群,引人注目。我的手机瞄来瞄去,却始终不能拍一张“全家福”下来。你又说我太笨了,别不承认,我心里的声音可是清晰呢!
就在这时候,“妻子”忽然脱离了“队伍”,冲着一个手中拿着食物的小女孩飞过来,女孩伸出左手,那只海鸥就轻轻地落在她的手上,摇动着小小的脑袋。大海鸥带着两只小海鸥也飞过来,在他们的头上盘旋着,静静看着这温馨的一刻。
突然,一个男孩从小女孩的旁边伸出手去,一把抓住了海鸥的脚爪,它大吃一惊,扑棱着翅膀却没有挣脱。就在这时,大海鸥像闪电一样俯冲过来,红红的尖嘴几乎要啄上男孩的额头了,小男孩惊呆了,手一松,海鸥噌地飞走了。大海鸥一个急速的回旋,和“妻子”并肩飞去了,两只小海鸥迎了上来,啾啾的叫着,仿似安慰受惊的妈妈,我举起手机,将这一动人的画面定格。
人群中一阵静默,连海风也停止了游走,每个人的心都被感动给捶击得激荡不已了。它们只是一群海鸥,但却如此情深意重;它们给了人类充分的信任和巨大的欢乐,可是男孩的那只手,却几乎摧毁了它们的和美与温馨!我知道你也感动了,要不,我的心里怎会有泪水奔涌呢?你说,我们人类的幸福,不也被一只只无形的手肆意破坏着?
宝贝儿,你不要这么多愁善感了,我做你今生今世的大海鸥好不好?我的呵护,让你再不受半点儿伤害好不好?
天渐渐地暗了下来,由于行程的安排,我们未能看到大理四大名景的“洱海月”。据说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天空的明月会格外的圆,格外的亮,仿似从多情的洱海中捞出来还滴着水珠就挂到了天边。
我不知道洱海的月夜下会不会有海鸥在啾啾鸣叫且翩翩飞舞,来年,你陪着“大海鸥”在月圆之夜亲自看一看,好不好?那时的洱海,该是怎样一幅旖旎的景象呢?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0
洱海是多情而温柔的,她静静的仰卧在苍山与大理坝子之间,静娴的像个熟睡的婴孩。辽阔的海面上风时急时缓,浪涛轻拍海岸的声音,就像她匀均的呼吸。站在游轮的甲板上,任由风掠起长发,衣袂飞舞。水鸟一群群从海面上飞起又落下,也有落单的,立在海中央的桩子上,偶而展翅,久久不愿离去。色彩斑斓的野鸭会钻入水里,良久才露出头来。看着海天一色,一片湛蓝。夕阳洒落在水面上,如仙子遗落的珍宝,熠熠生辉。据说到了夜间,海水映着明月,如梦如幻,正是大理“风花雪月”之“洱海月”。
海中央的金梭岛,白族的渔民把房子依水而建,他们毫不担心洱海温情的浪头会打上来。村里有画工精美的祠堂和观音庙,堤岸上晒有咸鱼。这里在很久很久以前,渔民们应该是单纯而善良的吧,日出打渔,日落而归,与爱人和孩子一起相守这片海域的.岁月蹉跎。不像现在,一下船,就有“金花”把游客引入商业和利益的骗局,却不是带领游客领略这里的风土人情。
回程的路上,大家都疲倦了,或许是怕甲板上的风肆虐吧,都躲在船仓里。只有一对璧人,男人轻揽女人,凭栏远眺,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他们在看景,殊不知自己在他人眼中已成画中人。我坐在船头,心情平静而悠远,这样的地方,我要把眼睛里的一切美景都深深嵌入心灵里,好让这里的海风时刻清洗我浮躁的灵魂。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1
洱海是高原上的湖,与苍山相依相偎,盘桓在大理古城能够伸展得到的地方。
她没有接纳过任何一条大江大河,仅凭自己的气派就拥有了海的声望。那一域透明的清澈在时光里留下靓影,就像一盆经过细心挑选的蓝宝石,被满满地摆放在云霞里,人们只要瞅上一眼,便永远被锁住,相信自己就生活在神仙的国度里。
洱海的水从雪山上来,它的清澈藏有冰清玉洁的高贵。苍山上裸露的黄土,用尽了全部的心思去追随,它的收获,只是望不到边的憔悴。而那些在水中浸泡的石头却因此脱胎换骨,长成了传说中的精灵石,它们不需要爱恨情仇,不需要山盟海誓,就可以将每一个故事演绎成神话,在人间流传千年。
