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精选20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散文吗?散文的宗旨是文笔一定要优美,文章一定要流畅。“形散而神不散”。什么样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南京的雨花石散文(精选2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
南京,旧称金陵,亦称石头城。石头城的石头不是怪异嶙峋,也不是硕大无比,而是以小巧玲珑的雨花石而著称。雨花石,有雨有花,花而冠雨,貌似鹅卵,饱满晶莹,美丽雅致。
去年夏天,我有幸去了趟南京,带回几枚玲珑剔透的雨花石,视为珍宝,藏在陋室。
提到雨花石,还有一则美丽的神话传说:相传南京石子岗,就是现在的南京雨花台,观中有位雨花真人,睿智豁达,深藏不露。
一天,他开坛讲经,深明大义,传道授业,救济苍生,一时震撼天地,上苍雨神欢悦降下一场五彩天雨,好似一幅山水长卷天挂,瀑布流云,缓流直下。雨水有节奏地敲打着石子岗的石子,仿佛奏响了天乐。粒粒石子瞬间变成玛瑙般的雨花石。老百姓喜不自禁,心存感激。众生为了感恩上天的洪恩浩荡,用雨花石垒就一座雨花台,高雅别致,供游人观赏。到如今,早已成了吸引中外游客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有科学家解释,雨花石的形成距今有150——250万年之间,是燃烧的岩浆喷射出的'产物,凝固后在雨水的作用下,将其中的二氧化硅分离出来,再沉积形成石英、玉髓、燧石或者蛋白一样的混合物,它经过了凝固、风化、沉积硕石层三个阶段,可谓历经磨炼,才有今日之风流。可是人们对雨花石的形成大都还是相信那个美丽的神话传说。要是雨花石是经历凝固、风化、沉积三个阶段形成的话,那别处也应该有雨花石,有喷射岩浆的地方多了,可那里不但没有形成雨花石,大都给老百姓带来无穷的痛苦和灾难。
一部《石头城》争相说雨花,《红楼梦》中贾宝玉“一落凡胎,嘴里便含一块五彩晶莹的宝玉来”,宝玉的名字便由此而来。此玉“大如雀卵,灿若明霞,莹润如酥,五色花纹缠护”。有人传说,这通灵宝玉就是传说中的雨花石,有神灵保佑,要不然那能那么神奇。
我从南京带回几枚,置于一透明的鱼缸中,常常静心观赏。
雨花石,浸在水里,水漫在上面,清澈透明,别致丰润,雨花点点,亮若星星。就像欣赏一幅幅水墨画,布局繁茂中疏密有致,苍茫雄浑中滋润有韵。看雨花石,于空谷幽泉中感受那份久违的清新和远离尘嚣的淡泊宁静。
雨花石,讲究质、色、形、纹,其颜色丰富多彩,形状纹络千变万化。绿如翡翠,晶莹流光,红似朝霞,金碧辉煌。加上纹络的天然搭配,形成的种种物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你看,这枚怀抱一团白云,却又沾着几滴春雨;那枚抹一身艳丽,又像披一袭晚霞,看,那枚像寒梅在狂风中怒放,这枚又像一嫩嫩的蛋黄,又恰似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还有一枚像是大漠的孤烟缭绕,却又像几条翠柳迎风飘拂……
观雨花石,又似品味人生真谛。人生如雨花石五光十色,生活像雨花石景象万千。红色象征着坚定信念;绿色燃起生命的希望;蓝色代表着纯真;黄色又荡漾着浪漫……艳如红梅,白似银雪,桃花飞雨,碧天流星,翠绿若玉,娇媚妖娆,美妙绝伦。
一场雨洒下多少哲思,多少温馨。雨花石,灵动如雨,娇艳似花;雨花石,粒粒流光,枚枚溢彩;雨花石,雨传奇,花传神……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2
一颗小土球,挤在混沌的土中。在岩层之上,被数吨泥土挤压。其它石头,认命了。可能会被挤压成一层一层的,成为大理石;可能会被碾碎,化为尘土;有的很幸运,找到了虫尸虫骨,成了化石琥珀。它,尽量的聚合身旁的矿物质,结了一层白膜。谁知道,它是那么不幸,身旁的环境是如此污浊。它不知吸收了多少黑色的杂质。
可能别的石头都在被最好看的物质吸引,它不知犯下多少错。它吸收的物质,都以它自己的方式,去转化为自己的纹路。
几千年,被岩石打磨,被地壳向上托,随着泥土向上一点一点地爬,终于有一天破土而出。
它的样子,奇异而是那么别致,半透明的白膜中有着弯曲的.纹路。它犯了几千年的错,不与常人(石头)一样,竟修成如此美妙的境界。
这使我不禁想起一个故事。
一个老妪,想修禅,让自己家平安。她从别人那儿得来了一个咒语,每天在佛像前念咒。佛像前摆着一碗黄豆,她不知自己的咒语竟念错了,但是她一直念了五年。现在她一念咒,碗里的黄豆就会跳跃,像体会了别致的禅而喝彩。
一个喇嘛经过,他发现一个小破庙中竟充盈着禅意。他好奇地走近,才发现是一个老妪。这喇嘛很惊奇,她念咒念错了。便让老妪改正。老妪很失望:“那我岂不是白念六年咒?我还得谢谢你呢!”等再念时,黄豆不跳了,禅意全无。喇嘛心想:不好,自己害了她。于是告诉老妪其实是自己在测她是否信自己的话,她的咒是正确的。于是,老妪很高兴,又回到了之前。
这老妪如同这雨花石,用别致的物创出独一无二的花纹,用不同的咒念出独一无二的禅。虽然我不太了解禅,但这种境界,如同雨花石的美,炼出了不同的境界。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3
谁都知道南京有个著名的雨花台,到南京来游玩的人们总是要将雨花台排在他们的旅游景点表中。可是你知道究竟是什么让雨花台如此有名吗?
