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在家经典散文

时间:2024-08-06 12:44:04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婆婆在家经典散文

  农历六月廿六日,是婆婆的生日,为了上班族的方便,大家在微信群讨论,决定提前一天为老人祝寿。其实,也是为参加的人更多点,因为婆婆今年80岁,自然应该比往年更热闹一些。

婆婆在家经典散文

  团聚

  一大早,太阳刚刚从远处的东山露头,天边的云霞还未褪尽,喜鹊就在院子里的枣树上“喳喳”地叫个不停。我赶忙起床,中午要开四桌宴席,怠慢不得。早饭还未吃完,大家族的人,就陆续赶来了。最先到的,是住在本村的大嫂和三姐,大嫂带着院子里长的韭菜、葱和尖椒;三姐带着从地里刚摘的西红柿、豆角和茄子。大姐已经在做饺子馅了,每次有聚会,她都是提前一天到,最先开始忙碌。我的主要任务是配菜,热菜10个,凉菜10个,昨天做了几个半成品,今天继续加工。二姐来了,人还在大门外,声音早进了家门,个子大、力气大、嗓门大,是二姐的特点,同时,她也是小家中最大的司令,率领着副司令二姐夫和她的儿子、儿媳、孙子、女儿、外孙。二姐家除了在部队服役的三儿子和女婿没到,全家共来了10个人,今天午宴的鱼,可是是二姐夫亲自钓的。有了孩子,家里顿时热闹了,有的喊:“太姥姥好!”还有的唱“祝你生日快乐”……新来的人很快分工好了,外甥女看孩子,二姐摘菜,外甥媳妇包饺子,大家都加入了干活的行列。

  10点多,天气逐渐热了,这时,听得一声:“雪糕来喽!”四妹的独子,家里最小的外甥轩轩,顶着一个盒子撞了进来,别看他在同辈中年龄最小,个子却最高,1.92米的身材,无论走到哪个学校,都是篮球队的抢手人物。今天他给大家带来了好消息,已经接到山西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9月份就去报到了。他挨个给大家发雪糕,还不时给这个扮个鬼脸,给那个讲个笑话,依然是小时候“开心果”的角色。不过,他这枚“开心果”做了还不到5分钟,很快就被小字辈取代了。小字辈一共7人,最大的今年12岁,是这个家的长孙;最小的还不满周岁,是三姐的外孙,小家伙胖墩墩的,一点也不认生,正在被大家争来抢去。7人中只有一个女孩,是大哥的孙女。“物以稀为贵”,自然也成了大家的宝贝,她也不负众望,一会唱《洗衣歌》,一会跳《小苹果》,仿佛天使一般,把大家逗得直笑。今年加入这个家的新成员——儿子的对象雪也来了,她今天给奶奶买的生日贺礼,是一个直径大约30厘米的圆形炭雕的工艺品:黑底,正面是碧绿的青松和鎏金的浮雕,中间一个大“寿”字十分醒目,下面是行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几行竖排的金色小字,中间两枚鲜红的印章;背面是金色行楷的浮雕,中间也是“寿”字,两面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下面有签名。整件工艺品,既庄严又不乏喜庆,同时,活性炭还有净化空气的作用,真是一举两得。和大家打过招呼,她就发挥英语老师的特长,教孩子们唱英文歌曲去了。今年来参加婆婆生日聚会的,还增加了老公的堂弟和堂妹两家,比往年更是热闹了。

  今天一共到了36人。中午12点,蜡烛燃起来了,婆婆的两个儿子、儿媳,四个女儿、女婿,侄子、侄媳、侄女、孙子、孙媳,外孙、外孙媳,外孙女、重孙、重孙女、重外孙,把老寿星和一个双层的水果蛋糕围在中心。《生日歌》唱起来了:“祝你生日快乐!祝你生日快乐……”大家共同祝福着。手机、相机都打开了,大家都想把这个难忘的大团圆时刻,定格在照片里,也铭记在自己的心里。房间里到处是欢声笑语,到处是歌声微笑。

  寿星

  望着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婆婆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脸上的皱纹,也都舒展成了花,生日帽下面的白头发,在红色帽子的映衬下,也比平时漂亮了很多。

  老人出生于1936年,年轻时吃了很多苦。她11岁时就没了父亲,妈妈给人做奶妈、做女佣,她都跟着。住在人家家里,看惯了主人的白眼,过惯了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实在没吃的,就去舅舅家借米面,说是借,其实根本不知道啥时候还,因此,舅妈的脸色可想而知。16岁时,婆婆和公公结婚,公公家是彻头彻尾的根正苗红,雇农出生。那时刚解放,分到了地主家的几间做醋的房子,根本无法居住,只能东家寄居一段,西家借住半年,过着“蹿屋檐”的日子。直到1967年,才盖起了自己家的黄土夯墙、砖头戴帽的几间房子。有了固定的住所,家才像个家了。