我们或坐或站在石头上留影,用水的清澈和水草的清新当作背景。眼前的这汪碧波荡漾,肯定不是来自自然的世界,而是我们心灵里栽种的那些花果,它们如此烂漫地开合,释放,平平常常又石破天惊,在不知不觉中就将我们思想的空谷填满,让我们无需劳神费力,就返老还童,就过上了孩提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
我们在水边玩水,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陶醉,在曲折幽静的桥上沐浴阳光和风雨,在柔和温婉的风里敞开心扉,拥抱柔美。是水的清澈孕育了草与花的纯粹,是心的平和繁茂了肢体的灵活。没有走出世俗的.世界,我们却都在那些草与花的缝隙里找到了神奇而美丽的自己。
我们看到了水随性搭建的世界:烟波浩淼,风云聚会,天苍苍野茫茫,东边的日出西边的月亮;我们听到了人间传来神曲:天地轮回,草木愉快生长,寒鸦与孤鹭拥有相同的模样。
我们没有刻意把自己交给这里,是春风的无意让我们随心所欲,而那些常年生长在这里的杨柳,也最终长成了童话里的神奇。它们和洱海上空的云与身边掠过的风一起,成就了天涯,分享了四季,并最终了无牵挂。
这些天,我们出没在洱海的风情里,任凭洱海的水慢慢将我们变成那柳树下的一帘幽梦。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2
二十七日早上,我们随旅游团,乘坐旅游大巴不到十二点就到达洱海,洱海岸边人山人海。人声、水声、风声、鹰声、欢笑声,构成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们这个团队分别乘坐两只游船划入洱海,两个四十多岁的藏族大妈,灵巧地拨弄着古扑的船身,带着我们在洱海上划行,木制的长杆把水一拨一拨地向后推动,随之溅起了一堆堆晶莹的水花,两岸青山连绵层峦悄悄向后移动。坐在船上看蓝天白云,绿地长水,独占一方灵气,对古人泛舟游水,留下千古名句,实有感慨,真实体验了“人在水上行,鱼在水下游的意境”。远山近水,人与大自然组成了完美和谐的美景。
小船悠悠,清风习习,随便把目光停留在哪儿,哪里都是热闹非凡的景象。停留在海岸,树荫留白的一大片空旷的草地上,聚集着许多游客,有在摊点前品偿风味小吃的,有手抓鱼鹰等架子照相的,三五一群坐在一起手拿水果吃着嘴里讲着,各自对景点的感受;目光停留在海水中,这儿一堆,哪儿一滩,红、黄、黑、白的鱼,争抢游客手中抛向水中的鱼食;抬头远望,雾蒙蒙的远山,笼罩在白云下,白云似乎在给远山遮阳,远近的山峰静静地躺在蓝天下;一切都显得那么神奇,那么自然,那么美好。小船转过弯,前面突然奇迹般地出现了水上舞台,好像是从水里钻出来的,鱼鹰之家用他们民族的特色在水中搭建舞台,为游客表演她们的白族舞蹈,船工讲著名的舞蹈家杨丽萍在云南洱海就有豪宅。
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乘坐在十多艘游船上,排列有序地停留在水面上欣赏着这海市蜃楼般的美景!也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在蓝天白云下,在明媚的阳光下,与全国各地的游客们在水上乐园一起欣赏这天下奇景!几只鱼鹰在水面钻上钻下,不一会儿,一只露出头来,嘴里衔着一条大鱼飞向游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人欢呼声不断。有的站在游船上,扛着摄像机的,举起像机或者手机的,谁都想留下这精彩的瞬间。大鱼摆动着尾巴,不甘束手就擒,两只机灵的鱼鹰也扑过来争抢大鱼,三只鱼鹰争夺在一起。掌船人打抱不平,一抬手,把两只不劳而获的鱼鹰拨到水中,不一会儿两只鱼鹰各自都衔着条大鱼飞到船边,向游客展示。游人拍手欢呼,嘴里喊着都是捕鱼能手!鱼鹰专捕食用鱼,不捕观赏鱼。鱼鹰捕的新鲜鱼,专供海岸的.小吃摊,小吃摊用多种做法供游客品偿!当然我们也品偿了,很好吃,大部分游客都品偿了白族做的风味鱼!