雨花石是世界观赏石中的一个光彩四射的亮点,正是它,让雨花台如此有名。你注意到了吗?雨花台就是根据它命名的。雨花石是南京特有的旅游纪念品。在汉城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将雨花石作为中国的象征永久地存在了汉城。
相传在南朝梁代,有一个法号叫云光的和尚立志要劝世人向善,解救百姓解难,就四处云游,讲解佛旨。但当时佛教刚传进中国,信众还不多。云光每次开讲,听众都寥寥无几。正当云光泄气时,一位老婆婆送了他一双鞋,并嘱咐他鞋在哪儿烂掉,就在哪儿安顿下来常开讲佛经。于是,云光走啊,走啊,等他走到南京的聚宝山时,鞋烂了,他就在那儿安顿了下来。后来,苍天被他感动了,降花为雨。这些“雨”都是五色小石,纹彩斑斓,故名“雨花石”。
雨花石质地坚硬,是石英、玉髓和蛋白石形成的珍贵宝石,也叫“雨花玛瑙”。它们红得似玛瑙,绿得如碧玉,使花形的石,石质的.花。中国的雨花石因为质、形、纹、色、呈象、意境六美兼备,所以被誉为“天赐国宝,中华一绝”,用“凝天地之灵气,聚日月之精华,孕万物之风采”来形容真是再贴切不过的了。在赏玩、收藏雨花石时,根据它们的呈象可分为人物、动物、风景、花木、文字、抽象石等,按照“六美”程度又可分为绝品石、珍品石、精品石、佳品石等。
前国务院副总理吴学谦观赏过雨花石,周恩来总理收藏过雨花石,京剧大师梅兰芳也曾赏玩过雨花石。现在的雨花石,已经成为了赠送来宾、亲友的高等礼品。雨花石风光无限。它将永远是中华版图上鸡腹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4
曾经拿着一颗小小的雨花石,低头吟: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然后把它交到你的手中。电话里的那头你也曾深情的对我唱起《月亮代表我的心》……
一个小小的物件,一首歌,一个地方,因为参与者不同,我们会赋予它们与众不同的涵义。生命中那么多的过客,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会给我们留下一辈子的回忆。初恋,一个让无数年少男女憧憬的浪漫字眼,纯净而美好。恋爱中的我们,是另一个自己。所谓的缘分有时候就是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即使蒙得上眼睛,但还是抑制不住错乱的脉搏。如果生活可以按下快进,那所有的故事都会是童话般的结局。
因为我们的独一无二,所以人的相处过程中有一种阶段叫做磨合期。五年之痒,七年之痛,又让很多人不敢相信永远,因此总是彼此许下许多的诺言。殊不知,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兑现方式。但是还是会有些傻丫头愿意相信那个万分之一。
从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但现在的`平平淡淡。飞逝的流年悄悄地改变了当初的感觉,可是你还是心里的那个你。也许当桂花再次闲落时,你就会出现,手握雨花石,微笑不语。而我,再次为你心动不已。愿你是《夜空中最亮的星》,那样我就能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5
南京似个略有些年岁的女子,温婉而端庄。
或许是处在尴尬的地界——若说她是江南的小女子,则住的靠北了一些,严格算起江南的地段,南京是不在内的。她不是小家碧玉,不似苏锡常的小女儿娇嫩甜美,吴侬软语中隐隐约约透出几分甜腻腻的暧昧。南京——这一个后鼻音的名字,庄严的读音,也从此注定了她的成熟稳重。
是的,她是稳重的,那古老的石城墙,是她的注脚。
她经历过苦难,所以那城墙看上去更为苍老,那种天荒地久的老法,老到即使春天也不会新绿,甚至连她的藤蔓都快枯成老朽枯成化石。那紫色的不知名的小野花,顽强地、坚毅地开放在那城墙上,明明是新绿,明明是那粉嫩嫩的紫,却感觉不出那么一种娇媚的意思,相反只有那么古老的韵致。枯黄的野草从石砖的缝隙中钻出,把相机拿起,随意的一按,屏幕上就充斥了萧索的气息。
苦难似乎对这位女子别有钟情,虽然是没有那么多烽烟缭绕,战火纷飞,可是历史给南京的待遇则是冷暴力。
胭脂井,后主情,不知在朝朝暮暮与张丽华的恩爱中,陈后主是否想到了南京城,南京城里的那么多百姓,他们也有妻子儿女,也有家。他为了爱情,放弃了一城乃至一国的家庭和有情人,这是多情,还是无情?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后主李煜,亦是一个风流多情的才子,他的笔可以写出女子的眼泪,写出爱情的甜蜜,可写不出对敌人的对策,治国的方针。宋兵攻入江宁府时,他是否为了南京,鞠了一捧泪。
十里秦淮,十里泪。这流金之河,也是流泪之河,多少女子,被这条珠光宝气的玉带般的河,夺走了尊严与生命。
南京,她看着,看着。她不是无动于衷,她有泪,泪珠落入秦淮,想要荡涤那样的肮脏。可是男人的无用造就了女性的不幸,女性的'软弱造成了秦淮河的不幸。孰是孰非,我已不清楚。
是的,那是柔情,十里流金的秦淮河,却是南京城的眼泪。
然而从勾践卧薪尝胆,到红楼长篇的十二钗凋零,再到太平天国殇于大火,朱元璋陵寝紫金山,民国国父长眠于中山,更不用说近代的那场血腥屠城,南京这个城市总是弥漫着很多的阴冷的政治气息,南京是悲剧性浓厚的地方,毋庸置疑。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6
南京是一座秋天的城市,它有太多属于这个季节的性格。
意象中南京的秋,是斑斓的梧桐叶缤纷出蝴蝶的舞蹈,是阳光下的银杏渲染出点彩油画,是满山的红叶摇曳出生命的韵律;意象中南京的秋,是石头城外伤感的夕阳幻化出温婉的星光,是明故宫石碑上的冰霜湿润了斑驳的纹样,是莫愁湖的涟漪里渐渐枯萎的荷塘;意象中南京的秋,是秦淮河的流水中一页风流的诗歌,是精巧的机杼上一方夺天工的绣锦,是丝竹震颤、水袖翩翩时一句“良辰美景奈何,赏心乐事谁家院”的昆曲的念白……
南京的秋天仿佛一个极富耐心又极具慧心的女子,将清秀、湿润、温文尔雅静悄悄地渗透进每一丝空气中。
不得不承认,南京的秋是短暂的。正因为短暂,古城的每一寸秋意都变得灿烂,因为短暂,南京的秋成为了生命中一次弥足珍贵的守候,成为了岁月里一场翘首期盼的等待。
当温暖湿润的东南风慢慢地转向了西北,当清晨的草尖上悄悄闪耀着白色的露珠,当天空厚厚的云朵变得白而稀疏,当阳光把树木投在地上的影子拉得老长老长,秋的脚步就一点点地近了。这个时候,天空就像一面巨大的玻璃,白云是拭净的布,雨珠是洗涤的水,风潇洒地将天空烘干后,太阳就出来了,将这面玻璃晒得一尘不染;这个时候,曾经在电线杆之间绅士一般悠雅地踱着舞步的燕子们不见了,它们已经飞走,飞到南方的海边去了,抬起头,偶尔还能看到湛蓝的苍穹下一群大雁排着“人”字渐渐远去。
秋日里的南京是绚烂斑斓的。在秋风的吹拂下,整座古城的色调变成了暖暖的金黄或者橙红,仿佛慈祥的老者抿了一口浓郁的高粱红,脸颊上泛起了满足的红晕。是的,漫步在这样的色韵里,你是会不由自主地陶醉的。明净的天空下,硕大的梧桐叶悠然飘落,层层叠叠铺满了街道,充满了隔世的诗情画意,光与影在纵横交错的叶片间穿越或折射着,堆砌出浓重的油彩,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后印象主义油画中。
