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喝茶情思散文
喝茶是现代生活中最常见的普通琐事。好像现代生活,大多数人都离不开喝茶。再说喝茶本来就对人的身体有很多好处。
喝茶可以治伤风,清肠胃,暖胃,清神,健脑,助长学问,尤能解困,打发瞌睡。喝茶,是中国人久远的习惯和传统,历史悠久,由来已久。十几岁时候,看过一部电视剧,里边演的是唐朝茶圣陆羽,为创作中国乃至世界现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绍茶的第一部专著《茶经》,跋山涉水,踏遍名山大川,终于完成第一部《茶经》,在中国茶道奠定了茶文化。此书讲解了关于茶叶源流、现状、生产技术以及饮茶技艺,茶道原理,是部茶学专著,它不仅是精辟的农学著作,又是阐述茶文化的书,它将普通喝茶升格为一种美妙的文化艺能,是中国古代论述茶叶的重要著作,推动了中国茶文化的发展。
我的记忆中,最早老家人喝茶,不是现在的工具,也不是现在的茶叶,更没有那么多的名堂。
当时我很小,爷爷辈的,父亲辈的都喝茶。他们喝的茶叶,是砖茶和茯茶,砖茶都是长方体的,茯茶样子跟窝窝头差不多,品种以陕青茶为主。陕青,全称陕西青茶,也叫陕西绿茶。主产于陕西省陕南地区。陕西以紫阳、安康、岚皋、汉阴等12个县的茶叶产量最多,而“陕青”为陕西绿茶的总称。其中,以紫阳宦姑毛尖、平利三里垭炒青、白河家园炒青、岚皋万安寨炒青和西乡子午仙毫最为有名。陕青以富含锌、硒等微量元素著称。紫阳绿茶是富硒茶的典型代表,外形挺秀,色泽翠绿,栗香浓郁,汤色清澈明亮,香高味浓,醇厚回甜,茶汤浓而不涩、耐冲泡等独特品质。
当时的老一辈,喝茶也没有现在的先进工具,逐如什么高级的水宜生、磁化杯之类的,熬茶也没有电炉子等先进工具。
熬茶都用的是沙罐,沙罐又名砂锅,最早称沙罐,后来好像有“打破沙罐问到底” 之说。这句俗话,最早在北宋著名文学家黄庭坚的《拙轩颂》中,他写道:“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后来演译成了“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说,将“沙罐” 演译成了“沙锅”。沙罐制作从取土、配料、加工、制作、出品整个过程都离不开土,老家沙罐多数是从陕西耀州而来,耀州陶土丰富,制作的沙罐细腻,形状美观。
在我们陕西渭北和甘肃部分地区,过去的特色传统茶点饮食,农家古今相沿,是一种独特的品茗风俗习惯。主要用具就是沙罐,以前的小沙罐子很小,喝罐罐茶的时候,罐罐里倒上水,放在火盆、或者土炉子上烧,等到罐罐里的水开了以后,将茶叶放到罐罐里,等茶叶被烧开的水溢出好几次,也就是茶叶的味道入到水里,用准备的小杯子分开茶水,以便饮用。然后再给罐罐里加水,继续烧,边烧边喝,最好是火盆旁边烤上馒头,边喝茶边吃烤干的馒头,确实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记忆中这样的喝茶方式,一般都是家里来了贵重客人,由家里的大人陪着客人,一边聊天,一边喝茶,头遍茶是不给客人喝的,因为头遍茶没有熬到味,二遍茶才是敬人的茶,必须让给客人喝。而且家庭有条件的,还要给客人装几锅子水烟抽抽,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以示主人好客之道,实在没有水烟的,就让客人品尝家里最好的旱烟叶,当然是多年的陈年存货。
提起喝茶,时常会勾起我的陈年往事的记忆,有好多的回忆,说起来都是心酸。小时候,我记忆中老家农村,我的亲人们喝茶,喝的都是罐罐茶。多数人日子过得都不是很富有,就那二两陕青茶叶也没钱称,东拼西凑的。因为没有好的火盆,或者熬茶工具,就用破烂的脸盆当火炉或者火盆用。没钱买沙罐,就用油漆罐或者胶水铁皮罐,做熬茶罐。经常会因为不慎,为了喝那一口茶,火苗在燃烧过程中,蹦窜到炕上,炕上羊毛毡和被褥着火时常有的事。有的年轻人还因为这些事谩骂老人,我的印象里大有人在。