游客个个喜形于色。看着美丽的白族舞蹈,说着、吃着、笑着、摄像、拍照,好不热闹,独特的风景使人陶醉,确有“船在碧波浮,人在画中游”的美感!
如果有画家,眼下就是一幅山水画的好素材,蓝天、白云、远山、近岸、游客、大海、鱼鹰、载满游客的小船,停在水中央,欣赏渔鹰之家的舞蹈表演。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一朵白云正俯视我们这些远方的游客!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3
1961年,我所在的桥上村新组建了一个蔬菜队,不种粮食,专门经营蔬菜种植。我从江尾坝区调往靠山面海的马厂村担任蔬菜队会计。划分给蔬菜队的150亩地,位于洱海东北部濒临洱海的小邑甸,使我近距离接触洱海,从此一步步加深了对洱海的认识。
我经常在洱海边劳作,每天看到蓝天白云下波光粼粼清澈如镜的海水,海面上白帆点点,渔船往来,一群群雪白的鸥鸟浮在水面,随着海水的起伏而起伏,不时又在海面上展翅翱翔。形成一幅自然天成,绝佳的风景画。在这里劳作令我心情格外舒畅。经过一段时间的经历,我更认识到洱海不仅风光秀丽,她孕育的诸多水产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各族人民。
大青菜和萝卜是我们蔬菜队种植的主要产品,种植面积多,产量高。播种时都是用洱海水草作底肥,播种时,垄沟里要铺上厚厚的水草,不仅蔬菜产量高而且口感好,白萝卜可以生吃,又脆又嫩,很少辣味,大青菜腌制的酸菜长时间不会腐烂,而且色味俱佳,远近闻名,畅销各地。这些都得益于洱海水草的功劳。蔬菜队拥有3支木船,蔬菜播种期就下洱海捞取水草。春天鱼汛期3支木船又投入春鱼捕捞。那年清明节前的一天,我参加了一次下洱海提渔笼捕春鱼的作业,为我留下了难忘的深深的记忆。
那天,天色微明,我们的木船就朝着洱海东北部划去,风平浪静,海面十分静寂。大约半个多小时,木船划到邻近东海岸的海湾张二叔头天下午放置渔笼的海域,但见海面上漂浮着一个个用麦楷扎着十字形“渔笼飘”的渔笼,错错落落一大片。木船慢慢靠近渔笼放置区,紧接着按序将一个个渔笼提出水面。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怀着期望提起一个个渔笼,提出水面的渔笼里,有的一尾,有的两尾甚至三尾春鲤在蹦跳着被放入船舱,捕鱼人精神亢奋,满怀喜悦的心情忙碌着,提笼,收鱼,放置渔笼。突然传来杜杰的欢叫声:“西等,西等!”(白语:四个,四个)我们的目光一起朝他提起的渔笼看去,但见四尾肥硕的春鲤在渔笼里蹦跳着,挣扎着,把渔笼闹腾得歪来倒去,张二叔连忙跨过去帮忙,把渔笼提入船舱,开笼收鱼。四尾春鱼要在10斤以上,那场景真令人激动得心花怒放!张二叔出生在洱海边,行船捕鱼20多年,是全村著名的捕鱼能手,多年的实践,他能看云识天气,春鲤鱼汛期,根据云雾风向,他能掌握鱼汛高潮期,并选择渔笼投放的'最佳海域。经过3个多小时的劳作,我们披着霞光,怀着满腹的兴奋与喜悦,凯旋而归。众多乡亲已在岸边守候,木船靠岸,看到满舱春鲤,洱海边又是一阵欢呼,过磅结束,共收获春鱼168斤。张二叔告诉我,农历七八月间捕小白鱼,一只船一人撑船,一人用罾网板罾捕鱼,一天要捕200多斤。