高大的梧桐几乎遍布了南京的街道,仰望那些树梢,好比在观赏一只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无数片三菱镜在光影中闪烁着,换步移形之间,尽情变幻着一个又一个别致的世界。阳光仿佛中了魔法一样在大树繁茂的怀抱里改变着颜色和形状,每一种色彩都是那么干净,纯洁得像一尘不染的童话;微风簌簌时,每一片叶子都在轻声歌唱,像一只只精致的绿蝴蝶在花的芬芳里翩翩起舞,让你看得清微风曼妙的身姿;而当风刮得猛烈时,树叶翻飞,仿佛大片的海浪在头顶上起伏涌动,潮声回荡。
秋日里的南京是沉静安稳的。这个时候,携一壶淡淡的菊花茶,在甘熙大院的回廊里坐下,看池沼中几尾游鱼安静地吐着泡儿,它们仿佛也感受到了秋日的寂静,悄悄收敛了盛夏时节欢腾跳跃的身姿。一夜霜降,嘈杂的蝉鸣渐渐稀疏了,偶有微黄的杂草间一两声苍老的鸣唱。蝉是这个季节最后的歌者,尽管薄薄的翼翅阻挡不了袭来的西风,但它们仍旧高居树梢,餐风饮露,从不委身于人间的烟火——蝉亦是禅的化身。这时候的天空也是安静的,天淡淡地蓝着,那么高,那么开阔,好似一尊元代青花瓷瓶,氤氲着雨后的温润。
古老的庭院里,碎槐如坠玉般纷纷而下,洒落一地的馨香。柔软的花瓣蜷缩着,触摸不到曾经饱满多汁的身体了,昔日光洁的面容上也不知不觉浮起了道道皱纹,但是它们依然美丽,依然保持着一朵花应有的芬芳和娇艳。阳光透过瓦檐上紫藤的缝隙窸窸窣窣地洒落在地上,璀璨,却沉默着,有如年轻女孩的碎花裙角和揉碎了的心事。
秋日里的南京是婉约伤感的。台城下的烟柳总有太多的故事想对游人诉说,它们在轻柔的雨中湿润了眼睑,饮泣着六朝如梦的回忆,那些浑厚的钟声,那些艳丽的词曲,都化作了胭脂井畔的叹息,渐渐淡忘在了斜风细雨之中。“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秋雨中的古城怀念那个叫做李煜的君王,他在瑟瑟的`秋风中尝尽了国破家亡的凄苦,背井离乡去了北国。他留下了无数动人的诗篇,让江南故土从此变得善感而多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是唐诗里的感伤,悠悠秦淮河,流逝的是水,感怀的是岸。“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这是梦醒时分物是人非的感伤,今宵的风景已无力承载昨日的风月。“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这是芳心侠骨长歌当哭的感伤,一朵艳丽的桃花让一个消亡了的王朝变成了丝竹间的千古绝唱。
秋日里的南京也回荡着黄钟大吕之声。紫金山间,明孝陵斑驳的神道上浸染着银杏的金黄,那一尊尊神兽静默地屹立了六百余年,你忍不住伸手抚摩它们粗糙的脊背,于是感到一股力量从冰凉的石块内迸发而出,沿着指尖一根根细微的血脉流淌到体内。深秋的紫金山上,有太多的风景值得你去品读,高耸的雪松守护着一代先驱的足迹,浑厚有力的“博爱”二字在清凉的空气里愈发让人心生敬佩。更有那漫山遍野的红枫,将青翠的山峦一夜之间染成了鲜艳的红,一层层叠加出历史的厚重,让你惊叹这座金粉之都竟能如此豪情万丈,迸发出磅礴大气的手笔。
携着仆仆的风尘,去长江边上走一走,清凉的水中沉淀着秋的清幽与怀想。江水独对空蒙的苍天,洗净了千百年来的浮世铅华,满目的芦花流苏一般飘摇着,绵延至远方,漫漶在如纱似雾的白云中。远古的造山运动曾在这里爆发着大自然的伟力,一座座山从大地深处高耸起来,一道道峡谷引着湍急的水流汇聚成恣肆的大河。苍穹间仿佛悬挂着一幅巨幕,历史在天地间上演着跨越时空的传奇,那些金戈铁马、刀光剑影、帝王风流、王侯逐鹿、佳人红颜、英雄血泪,一幕幕铺向远方,与天空融为了一体。
有一种美甘醇如酒,厚重温暖,色泽和香味都积淀得那么纯粹和深沉,浓得有些化不开。这种美,正属于秋天的南京,属于南京的秋天。
南京的秋是一本别样风情的书,薄薄的,软软的,可每一个字都值得去细细品读。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7
在 回南京休息的这几天里,多的时间是坐在朝北的窗子前发呆。窗外有几棵我载的树,枇杷,香樟,桂花。
树木长的很快,3年就长得遮挡住了窗前的路径,我想再过几年就要遮住天空了。现在是秋季的最后几天了,夜里特别的冷静,昨天还下了雨,今夜的天就特别的清楚,星星在树的上面,给了我一个冷眼。我笑了笑心里暗道,你离我很远哩。
窗前土地里的花都 开过了,桂花在我回来前15天也香过了,这些都不曾是我经历和改变的。只有一朵月季还在开着。天越来越冷了,冰霜很快就要来了,我记得小时候家里的.院子里就种有一株月季,下雪的时候也会开。虽然冬来了,来过后春天接着也会来,浇水,修剪,冻的枯黄的叶子,花瓣颤抖着他的嘴唇,紫瑟瑟的更艳了,新发出来的嫰枝嫰叶浅降着红透透的,诱发的揉弄,我喜欢这个样子的。
同学约了去栖霞山看红叶,我用理由推掉了,心情实在是没那余闲,是又想去看又懒去看。
前几日陪朋友去办事,这个朋友刚认识,介绍的。他的性情很是开朗,也很有理想,反正就是蛮顺眼的那种,要不然我会一直闷在家里不出门的。 办完事告了别,他急急的要回去和他的亲眷喝酒。一阵的感到自己没得去处,又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去处里。南京的街很久没走了,熟悉的有点离我远了。梧桐树上大的叶子开始掉了,秋是深了,深的就是彻底的消亡我也是有了情愿。我走的很微细,每一处我都流连着,就这么自己抓着,黎明到黄昏,下来是黑暗里慢熬着,接着不还是黎明么?
今夜,走过的每一处街道浮现眼前,使我担心起了老城改造掉的旧巷,担心起我明年会不会再有今夜的眸子,后续再过几年,走过的街巷不用改造也会在我记忆里淡忘呢? 。
咦,差点忘了。窗前东边有棵公家05年种的腊梅,枝叶茂盛。
假使,春节前我能回南京的话就是它开的最香的时候。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8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君愁。江南盛景,世外桃源,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遍地起锣,迎耳丝竹,说的就是温婉惬意的六朝古都南京啦,俯瞰钟山,叹六朝兴亡,夜泊秦淮,晓红尘悲欢,既然到了南京,就不防卸下些烦恼忧虑,多大的烦恼不过浮云尔尔,放松心情,感受生活,是南京人乐天欢脱的生活观。说到美食,南京的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汤包,桂花糕,都是不可以错过的。走走街,串串巷,热爱生活的南京人一定不会让您失望。
三月的北京,一月的南京。三月的北京春寒料峭,一月的南京巾帼不让须眉。一直把南京认为是南方,长江之南嘛,最终它还是出乎了我的意料,丝毫不留情面,冷的彻彻底底,荡气回肠。南京,它不乏南方的温婉,也不输北方的英气,不容小觑。南京是一个来了不会给你惊喜也不会让你失望的城市,放眼望去,咋一看都是低矮密布的半新半旧的写字楼、居住区,没有一个省会的霸气和繁华,华灯初上时也没有十里洋场似的繁华霓虹,有的,是充满历史洗礼感的古城墙、古城门;有的,是十里秦淮古香古色的灯笼画舫,有的,是江南园林里昏黄而温暖的灯光,照在大气恢弘的府院宅邸,照在曲径通幽的回廊,照在假山细水,如画如梦的后花园。有的,是青砖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这就是南京,是一个需要用脚步丈量的.城市,需要你慢慢的走,南京的风景不在立交高架,而在那些弯曲错落的小路上,在夫子庙里商业气息不那么浓厚的东水关城墙里,在瞻园整齐挺拔的樟树林里。