父亲自打母亲去世后,因为家务繁重,累的经常爬不起来,村子里老人们都提醒父亲喝茶可以提神,也慢慢的喝上了茶水,当时父亲也喝的罐罐茶。父亲喝茶,喝茶止渴仅仅是一个方面,真正喝茶为的是提神,趁着喝茶歇息一会儿,缓解一下自己疲劳乏困。当时在侍郎湖边种地,住的几个窑洞没有门窗,父亲趁我和弟弟做饭时候,在窑洞门口地上,一边架起柴火熬着喝茶烤火,一边计划着地里的活路,我和弟弟一边做饭,一边聆听父亲的安排。再说了,大山里柴火也方便,不用费神去做火盆。当时上山的路从院边过,上山的人们必须从门前走过,父亲时常会熬好茶水,递给路过的人喝。因为山太高,爬半架山已经累的够呛,父亲说给人一杯茶水喝,可以缓缓神解解乏,也好和村子里的人们拉近关系,拉家常和睦四邻,庄稼也好管理,免得牛羊践踏。父亲喝茶,可以说自己解乏,还顺便处理好了人际关系,可以说一举两得。后来侍郎湖不种庄稼了,因为家里盖了新房子,父亲因为这房子来之不易,怕熏黑了房子门窗要我们花钱,所以就不喝熬的罐罐茶了,再喝茶就用茶杯泡着喝,也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连茶水也不喝了,就连旱烟也戒了.......
我们弟兄俩个,也是在山里种地干活学会了喝茶,曾经因为喝茶,闹出过一段笑话。九二年家里盖房子,盖房子全部买砖太贵,为了省几个钱,我弟兄俩打土坯子,打乏困了就喝茶,我因为手残疾不能打坯子,就给弟弟供土。为了让弟弟多打坯子,让他多喝茶水解乏,我就给弟弟茶杯子里多放了茶叶,谁知道茶水也能把人喝醉,把弟弟竟然给喝醉了。父亲后来知道了,说我一顿道:“再好的东西,适可而止,好过头了,就成了毒,就是白糖,吃多了也会闹肚子。”话是这样说,父亲说啥还真有啥事发生。后来我在装卸队上班,把弟弟介绍到西安开关厂倒仓库,仓库里白糖多,弟弟见白糖没人管,肚子饿了一顿吃半碗白糖,果然闹肚子。所以,凡事物再好,都有其两面性,这已经成了今生最大的教训。
关于茶的记忆幽深,让我常常淡淡地难忘,就像茶的味,先苦后甘甜。我上初中时,安康发生了水灾,家里门上来了爷爷孙子二位,挑着一担茶叶,叫卖陕青茶叶,当时家里因为母亲去世,确实很是困难。连自己日子都过不到前边去。但是,记忆中,父亲毫不犹豫地收留他们爷孙二位,在我家住宿,白天挑着茶叶去卖茶,晚上再回我家来投宿。就这样,我们一家帮着爷孙二位卖完了茶叶。那个孙子和我一样大,长的眉清目秀,大个子人很白净,因为家乡遭水灾,不能继续上学,就辍学出门和爷爷一起卖茶度日。因为和我相处十几天,时间长了很熟悉,晚上他掏出自己的课本看书,也和我有共同语言,所以关系很好,家里仅有的玉米面搅团我经常端给他吃,遗憾的是陕南人不会吃搅团,搅团放进嘴里就知道使劲的唨嚼。后来回到老家,他还给我寄来了笔记本,写了好几封感谢信。因为家里当时很穷,确实能力有限,我又在上学,再也帮不上他们什么。后来,就慢慢失去了联系。如果他还在世,应该和我也一样,也该是年过半百的人了。估计他爷爷去世了,八二年,他的爷爷已经六十有余的人了......
喝茶是好事,从中品味人生哲理。古人云:“茶过几杯,茶香悠淡。苦涩渐远,犹如秋末初冬,深秋的萧瑟,初冬的乍寒,生命暗淡褪色,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包容淡定,儒雅清新。
品茶是品人生,即饮茶茗,清苦后发,伴岁月流年,儒雅而凝重。
【喝茶情思散文】相关文章:
老屋情思散文08-29
苏州情思散文07-22
红叶情思散文08-19
秋雨情思散文08-05
雪花飘落的情思散文06-07
母亲节情思散文09-22
喝茶与禅心散文(精选32篇)07-27
情感散文-悠悠情思寄唐山07-31
漫川人喝茶-散文1000字08-14
与我一同放松喝茶散文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