除此之外,我知道洱海更有遐迩闻名的弓鱼,珍稀的油鱼,丙穴鱼,以及鲫鱼、青鱼等等多种鱼类。弓鱼和小白鱼产量大,当时的食品公司就在东马村,河尾村,双廊等地建立了腌鱼加工站,把大量鲜鱼收购起来,腌制成干鱼,使洱海特产弓鱼销售全国各地。诸多的鱼类外,洱海还盛产螺蛳,邻近的江尾集市,每天都有螺蛳一条街,长长的两大行摊点上摆满着生螺蛳,煮过的熟螺蛳,用挑取螺蛳时滤出的汁液熬成的螺蛳豆腐,味道鲜美的螺蛳黄等,任凭顾客挑选。洱海还生长着大量的海菜,甜糯的菱角……
洱海水产丰饶,真像一个聚宝盆。不,洱海是一位胸怀博大的母亲,她孕育出诸多水产哺育了一代代子民。当年,正值我国三年困难时期,粮食极度紧缺,很多地方出现肿病死亡人群,马厂村民用土锅烀螺蛳充饥,用鱼类补充营养,终于渡过难关,没有肿病死人发生,逃过一劫。后来,邓川地区在集中治疗肿病病人时,很多治疗点就用牛奶煮弓鱼作为主要食疗食品,帮助病人康复。洱海哺育了各族人民,当人们遭遇困难时又挽救了诸多人民的生命,洱海深情令我铭记终生!
近几年来,中央、省、州、市各级都高度重视,投入大量人力、财力采取了很多扎实有效的措施保护洱海。保护母亲湖已成为大理人民的共识。“三清洁”活动已成常态化,只要人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我们的母亲湖,这颗高原明珠将璀璨夺目,绽放异彩!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4
人说,大理如果是个白族女子,那么,洱海就是大理的眼睛,充满了灵性。也有人说,大理如果是人生的恋爱,那么洱海就是恋爱里的情歌,没有洱海,就没有恋爱的那份浪漫。
到大理,一定得看洱海。
我们到大理,是一个晴朗的日子。走出车站,天晴朗朗的,如恋人的眼波。我们的心急促起来。洱海,就仿佛在呼唤着我们,在我们心灵深处波荡起伏。
我们的心已到了洱海了。
去洱海的路上,时时见到白族女子,一个个花裙招展,和脸上的微笑相映衬。白族女孩一个个高挑白净,眼角斜斜上飞地看人,那眼光,在古文中叫“睇”,描摹女孩看人时那种羞涩,那种含蓄,那种水光一瞥的温馨。让人沉浸其中,有种洗过太阳雨的感觉,很爽,很熨帖。
这种眼光,只在古书上见过,在大理却亲身体验了。白族女孩,哪一个放在电影里,都是一朵“金花”,都会醉倒无数影迷。
我们坐船的地方,叫桃源古渡码头。古渡入口处有牌坊,上书“桃源古渡”四字,让人一见,仿佛回到了远古,回到了大理时代,回到段和誉的年代,长衫飘飘,来到这儿,挥着手喊声船家,登上一个白族女孩摇着的小船,衣衫飘飘,走向洱海深处。
当然,那是对过去的'想象。而今游洱海,不需一叶扁舟,也不需白族女孩摇船。这实在是一种遗憾,我认为,一叶扁舟游洱海,仍是最佳的方法。
我们坐的是游轮,一声气笛,驶离桃源古渡码头,缓缓走向了水平如镜的洱海。这时,水是蓝色的,如一片情人的梦;天,也是蓝汪汪的,如同恋人的眸子。站在这青蓝如洗里,站在一片白亮亮的阳光里,人仿佛透明的一般,心也是透明的了。