江南四大园林之瞻园,明代古典园林。 仿佛看到富可敌国,却不张扬的名士风范。匠心造园,曲径通幽,藏身纳心,放得下红尘悲欢,千古深情,离愁别绪。每一砖一瓦,小桥流水,亭台楼榭,都让人浮想联翩,心旷神怡。千古情,多少心事,都在这一块块太湖石里,都在这波光荡漾里。
夜游十里秦淮,似乎听见无数文人墨客把酒言欢,儿女情长。似乎听见秦淮八艳琴棋书画,身怀绝技,不轻易以身相许。这些才子佳人,人间佳话,都留在了秦淮河的桨声塔影里。留在了那个侠骨柔情的年代里。
写南京,没有写旅途奔波,没有写行程细节,却还是想写遗憾。因为南京,是我喜欢的城市,也是所有的行走里最用心的城市。在去之前,南京这个城市在我的心里已是那样熟悉,每一条路,每一个景点,住哪里,吃什么,都有了详尽的规划。去南京,不过是验证我的攻略没有错,遗憾错过了总统府,错过了明孝陵,错过了古城墙。这幅臭皮囊也不争气,发了烧感了冒。
南京是一个去了没有惊喜的城市,却也是一个去了不想离开的城市,它的蕴味,需要时间才能感受,需要深入才能理解。之所以买陶笛,是想在每次吹起的时候,想起南京。也许真的是年龄大了,对一切脚步满怀深情,总想过多的留下,回忆亦或是物品。
南京,是一个容易想到离别和兴亡的城市,或许是因为历史对它太深情,留下太多的念念不忘。
我们终究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人越成长,就越明白,会有越来越多的初见变成永别,就像我在那里写下的永恒寄语:感谢和平,珍惜生命,宽恕过往,拥抱明天。才能到了离开的时候,不过是不如归去,无他。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9
春天时节,天气终于在5.1到来时晴朗,温热起来。浅淡的阳光驱走前些日子的阴靡,焕发出浓浓的暖意,夹着晚春的湿润和芳香,甜甜的,腻腻的,感觉很温热又有些许的燥热。
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我踏着晚春的脚印,来到了南京。
一进入南京,就被那一条条绿色大道迷住了。一条条宽畅笔直街道,两旁浓荫密布,一排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树,舒展着魁梧的枝干,宽大的叶子,迎着晚归的车流,张开双臂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也为南京驱赶着热浪带来一片凉意。走在南京街头,随时有种进入森林的感觉。
这儿是法国梧桐树的家乡,到处都生长着各式各样的法国梧桐树。上网查了下资料:目前南京老城区内保存完好的林荫路数量约20条,有梧桐树15万株左右,这些梧桐树大部分是民国时期栽种的,他们已经有着70岁的高龄了,而今仍然青春焕发。在这20余条的林荫道中,最有气势、保存最完好的林阴大道有:中山陵园内的陵园路、灵古寺路、太平门路等。
恰巧5.1那天我们驱车去中山陵附近的海底世界游玩。行驶在这条绿色的`隧道中,宛如城市森林一般,把大道打扮得气势磅礴,绿意浓浓,成为南京一道独特的亮丽的风景线。也给出行在外的我们带来了些许的凉意。路窄车多,中山陵道上车很堵,我们却没往日的烦燥。把头探出窗外,欣赏着这一路高大挺拔的梧桐,欣赏着从巴掌大的树叶中重重叠叠的缝隙里洒下的点点“金斑”。沿道不时有游人携手徒步,脸上带着欣喜,嘴角飞扬着。
在赞叹这美景的同时,我们一家都想到了同一个问题——南京的环卫工人。是呀!梧桐虽美,可秋天的梧桐叶的清扫工作却是一项苦差事。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不忘南京环卫工人的幸苦,向你们敬礼:美丽的环卫工人!
梧桐树,南京的街头因你而美丽,南京因你而生动!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0
四月的南京,勾起了我的思念。
那是六年前的夜,却留在了我心中。那场雨带走了繁华,也带走了一切。她离去的身影,像一只蜕变的蝶,如此的轻盈,如此的美。我的泪,符合那场雨,模糊了视线。她没有回头,而我还是开不了口,没有留下她的理由,心痛地让她走。撕心的痛让我崩溃,奔跑在无情的雨中,任泪水滑落脸颊。
我狼狈的像一只猫,一只流浪的猫,怀念昨日的草原,留恋那一吼震天地的豪情。
姗姗来迟的晚春,美了烟雨醉江南。谷雨时节,春雨细如丝,如少女的肌肤湿润而光滑。千年古韵的金陵,我们相遇在复古的秦淮河上。泛舟同游,情愫萌芽。来自北国的我被你深深地吸引,南邦少女的`娇小与灵动,温柔与多情,都完美地刻画着你。
那年我们携手了,爱的幸福超过了所有,令我一生难忘。可命运总不予人愿,三个春秋的共度,你还是选择了离开。
同样在细雨绵绵的晚春,不同的是你我的心情。那是夜的场合,你说一直都爱着我,但不是这样的生活。你说这样的生活会亵渎爱情——这是你离开的理由。我落泪,哭透了心,夜色烟雨中,你没有半点的犹豫。你走了,夹杂着雨声,前方回荡着那句熟悉的话——记住我的身影,我们来世再一起。
那天的雨很小,在我心中却下的很大。六年里,它依旧打湿了我的脸。
而现在的我失去了所有,慢走在生命的边缘,感受着北面吹来的风,体会着这漫入心扉的痛。
时间的流淌,变革了世界,却抚不平我的伤。我蜷缩在我的天堂,守候在神的身旁,等待着明日的太阳。心中的信念不停地默念:寂寞,自由也;为了她的自由,让自己寂寞;为了她的飞翔,建造寂寞的机场。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1
树叶飒飒下雨滴,风雨大作,几乎要把门窗敲破。道是好雨知时节,当夏乃狂奔。而且时不时夹杂着一些不温柔又装腔作势的点点雷声,真正是雷声小,雨点大了。夏雨时节对庄稼来说是幸福的事,然而对人来说就不是一点点冷漠了。还没从前两天的夏日气氛里回过神来,马上就又回到秋冬的冷风寒雨里。
刚刚洗了藏了的外套长衣又要翻箱倒柜揪出来出来应应急。一出门都是些咬紧牙关颤颤巍巍的声音:“今天真是太凉快了!”似乎这还不够抱怨,便跺跺脚,使原本湿了的鞋湿的更加愤怒了。啊,这天气可能只是比六月飞雪差了一点点吧。嗯,一点点,但同样下得冤枉呢。这样形容似乎夸张了些,但这天气确实是夸张啊。
下楼到图书馆门口的时候有点心虚,因为又没带伞,已经记不清这是多少次了。
有人说雨伞不知道带,这都夏天了太阳伞也不能捎上一捎?不能!就是不能!所以活该!就是活该!话说活该就活该吧,但再活该总得回去总得吃饭呀,所以能怎么办,只能再再再再次豁出我这张年轻的老脸去求图书馆大叔施借一把了,哦,今天是大姐。内心有种羞耻的恐惧感,害怕有一天大叔问我:“你,是外星人?你出门从来不看天气预报?从来不带伞?”末了还不忘吼一句:“我的伞你记得给我拿回来!”
想不起到底在图书馆借多少次伞了,拿什么拯救我的懒惰和烂记性。记不清丢了多少次伞,能不带就不带吧,带着也浪费了,虽然是越来越便宜的伞。不错,某人说丢一次,买个差点的`,再丢一次,再降个级呗,耐丢!所以,我这种人能在图书馆成功借伞那么多次靠的究竟是什么?靠的不是美貌,也不是诚信,靠的是个人魅力吧!
南京的雨啊,就像女人的脸,时而忧伤,转而愤怒,又瞬间欣喜;又像男人的心,时而狠戾又总不那么带水拖泥。
南京的雨啊,总是比人还优秀,下得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夜里总会歇歇吧,“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不存在的。
南京的雨啊,温柔多情,风雅缠绵……算了吧,我还是喜欢十里艳阳天!
