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书店散文

时间:2020-07-23 11:12:53 散文 我要投稿

乡村书店散文

  出差途中,在长途客车上偶遇故乡新华书店的老孙,老孙神情气爽,言谈举止,还是一如过去儒雅大度。他在书店上班接触人太多,仅仅看着我面熟而己,想不起我是谁了。同老孙相谈中,得知他己退休十多年,从保定三十八军转业到西安兵工厂,一九八三年又回到镇新华书店工作,一直到退休。

乡村书店散文

  我的思绪却回到了过去,小的时侯,村东镇新书华店,是留恋的去处,在 我们心目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经常光顾,有时甚至一天好几次。不开架售书,看到喜欢的书籍,便隔着柜台同老孙招呼,他总是不厌其烦的把书拿给我们浏览,职责所在,老孙不时和气地提醒我们:要保护好书籍,毕竟不是图书馆,读书时间长了,规定也不允许,新书褶皱了,也无法再卖。我的第一本科外书小学生作文选就是在这买的,至今还记得是1毛5分钱。读课外书多了,作文写的好些,老师便把我的作文在班上当范文朗读给同学们,并讲解我写得精彩之处,当时自己心里那种高兴劲就甭提了,有时还外出参加竞赛。老师的呵护鼓励,同学的羡慕赞扬,更增加了自己爱好读书并且喜欢写作文的兴趣。

  村东汽车站附近有流动小人书(连环画)书摊,我同二弟去看小人书,读一本是一分钱,为了省钱,两人共同合读一本小人书,读得津津有味,有时候陶醉其中,读得入了迷,竟然忘记回家吃饭。后来村东公路西侧建文生书店,也在大型手推平板车上摆摊,老板文生喜欢读书的缘故吧,颇通古今,健谈,我们对文生非常钦佩,看书的间隙,喜欢听他谈古论今的发表些精辟的见解。文生书店是几十年来新华书店以外唯一天天营业的书店,乡镇周边几万人的文化中心,有报刊杂志,各类书籍,当然开架售书了,在那里看了不少书。散文、人民文学就是在文生书店阅读后,感觉很好,才攒钱购买的,至今保存,已读多遍。更重要的是文生书店出租书籍,在经济贫乏、书籍稀少的年月,渴求读书的我在此读了许多书刊。如今回到故乡,遇到很多似曾相识的朋友们,交谈方知,过去经常同在文生书屋蹭书看来,并且相互回忆着无限感慨。近年来,先是村东的新华书店关闭、又过几年红火多年的文生书店也改行了。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人们读书没有直接显现的经济效益可攀比,更因为乡村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人们读书的少了。

  我这些年从事营销工作行万里路,却未读万卷书,在外出差,我总是携带一本喜欢的书,读书时旅行疲劳便没有了。前些年书籍贫乏,读书者稀少,乘车旅行时若拿着本书看有些与众不同,读书不易;这些年纸质书电子书铺天盖地,人人都在埋头阅读,时间却不易,那份安逸读书的性情更难觅。尤其网络书籍为了取悦迎合读者,在内容和文章的立意主题思想上,已与过去的纸媒相去甚远,不是心灵鸡汤或者养生传言,就是通俗甚至低俗的网络小说。纵然过去的武侠、言情小说泛滥时,也都有个好的主题思想,大多是人心向善,善恶有报,诚信为本,好好做人。最近看到文章披露,世界上读书排第一的是犹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读64本,以色列图书馆有1000所,平均4500人就有一个图书馆,从而造就了犹太人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民族、智商最高的`民族。

  而我回想起在故乡的乡村书店读书时,一生喜欢读书的老乡邻登朐二爷爷,97岁高龄还手不释卷,坚持天天读书,他曾经明确地对我们说过,多读书,读好书,书里藏着知识,这要比金钱或钻石贵重得多,而知识是任何人抢不走的。至今想来,金玉良言,历经多年,犹在耳畔,深感弥足珍贵!无限留恋过去乡村书店的读书时光,期望乡村书店的读书风气能够再在广大乡村显现,读书明理,读书言志,读书增长知识开阔视野,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在车上同老孙攀谈知道,镇新华书店原址拆迁已不复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书店的格局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乡村书店已很难寻觅,今非昔比了,镇上有几个大型超市,更有遍布乡村的几百个小超市,却难觅到乡村书店的影子。现在的孩子只玩手机,打游戏、聊天,几乎没有读书的,电视节目看得都少了。在此感谢老孙,让我回想起儿时读书的快乐时光,唤起对少年时代读书的美好回忆。感谢老孙认真负责的工作,使我们浏览阅读了很多的课外书籍。据乡邻说,文生老板也改行从事其他生意了,他是否还记得我们这些在文生书店读书的乡邻朋友们吗?

【乡村书店散文】相关文章:

乡村之夜散文10-01

描写乡村的散文09-22

乡村的年味散文10-02

书店杂文随笔02-25

扫描乡村二维码散文10-06

描写乡村的段落07-07

远去的乡村匠人原文06-30

描写乡村农田的诗词12-14

乡村生活的优美段落12-14

描写乡村冬天的段落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