洱海位于苍山东麓,属高原淡水湖。在古代,它曾名洱河、叶榆河、昆明池等,出现在竹简里,也出现在唐宋人的诗文里,一派翰墨流香。
谁能想到,一片历史闻名的湖,已经不年轻了,仍蓝得如同一片琉璃海,如痛婴儿奶声奶气的笑声。
环境的洁净,是对人的精神的映衬。
洱海,是白族人的海;洱海的洁净,是白族人灵魂洁净的写真。
游洱海,最好的时间应当是七月;最好的方法是穿白衣,不扣衣扣;最畅意的地方,应当是船头,紧靠船舷。
此时,阳光如洗,从碧蓝的天上泼洒下来,如同清亮的水银泼洒在身上,泼洒在船上,也泼洒在水中。船走过,粼粼的浪花泛起,如同雪花一样。自己此时真有一种立在蓝天碧海之间,站在琉璃世界里的感觉。船头,微微有风吹来,吹得自己的褂子呼啦啦地飘,飘出一千种舒畅,一万种潇洒。
此时,最好有个白族女孩站在旁边,用水汪汪的眼睛“睇”一下自己,让人更有种“不知今世何世”之感了。
洱海的侧边,就是苍山,雄奇,挺俊,如白族男子。洱海,则妩媚秀美,犹如白族女子。一山一水,如此和谐,如此般配。它们组合在一起,不是那种朱门大户的张扬,而是小家碧玉的静谧、和美。
如果,它们是一男一女的话,旁边的三座白塔,就是它们的孩子吧。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 篇15
高原湖泊—洱海,如一颗明珠镶嵌在了大理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大理人便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着这颗明珠,让她永远纯洁美丽 ,让它一直焰焰生辉。洱海上空的天,永远那样蓝,蓝的透彻,蓝的如洱海一样纯洁。
看过苍山雪的你,一定不能错过洱海月,那一片海,那一片蓝天,会让你惊叹留恋!
遇见洱海月在周末星期天,有些偶然,有些必然,偶然是因为事先没有安排,必然是身为大理人,怎能不来看看洱海不同角度,四时不同的娇美容颜。
看过冬季烟波浩渺的洱海,看过狂风怒吼,波涛汹涌的洱海,也看过风平浪静时,温柔平静的洱海。阳光灿烂,秋高气爽的九月,又与洱海相见,带着些陌生的期待走进洱海月湿地公园。
秋天多愁善感,又装满诗情无限,秋风渐凉,秋阳朗朗,夏的绿装还未褪色,是不舍洱海的温情美丽,还是忘却了季节?绿荫掩映的小路,淡去了正午太阳的热烈,风中裹着淡淡的花香,正值丹桂飘香的季节,很是清爽宜人,沐浴着秋风的凉,呼吸着清香的空气,看风景的心情美妙无比。
漫步公园,一阵慢思,一阵细品,洱海月已在眼前,没我们想象的遥远。洱海月三个红色的字刻在大理石上,醒目又质朴。
洱海月湿地公园,具备得天独厚的资源。看海,赏秀丽的风光,吹温情的海风,尽情享受,是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走近海边,先目睹晴空下安静的洱海,海面微波荡漾,涟漪一道一道泛着蓝色的波,浅水区海面部分覆盖绿色水生植物,海草连成片,把深蓝浅蓝分隔开,在海中形成一条长长的绿带,随着海水的波浪起伏连绵。深水区,海天蓝成一色,湛蓝幽深,浑然一体。