这不,今天又是个好天气呢!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2
今天是12月13日,对这座经济发展的城市来说,它是一个狂欢落幕时的日子。繁华的街道有人在收拾昨日遗留的彩灯,有人在巨大的中央银屏上调制庆贺音频;有人在为奢华品牌宣传所谓的效益折扣;有人在斑斓的琉璃灯下做信息时代宣传;有人在修剪圣诞树,为了某个西方的节日。
在昔日沦陷的城市上,被幸存下来的古物,或者说被侵略者留下屈辱印记的土地上。人们从远道而来,没有人问过它的来处,也没有人会关心它们是如何存在于这片四四方方的东方建筑中,也许没有人会在乎。他们只会诧异于这样宏伟辉煌的城堡,然后相拥站在阴影处合影,这是属于他们能在众多的朋友中足以骄傲,攀谈的资本。他们会无比自豪的去炫耀这是他们曾到达的某一旅游之地,那是多值得去纪念的事情,因为它是英国著名的古典设计,精修的玉白大理石砌成的墙壁,标志性的大本钟刻着历史,这一切在他们的眼中就是众多的炫耀足迹。
其实不然,我想说的是,这里所有这些西方文明的存在,或者被众多国有银行设为商贸大厅的建筑的立足,源于我们曾经不堪的历史屈辱。因为这里曾被占领,曾被侵略者划为殖民地,曾被割裂为无数的外租界,所以,他们在这片土地上肆意的掳掠我们的国民,分瓜我们的财富,占用我们的资源,而最终他们还在这里设立了他们的军事化机构,用以更方便,更稳固的来强制性殖民我们这片销烟的城市。而这些所有遗留下来的辉煌的建筑,不是我们国人为了追求文明共同交流,促进文化发展而设计建成的,它只是我们曾经的污点中恰好迎合了时代的趋近。
我不敢说我是一个爱国的人,因为我今日也站在现代化城市的街头,穿梭于这片繁华都市中,被从四面八方涌来的信息化产物冲击而混淆了头脑。是的,我被西方的经济文明所感触,我也忽视了今天这个重要的历史性的日子,我也和众多的人群一样做着迎合狂欢的行为与动作。或者在今日一开始,我就不曾意识到这个历史性的祭奠问题,以至于今日之初我还写下一行行矫做的文字来怀恋往事依稀。我为自己感到愧疚,我为万千在灾难中丧生的魂灵感到愧疚。
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者在南京大屠杀,残害了30万的中国同胞,鲜血染红了整片华夏大地,这是我们应该铭记的悲痛与屈辱。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年轻的中国下一代,我不敢说自己是这个国家的接班人,也不敢说我对这个国家的政治能有多大影响,但是,我身上流着华夏祖先的鲜血,我是一个中国人,丧生的千千万万人,都是我炎黄子孙,我不能对此无动于衷,即使我的.忏悔祭奠渺不可及,无人问津,但我仍要埋头默哀献上我微不足道的祭奠。
我知道,也许我们离政治生活遥不可及,隆重的国祭日对我们的经济生活也显得无足轻重,但记住,我们去祭奠这个日子,不仅是为了告慰无数丧生的国人以及宽慰曾饱受磨难的生还者,我们更是去铭记这段销烟弥漫的屈辱的中国史,居安思危。国家的政乱,经济的萧条,市场的溃败,和种种社会矛盾的争纷,最终会导致一个国家的滞怠,会给所有的国民带带来灭顶之灾,而这给我们造成的损害是毁灭性,也是沉重的。家是千万国,国是千万家。只有我们每一个小群体团结一致,众志一心,那么我们这个国家的凝聚力,战斗力才会坚不可摧。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一份子,我们不应该将国耻置之度外,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革,但振兴中华这句话永远都不会落后,也永远不应该被落后。我们是这个国家的主人,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义务,承担自己的责任,在这个国家我们负责的同时,我们也要时刻清醒的明白这个国家赋予我们每个人的神圣使命,国家荣辱与我们同在。
梁启超先生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我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少年强则国强。勿忘国耻,振兴我大中华。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3
拜读辛雨的散文《30年前轰动全国的知青之歌》,鼻子酸酸的,眼泪模糊在眼圈里,勉强地忍着,却又不由自主地掉了下来。我为任毅掉泪,为《南京知青之歌》掉泪,更为产生“知青”的那个时代掉泪。“知青”,这个无产阶级革命家亲手创造的产物,遍及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他们在各自被迫接受再教育的过程中,经历了各自不幸的或者庆幸的生活命运。以个人的命运悲剧为当时的社会悲剧做了哭笑不得的诠释。
1968年初秋,我中师毕业后也支援边疆,被分配到友谊农场的一所连队学校教书。前脚刚到,后脚就拥进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知青”,先是天津的,接着是哈市的,没过几天又来了一批“叽哩哇拉”的温州人。就把“北新发”这个自然屯改编的“十八团二营二连”装得满满的,再也塞不进来了。
“知青”的拥入使这个土得不能再土,一碰直掉渣的北新发屯开起了洋花。农场的豆油、白面,每年都随着探亲的知青品尝城市人的胃口;城里的紧俏商品也时常随着知青接受农工们的“再教育”。尤其是那些城乡“叉花”之后而扎下根来的男女知青,眼巴巴地看着大批知青返城,却因丈夫或妻子的缘故,不得不一次次放弃上学、招工、返城的机会,而把自己的一生留给农场,这不得不认可的第二故乡了。他们的命运会怎么样呢?