  婆婆先后生育了六个孩子,她一生用勤俭持家、宽容待人,影响和教育着孩子们。老人对孙辈虽疼爱,但从不过分宠溺,这一点,让每个人对她都油然而生敬意。长孙永今年38岁了,经常说起奶奶从小教育他,碗里不能剩米粒,哪怕是几粒米,也会给他盛点汤,让他喝掉。我儿子作为家里最小的孙子,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就怕老人溺爱,不让孩子向爷爷奶奶要零花钱,私下和婆婆沟通,没想到婆婆特别开明,不仅没背着我给过孙子零花钱,而且我批评责罚儿子时,她从来都不会帮儿子说话,因此,儿子养成了不乱花钱,不无理取闹的好习惯。

  婆婆虽然识字不多,但特别宽容大度,孩子们和邻居闹矛盾,她总是会说:“远亲不如近邻,还是想想人家的长处吧!不能啥事都计较的。”即使对曾经不喜欢自己的舅母,她也不顾自己年高体弱,逢年过节必定去看望,直到舅母去世。她还劝慰我们:“一个人不能总记着别人的不好,要时刻想着别人的好,那个年代即使地主家,也没多少余粮,不能怪舅母。都过去多少年了,忘记吧!”婆婆——一个农村妇女,虽然达不到苏轼“吾观人人皆好人”的境界,但也有大人大量的胸怀!

  婆婆一生都不放弃劳作,对粮食尤为有感情。每年秋收时节,婆婆总是叨咕:“现在的年轻人,就知道省事,不爱干活,用收割机该可惜多少粮食呀!”收回的玉米,她也总是会和大家一起晒,一起脱粒,直到卖完才心安。看到一个一尺长的大穗子,她就会笑咪咪地对玉米穗自言自语:“你是怎么长的?怎么这么大,这么惹人喜欢?”这几年,婆婆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太好,有时人们想劝她离开劳动场地,可她总会找各种理由,留在玉米堆前。慢慢地我懂了:这种经历过饥饿的人,对粮食的特殊情感,自然是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从未为一日三餐发愁的人无法理解的。婆婆年轻时,曾是生产队的妇女队长,锄苗、收割、翻场、扇车……样样在行,她看到粮食,就如同遇到就久别重逢的故人,自然会长相厮守,不肯离去。

  我加入这个家庭的时候,婆婆主要负责做饭,她对三顿饭从不马虎,虽是家常饭,却也可口。她最拿手的主食,是拉面和油糕,那拉面粗细均匀,筋道可口,很多亲戚到现在谈起婆婆的拉面,都赞不绝口。如今,婆婆八十了,虽患有轻微脑梗,血压、血脂、血糖也需药物控制,但仍会每天坚持早起,清扫院子。一到秋天,西风吹来,枣树落叶飘满院子,有时她一天会扫几次,也不觉得辛苦。邻居劝她,她总会说:“扫院子就是锻炼身体喱!医生让多运动,加强血液流动。”

  婆婆最大的优点,是心里惦记着大家庭中的每一个人,不仅自己的儿女、孙子,就连我们外来的这些媳妇、女婿,他也会记得。谁多久没来了,有什么稀罕吃食,需要给谁留点,她也总是会十分妥帖。至于第四代的7个孩子,他更是经常念叨,哪个该过生日了,哪个又该上学了。无论哪个孩子来,她都会把家里的各种吃的,拿出来让孩子挑选,然后就记住了哪个孩子喜欢吃什么,孩子们吃到好吃的,自然也和“太奶奶”、“太姥姥”亲,喊一声,婆婆就喜得合不上嘴,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乐享天伦吧!婆婆正是用一颗博爱的心,赢得了大家庭所有人的尊重。

  婆婆的博爱,不仅是对自己家人,对于街坊邻居,也经常伸出援助之手。西邻一家四个孩子,母亲早逝,婆婆忙前忙后,帮着料理完丧事,接着就是他家小儿子生病,又在婆婆张罗下,才送到医院,保住了一条幼小的生命。十多年里,婆婆经常指导这家大女儿整理家务,手把手教做针线。如今,这家大女儿50多岁了,回家看望父亲时,定会过来看望婆婆,逢年过节,还会送婆婆礼物,婆婆总是不收,她说:“按辈分,我该喊您姑奶奶,可在我心里,您就是我的第二个妈妈,我会永远当您的第五个女儿孝敬您的。”