一阵风起,波浪涌向岸边,亲吻一番海岸,又褪去。蹲下来,亲密感受海浪的温柔缠绵。细看这颗高原明珠的美丽容颜,她明净清秀,在蓝天白云辉映下美得纯洁。抬头极目远望,天空明朗,白云悠闲,蓝蓝的天幕,几片淡云,如天山雪莲开在上面。真想坐上洱海那艘木船,去打捞一片白云做成纱巾围在胸前。此时此刻,置身洱海月,心都净化的舒服妥帖。
醉在蓝天白云下,醉在洱海月。静静地,静静地,感受海的呼吸,海风的温润;感受视野的无边;感受思维的曼妙;感受洱海多角度的美。喜欢这样物我两忘的感觉,空灵幽静,仿佛此刻只有我的存在,任我思想的野马泛舟洱海碧波,自由驰骋天地间。享受海阔天高的感觉。
风轻轻来,又轻轻去,是留恋洱海月的美丽多情吗?还是想让海浪再一次亲吻岸的坚守,有了岸的执着,才有海的.自由和澎湃。又一次不舍地蹲下来触摸安静柔情的洱海,感受她温柔宽广的胸怀。
洱海浅水湿地区,生长着茂密的芦苇,高高的芦苇泛着旺盛的绿,人工木走廊延伸在海面,进入走廊,又置身海天之中,天地相连,分不清天上人间,如在画中,却又是真实的景色,有些陶然,有些迷离,迷离在海天之间。在这样秀美的风光里,可以媲美天堂待遇了。
大理四时气候常如初春,秋色变化不是十分明显,入秋了见不到秋叶的斑斓,依然绿树成荫,花开艳丽,恍惚还在春天里。但高原的紫外线就是这般热情,洱海月美得让我陶醉,却又不得不躲强烈的阳光,不远处就有树荫可以乘凉,寻一处可以继续看海的地,在天然的石椅上坐下来,尽享洱海秋天的静美。蓝天、白云、绿树、洱海,一幅明丽清秀的风景就在眼前展现,纯净湿润的海风,徐徐而来,带走热气送来凉爽,饱含秋风的气息。
偶遇洱海月,醉美洱海月。洱海月被白族人民称为"金月亮",时时刻刻唤起大理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今天相逢了大理四景之一的洱海月,心中不胜欢喜,从另一角度看洱海的妩媚秀丽,在纯净高远的蓝天下,品味洱海静谧安详的本色。她像大理人一样,在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下,淳朴善良,美丽大方,温文典雅。“苍山不墨千古画,洱海无弦万古琴”,唯愿这颗明珠永远闪耀光芒;愿我们每一个大理人永远炽爱这片海,做文明的大理人,让她永远纯洁漂亮,为有澄澈的蓝天,清澈的海域而骄傲,为我们是大理人而自豪!
醉美洱海月,把每一个风景看透,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是永远美丽的乡愁,用美好得沉醉的心境,感受每一缕秋风细细的缠绵,听海浪讲述洱海古老的传说;听洱海弹奏奋进动听的音乐,憧憬大理更加美好的明天。想象月夜最美的洱海月。明月寄相思,那一轮明月是游子心中最美的明月。
【描写苍山洱海的散文】相关文章:
描写洱海的好句赞美洱海的句子11-25
描写老人的散文03-24
描写春天的散文03-23
描写夏天的散文03-13
描写母爱的散文07-16
描写爱情的散文精选04-14
描写夏天的经典散文03-23
描写荷花的散文07-10
描写春天的散文07-21
描写古琴的唯美散文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