张金海是哈市知青中的刺儿头,常穿一件大翻领大拉锁的绒衣,进出食堂,总是用脚一踹,看不到他推过门。个子不高,摔起跤来还真有两手。原本相中了一位姓丛的大个女知青,可那女生对他却不冷不热,不即不离,保持了一年多的“老乡”关系后,突然揣着一张返城指标,在大家的视线中消失了。张金海因为能干,被调到工程连砖厂,住处由北新发屯老乡的北炕搬到了二分场招待所。是她先找他,还是他先找她,反正比他大三岁的招待所服务员小孙的肚子大了,先有后娶,只好结婚。不大光彩的老大出世后,接着又有了小二小三。经过十几年农工妻子的再教育,一个桀骜不驯的城市知青,被改造成一位拥有五口之家的贫下中农了。
可惜的是,命运并没有让他平平安安地做个烧砖工。一九八二年,我护理爱人住院时,他就住在隔壁。胃癌晚期,大夫只看了看,就把刀口缝上了。来看他的人也大都认识我。有的说,是起砖时窑里的烟灰呛的;有的说,是他吃东西太不在意,凉的;有的说,为了那三个肩挨肩的孩子,累的';也有的说,那个大姐式的老婆又土又野,气的。不管怎么的,人就要死了。他父亲是哈市一家灯泡厂的老工人,他拉着张金海的手说:儿呀,爹有两千块钱的积蓄,都给你带来了,赶紧挺过来,那三个孩子还要靠你来养那!我耳不忍闻,匆匆回到妻子的病房。当天夜里,就传来了他的死讯。我当即写了一首小诗,总结他的一生:
“桀骜不驯好自由,却为养儿育女愁。克勤克俭谋生计,心愿未尝命已休。”
——实在可惜!也就在他结束32岁生命的前后,大批“知青”纷纷返城了。
在北新发屯那栋最长的家属房中,我的两侧住着好几家已经扎下根来的各地知青。有一位姓魏的北京青年,1.5米多高的矮小身材,却找了一位沈阳部队转业下来的篮球队员。1.98米,是全农场17万人身高之最。据说他们的结合缘于一次浪漫的巧遇。七十年代连队是见不到冰棍儿的。一个假日,小魏和几个同学去团部闲逛,偶遇冰棍的吆喝声,可是人比冰棍还多。凭小魏的个头,她只能手攥着钱,在人圈外着急翘脚了。忽然,一只大手把她的钱扯了过去,越过所有的人,换成了一大把冰棍,递到小魏的面前。就这“一扯”,“一递”,成就了他们的姻缘。然而,婚后接连出生的孩子,把“朱大个”从总场篮球队拽了下来。没有多少文化,又没有别的特长,只好“面朝黄土背朝天”,和别的农工一样,过着“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苦日子。因为特殊,一般农工每月45斤,场长特批他享受90斤的定量。可是,有定量也得有钱买哪。有一天,小魏在外屋烙饼,一盘十张,端进屋里;又一盘十张又端进屋里。一会儿的功夫,朱大个扛起锄头要走,小魏说:“你别忙着走,我做汤呢。”朱大个说:“你们喝吧。”等小魏端着汤进屋,发现桌上的饼仅剩四张。要不是还有四口人,他还不得全部吃光啊。
农活累,又常常买不起菜吃,比张金海仅大三两岁的朱大个也终于被生活撂倒了。糖尿病,肾衰竭,尽管可以享受全额的公费医疗,大夫并末能挽留住他的生命。丈夫的离去,使这位当年扎着两个小辫的北京姑娘变成了一个拖着三个孩子艰难度日的寡妇。返城浪潮拥来时,眼看同车而来的姊妹纷纷离去。她也回过北京,可是三个孩子的户口无法解决,只好含着泪水,改嫁给一位比她大十几岁的当地农工。永远的留在了农场。
当然,也有一些值得庆幸的知青。
做为一名爱好文艺的老师,每年寒假,我都被连队临时抽过去,组建文艺宣传队,演员大都是来自各地的知青。有一年冬天,演腻了唱唱跳跳的小节目,我们决定排演革命现代京剧《红灯记》。扮演李奶奶的女演员叫刘凤,天津青年。秀颀的身材,匀称;白皙的面庞,端庄,举手头足很有演戏的天赋。语调浑厚圆润,唱腔又京味十足。几乎每次出台,都会得到各连队群众的叫好声。于是,“李奶奶”出名了。先是受到分场主管场长接见,接着担任排长,连长,入党,做指导员。后来,调到分场场长身边,当起了分抓“教文卫”的副场长。再后来,凭着优秀共产党员和劳动模范的双重荣誉,进入西北的一所名牌大学。背地里,人们都说她是揣着场长的血脉走的。再不让她走,就该露馅了。就在她走后的第二年,主管场长锒铛入狱,涉及到关系的女知青很多,至于有没有刘凤,众说纷纭,不得而知。不过,她可以若无其事地做她的工农兵大学生,毕业、返城,得到一份可观的工作。能够比其他知青先一年离去,不是值得庆幸吗?
不幸也好,庆幸也罢,一切已成往事,就像那全国遍布知青的时代,逝去之后,就只能从笔端寻找历史的陈迹了。哼着任毅的《南京知青之歌》,我默默地祝愿:愿已经做古的知青,能原谅那个罪恶的时代,安心地享受永恒;愿已在农村永远扎根的知青,能伴着半城半乡的儿女们安度晚年;愿已返回城市,和我一样享受退休生活的知青,能永远记住那段在农场或农村经历过的日子。再现几个知青的经历,共同回味任毅的《中国知青之歌》。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4
因身体的不便,记忆中除去天津做过一次手术,我没有出过远门。可是这一次,我却应邀去遥远的南京作客,这对于肋架双拐的我,是不可思议的。这一切都缘于一位萍水相逢的南京小妹,是她的盛情、她的真诚、和她炽热的爱心召唤,让我忘记了自己的双拐,开始了我生命中一次(也许是唯一一次)弥足珍贵的南京之行……
当飞奔的列车承载着我亢奋的心脏穿越过雄伟壮观的南京长江大桥时,那魂牵梦萦的石城南京,已真实鲜活地将我拥入了它的怀中。哦,我感觉自己像在做梦,“小妹,我来了一一”我在心底大声呼喊着。曾经梦寐以求,今日南京却真实的出现在眼前,梦中的相识,今日的相见是我们的缘分,是南京与草原的约定。
小妹打电话告诉我,南京在下雨,她和老公在站台接我。从集宁上车时,因火车门与站台相差悬殊,是家人七手八脚才把我背上火车的。我真有点担心小妹夫妇怎样扶我下车呢?可当火车门打开的一瞬间,我惊呆了,南京的站台与火车门竟然持平。轮椅轻松自如地滑出了车厢,这与我来南京时那兴师动众的场面真是天壤之别啊!我刚站定,看到小妹和她的老公已跨过人群向我挤过来。小妹的老公是名军人,长得朴实亲切,虽然第一次见面却没有任何的生疏拘谨。他用很僵硬的普通话向我问候着,并将手里的一个大提包打开,和小妹手忙脚乱地掏出了一辆漂亮的折叠轮椅……望着小妹夫妇,望着那精巧漂亮的轮椅,一时间我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感到一股热流在心头奔涌。
出站时我看到南京站内残疾人专用电梯、通道、轮椅随处可见,让我更为惊奇的是出站口那个供轮椅专用的升降梯,让上楼犹如上青天的我不费吹灰之力就上了三楼。此时我觉得自己就像一只井底之蛙。走出南京站,天空正下着淅淅小雨。江南雨是柔柔的,酥酥的,我忽然被那汹涌而来的潮湿紧紧地包裹着,说不清为什么竟有种莫名的想流泪的冲动……
透过车窗沿路望去,南京,这个被称为金陵石城的六朝古都,钟灵毓秀、烟雨楼台,小桥流水、风光旖旎,曾是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圣地,可今天,我却也能置身于它的怀抱,真像是一个梦。
小妹住在部队的家属楼,打开阳台窗户正对着的就是紫金山天文台,山上古木参天,苍翠掩映,葱葱茏茏、密密层层,伸手仿佛就会拽到树上的叶子。小妹的女儿仅有12个月大,但小妹夫妇不顾幼小的孩子,为了让我不虚此行,将我短短几天的行程,安排的细致而周全。让我的视野每时每刻都被这江南水乡陶冶着,尽情地感受着江南小桥流水的隽永缱綣;触摸金陵古城含蓄中的奔放;婉约中的新潮;让我感受了“风花千秋雨花韵,松柏环保雨花台”的底蕴。玄武湖的菊花展,花神湖的恬静氤氲,那古朴典雅、无风亦无尘的石板路,那特有的江南民风建筑,圆圆的石桥洞,烟雨斜阳,水墨丹青,让人忽然有种想遁入凡尘抛弃一切杂尘烦扰的清静逸然。
那热闹的新街口,繁华的湖南路。那明成墙上爬满了青翠的藤蔓,夫子庙里闪烁着绚丽的灯盏。记忆最深的是夜幕降临的.十里秦淮,河上灯盏如星,串串红灯笼与月色、水波、小舟交相辉映。泛舟十里秦淮。那时正是八月十四,月如银盘悬空而挂,银辉四泻,水草葳蕤,哗哗的桨声搅碎了满河流萤,星星点点,霓虹摇曳。钻过圆圆的石桥洞,河岸两边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加上河面游移的画舫,河水中剪剪的倒影,古筝声声,迷朦中仿佛把我带入了“画舫听雨眠,炉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的远古意境……
哦,在这水乡江南,极目所触,便是一幅画,流萤顾盼便是一首诗,举手投足已是满腹柔情。那悠长的石板路,恍惚把记忆拉向了戴望舒的雨巷,只是再不见那撑着油纸伞的姑娘,所看到的除了摩登的女郎,便是南京浓郁的风味小吃:鸭血粉丝汤、酸菜鱼、炒板栗,诱人的香味充斥着你的鼻翼,充沛的口水萦绕在你的舌尖。