  家宴

  唱完《生日歌》,切开蛋糕,家宴就开始了,今年一共四桌酒宴。第一组菜,“红红火火”端上来了,有红烧鱼、红烧茄子、回锅肉、山西过油肉,你看那炸成金黄色的草鱼和茄子,那晶莹剔透的五花肉和猪肉片,配上红椒、香菜,真是色香味俱全,不由你不垂涎三尺。这组菜,旨在祝福每个小家庭的日子红红火火,幸福甜蜜;也祝福婆婆刚升职的长孙和公司刚起步的外孙彪事业蒸蒸日上。第二组菜,是“清清白白”,炒千叶豆腐最讲究色相好,纯白千叶豆腐,红辣椒、碧青椒做配;莲菜、粉丝、红萝卜、木耳调制的凉菜,以及配了黄瓜的凉粉,在这炎热的暑天,也备受欢迎。这组菜,婆婆授意,是要我们这一代中做公务员的女婿和单位中层领导的小女,廉洁从政,正直无私;也希望所有的家庭成员清清白白做人。第三组菜名叫“团团圆圆”,意思一看便知,有卧了鸡蛋的长寿面,有三鲜馅的饺子,还有层叠起来的金黄的“油炸糕”。这油糕名为“步步高升”,我们小的时候,上学的孩子和希望升职的年轻人,要抢着吃最上面的一个,将来学业和职位才能升得更好,可这传统的观念,对孩子们好像无效,谁也不去吃糕,而是抢着吃“千丝万缕”炸大虾,有几个淘气鬼,吃完了自己的一个不算,还到别的桌上去要,有两个干脆跑到了厨房,美名其曰:“我来帮着端盘子!”其实是只端虾,且只往自己口中送。

  望着自己的一盘盘杰作,或味香色美,或清淡可口,都被大家洗劫一空,我这两日的劳累,顿时化作烟消云散了。从昨天开始,上午就去买原料,下午开始做半成品,直到晚上8点多,才把鱼炸熟。加上前几日拉菜单和原料单,打扫卫生,洗漱床上用品,说实话,每年婆婆过生日,我真地很累,但看着老人家高兴,大家聚会得开心,我们辛苦的几个人,也就谁都什么也不说了。

  家风

  合影拍出来了,这也是每年的保留节目。看这张照片!近40人的大家庭,正中央的婆婆,就是家的凝聚力,就是核心。她的勤劳、宽容和博爱,影响着大家庭的每一个人,因此在这个大家庭里,兄友弟恭、姐妹牵挂、妯娌和睦、长幼相亲。大姐是婆婆家风的最完美的继承者,兄弟姐妹如果谁家有事,最先想到的,必然是大姐。小外甥轩高考,点名大姨去做饭;我家装修房子,要给工人做饭,也是请大姐帮忙。四妹虽然在兄弟姐妹中最小,但她勇于承担,父母生病,她延医问药,出钱出力,从不推诿。大哥的敬业、二姐的豪爽、三姐的憨厚,就不仅是在这个家庭公认的,而是单位和邻居的评价了。而老公更有意思,被侄子和外甥们戏称为“万能二叔”、“万能二舅”,哪家大到要建房子、搞装修,小到家具坏了、瓷板掉了……他都会当仁不让,随时提供技术和人力。更难能可贵的是,下一代也正在延续着这种家风。外甥彪虽是家里的独生子,但考虑事情周到全面,无论长辈还是同辈,也不管年龄大小,有事都愿意和他交流,请他帮着出主意想办法。十一个孩子,虽然各自成长环境不同,学历有差别,但他们遇事会在微信群里群策群力,年长的或有经验的,会帮着分析利害。“一根筷子易折断,十双筷子抱成团”,在独生子女居多的当今社会,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呀!

  和睦、和气、和顺、和美,已近成为我们这个大家庭的家风。做事先做人,家和万事兴!一个好的母亲,定会带来家庭的繁荣。婆婆在,这个40人的大家庭,就觉得很安全,子女回家喊一声“妈”,孙辈喊一声“奶奶”或“姥姥”,心中特别安然。有人取得一点成绩,飘飘然的时候,这一声会让他觉得自己还是小时候的模样,心顿时安静下来,回归到本真;有人遇到不顺心,情低落的时候,这一声又会让他觉得自己的那点委屈原来也算不了什么,总会鼓起勇气,踏上新程。婆婆——一位平凡的老人,祝愿老人家健康长寿,也希望老人带领大家形成了朴素家风,代代传承。

【婆婆在家经典散文】相关文章:

人在家安在散文10-21

公公的秘密和婆婆的心事散文10-07

婆婆帮我解心结的散文随笔11-01

和婆婆一起读育儿经散文随笔08-07

看透婆婆的经典句子06-08

《卖花婆婆》阅读答案06-24

祝婆婆生日的经典句子05-15

季羡林散文精选《漫谈散文》08-13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8-28

优秀散文:生命与散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