小妹夫妇平时上班孩子都是阿姨带。国庆期间阿姨放假了。每次带我出去游玩,她们都要抱着未满周岁的孩子,小妹的爱人用轮椅推着我,在轮椅的后背挂着奶瓶尿不湿等东西。一路上他们轮替抱孩子,轮替推我,不说路人观望的眼神,每当看到孩子酣睡的小脸贴在妈妈的肩头,我心里就愧疚地不能自拔。可小妹夫妇却是那样的善解人意,那样的坦诚豁达,十几天始终如一地照顾陪伴着我这个非亲非故且举手投足都不方便的“特殊朋友”,没有一丝一毫的怠慢,用真诚的爱抚慰着我内心的不安,让我的心情每一天都浸泡在感动的潮水中。
在临走的前一天,小妹执意要带我去游览中山陵园。我知道那里的台阶高耸,轮椅根本无法穿行,可小妹的爱人却推着我不知绕行了多少里路四处寻找着可以让轮椅上去的通道。就这样他三绕两绕最后竟把我推上了陵门。
仰望陵门,先人的手迹“天下为公”“博爱”渗透着伟人博大精深的思想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我缄默久立,静静地感受着金陵古都豪情万丈的胸怀,聆听着石城南京脉搏地跳动。哦,放眼四周,秋日的中山陵,轻松翠柏汇成浩瀚的林海,巍峨碧嶂,梧桐遮蔽,菊花怒放,红枫似火,面对如此磅礴壮观的气势禁不住心潮涌动。生命中这一次难忘的旅行,在此要画上一个不舍的句号了。快快按下快门吧,将这弥足珍贵的南京之行永远镌刻在我生命的常青藤上。
哦,南京,你这“博爱之都”,你这“仁爱之地”,你的爱将填满我的记忆,你的真情将让我珍藏一生……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5
第一次看到南京长江大桥,是在小学的课本上,虽然只是大桥的彩图但也是我看到最长最大的桥了,从此“宏伟”这个词便与桥有了关联。长大后没少走路,也没少过桥,但因心中“早已有个她”,所以,每每仍有“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感觉。
这次来南京,是工作所需。闲暇之余和朋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圆了我小时候的梦。激动心情,无以言表。漫步桥上,看两岸城区,路桥纵横交错,车来人往,川流不息,高楼林立,红墙碧瓦,绿树掩映,气象万千,美不胜收;滚滚长江,一望无际,千帆竞进,百舸争流。此情此景万千感慨……
南京长江大桥是建国后,我们国家用八年的时间,自行设计,施工,自行研制的材料建造的特大型公路,铁路两用桥梁。耗资人民币二亿八千万元。南京长江大桥的建成,不仅交通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对国民经济发展也有着重大意义。时至今日,亲历南京长江大桥,他的宏伟壮观,令人赞不绝口,人们对老一辈建设者们,更是由衷的敬佩,正是他们艰苦卓绝的拼搏,创造了奇迹 ,也正是他们,用钢铁般的脊梁,托起一个昂首挺胸的新中国!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刘禹锡的“乌衣巷”。是在课文中学习了他的“陋室铭”之后看到的,但却令我对南京这座古城神往。原本对南京的了解和记忆大都是“纸上得来”且多为零星碎片,今日“躬行”到此方知,身临其境的重要:计划是谒拜夫子庙之后再逛乌衣巷,但到了夫子庙才知道:夫子庙,秦淮河,朱雀桥,乌衣巷,甚至鲁迅笔下孔乙己喝酒的咸亨酒店也傍其中,各抱地势,相通相融。这倒省了很多时间,少了许多劳顿。
沿着刘梦得走过的朱雀桥,我来到了曾经梦中的乌衣巷。一路只见秦淮河岸上霓虹闪烁,河中游船荡漾,歌声袅袅。朱雀桥边,商铺接踵,无草无花,乌衣巷口,灯红酒绿,人声嘈杂,想来燕子亦无处安家。进入乌衣巷,没觉得有何不寻常之处,宽约丈余的巷子挤满了人,巷子中段的王谢纪念馆,还算清静有序。
“乌衣巷餐馆”诱人的`菜香告诉我,已经走出了乌衣巷的另一个巷口。
回宾馆的路上我在想,今日的乌衣巷,与几千年前梦得先生时期的“乌衣巷”有着千差万别,水泥的路面,钢铁的建筑,炫目的灯光……这一切标志着现代的文明,可也是这一切,让我今日笔下的乌衣巷,写不出昔日的:野草,野花,夕阳斜,燕子家。但无论如何要写一下游乌衣巷的感受:
不见野草不见花,燕子不知去哪了。几回梦里乌衣巷,今夜来到王谢家。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6
20多年前的南京,长江一如现在,穿过大桥向东而去。不同的是,那时的长江北岸,仿佛是与江南隔绝的世界。
90年代的大桥那头,从桥北延伸到石佛寺,都是属于老浦口的记忆。
老浦口人的生活,缓慢而知足。就像浦口火车站的汽笛声,悠长不变。
大马路、码头街,以及和平街,有民国建筑,也有遮天蔽日的梧桐树。人们路过多年不变的理发店,路过多年不变的馄饨摊,日复一日,冬雪夏蝉。
对于年轻人来说,童年的记忆留在了东门的电影院,留在了浦口公园。
老浦口,有着岁月的痕迹
整个90年代,老浦口人都安于这样平静的生活。——除了过江。那是另一幅景象。
不管是码头边充满岁月的轮渡,还是大桥上拥挤不堪的`公交。进城的人们,总会露出一点生活背后的疲惫。
公交车经过桥北,吃力地爬上大桥,穿越老浦口的边缘。
彼时的桥北还是一片荒芜,只有1996年开业的红太阳可以算作一个地标。
站在大桥上向北望去,荒凉感从长长的江滩一直向浦口的深处蔓延,让人不知道桥北的未来在哪里。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7
如今的年轻人很少知道,从1995年到2005年,长江大桥曾经有个收费站。
从江北去往新街口,是一段艰巨和漫长的旅程。收费站的存在,让这种漫长的感觉不仅存在于距离上,也存在于心理上。
永远拥挤的过江的公交车里,塞满了两种人。
为生活而奔波于长江两岸的老浦口人,以及初来求学将慢慢爱上南京的大学生。
南大和东大的学生们,早在90年代就熟悉了桥北的.荒凉感。在最久远的记忆里,是汉高线和鼓扬线承载了他们的青春。
挤上公交车,经过红太阳,爬上长江大桥,很多人的目的地在大桥南路。——逛完超市再吃一碗鸭血粉丝。
挤过汉高线的学长学姐们,如今已不惑之年了吧。汉高线后来改为高新线,终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莲花桥。
管是高新线还是132,终点都在莲花桥
再后来,高新线又成了149,149又分裂成131和132……每一个番号,都诉说着一代人的回忆。
而假期来临的时候,高东线成了主角,这路公交后来改名159,然后又改成了D4。
稚嫩的大学生们,笑着面对拥挤而破旧的公交车,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未来世界一定是美好的。
就像他们坐着公交车路过的桥北,未来世界也一定是美好的。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8
“北堡阿有下啊,么得下走咯。”这是他们学会的第一句南京话。
挤上高新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特别是周末晚上的回校大部队,密密麻麻可以占领整个大桥南路站。
站在公交站台的年轻人们,彼此确认过眼神,没错,都挤高新线的。
好不容易挤上车之后,一定要注意站稳扶好。
因为过了南堡,司机师傅就要开启F1模式。如果当时要评选南京不受地心引力控制的三条公交线路,必有高新线一席。
夜色下,高新线从桥北飞驰而过,不带走一片云彩。正如所有路过桥北的.年轻人,不留下一点痕迹。
但人们知道,城市在向东、向西、向南。城市终究也会向北。
2003年,桥北首个楼盘旭日华庭诞生,老浦口人、南京人、江苏人、以及全国各地的人,都向着长江北岸若有所思起来。
从那时起,桥北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铁石,人口膨胀的速度非南京其他区域所能比及。
老浦口,甚至整个江北的人气,急剧向桥北偏移。
弘阳广场,江北第一个商业体
2006年,弘阳广场开工,江北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商业体即将诞生。它不仅是桥北人的未来,也是南京人的未来。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19
人云南京这个时候炙热,我到这的第一天便有雨迎接我,不过地面的热情难以压住,一股股热浪袭腿,走路时溅得腿上,脚上都是水迹,人们似乎熟悉了这样的天气,无有诧异的悠然自得。第二天在蒙蒙细雨中游了中山陵,坐在陵外的石级台阶上,也不急着走,就那么静谧的坐着,头脑里无一丝杂念,感受雨露,望断山崖,天地是那么宽阔,那么大片的细雨菲菲,遥想当年的中山先生是何等的高见,提出了中国的未来之路!
第三天根本没看见太阳的脸,飘洒的是牛毛细雨,不打伞吧,还有丝丝的水滴打在脸颊上,柔柔的,打伞吧,还有些许小题大做,那叫一个凉爽!来到游乐园,音乐里都弥漫着快乐,欢快而美好,尽管世界上还有种种关于鳄鱼的传说,关于我这样一个女人的点滴讥讽与嘲弄,还是被这里的气氛挤掉了,看着魔力机器的飞转,听着释放的'尖叫,笑意爬强脸庞,自己究竟还是没有勇气去坐,因为心在颤抖!
任雨肆意的飘洒,笑自己的极低的笑点,如果自己就是一个纯粹的傻瓜,也需要有生存的空间,不能被地球遗弃!转眼来到一家餐厅,点了三个菜,花了96元,切不去评论菜价的高低,出来了,需要这种气氛,我好朋友问我吃得了吗?打包吗?通通的没有,活着只为一时畅快!(临时有事,再续)满足了嘴对得起了胃,出去经过电玩城,买了20元的币子,来到一个机器前,投进俩币子,旁边有个人用力推机器,也不碰到哪了,我的机器里吱吱冒那种积分,老长一条,不劳而获,真是快乐至极!
到那兑换地方一查,187分,看一下奖品,还差很多,于是转悠,拣到俩500多的积分,哈哈哈哈,今天的境遇真是特别,然后玩投篮,连玩几把都输了,币子也都输这里了,认栽共879个得积分,得到7个积分!换个玩具台球,电玩的世界我来过,不须此行!也许有一天,这一天会远去,值得记忆,还是完全忘却,是个人的内心,不去深挖,但我相信,人还是有个真实的自我和给外人看的自我,究竟是什么,天知地知!南京这个地方耐人寻味,我会记得!
其实,在内心深处真的想了解南京,却是不知自己身价几何,高估了自己,浅意识里,南京的情节还在,只是被徐风吹拂,被细雨荡涤!秦淮河畔那种体现古代帝王的风采录,那只闪耀的巨龙,让我眼前一亮,乐曲合鸣,歌声悠婉,人流传动!那只波光粼粼的河水,源远流长,那静静站立的栏杆,我曾细心轻拂,带着那份崇敬,那份向往,显得自己的微小与薄弱。
静静的河水,你可知每个人心里都流淌怎样的或幸福或心酸的泉涌,无论如何,还是有源头在,不管是清澈的还是有杂质的,水无莞水,人无完人,谁家的千金还是贵公子,尽管八面玲珑,百密还有一疏,都可略过!再看看南京的长江吧,那么深远激荡,衿怀广阔,为人要象长江,苍凉却敞亮,沧桑却不苍茫!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 篇20
一直对南京有着一种很特殊的感情,它是我离开老家后第一个接触的大城市,我身上很多很多的东西不可避免的打上了他的烙印,几年的学校生涯对我的成长有着脱胎换骨的功效,从那时起我知道了世界上有着那么多的色彩和未知,许许多多的第一次都是从这座城市起步,以至于后来无论走过哪儿,我都会把它和南京比较,就像生命意义上的初恋一般,前几年在扬州的时候,每有时间便喜欢到南京走走,一个人在城市里边感受一下他的气息,南京我同学很多,但我很少与他们联系,不是有什么隔膜,而是不想同学们在一起觥筹相错,大醉一场会让我没有欣赏这座城市的情调,偶尔路过虎踞北路和古林公园,心总是颤颤的,有点近乡情怯的伤怀。
南京城市很大,以至于我走在里边觉得就像一条江里的游鱼,漫无目的且漫无方向,有时候晚上回到住处,想一想白天去了哪儿连自己都不好描绘,我不是走马观花的看景点,更不是随心所欲的旅游,且可以称作旅行吧,一只永远在路上的旅行,南京好似行程又好似驿站,似乎我会在南京等待什么,但等待的是什么连我也说不清,用句经典的话就是等待命运吧。就像“伤心太平洋”里唱的:我等的船还未来,我爱的人还不明白。其实根本就没有明不明白的问题,我的爱在我心目里很早很早以前就已经烟消云散了,我似乎只是很固执的寻找一种怀念,南京四季轮转,我走过了也有很多很多的地方,印象颇深的却不多。
再往后时间就是一年前了,那个时候也是夏天,也是夏至已至的时候,远行的高铁拉近了城市的距离,甚至我都有这种感觉从扬州出发到南京甚至不如从济南到南京的'时间短些,我依然故我,依然周末穿行于南京的大街小巷,当时夜宿的是夫子庙附近,晚间月明,人潮如涌,我走在那些建筑间感觉自己有点穿越的感觉,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贡院前灯火如昼,我的等待似乎近在眼前一般,一个人的旅行很累,看来我应该找一个旅伴了。随便在夜市买了几个雨花石小物件,虽然知道摊主骗人,但总是很高兴,有些时候要用自己编织的喜悦来战胜那些非恶意的骗局,大家都在谋生,听几句吉祥话就足够了。
第二天仍然在夫子庙走了走,阳光很好,秦淮河已经看不见金粉,但是舟行河上,总有一些江南的古韵,我去拜遏了夫子庙,看孔老夫子的雕塑屹立,面带笑容,如同花开,心里也是感觉满怀喜悦,原来也走过这儿多次,但是境随心转这话真的有道理,从没觉得老人家如此亲切。
后来又到乌衣巷走了走,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上午的时候花儿依然绽放,阑珊花季里,总有个你寻找的会出现在你的身旁。
那时的南京,那时的花,那时的人,你们都还好吗?一起陪我呆过的城市,一起陪我看过的花,一起陪我往前走的人,今生难忘。
【南京的雨花石散文】相关文章:
雨花石的优美散文(通用53篇)09-05
秋意的散文02-14
名家散文07-21
优秀散文07-24
夕阳的散文01-12
散文的作文03-14
跋涉经典散文12-06
味道的经典散文04-21
秋波经典散文12-06